放射治療病房順利為4歲腎母細胞瘤患兒肺寡轉移完成SBRT治療

2021-01-14 瀟湘名醫

2020年9月,一對年輕夫婦焦急地來到醫院放射治療病房,他們4歲的兒子在1年半前因左腹部包塊在全麻下行左腎病變切除術,術後病理提示為左腎母細胞瘤,經過積極治療後病情穩定。然而在2020年1月複查胸部增強CT,提示雙肺新增小結節,考慮轉移瘤,經過化療後餘雙肺結節在CT上未見顯示,唯有右肺上葉尖段結節較前繼續增大,直徑約9mm,惡性待除外。醫院放射治療病房兒童腫瘤治療組張振勇教授接待了這對夫婦,結合患兒病變的位置、數目及大小,張振勇教授與家長充分溝通後,為患兒制定了右肺病變接受立體定向放射治療(SBRT)的體部放療方案。

立體定向體部放療(Stereotactic Body Radiation Therapy, SBRT),原理是應用立體定向技術和特殊射線裝置將多源或多線束的高能射線聚焦在體內的某一靶區,使用三維、小野、集束、分次、大劑量(比常規分次劑量大的多)照射。將根治性的放射劑量通過外照射方式聚焦到腫瘤部位,達到消滅根治腫瘤的目的,同時最大限度的保護周圍正常組織和器官。相對於傳統的放療模式具有治療次數少、住院時間短、根治效果好、避免手術創傷的優勢。

配合4D-CT定位系統,該技術可以準確的追蹤腫瘤隨呼吸的運動,從而精準的直擊腫瘤靶區。目前該患兒已順利完成治療2個月,整個過程無明顯副反應。家長帶孩子複查了胸部CT,提示右肺上葉尖段結節較前明顯減小,直徑約2mm。近日,這對年輕夫婦再次來到病房向張振勇教授表示感謝,對治療效果表示滿意。

醫院腫瘤中心放射治療病房於2020年9月成立,擁有代表世界先進水平的直線加速器(Linac)三臺,美國瓦裡安公司(VARIAN)的TrueBeam一臺,瑞典醫科達公司(ELEKTA)的SynergyVMAT 兩臺,醫科達Flexitron 20通道高劑量率後裝治療機一臺。同時配有先進的4D-CT定位系統、六維治療床等,擁有10餘套治療計劃系統軟體(TPS),包括瑞典醫科達公司的Oncentra及Monaco治療計劃系統,美國瓦裡安公司的Eclipse治療計劃系統,荷蘭飛利浦公司的Pinnacle治療計劃系統等。依託於先進的治療設備及我院放射治療科醫師豐富的臨床治療經驗,放射治療科現可開展立體定向放射治療(SBRT),圖像引導放射治療(IGRT),容積旋轉調強放射治療(VMAT)、逆向調強放射治療(IMRT)、三維適形放射治療(3D-CRT)、後裝調強放射治療等多種先進的治療技術。

2021年1月1日起,美國瓦裡安公司的TrueBeam將投入臨床使用,該系統能在複雜的癌症治療過程中同步處理成像、患者擺位和移動管理,即使腫瘤在治療期間因病者的呼吸而不斷移動,系統依然可以準確捕捉腫瘤的最新位置。通過高強度模式,系統能夠準確和快速地提供快於前幾代技術2倍多的高劑量,大大縮短了治療所需時間,為原發性或轉移性胸部腫瘤、腦腫瘤、骨轉移腫瘤、臟器寡轉移等患者提供更佳的治療方式,放射治療病房及放射治療室全體工作人員始終堅持以人為本,患者至上的理念,在過去、現在和未來都將致力於為患者提供安全、可靠、高效的高品質放射治療服務。

