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白衣執甲,逆行出徵。人們不會忘記,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廣大醫務工作者們以實際行動踐行「挽救生命」的天職,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付出的艱辛汗水和無畏決心。為了致敬新時代最可愛的人,傳遞黨和國家對醫務工作者的關心、關愛,營造全社會尊醫重衛的良好氛圍,構建溫暖和諧的醫患關係。8月19日,在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的第二屆匯濟大講堂上,迎來了主題為「弘揚抗疫精神,護佑人民健康」的第三個中國醫師節。在後疫情時代,白衣們齊聚一堂憶往昔看今朝,一同探討未來「白衣鎧甲」的精神傳承。
同濟大學副校長、中科院院士陳義漢,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上海抗新冠肺炎臨床救治專家組組長張文宏,上海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趙丹丹,上海市普陀區副區長王珏,同濟大學宣傳部長朱大章,上海市衛生健康委員會文明辦主任俞軍,同濟大學醫學院黨委書記張軍,上海市醫師協會、上海市醫學會副秘書長黃鵑,普陀區衛生健康工作黨委書記馬理路、普陀眼病牙病防治所黨支部書記應穎,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黨委書記許樹長及同濟醫院全體領導班子成員、援鄂、援公衛隊員、全院中層幹部、支部書記、護士長、醫聯體單位代表,規培生及醫學生代表約200餘人於主會場及分會場參會。上海電視臺知名主持人臧熹主持本次活動。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照片)
醫者精神:無畏、專業、堅韌
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黨委書記許樹長在大會上致歡迎辭,首先,他表示中國醫師節是廣大醫務工作者共同的節日,今年是第三個中國醫師節,今年的主題是「弘揚抗疫精神,護佑人民健康」,圍繞這一主題,醫院舉辦第二屆「匯濟大講堂」暨2020年中國醫師節系列活動。其次,他代表同濟醫院對各位領導、嘉賓的蒞臨表示最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最後,他對援鄂、援公衛醫療隊員以及始終奮鬥在臨床第一線的醫務工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和節日的祝賀。
(許樹長書記致歡迎辭)
在這個屬於醫務工作者的節日裡,同濟大學副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陳義漢教授、上海市醫師協會及醫學會副秘書長黃鵑、上海市普陀區副區長王珏、上海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趙丹丹等領導分別就同濟醫院的醫療學科發展、教育方式方法、科研水平、抗疫工作做出了肯定,也提出了殷切的希望,尤其是對在援鄂、援公衛醫療隊員身上看到的醫務人員的無畏、專業、堅韌的「醫師精神」表示欽佩。
陳義漢院士發表講話
黃鵑副秘書長發表講話
王珏副區長發表講話
趙丹丹副主任發表講話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照片)
心有所信,方能行遠
本次大會的主講嘉賓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兼任上海抗新冠肺炎臨床救治專家組組長張文宏教授帶來了《從新冠防控看中國醫療體系和中國醫生》的主題演講。在演講中,他以幽默風趣的語言,訴說自己作為一個新上海人在上海執醫的心路歷程,他鼓勵在座的每一位年輕醫護工作者,尤其是基層醫生「要不忘初心,更要守住本心」,他以自己為例,作為一名普通的醫生如何才能勝任上海新冠肺炎救治專家組的組長,其關鍵在於展現自己的專業力量,他相信重視醫、教、研的同濟醫院,會給每一位醫務工作者提供機會,以技術為本,以專業為力量,實現自我的價值。同時介紹了華山醫院感染科的學科發展,規劃經驗,以及中國在抗疫工作中的亮點與收穫給參會者作了分享。並呼籲醫務工作者更多的關注醫學科普能力的提升。「心有所信,方能行遠」,希望大家都能在自己的崗位上發揮出自己的才能。
(張文宏教授做專題講座)
同舟濟世,博醫精誠
在討論環節中,當被問及以後的工作計劃時,張文宏教授表示除了做好目前的日常工作外,他還會利用各種各樣的社會的資源,更多的去幫助偏遠落後地區提高比如結核病、病毒性肝炎等傳染病的防治水平,為偏遠、落後地區的傳染病的消除貢獻自己的力量。
同濟大學醫學院黨委書記張軍表示,自疫情發生以來,看到醫生老師們馳援武漢、支援公衛,看到他們義無反顧、逆行出發也是一種學習的契機,鼓舞著醫學生們向前輩們學習這種傳承精神。
當被問及怎麼把這種精神更好的在同學之間宣傳,同濟大學宣傳部部長朱大章說道,援鄂援公衛醫務人員的精神是值得我們學習的,也應該得到大家的尊敬,要把這樣一種英雄的精神,通過各種方式進行宣傳,進行弘揚,不僅是自己如何踐行,也要讓更多的人也感受到我們醫師的這種精神。
