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發布丨5齡童長出第三個「腎」同濟醫院醫生為其成功切除「重複...

2020-12-05 手機中國網

中國網6月19日訊(記者 張豔玲 通訊員 田娟 鄧馨悅)6月16日,已經出院一周的小金(化名)父母接到了同濟醫院小兒外科的隨訪電話,詢問小金的情況。「現在小金不再叫肚子痛了,能吃睡的,尿量和尿的顏色都正常。」但小兒外科副教授、副主任醫生李寧仍叮囑定期複查,有問題隨時聯繫。

5歲的小金,雲南省普洱市人,因為左腎巨大囊性病灶不遠千裡來武漢就診。門診醫生檢查時發現小金的左腎已經大到左邊肚子鼓起來了,趕緊收入院進行檢測和治療。

小金的媽媽說,她在懷孕產檢時,就已查出小金左腎有囊性病灶,即「重複腎」。當時已是孕晚期,產科醫生說定期複查關注,必要時可手術切除。出生後,我們一直為孩子定期進行B超複查。然而複查三年發現無明顯加重跡象,就忽視了複查的問題。

5月13日,小金突然開始說肚子痛,小金的爸媽擔心會不會腎上的「問題」加重了,所以立即帶著小金去複查時,當地醫生告訴小金父母說,小金左腎上組腎臟發育不良,已出現腎積水,且積水逐漸增加,形成巨大囊性病灶。如不及時治療,還會帶來泌尿系統的反覆感染。積水如繼續增大,囊性病灶繼續擴張,最終將正常部分腎臟完全壓迫萎縮。當地醫院建議馬上手術。但問題是兩個「腎臟「粘連在一起,全切掉恐怕會影響正常腎臟。建議轉上級醫院實施腔鏡微創手術,部分保留左腎功能,對孩子將來也好些。

同濟醫院小兒外科副主任,副教授、副主任醫師李寧介紹,小金住院的時候左側腹部可摸到一個明顯的包塊。CT檢測提示左腎已經擴張到14.2*7.8cm,其中囊性重複腎佔12.5*7.6cm,對比正常右腎8.0*3.4cm,長大了一倍多。腎動態顯像提示左側下組腎還有大約20%左右功能,雖然比較少,但仍有保留價值。

考慮到小金還會慢慢長大,能夠多保留正常組織功能,對小金還是有益的。6月3日,一切準備就緒,李寧為小金進行了後腹腔下左側巨大重複腎切除術。手術在腹膜後建立操作空間,不經過腹腔,最大程度減少了對腹腔臟器影響。通過腰部三個小孔,進行腹腔鏡微創操作,精確地切除了巨大重複腎,完整保留了正常的下組腎,手術非常順利。術後患兒恢復良好,手術當天晚上就可喝水,第二天開始吃東西。

李寧說,正常人一般只有兩個腎,多出來的在醫學上稱之為重複腎畸形,往往合併重複輸尿管畸形,是泌尿系統較常見的先天畸形,發病率約為1/1500。重複腎並不是完全多了一個腎臟,而是正常的腎臟一分為二,長成了上下兩個小腎臟,如果這兩個小腎臟都正常,也可以不治療。但是大多數情況下,其中一個小腎臟會出現積水、感染等問題,如果不切除會影響另外一個小腎。因為這兩個小腎緊密地生長在一起,既要完整切除病腎,又要充分保留剩下的腎,對手術要求比較高。傳統的開放手術操作起來都比較困難,微創腹腔鏡手術更有難度。

同濟醫院小兒外科腹腔鏡及機器人技術非常成熟,可以開展腎積水、重複腎、腎腫瘤、腎上腺腫瘤等各種小兒泌尿系統的微創手術,對患兒創傷小、恢復快、術後疤痕少。

李寧提醒,其實部分重複腎或腎積水在產前篩查是可以發現。如產前檢查或發現有重複腎或腎積水,出生後一定要定期複查B超,如果加重需要及時治療,就能最大程度保留腎功能。如果小孩有腰部疼痛、血尿、腹部包塊等症狀,也要注意進行B超檢測,並且去專門的小兒泌尿專科就診,才能得到最專業的診治。

