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發明人搞創新如"飛蛾撲燈" 面臨發明致貧境遇

2021-01-07 中國日報網

劉恭信搞一輩子發明換來一桌子的獎狀。記者 何曉剛 攝

李玉明與他手工打造的潛艇。記者 胡偉鳴 攝

任文林認為,若以小紅旗示作侵他專利權的地區,可以插滿背後的中國地圖。記者 胡偉鳴 攝

看著一堆堆證書,叫民間發明家何昌盛沒法不激動。 記者金思柳攝

53歲的黃谷,自嘲一輩子在「啃老」,生活至今靠年過九旬的父母貼補,女兒讀書的錢是爺爺奶奶掏的。

黃谷曾在省財稅職業學院當老師,後來迷上發明,辦了病休,先後舉債七八十萬元,拿了一堆專利,發明的「遠紅外電熱滑鼠」,獲全國發明博覽會銅獎,生活卻從此窮困潦倒。

不依賴任何企業、機構,在自生自滅狀態下獨立搞發明,俗稱民間發明人的非職務發明人,處境多與黃穀類似。武漢「農民發明家」李玉明,曾登上「世界發明名人錄」,多項專利獲獎,還到世博會搞展覽。為搞發明,他賣掉了家裡三棟房子,欠下十幾萬元債,現在一天的生活費不超10元,午餐慣常就鹹菜吃米飯。曾當過家具店老闆的楊楚樵,迷上發明後命運陡變,離了婚,失去了房子,近10年間,大部分時候睡在車庫裡。

據不完全統計,武漢民間發明人近萬。市知識產權局專利處處長姚勇說:「武漢民間發明人專利成果轉化率非常低,不到5%。這麼多年,我沒見幾個發財的。」

不獨武漢,全國民間發明人的生存現狀也整體堪憂。中國發明協會副理事長鹿大漢曾稱:「我國非職務發明人普遍處境艱難。」甘肅「專利第一人」孫生靈,搞發明30多年,擁有108項發明專利,沒一項被轉化,租住屋內只有一張破桌子和兩張床。南京「發明大王」徐庭中,有100多項發明專利,棲身8平方米的閣樓裡,月生活費212元。

民間發明人貢獻良多。中國發明協會發明創業促進中心主任鄒定國向記者介紹,這些人得到授權的專利數量,約佔全國一半,僅今年前11個月就達30多萬件,是我國科技成果的重要組成部分。

武漢大學創新課指導老師王曉進昨天評價,中國民間發明人如此赤貧,在歐美發達國家不可想像。以美國為例,專利會由專門機構向企業、實驗室等推薦,或被轉化,或作升級研究,能很快「換」成錢,發明人生活基本無虞。

「民間發明人普遍貧困,已經成為阻礙創新發展的消極因素。」省創新研究會會長袁伯偉說,「最終,這都不是個人的悲劇,而是屬於我們國家和民族的悲劇。」

民間發明人的窮困群像

追夢發明幾十年,手中專利一大把,末了卻投資打了水漂,債臺高築,不被人理解,反遭人恥笑……

在武漢的街巷裡弄,散落著一批窮盡心智卻生活窘迫、幾近自生自滅的民間發明人。創新發明,沒能使他們的生活變得更精彩。

近兩個月時間裡,記者持續尋訪,實錄他們充滿辛酸和艱難的現實處境。

劉恭信:武漢第一批專利持有人

半輩子發明「賺了」一桌獎狀

早在上世紀80年代,只有初中文化的劉恭信,就是我市第一批專利持有人。他擁有的十多項專利,幾乎都變成了產品,如雙帆布躺椅、摺疊床等。

2003年,他發明了新型傘骨結構帳篷,獲得國家專利,按幾下按鈕,帳篷就可像傘一樣撐起來。一個可容納20個人的帳篷,一個人就可在幾分鐘內裝好,效率較傳統帳篷高出十多倍。隨後,他又花5年時間,將圖紙上的傘骨結構真正做成了產品。汶川地震時,他給國家20多個部門發出信函,提出願免費貢獻自己的專利技術,但未獲回應。

記者聯繫多次,劉恭信都不願接受採訪。經多番周折,記者才找到他位於武漢老郵電局職工宿舍的家。走過窄窄的樓道,敲開一間白天還點著燈的黑屋子,記者看到一個滿頭亂髮的老頭,正扶著臥床的老太太喝水。

劉恭信一臉為難,說老伴病了,家裡太亂,不好意思接待記者。他家有兩間小房,一間擺滿了書、圖紙、獎狀,另一間房的地上,零亂放著鍋碗瓢盆,房裡有一臺老式的單開門冰箱。身著破工作服的劉恭信說,搞發明的事,辛酸很多,不想再提了,他已砸了模具,已申請的專利也不再管了。

