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折射率波導層是如何與透明頂發光OLED器件底層的粗糙電介質漫...

2020-11-23 電子發燒友

高折射率波導層是如何與透明頂發光OLED器件底層的粗糙電介質漫反射層一起

李倩 發表於 2018-07-25 10:07:27

密西根大學的研究人員之前一直在改進他們以前開發的基於微透鏡的光提取效率提升方法,而現在,他們正在研究放棄這種微透鏡陣列法。他們通過另一種實施更簡單的方案——增加電介質漫反射層,展示了更高的OLED光提取效率。

他們在ACS Photonics期刊上發表了題為「有機發光器件(OLED)使用光散射介質層實現光束的高效外耦合」的論文。這篇論文詳細介紹了高折射率波導層是如何與透明頂發光OLED器件底層的粗糙電介質漫反射層一起,在不改變光束對波長和視角依賴性的前提下消除等離子體模式(Plasmonic mode)、波導模式(Waveguide mode)和襯底模式(Substrate mode)的光損失。

圖示:堆疊在漫反射層頂部的PHOLED(磷光OLED),將光反射回到觀察方向(紅色區域示意遵循朗伯分布的漫反射光束);發射錐中的光束被反射回觀察方向(綠色錐形區域示意)

在這項研究中,作者用蒸鍍在聚四氟乙烯(PTFE,鐵氟龍)漫反射層上的一層240um厚的透明氧化銦錫(ITO)取代傳統頂發光OLED底部的金屬電極,鐵氟龍散射層本身由20μm厚的Al鏡面支撐。平坦化的高折射率(折射率 = 1.8)聚合物平板波導(Planarization Layer)覆蓋在上述粗糙的漫反射層上,以便在其上形成光滑表面以製造OLED,同時這層高折射率聚合物還能幫助光束最大化耦合到散射層中。

與類似使用金屬鏡面的OLED器件相比,這種新的方法被證明可以將外部量子效率從15±2%提高到37±4%,提升幅度達250%。

OLED發光層發出的光或者從頂部表面直接向觀察者方向射出,或者向下進入到波導層並在其中傳播,直到被粗糙的漫反射面反射,進而形成滿足朗伯分布的反向(觀察者反向)光束。這些反射回朗伯分布的光束中,並滿足其光需求;處於發射錐外的部分不會進入觀察方向被看到,而是以大於聚合物——空氣界面處的全反射的角度返回回漫反射層中,並進行另一輪散射。