相關焦點

  • 男子腎功能不全又長「腎臟炸彈」醫生全力以赴為其「拆彈」保腎
    今年8月份,李先生在家裡突然感覺腰痛難忍,並且出現血尿,在一家醫院檢查後發現左腎不僅長了結石,還有多個錯構瘤,如果手術的話可能要切腎,由於右腎的腎功能也不好,餘生就得靠血液透析來維持生命。李先生很絕望,但又不甘心。為了保腎,他四處求醫,經多方打聽,最後來到了武漢市中心醫院後湖院區泌尿外科。
  • 江西一醫院「反彈琵琶」為「鏡面人」成功切除肺葉
    近日,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通過「反彈琵琶」方式實行手術,為一名「鏡面人」患者成功切除肺葉。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供圖中新網南昌7月9日電 (吳鵬泉)記者9日從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獲悉,該院近日通過「反彈琵琶」方式實行手術,為一名「鏡面人」患者成功切除肺葉。據院方介紹,上述患者體檢時發現自己肺部長了一個結節,於是前往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就診。
  • 【同濟•新聞】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參加第三屆進博會上海市級...
    【同濟•新聞】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參加第三屆進博會上海市級醫院大型醫用設備集中採購籤約儀式 2020-11-10 15: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只剩一個腎:黑龍江省醫院接診多名「孤立腎」關聯患者
    東北網健康頻道訊(通訊員康豔立 董宇翔)肚皮鼓起「籃球」大的包,醫生從其病側腎抽出尿液3500毫升;左腎切除後,右腎出現2.7釐米大結石,醫生輸尿管軟鏡下為其成功取石;生理性「孤立腎」患者前來複診,醫生耐心檢查後確保患者安心……近日,黑龍江省醫院南崗院區泌尿外二科連續接診多名患者
  • 同濟醫生發明「螺旋式縫合術」 規避生二孩產婦大出血風險
    二胎懷孕36周時,張女士在當地醫院產檢意外發現中央型前置胎盤,當時胎盤已經深深「長」入子宮,子宮前壁疤痕肌層厚度僅為1毫米,在分娩過程中,極易造成大出血,母子生命隨時都有危險。張女士納悶「整個孕期都沒有明顯不適,怎麼會是令人恐懼的前置胎盤呢?」焦急的她輾轉武漢幾個大醫院,最後找到了同濟醫院光谷院區。在同濟醫院醫生的「螺旋式縫合術」下,張女士轉危為安。
  • 【同濟•新聞】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程黎明教授團隊獲2019年度...
    由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程黎明教授牽頭,聯合同濟大學、錦州醫科大學、南通市第一人民醫院和上海長徵醫院共同申報的項目「脊柱脊髓損傷修復重建技術與康復策略的建立及應用(項目編號:2019320.2780)」,通過層層專家評選,成功獲得2019年度華夏醫學科技獎一等獎,華夏醫學科技獎理事會會長韓德民院士為程黎明教授頒獎。
  • 中國醫院排行榜發布:協和、華西、同濟...
    中國醫院百強公布  11月14日,復旦版《2019年度中國醫院排行榜》公布,前十名分別為北京協和醫院、四川大學華西醫院 變化最大為第十名: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今年進入前十榜單,去年該院排在第12位;而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則由去年的第十位排到了今年的第12位。
  • 42歲女星發文自曝右腎長7公分腫瘤,醫生曾建議切腎
    5月10日,42歲女藝人尹馨在個人社交平臺發文自曝了患病經歷,並表示現已出院,身體在轉好,不用粉絲擔心。尹馨講道,病情發現於4月份,自己無緣無故高燒了幾天,在醫院抽血檢查後,竟發現右腎有一顆7公分腫瘤,很多醫院判定已處於惡性二期,建議切除整個右腎。
  • 【同濟•新聞】紀念寶隆創辦同濟醫院120周年暨第四屆同濟醫院...
    此次以同濟醫院品牌建立120周年為契機,醫院將會在同濟大學、上海市衛健委、市申康醫院發展中心的領導下,與同濟大家庭和醫療集團的兄弟單位攜手同行,為同濟品牌增光添彩,為建設健康上海、健康中國貢獻力量。同濟醫院院長程黎明和46家聯盟單位於線上、線下進行同步籤約為了培養激勵同濟臨床醫學院的醫學生和年輕醫生不斷傳承「四勇(永)精神」和「同濟精神」,2018年起醫院設立了「吳孟超獎學金」,從多個方面鼓勵全院各層級的優秀學生和青年醫生。今年,通過自主申報、專家評審及最終擂臺賽,醫院評選出15名「吳孟超」獎學金獲獎者。
  • 【同濟醫生說】許樹長:如何通過早期篩查將腫瘤消滅於萌芽?
    【同濟醫生說】許樹長:如何通過早期篩查將腫瘤消滅於萌芽?讓我們一起來聽聽同濟醫生怎麼說!同濟醫院:許樹長近年來,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和治療藥物的發展,胃潰瘍、慢性胃炎、胃食管反流病等消化系統良性疾病患者得到了很好的治癒,只要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堅持規範化治療,一般不會對生命健康形成太大威脅。而惡性腫瘤目前是國內病死率最高的疾病,其中消化道腫瘤佔惡性腫瘤的50%左右。
