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自轉模擬演示

2020-11-22 搜狐網
        地球自轉模擬演示,模擬地球的三維效果,演示地球自轉的方向。學生通過觀察,可得出地球的自轉方向是自西向東,還可進一步讓學生思考,從南極或北極觀看時地球的自轉方向。

  課件效果如圖1所示。

  

  圖1 圖2

  下載地址

  http://www.5dblog.com/user2/zjs35/index.asp?id=42511

  課件功能

  本課件用三維效果,動態地演示了地球的自轉方向是自西向東。

  設計思路

  1.建立一個名為線條的影片剪輯,在此影片剪輯中,建一名為「黑線」的圖層,在此圖層的第1幀與第210幀分別繪製如圖2所示的線條,然後在第1幀與第210幀創建形變補間動畫,按「Enter」鍵播放幀,可看到線條的過渡效果。

  2.新建一名為「淺線」的圖層,在此圖層的第1幀繪製顏色較淺的線條,與黑線圖層的線條剛好構成一個圓,如圖3所示。在淺線圖層的第210幀繪製的線條也與黑線圖層的線條構成一個圓。同樣,在淺線圖層的第1到210幀創建形變補間動畫。

  黑線圖層 淺線圖層

  圖3 圖4

  3.建立一個名為「自轉」的影片剪輯,新增名為「線條」的圖層,在線條圖層的第1幀放置前兩步製作好的線條影片剪輯實例,選中該實例,在屬性面板中把實例名設為mc,並用旋轉工具把實例旋轉一定的角度,根據此實例,在其他圖層繪製赤道面、地軸,並加上一些說明文字。完成後如圖4所示。

  4.在自轉影片剪輯中新增一名為「as」的圖層,打開動作面板,輸入下列代碼:

  for(var n=1;n<=20;n++){

  duplicateMovieClip("mc","mc"+n,n);

  var mc= this["mc"+n];

  mc.gotoAndPlay(n*20);

  }

  代碼解讀:用一個for循環複製出20個影片剪輯實例,並命名變量mc指向這些複製出的影片剪輯實例,設置這些實例跳轉並播放相應的幀。

  5.返回主場景,從庫中拖出自轉影片剪輯的實例,放在主場景的第1幀上,測試影片,觀看效果。

  本例的製作方法擴展性較強,可製作其他的一些簡單的三維動畫,如生物中的三維DNA等,從而彌補Flash在這方面的不足。

  