在運行模擬程序時,作者還聲稱可以進一步優化這種對波長和視角獨立的光束外耦合結構,從而實現使用傳統的金屬鏡面3.4倍的光提取效率。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OLED頂發射器件的透明電極分析
    如果光線是從器件上方出射,那麼基板的線路設計就不會影響器件的出光面積, 相同亮度下OLED的工作電壓更低, 可以獲得更長的使用壽命. 因此, 頂發射器件是小屏如手機等主動顯示的首選. 頂發射型器件的結構是: 透明或者半透明的陰極/有機功能層/反射陽極[5], 如圖1(b)所示. 在頂發射器件中, 透明電極的選擇最為重要, 合適的透明電極將大幅度提高器件的性能。
  • 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頂發射器件的透明電極
    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因其具有反應時間快、工作電壓低、對比度高、可製成大尺寸和撓性面板等優點而成為研究熱門[1~4].如果光線是從器件上方出射,那麼基板的線路設計就不會影響器件的出光面積, 相同亮度下OLED的工作電壓更低, 可以獲得更長的使用壽命. 因此, 頂發射器件是小屏如手機等主動顯示的首選. 頂發射型器件的結構是: 透明或者半透明的陰極/有機功能層/反射陽極[5], 如圖1(b)所示. 在頂發射器件中, 透明電極的選擇最為重要, 合適的透明電極將大幅度提高器件的性能.
  • 頂部發光的OLED應用廣泛,而透明OLED的應用更是值得期待
    1.透明OLED透明OLED(T-OLED)可發出白光,它既可是PM-OLED又可是AM-OLED器件,當T-OLED關閉時,它的透明度可達到其襯底透明度的85%,當T-OLED加電時,它允許光線從兩個方向穿過。
  • oled透明屏寬視角技術更具創意節能環保
    oled透明屏更具創意,更具科技元素,全高清、寬視角,色彩更飽滿,節能環保。現在越來越多的oled屏被廣泛應用,教育oled屏,會議室oled屏,商場oled屏,指揮中心oled屏很多場合都適合,越是高端就越能彰顯它的優勢與特色。
  • 石墨烯焦耳熱發光,國防科大打造史上最薄電燈泡
    利用石墨烯焦耳熱發光,研製出了有史以來最薄的厚度只有0.34納米的電燈泡。 2. 利用形成局域熱點,實現最高溫度達到2100 K,提高發光效率。 3. 通過六方氮化硼和三氧化二鋁薄膜包覆,有效防止石墨烯高溫氧化,首次實現了石墨烯器件在空氣條件下的穩定發光。 4.
  • OLED的結構原理及其發光過程解析
    OLED顯示技術具有自發光、廣視角、幾乎無窮高的對比度、較低耗電、極高反應速度等優點。但是,在價格(較大顯示面板)、壽命、解析度暫無法與液晶顯示器匹敵。   oled的原理   OLED是指在電場驅動下,通過載流子注入和複合導致發光的現象。其原理是用ITO玻璃透明電極和金屬電極分別作為器件的陽極和陰極,在一定電壓驅動下,電子和空穴分別從陰極和陽極注入到電子和空穴傳輸層,然後分別遷移到發光層,相遇形成激子使發光分子激發,後者經過輻射後發出可見光。
  • 如何看懂OLED與LED發光原理的區別
    在這種背景之下,OLED應時而生,為廣大商家開闢新的市場提供了廣闊的前景,那麼OLED和LED的區別到底在哪,它們的發光原理又是什麼,下面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  LED用的是金屬材料,而oled用的是有機物材料,兩者的發光原理是一樣的,區別在於oled不需要背光源,自己本身會發光,是採用發光二極體陣列組成.亮度要比LED液晶高,厚度更薄,是今後LED液晶屏的替代品.LED液晶屏需要背光源
  • OLED與LED的發光原理區別
    在這種背景之下,OLED應時而生,為廣大商家開闢新的市場提供了廣闊的前景,那麼OLED和LED的區別到底在哪,它們的發光原理又是什麼,下面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  LED用的是金屬材料,而oled用的是有機物材料,兩者的發光原理是一樣的,區別在於oled不需要背光源,自己本身會發光,是採用發光二極體陣列組成.
  • 首個三相交流電驅動電致發光器件問世—新聞—科學網
    論文通訊作者黃維告訴《中國科學報》,「首先,透明電極的成本高,成為整個器件成本構成的主要部分;其次,隨著人類與電子設備的距離越來越近,對電子設備提出可拉伸、可摺疊的要求,對電極透明性的需求將大大縮小電極的可選擇範圍,限制了其在未來智能可穿戴應用中的發展;第三,上下電極堆疊形成封閉的器件結構,難以直接集成傳感模塊,實現傳感和人機互動的功能。」