放射治療病房 / 宋揚

【來源:盛京醫院】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腎母細胞瘤專盯嬰幼兒!17科名專家聯袂挽救小生命
    到醫院檢查的結果讓全家人如聞晴天霹靂:小良被診斷為腎母細胞瘤。 腎母細胞瘤是嬰兒與幼童常見的腹部惡性腫瘤之一,大部分患者在一歲前發病,同時也是一至三歲的幼兒最常見的惡性腫瘤。小良爸媽帶著他慕名找到了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以下簡稱「中腫」)兒童腫瘤科創科主任、首席專家孫曉非教授,隨即接受了兒童腫瘤多學科診療(MDT)團隊的治療。
  • 新方案治療神經母細胞瘤,助6歲患兒重獲生機
    10月15日,記者從該院了解到,該院兒科血液腫瘤專科專家團隊採用了新方案來治療這種難治復發性神經母細胞瘤,成功為寧寧進行了臍帶血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移植後一個半月,寧寧順利出院,目前病情穩定。該專家團隊表示,採用異基因臍帶血造血幹細胞進行移植,患者康復快、排斥反應少,免疫功能重建良好,有望為克服神經母細胞瘤目前的治療困境提供一種新的思路。「相當多的病人來我們血液腫瘤科診斷時已是腫瘤晚期,因為神經母細胞瘤有個非常大的特點——遊走性,即轉移速度快,通常兩周到四周的時間一轉眼就從II期變為IV期。」
  • 神經母細胞瘤患兒某周中醫治療醫案
    神經母細胞瘤(neuroblastoma,NB)號稱兒童腫瘤之王,治療難度極大。神經母細胞瘤起源於交感神經節或雙側腎上腺,它是兒童期最常見的顱外實體瘤。流行病學研究提示下列因素可能促進神經母細胞瘤的發生:早產兒和低體重兒;懷孕前或懷孕中使用性激素;懷孕期間每日飲酒史;患兒父母從事與電子相關的職業。
  • 孩子罹患髓母細胞瘤 只有死路一條嗎?
    起源於胚胎殘留組織的惡性程度極高的腫瘤,被定為4級腫瘤(WHO),惡性程度高,預後差。發病高峰在5~15歲間,成人少見,其中男孩發病率高。孩子出現不明原因的頭痛、嘔吐,繼而步態不穩、眼球震顫、復視,首先應考慮髓母細胞瘤的可能。然而,髓母細胞瘤治療預後較差,能選擇的治療手段非常有限,通常手術為主,放化療輔助。
  • 甘肅省年齡最小神經母細胞瘤患兒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獲成功
    原標題:我省年齡最小神經母細胞瘤患兒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獲成功  中國甘肅網8月31日訊 據蘭州日報報導(記者 劉曉芳)  近日,甘肅省婦幼保健院成功救治一名年僅3歲的神經母細胞瘤患兒。
  • 警惕腎母細胞瘤
    現代快報訊(通訊員 錢群華 記者 陸文杰)3 歲的毛毛(化名)童真可愛,活潑好動,父母怎麼也沒想到一向活潑好動的孩子竟會與惡性腫瘤沾邊。2020 年元旦,毛毛偶爾出現血尿和肚子不舒服,謹慎的父母將他帶到常州市兒童醫院就診。
  • 髓母細胞瘤可以做質子放療嗎?預後如何?10大問題一次性講清楚
    ·髓母細胞瘤由於生長較快,通常在數周至數月內出現症狀。最常見的臨床表現是小腦功能障礙並且伴有顱內壓升高的症狀和體徵。· 經過現代化的綜合治療,大約75%的髓母細胞瘤患兒可以生存到成年。不同危險度分組的髓母細胞瘤預後不同。· 5年生存率標危組可達85.5%,高危組約為67.7%。母細胞瘤的主要治療方法包括手術、放療和化療。
  • 腎母細胞瘤相關基因有望再生受損腎臟
    腎臟表達Lin28的轉基因小鼠會患上小兒腎母細胞瘤,當Lin28被沉默時小鼠復原,表明阻斷或抑制這個基因,可能為小兒腎母細胞瘤患者的治療帶來希望。在小鼠模型中的研究進一步表明,Lin28可促進腎臟的發育,從而可能為成人的損傷腎臟再生提供一些線索。
  • 兒童神經母細胞瘤最惡性!
    核心提示:神經母細胞瘤之所以被稱為「兒童癌症之王」,是因為這種腫瘤在過去療效極差,而且神經母細胞瘤起源於交感神經系統,多發於腎上腺或腹膜後,位置很深,早期不易發現。而這種腫瘤惡性度高,進展快,易發生骨髓、骨及器官轉移。
  • 北京京都兒童醫院唐鎖勤教授:高危神經母細胞瘤的治療
    神經母細胞瘤是兒童最常見的顱外實體瘤,佔所有兒童腫瘤的8-10%,大概8000個活產嬰兒中有1例。神經母細胞瘤的發病率,在我國尚沒有明確的調查。據美國統計,15歲以下每年發病率為100萬兒童中有9.8個,根據這個發病率估算,我國每年有3000例神經母細胞瘤患兒。