  • 【招募】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幹細胞治療帕金森病志願者招募
    3研究方案批准該研究方案已獲得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幹細胞臨床研究學術委員會和倫理委員會批准,並通過國家衛健委幹細胞臨床研究項目備案;研究採用的人源神經幹細胞製劑,已通過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的檢定,符合臨床應用標準。
  • 腎癌媽媽成功將腎臟捐給女兒 中山醫院再造奇蹟
    30歲的小凌得了尿毒症必須進行腎移植手術來重獲新生,母親義無反顧地準備捐出自己的腎臟。意外的是,在手術前檢查時醫生發現媽媽的右腎上長了個2釐米的惡性腫瘤!母女之間的腎移植手術還能順利進行嗎?已經有腎癌的腎臟還能再捐出來救助尿毒症的女兒嗎?
  • 【同濟•新聞】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舉行2020年總值班培訓
    文 | 院長辦公室編輯丨宣傳處>同濟醫院於1900年由德國醫生埃裡希•寶隆創建,上海市同濟醫院是普陀區唯一的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年門急診量超過 200 萬人次。醫院整合學科優勢,成功打造三個國家級中心——高級卒中中心、胸痛中心及創傷救治中心,成為滬西北地區的大型急診危重症與疑難雜症綜合診治中心。建有國家級國際科技合作基地—幹細胞與再生醫學國際聯合研究中心、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中美幹細胞聯合研究基地。擁有國家重點研發計劃、973首席科學家、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等為代表的高水平專家隊伍。承擔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973 計劃等國家級重大重點項目20 餘項。
  • 同濟大學附屬醫院系統3名醫生獲第三屆「仁心醫者·上海市仁心醫師...
    同濟大學附屬醫院系統3名醫生獲第三屆「仁心醫者·上海市仁心醫師獎」 來源:醫學院   時間:2019-08-28  瀏覽:
  • 身體不舒服去醫院,男子做完B超檢查,醫生突然愣住:沒看到右腎
    第二天一大早,在同事的陪同下,萬潤平來到了當地醫院,可是在做完B超檢查之後,給他檢查的那位醫生,卻突然愣住了。醫生告訴萬潤平,沒有看到他的右腎。聽到這,萬潤平一下就傻了。醫生當時也慌了,趕緊就找人來確認。那位醫生找來了自己的老師,老師反覆看了好幾遍,告訴萬潤平,你的右腎確實沒有了。當時一聽這話,萬潤平眼前一黑,差點沒有當場暈過去。
  • 【同濟•新聞】「致敬護士隊伍,攜手戰勝疫情」 同濟大學附屬...
    【同濟•新聞】「致敬護士隊伍,攜手戰勝疫情」 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護理部成功舉辦慶「5.12」國際… 2020-05-13 03: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頭顱大小腫瘤切除手術!歷時13個小時,7個科室、10名醫生參與...
    近日,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胸外科一名老年胸壁巨大腫瘤切除後患者順利康復,痊癒出院。這名患者成功手術、順利出院的背後,是醫院胸外科、整形外科、重症醫學科、麻醉科、手術室、放射科、病理科7個科室、10名醫生聯手,手術治療13個小時的結果。
  • 【同濟•新聞】傳承白衣鎧甲精神,做新時代最可愛的人 ——同濟...
    人們不會忘記,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廣大醫務工作者們以實際行動踐行「挽救生命」的天職,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付出的艱辛汗水和無畏決心。為了致敬新時代最可愛的人,傳遞黨和國家對醫務工作者的關心、關愛,營造全社會尊醫重衛的良好氛圍,構建溫暖和諧的醫患關係。8月19日,在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的第二屆匯濟大講堂上,迎來了主題為「弘揚抗疫精神,護佑人民健康」的第三個中國醫師節。
  • "換腎"手術其實是"加腎"
    世界上第一例成功的腎移植也是第一例成功的器官移植手術,是由美國外科醫生默裡於1954年完成的,這是一次同卵雙胞胎之間的腎移植。默裡醫生也因此獲得了1990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到如今,全球每年大約要進行3萬多臺腎移植手術,手術可以為患者延長15~20年的壽命。
  • 女孩去看病卻沒了一個腎 醫院賠償她18萬
    印度一名女孩因為膀胱問題而去醫院做手術,結果手術失敗導致她的腎臟受損,不得不切除一個腎。最終,她和家人獲得180萬盧比(約合人民幣18萬元)的賠償。綜合外媒9月26日報導,2014年,馬哈拉施特拉邦一名3歲的女童薩米克沙因為膀胱問題被送入當地一家醫院治療。2014年4月3日,她接受了輸尿管植入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