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一對年輕夫婦焦急地來到醫院放射治療病房,他們4歲的兒子在1年半前因左腹部包塊在全麻下行左腎病變切除術,術後病理提示為左腎母細胞瘤,經過積極治療後病情穩定。然而在2020年1月複查胸部增強CT,提示雙肺新增小結節,考慮轉移瘤,經過化療後餘雙肺結節在CT上未見顯示,唯有右肺上葉尖段結節較前繼續增大,直徑約9mm,惡性待除外。醫院放射治療病房兒童腫瘤治療組張振勇教授接待了這對夫婦,結合患兒病變的位置、數目及大小,張振勇教授與家長充分溝通後,為患兒制定了右肺病變接受立體定向放射治療(SBRT)的體部放療方案。
立體定向體部放療(Stereotactic Body Radiation Therapy, SBRT),原理是應用立體定向技術和特殊射線裝置將多源或多線束的高能射線聚焦在體內的某一靶區,使用三維、小野、集束、分次、大劑量(比常規分次劑量大的多)照射。將根治性的放射劑量通過外照射方式聚焦到腫瘤部位,達到消滅根治腫瘤的目的,同時最大限度的保護周圍正常組織和器官。相對於傳統的放療模式具有治療次數少、住院時間短、根治效果好、避免手術創傷的優勢。
配合4D-CT定位系統,該技術可以準確的追蹤腫瘤隨呼吸的運動,從而精準的直擊腫瘤靶區。目前該患兒已順利完成治療2個月,整個過程無明顯副反應。家長帶孩子複查了胸部CT,提示右肺上葉尖段結節較前明顯減小,直徑約2mm。近日,這對年輕夫婦再次來到病房向張振勇教授表示感謝,對治療效果表示滿意。
醫院腫瘤中心放射治療病房於2020年9月成立,擁有代表世界先進水平的直線加速器(Linac)三臺,美國瓦裡安公司(VARIAN)的TrueBeam一臺,瑞典醫科達公司(ELEKTA)的SynergyVMAT 兩臺,醫科達Flexitron 20通道高劑量率後裝治療機一臺。同時配有先進的4D-CT定位系統、六維治療床等,擁有10餘套治療計劃系統軟體(TPS),包括瑞典醫科達公司的Oncentra及Monaco治療計劃系統,美國瓦裡安公司的Eclipse治療計劃系統,荷蘭飛利浦公司的Pinnacle治療計劃系統等。依託於先進的治療設備及我院放射治療科醫師豐富的臨床治療經驗,放射治療科現可開展立體定向放射治療(SBRT),圖像引導放射治療(IGRT),容積旋轉調強放射治療(VMAT)、逆向調強放射治療(IMRT)、三維適形放射治療(3D-CRT)、後裝調強放射治療等多種先進的治療技術。
2021年1月1日起,美國瓦裡安公司的TrueBeam將投入臨床使用,該系統能在複雜的癌症治療過程中同步處理成像、患者擺位和移動管理,即使腫瘤在治療期間因病者的呼吸而不斷移動,系統依然可以準確捕捉腫瘤的最新位置。通過高強度模式,系統能夠準確和快速地提供快於前幾代技術2倍多的高劑量,大大縮短了治療所需時間,為原發性或轉移性胸部腫瘤、腦腫瘤、骨轉移腫瘤、臟器寡轉移等患者提供更佳的治療方式,放射治療病房及放射治療室全體工作人員始終堅持以人為本,患者至上的理念,在過去、現在和未來都將致力於為患者提供安全、可靠、高效的高品質放射治療服務。
放射治療病房 / 宋揚
【來源:盛京醫院】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