  • 視網膜母細胞瘤是怎麼引起的 4歲女童求安樂死
    核心提示:4歲女童求安樂死,因患上眼癌痛苦不堪。這到底是怎樣的一種疾病?據了解,視網膜母細胞瘤是性質最嚴重、危害性最大的一種惡性腫瘤,俗稱「眼癌」。多發生於3歲以下,常發生於單眼,亦可雙眼發病,確切的發病原因不明,具有家族遺傳傾向,眼球摘除是早期治療視網膜母細胞瘤最主要的方式。
  • 兒童腫瘤之「五最」 神經母細胞瘤罪惡性
    天津市腫瘤醫院兒童腫瘤科主任 閆傑   療效最佳—— 腎母細胞瘤  天天今年5歲。在一次洗澡中,奶奶無意中發現孩子的腹部鼓起來一小塊。爸爸忙帶著孩子到醫院檢查,醫生說,天天患的是腎母細胞瘤。不過,醫生還說,腎母細胞瘤的治療效果是所有兒童惡性腫瘤中最好的。  腎母細胞瘤是最常見兒童腹部腫瘤。腫瘤生長快,常見症狀為快速增大的向一側肋部突出的腹部包塊,有的患兒有血尿、高血壓等症狀。大部分患兒可首先進行手術治療,病理分型、分期和手術後的化療方案的選擇對治療和預後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即使是晚期腎母細胞瘤治癒率也可以達到90%。
  • 自體臍帶血移植成為成為治療神經母細胞瘤的有效選擇
    神經母細胞瘤約佔6-10%的兒童腫瘤,嬰兒時期它的患病率大概是7000個嬰兒會有一個患者,如果是以15歲以下來統計的話,它發病率就明顯下降了,約為百萬分之10.5。神經母細胞瘤是從被稱為神經細胞的特化細胞發展而來,會逐步成長為實體腫瘤,其通常存在於脊髓旁,腹部,胸部,腹部或骨盆中的腹部或神經組織中。
  • 3歲女童患眼母細胞瘤離世 眼母細胞瘤能治癒嗎?
    原標題:3歲女童患眼母細胞瘤離世 眼母細胞瘤能治癒嗎? 近日,一篇名為「王鳳雅小朋友之死」的文章在網上熱傳,文中稱河南省太康縣一2歲半女童被診斷出患有視網膜母細胞瘤,其母在獲得15萬捐款後卻未救治眼球已脫出眼眶的女兒,反而去北京高端民營醫院為兒子治療兔唇。5月4日,不到3歲的女童離開人世。
  • 視網膜母細胞瘤治療史:從不治之症到九成治癒率
    這種腫瘤就是視網膜母細胞瘤,它是最常見的兒童眼部惡性腫瘤。中國每年大約有1100位孩子被新診斷為這一疾病。其實,人類很早就對這一腫瘤有所認識。在19世紀以前,視網膜母細胞瘤一直都可以說是不治之症。但如今,它卻是治癒率最高的兒童癌症。從不治之症到治癒率最高,200多年間人類為了打敗視網膜母細胞瘤到底做出了怎樣的努力?
  • 兒童母細胞瘤有哪些特徵,看專家怎麼說,未完待續
    兒童母細胞瘤是怎麼形成的 兒童母細胞瘤部分為先天性,出生時即可發生,染色體異常較為常見,且多集中分布在11~15號染色體。起源於臟器和神經組織的母細胞瘤幾乎均為惡性,70%的母細胞瘤發生在5歲以下,90%發生在10歲以下,只有10%的病例發生在青年和成年人,男性略多。
  • 自體臍帶血治療神經母細胞瘤等疾病優勢顯著
    處於非高危階段的神經母細胞瘤患者,可以通過手術切除並輔以化療的方法來治療,而處於高危階段的神經母細胞瘤患者,治療方法多採用造血幹細胞移植。再生障礙性貧血是一組由多種病因所致的骨髓造血功能障礙,臨床以貧血、出血和感染為主要表現。根據骨髓衰竭的嚴重程度和臨床病程進展情況分為重型和非重型再障。
  • 兒童腫瘤的治癒率與治療方法 聽聽專家怎麼說
    以18歲為年齡劃分,兒童的惡性腫瘤,叫母細胞瘤,比如常見的髓母細胞瘤、神經母細胞瘤、腎母細胞瘤、肝母細胞瘤。兒童腫瘤的致病因素多為先天性,比較多的是胚胎性的腫瘤,一些基因突變由父母遺傳或者在胚胎發育過程中自發產生,最後逐步衍化形成腫瘤。治癒率和生存率高嗎?兒童腫瘤整體的治癒生存率可以達到80%。
  • 這些兒童惡性腫瘤,都能用臍帶血治療
    據湖南省兒童醫院發布的2012-2016年腫瘤住院患兒數據,5年間共收治惡性腫瘤患兒8010人次,排名前五的疾病為:白血病6715人次、淋巴瘤405人次、腎惡性腫瘤371人次、神經母細胞瘤64人次、肝母細胞瘤58人次。   目前,血液及免疫系統重大疾病的治療中,造血幹細胞移植是一個重要手段。
  • 排名前五的兒童惡性腫瘤 都能用臍帶血治療
    據湖南省兒童醫院發布的2012-2016年腫瘤住院患兒數據,5年間共收治惡性腫瘤患兒8010人次,排名前五的疾病為:白血病6715人次、淋巴瘤405人次、腎惡性腫瘤371人次、神經母細胞瘤64人次、肝母細胞瘤58人次。目前,血液及免疫系統重大疾病的治療中,造血幹細胞移植是一個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