相關焦點

  • 《微軟飛行模擬》模擬地球大氣層 氣象效果演示
    《微軟飛行模擬》模擬地球大氣層 氣象效果演示 時間:2019-10-27 16:36:02 來源:3DM編譯
  • 動態天球演示裝置
    專利號:200610044389.5  本專利項目是一種用於天文知識普及、天文、地理教學的演示裝置.該裝置用全新的演示方法來模擬地球自傳、漸變的晝夜更替和天體周日視運動等天文現象.  該裝置不同於現有技術生產的產品:用手撥動透明圓球轉動,用以演示從天球以外看天體視運動的傳統演示方法.而是通過由模擬地球自轉,星空受激發光,可視緯度控制,星空景象攝錄無線傳送,演示程序遙控等部件組成的演示裝置.該裝置可遙控選擇模擬演示:地球自轉及晝夜更替,從地球上看到的太陽和其它天體的周日視運動,以及在地球任何緯度看到的變換的閃爍星空景象.通過演示,使有關天體視運動規律和天文現象的成因
  • 高中地理說課稿:《地球的自轉和公轉》
    2.能力目標①實踐能力:能正確運用地球儀來演示地球的自轉能正確繪製太陽直射點回歸運動的示意圖②讀圖分析能力:能運用圖示來正確分析和解釋黃赤交角的形成能用相關的圖準確解析太陽直射點的回歸周期以及二分二至日太陽直射點的位置。
  • 太陽系行星運動演示裝置
    專利號:200610043880.6  本專利項目是一種用於天文知識普及、天文、地理教學的模擬演示裝置,該裝置用全新的演示方法來模擬太陽、行星、矮行星、小行星帶的基本運動形式.  該裝置不同於現有類似的產品:採用金屬杆支撐圓球在電機帶動下,沿圓形軌道作平面轉動的傳統演示方法.而是通過變頻電路、行星受激發光、圓球懸浮和圓臺遮擋顯示、穹隆頂幕等組件,在程序電路控制下模擬演示:太陽懸浮自轉,行星、矮行星在橢圓形平面和有傾斜夾角軌道的懸浮公轉和自轉運動,行星在近日點與遠日點運行速度不同,小行星帶運行顯示,行星運行軌道位置自動間隔顯示,地球公轉與黃道十二星座
  • 兩種方法巧記地球自轉方向
    方法一:   右手定則法 很多同學呀,經常會把地球自轉方向搞錯了。
  • 地球自轉為何出現搖擺?人類要負責
    北京時間9月27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地球在自轉的時候會搖擺不定,目前科學家找到了這一怪異現象的具體原因:人類需要對地球自轉搖擺偏移負責。自1899年以來,地球自轉軸已偏移了10.5米。目前科學家研究量化發現了地球自轉「搖擺」的第三個成因——人類活動導致全球氣候轉暖。
  • 高一地理教學教案:地球運動的基本形式-自轉和公轉
    關於地球自轉周期的 教學建議   學生對於恆星日和太陽日的學習,是本節的難點內容。在課堂 教學中, 教師可利用《恆星日和太陽日示意圖》講解地球自轉周期,也可以通過與學生一起扮演不同的角色來向學生演示他們的區別。地球自轉周期的不同實際上是因為其轉動的參照物不一樣。
  • [名師課件]地球自轉的地理意義
    2.疑點:在地球上水平運動的物體真會偏向嗎?  3.解決辦法:繪圖理解和演示。  三、課時安排  1.5 課時。  四、教學步驟  (一)明確目標  1.時差產生的原因和計算方法。  2.地轉偏向力原理和自然現象。
  • 【科學向日葵】地球停止自轉會發生什麼
    我們大家都知道,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有著公轉和自轉。 地球圍繞太陽的運動是公轉。公轉一圈是365天6小時9分9秒,地球公轉所能決定的是: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 晝夜長短的變化、四季的形成、五帶的形成。
  • 地球自轉軸偏移為啥會偏移?與人類產生氣候變化有關
    導致地球自轉出現「搖擺」的三個原因:格陵蘭島冰層損失(藍色底線);隨著冰川融化出現的陸地反彈(橙黃色底線);以及地幔層對流(紅色虛線)。自1899年以來,地球自轉軸已偏移了10.5米。目前科學家研究量化發現了地球自轉「搖擺」的第三個成因——人類活動導致全球氣候轉暖。
  • 誰告訴你地球在自轉?
    地球繞著太陽轉,同時地球本身也在旋轉,這叫自轉。這似乎已經成為一個人所共知的常識。然而,憑什麼說地球在自轉呢?170年前的今天,一次既簡易美又高大上的實驗,讓人類對宇宙的認知實現了一次跨越,這就被譽為「史上最美物理實驗」之一的傅科單擺實驗。
  • NASA科學家模擬早期太陽自轉史:自轉速度是當今3倍
    關注環球科學周一至周五早間我們為你準時送上最新鮮的全球科技資訊·天體物理學·NASA科學家模擬早期太陽的自轉史太陽耀斑(圖片來源:NASA/SDO)現在的太陽大約27天自轉一周,但在最近發表在《天體物理雜誌快報》的一篇論文中,來自NASA的科學家用計算機模擬了早期太陽的旋轉速度,模擬結結果顯示,在最初的十億年內,太陽大約9到10天就完成一次自轉,速度是目前的3倍。
  • 高中地理(中圖版)必修一《地球的自轉和公轉》說課教案
    高中地理(中圖版)必修一《地球的自轉和公轉》說課教案  "地球的自轉和公轉"說課教案  一、教材分析  (一)地位和作用:本節課內容是本章的重點和難點,又為下面的內容---了解這些運動所產生的地理意義打下基礎。
  • 地球的自轉
    地球的運動包括自轉和公轉,地球自轉的方向是自西向東,周期是1天。產生的地理現象有晝夜更替和地方時等。
  • 如果地球自轉方向發生改變將會發生什麼呢?
    數十億年來,地球的自轉方向與太陽的方向相同,但如果這個方向發生改變了呢?根據計算機模擬,一旦自轉倒轉,沙漠就將會覆蓋北美,乾旱的沙丘將取代南美亞馬遜熱帶雨林的繁茂景觀,在本月早些時候舉行的一年一度的歐洲地球科學聯盟大會上,科學家們提出這一假設。
  • 自轉是一種慣性運動嗎?為何地球可以自轉幾十億年?
    ,這種自轉通常是在行星形成之初就已經開始了,地球自然也不例外。要想知道地球為什麼能自轉幾十億年,我們需要把眼光放到45億年前,從太陽系的形成開始講起。行星為什麼會繞太陽公轉?在太陽系形成之前,我們所處的這一片太空是一個混沌的星雲團。前一顆超新星把一切都炸成了碎片,星雲中間除了一顆叫做T Tauri的年輕星球之外,其它都是氫、氦和各種重元素碎屑。
  • 地球自轉
  • 地球自轉方向 地球自轉方向是順時針還是逆時針
    導語:想必很多人都特別的想要知道地球自轉方向和地球自轉方向是順時針還是逆時針吧?相信這個話題是大家都特別關注的一個話題了,那既然大家都那麼的想要知道原因,下面就一起和小編去看看到底具體的情況是什麼吧,希望大家喜歡。
  • 自轉是一種慣性運動嗎?為什麼地球可以自轉幾十億年?
    先回答第二個問題,簡單粗暴地說,地球可以自轉幾十億年,是因為地球有角動量且角動量守恆。而地球之所以有角動量,大多數人認為是因為地球形成時期質量被引力吸積而分布不對稱所致,當然也受太陽和月球潮汐力影響,還有人說是大碰撞造成的……,不過本人更傾向於地球具有的初始自轉角動量應該來自於現代星雲起源說中描述的太陽系形成初期:地球和太陽由同一原始星雲在自身引力下收縮形成的,由於角動量守恆,收縮必然引起整個星雲開始旋轉,最後形成中心天體――太陽及其自轉,還有地球的公轉和自轉。
  • 日本專家解釋地球自轉速度變化原因
    新華網東京4月5日電(記者錢錚)日本東京工業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在最新一期美國《科學》雜誌上發表論文稱,地幔最深層處礦物的導電性能遠高於下層地幔的其他部分,這可能是使地球自轉速度發生周期性變化的重要原因。地球自轉一周耗時23小時56分,約每隔10年自轉周期會增加或者減少千分之三至千分之四秒。但是科學家們尚不清楚自轉周期發生這種變化的具體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