他指著鋪滿一桌子的獎狀說道,今年62歲了,搞了半輩子發明,就賺了這一桌子的獎狀。

相關焦點

  • 民間發明家有多野?
    兩戰兩勝,老楊的民間禮花炮也由此成就了威名。民間發明家搞創作並不都是這麼跳躍,更為實用且接地氣的發明多得不要不要。自動麻辣燙機能夠在燙熟食物的同時調配好完全符合黃金比例的調料。無異都是為博眼球而設計,錄過視頻後,棄之如敝履。沒有任何價值。也並不是所有民間發明家都愛搞洗頭毀頭髮、刷牙懟嘴巴的那一套;
  • 一個民間發明家的傳奇故事:專利生存
    民間發明家常給人懷才不遇、苦悶連連的印象,徐士龍是個例外。如今他在上海市中心擁有一棟高層辦公樓的整個頂層,座駕是奔馳350,沒有一分錢貸款。不過10年前,創業中的他曾長期蝸居在一個帳篷裡,出入要長時間地坐公交車,更被幾百萬債務壓得喘不過氣。為了5000元專利申請費,他和妻子商量了三天到底花不花這個錢。
  • 最美民間發明家--陳宏暢
    最美民間發明家 — 陳宏暢科技是國家強盛之基,創新是民族進步之魂。中國已成為具有重要國際影響力的科技創新大國,並正向著世界科技強國闊步前進。中國的科技創新走過了一條極不平凡的發展之路,是一代又一代科技工作者艱苦奮鬥、不懈努力 ,勇攀高峰。印證了科技興則民族興、科技強則國家強這一不破的真理。陳宏暢,男,1972年6月4日出生於廣東省龍川縣車田鎮。現遷戶在廣東省中山市坦洲鎮。
  • 電池的發明人及發明過程你都知道嗎?
    打開APP 電池的發明人及發明過程你都知道嗎? 電子發燒友網 發表於 2019-01-31 10:22:00 電池的發明人伏特,伏特(Alessandro Vlota 1745~1827年),義大利物理學家。
  • 發明迷「袁胖」:架起發明人與粉絲的橋梁
    中國青年網北京1月31日電(記者 劉帥 張琦琪)「我叫袁方長,因為我長得很胖,大家也叫我袁胖,此前一直在央視工作,辭職以後開始做科技發明類的節目。」袁方長創辦《發明迷》已經有兩年,幫助近600位民間發明家在淘寶推廣產品。
  • 「發明迷」發明環保抽油煙機
    「山窮水盡」搞發明  李孝龍興趣廣泛,喜歡動腦子。1995年前,他就開始發明創造,並一直耕耘不輟,是個實實在在的「發明迷」。每當有新的方案從腦海中閃過,他總是很興奮。回想10多年的發明路,李孝龍感慨地說,雖然沒賺到錢,但學到了不少知識。為了發明,他經歷過很多磨難,他放棄了以前的工作,家庭也因此破裂,經濟困難,幾乎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但即使這樣,他仍放不下心愛的發明創造。
  • 揭露民間發明家科學家的一些騙局
    在長期的宣傳外星人科技中,我認識了不少民間發明家、民間科學家,也認識一些想投資新科技的企業家。和其他行當一樣,有真心實意的、在困難環境下長期堅持搞科學研究、發明創造的民間發明家、民間科學家,也有不少是騙子,純粹以騙錢為目的。揭露這些騙子的行為,有助於肅清市場,淨化科研風氣。現在民間科學家中,騙人最多是搞磁動機、自由能源,或者叫真空能量。
  • 銀川有位愛搗鼓的民間發明家,這三件發明專利你來看看怎麼樣?
    小時候,家裡玩具不多,他總是自己動手製作玩具,比如用木頭削陀螺、用廢鐵絲和自行車鏈條製作手槍、用罐頭瓶做燈籠;成年後,他成為一名從事個體裝修的小老闆,平時總喜歡研究琢磨機械產品,並動手製作,還獲得三項發明專利——他的名字叫王建民,銀川人,今年45歲,他說:「在生活中遇到難題就去攻克它,這是發明創造最大的動力
  • 著名教育家、發明家顧業棟的發明創新故事
    編者真誠地祝福你們能夠幸福,在發明的道路上收穫更多的果實。誠然,每個發明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其中的酸甜苦辣,五味雜陳,自有體味。或許有的人已經成功實現成果轉化,在發明創造中闖出自己的一片天;或許有的人仍在旁人的不理解和漠視中孤獨而執拗地前行;或許有的人在發明路途中,彷徨迷茫地尋找著前進的方向;或許有的人在發明創造的過程中,收穫了友情、愛情……無論是美好的、悲傷的、快樂的、痛苦的,如果您樂於分享您在發明創造中發生的故事,想要尋找志同道合的發明夥伴,《發明與創新》都樂意為您提供這樣的平臺,期待廣大發明讀者的踴躍參與。
  • 50個至今影響世界的德國發明