醫師協會怎麼更好地去弘揚和傳承醫生的這種抗疫精神,對此黃鵑副秘書長說道,我們的醫務人員默默無聞的奉獻是非常了不起的,非常不容易的。醫師協會有責任用平臺的資源,把這些默默無聞的一線醫務工作者的奉獻,讓全社會更多人知道,更多的去體諒醫務人員的不易。
如何通過更大的平臺,更好的方式讓全社會都了解我們醫生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職業,衛生健康委員會文明辦主任俞軍表示,像張文宏教授一樣,很多的醫務工作者平時都是默默的堅守自己的崗位上,戰時需要時臨危不懼,衝鋒在前,真正體現了醫務工作者白衣執甲的職業精神。正像李強書記所說的那樣,沒有一個職業是可以代替醫務人員的。
當被問及如何把抗疫精神固化下來,成為一種常態化、不斷向前的精神動力和源泉時,許書記表示首先要宣傳弘揚這樣的一種精神。他感慨道,雖然新冠疫情突如其來,但在黨中央的一聲號令下,便迅速集結了抗疫力量,其中就有奔赴前線抗疫指揮的上海市衛健委的專家、上海援鄂醫療隊、以及坐鎮上海公衛中心的專家組等,就同濟醫院院內而言,在第一時間便收到了100多名志願者的抗疫請纓,而就在上海援鄂醫療隊集結的除夕夜,他被院內援鄂的護士長惠蔚的一句話所打動,「先有國,才有家」,他由衷感到這就是同濟人抗疫精神的最好寫照。很好的體現了我們醫師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於奉獻,大愛無疆的精神。這種精神在整個抗疫過程中實實在在的得到了全國人民的認可,我們的醫務人員交出一份非常好的答卷,醫務人員無愧為新時代最可愛的人。在這場戰疫中,同濟人恪守「同心同德同舟楫、濟人濟世濟天下」,為守護人民健康做出了艱苦卓絕的努力,許樹長希望在同濟醫院工作學習的醫務工作者和醫學生們能深刻體會醫學大家們的抗疫精神,並能在今後的工作中不斷弘揚和踐行。最後,許樹長書記在提到醫院以後如何弘揚和傳承抗疫精神時指出,醫院要積極營造尊醫重衛的良好氛圍,要積極為醫務人員發揮作用搭建平臺和創造條件,積極倡導醫院人員的責任和擔當,同濟人將繼承和發揚「同舟濟世,博醫精誠」的院訓,做百姓健康的守衛人。
此次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第二屆匯濟大講堂暨2020中國醫師節活動在精彩的講座和熱烈討論會後圓滿落下帷幕,論壇播放量達3000多人次。之後, 「匯濟大講堂」也將繼續發揮作用,持續傳承發揚新時代的醫師職業精神,為健康中國做出應有的貢獻。
編輯丨宣傳處
同濟醫院於1900年由德國醫生埃裡希•寶隆創建,上海市同濟醫院是普陀區唯一的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年門急診量超過 200 萬人次。擁有上海市重中之重學科骨科、精神神經學科,上海市重點學科心血管內科,上海市重點專科脊柱外科、心身醫學科、消化內科,上海市中醫示範科;實現急診與危重症學科、老年醫學科、檢驗醫學科、臨床藥學科入選上海市級平臺學科建設計劃;院內形成以骨科牽頭的運動-神經-精神學科群,心內科牽頭的循環-呼吸-胸外學科群,消化內科牽頭的消化-普外-內分泌學科三個優勢學科群;以及由血液科牽頭的血液-腫瘤-影像-病理-檢驗學科群、婦產科牽頭的婦產-泌尿-腎臟-生殖學科兩個特色學科群。醫院整合學科優勢,成功打造三個國家級中心——高級卒中中心、胸痛中心及創傷救治中心,成為滬西北地區的大型急診危重症與疑難雜症綜合診治中心。建有國家級國際科技合作基地—幹細胞與再生醫學國際聯合研究中心、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中美幹細胞聯合研究基地。擁有國家重點研發計劃、973首席科學家、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等為代表的高水平專家隊伍。承擔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973 計劃等國家級重大重點項目20 餘項。成果發表在《Nature》、《Science》、《Cell》等國際頂級權威學術期刊。榮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教育部自然科學一等獎、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等為標誌的高等級科研成果。
同濟醫院作為一所百年傳承的現代化醫院,執著於精湛的醫術,形成了具有同濟特色的溫馨「家」文化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健康傳播文化。並以濟人濟世之心傳醫者之道,在歷次重大搶險救災、國際援助、扶貧幫困中發揮了同濟人「同心同德同舟楫」的博大胸懷,將同濟天下的愛國情懷灑滿大地。
原標題:《【同濟•新聞】傳承白衣鎧甲精神,做新時代最可愛的人 ——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召開第二屆匯濟大講堂暨2020年中國醫師節慶祝大會》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