  • 頂發光微腔結構實現高效率鈣鈦礦發光二極體
    一、導讀金屬滷化物鈣鈦礦材料具有可溶液法製備、高螢光量子效率、高色純度等特點。近年來,鈣鈦礦發光二極體(PeLED)的器件效率提升迅速,成為下一代照明與顯示技術的有力競爭者。然而,由於鈣鈦礦材料較大的折射率,導致大量的光子被限制在器件內部,阻礙了PeLED效率的進一步提升。
  • 電致發光-發射從紅外到紫外的通用器件
    由於材料加工的挑戰和能帶對準問題,可用於電致發光器件的發光材料的範圍受到限制。
  • 深圳研究生院在新型平面型OLED電致發光器件研究中取得重要突破
    電致發光現象自發現以來,就被人們廣泛研究,包括OLED器件。自從1987年OLED器件被鄧青雲博士報導以來,所有研究工作均是基於三明治夾心結構來製備的,即在上下兩層電極間夾著發光層和其它功能層,其中一個電極必須為透明電極。傳統的器件結構一方面限制了電極材料的選擇範圍,同時也極大地限制了器件的製備方法與工藝。
  • OLED照明器件為什麼需要光提取結構?
    在OLED器件中,注入發光層中的電子和空穴僅有部分可以結合成電子空穴對下面我們簡單介紹三種常用的OLED照明器件光提取結構,即微透鏡結構、擴散結構、衍射結構。 如圖1所示是微透鏡陣列結構示意圖。微透鏡結構的原理是將原本入射角大於臨界角的射線角度減小,從而使全反射減少,能夠出射的光增多。若使用折射率較小的高分子材料製作微透鏡,可以在與空氣的界面處得到較大的臨界角,同時可以改善視角。
  • 黃維院士等構築了世界上首個由三相交流電直接驅動的電致發光器件
    其中,電致發光器件在柔性電子中具有廣泛的應用。目前,電致發光器件大多採用直流或單相交流驅動,還沒有三相交流電直接驅動的電致發光器件相關的報導。這就導致電致發光器件無法直接接入到三相電網中,需要複雜的後端電路消耗能源且增加成本。因此,這一研究空白亟待填補。
  • Light: 黃維&王建浦|頂發光微腔結構實現高效率鈣鈦礦發光二極體
    近年來,鈣鈦礦發光二極體(PeLED)的器件效率提升迅速,成為下一代照明與顯示技術的有力競爭者。然而,由於鈣鈦礦材料較大的折射率,導致大量的光子被限制在器件內部,阻礙了PeLED效率的進一步提升。傳統的無機發光二極體通常在單晶襯底上通過外延法生長製備,難以獲得大面積柔性器件。近年來快速商業化的有機發光二極體能夠通過溶液法、蒸鍍法製備大面積柔性器件,但有機材料本身的激子特性使其難以在大電流下實現高亮度和高效率。
  • 製造高效OLED器件,需要重點研究的領域是OLED發光機制、發光色彩
    OLED的發光原理與LED相似,在兩電極之間夾上有機發光層,當正負極電子在此有機材料中相遇時就會發光。LED是利用三、五族材料(如Ga、In、P等)的電子及空穴結合過程的能階轉換產生光子發光,使用不同的材料會釋放不同的能階而產生不同顏色的光。
  • 折射率(概述)
    材料的折射率越高,使入射光發生折射的能力越強。折射率越高,鏡片越薄,即鏡片中心厚度相同,相同度數同種材料,折射率高的比折射率低的鏡片邊緣更薄。折射率與介質的電磁性質密切相關。根據經典電磁理論,εr和μr分別為介質的相對電容率和相對磁導率。折射率還與頻率有關,稱色散現象。光由相對光密介質射向相對光疏介質,且入射角大於臨界角,即可發生全反射。
  • OLED發光原理和OLED面板結構及OLED關鍵技術深度圖文解析
    OLED結構及發光原理OLED的基本結構是在銦錫氧化物(ITO)玻璃上製作一層幾十納米厚的有機發光材料作發光層,發光層上方有一層低功函數的金屬電極,構成如三明治的結構。OLED的基本結構主要包括: 基板(透明塑料、玻璃、金屬箔)——基層用來支撐整個OLED。陽極(透明)——陽極在電流流過設備時消除電子(增加電子「空穴」)。
  • ...黃維院士團隊《ACS Nano》:用刮下來的魚鱗做柔性電致發光器件!
    在過去的幾十年裡,各種電致發光器件,特別是柔性的電致發光器件被廣泛應用於平板顯示、大型裝飾、標誌顯示照明、光學信號等領域。交流電流型電致發光器件(ACEL),與直流發光器件相比,具有功耗低、發光均勻、製作方便等優點。並且其能量轉換效率非常高,產生的熱量也少得多,使得其有望集成到可穿戴電子設備(如電子皮膚)中。
  • 《Science》子刊:超高折射率! 一步氣相合成透明高折射率含硫聚合物
    相信很大一部分大學生都遇到過這樣的一種情況,每次去配眼鏡的時候,業務員都會拿出各種各樣的鏡片給你介紹每個鏡片的折射率參數。那麼高折射率會為我們帶來什麼不一樣的體驗呢?相信配過眼鏡的同學肯定都知道,鏡片的折射率越高,鏡片越薄越輕。 目前市面上通用的高折射率鏡片分為無機玻璃和有機樹脂兩大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