    >2、MP3播放格式發明人:弗勞恩霍夫研究所(Fraunhofer-Institut)發明時間:1987年3、磁懸浮列車發明人:赫爾曼·坎貝爾(Hermann Kemper)發明時間:1934年>發明人:梅塞德斯·奔馳公司(Mercedes-Benz)發明時間:1971年
  • 這些民間發明家的發明,讓我悟到了什麼叫沙雕
    眾所周知,藏在中國民間的各路發明家們,應該是眾多發明家中最野蠻粗獷的。你既能從他們的發明中看到腳踏實地的務實精神,又能看到他們思路清奇的民間智慧。所謂的民間發明解決的那一定是來自人民群眾的問題,而上廁所被冰涼的馬桶凍屁股這件事應該就是人民群眾主要的矛盾了。滾燙的體溫也溫暖不了冰涼的馬桶圈,這時候民間發明就出現了。他會用自己靈巧的雙手和機智的小腦瓜告訴你這一切都不是問題!用一個小小的發明告訴你什麼叫做火燒屁股。這就是來自民間的智慧。
  • 84消毒液發明人原來是煙臺人 現已86歲
    近日,由萬葉、陶童撰寫的傳記文學《金耀光——走過戰火硝煙的消毒專家》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書中揭秘了金耀光發明84消毒液的全過程。《金耀光—走過戰火硝煙的消毒專家》一書記述了從烽火少年到革命軍人,從臨床醫生再到消毒專家,完美地書寫了金耀光跌宕起伏的傳奇人生。
  • 臺灣代表團參加東京創新天才發明展橫掃33金
    中國臺灣網11月14日消息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臺灣發明團隊參加2013年第27屆日本東京創新天才發明展,昨晚傳回捷報,勇奪33面金牌、29面銀牌、11面銅牌與2項大會特別獎,總成績排名第1名,打敗去年的第1名東道主日本。其中一款獲獎鞋墊,在日本參展期間,就拿到4200萬元(新臺幣,下同)的訂單,堪稱另類臺灣之光。
  • 高智發明商務模式的借鑑與思考
    高智發明資源整合的理念是: 「高智發明致力於為發明建立一個積極的市場,把專家和資本、買家和賣家連接到一起。我們看到了投資人的機會,公司、投資人、合伙人和世界經濟都將從發明的全球市場中受益。 」    高智發明相信創意是有價值的。高智發明為發明的發展投入專家和資本。高智發明與首席發明人和創業公司合作。
  • 水變油三十多年前就有,被稱為第五大發明,發明人後來入獄十年
    紀春生是個混子無賴,和平從街上將他撿回來以後,他就自稱自己是個發明家,發明了一種水基燃料母液,只要將母液滴入水中,用筷子攪和攪和,氫和氧就自動從水中分解出來,根本不用電解。這當然是胡扯,紀春生最終也被公安局帶走。
  • 我愛發明海水能喝了-海水淡化機 我愛發明20170323發明人:王桂林團隊
    我愛發明3月23日18:58播出節目《海水能喝了》,全球有100多個國家屬於缺水地區,其中28個嚴重缺水地區 。
  • 偉大的發明:因為第二次世界大戰,而誕生出來的8個了不起的發明
    ,對於這一點,可能我們知道的並不多,那麼今天小編就來分享一下,偉大的發明:因為第二次世界大戰,而誕生出來的8個了不起的發明!  沃爾特·迪斯尼(Walt Disney)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就獲得了商業上的成功,不幸的是,由於管理和員工問題,該公司很快就面臨破產問題,然後,出於對法西斯在南美的影響的擔憂,美國政府以最怪異的方式進行了幹預。
  • 愛迪生並非「發明大王」只是成功商人
    順便提一句,稍後陷入與另一位燈泡發明人斯旺燈泡專利官司的愛迪生最後也如法炮製,用錢購買了斯旺的專利,成為了當之無愧的燈泡專利的擁有者,而非發明人。 不過,需要指出的是,愛迪生還是在燈泡普及上作出了巨大的貢獻,1890年他發明了用鎢作為燈絲材料,進一步提高了燈泡壽命。 愛迪生另一項偉大的發明是鹼性蓄電池。
  • 搞發明、造裝備樣樣拿手!濱州這個拿手術刀的「發明家」也太牛了!
    這些都是有著「濱州工匠」榮譽稱號楊淑野的創造發明。楊淑野,濱州醫學院附屬醫院創傷骨科副主任醫師,醫學博士,被濱州市總工會授予2020年度「濱州工匠」榮譽稱號。一名醫生,怎麼會想起搞發明創造了呢?在同事眼裡,楊淑野就是一個「悶在病房裡的發明家和木匠」,時不時地搞出點新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