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克雅氏症患者可能比估計的多

2020-12-04 中國經濟網
英國克雅氏症患者可能比估計的多 

2004年08月12日 11:59
 
    英國科學家最近對一名克雅氏症患者的屍體進行解剖和檢測,發現該患者的基因類型更為普遍,因此專家認為,英國可能隱藏著比原估計人數更多的克雅氏症患者。

    克雅氏症俗稱「人類狂牛症」,迄今已造成英國境內147人死亡。英國國家克雅氏症監測機構的科學家在最新一期《柳葉刀》雜誌上發表論文稱,他們對去年7月發現的一名因輸血感染克雅氏症的患者的屍體進行了研究。

    該患者生前無明顯的克雅氏症症狀,死於非神經性疾病。解剖結果顯示,該患者脾臟中含有導致克雅氏症的變異鋸蛋白(普裡昂蛋白),其大腦、脊髓和扁桃體中均未發現該蛋白。對該患者基因類型的檢測表明,其體內指導生成正常鋸蛋白的基因組合是雜合型,即分別來自父母雙方的該基因片段是相異的,而此前死於克雅氏症的所有患者則正好相反,他們體內的這種基因組合是純合型的。

    科學家指出,由於大部分人體內指導生成正常鋸蛋白的基因都是雜合型,因此這說明雜合型基因亞群的人也會感染克雅氏症,而且潛伏期可能會比純合型基因亞群的人長,早期不會表現出任何症狀。

    英國國家克雅氏症監測機構負責人詹姆斯·艾恩賽德日前在接受英國媒體採訪時說,由於該病例是通過輸血感染克雅氏症的,而他的供血者在獻血期間沒有任何明顯的症狀,所以說明供血者可能會進一步通過輸血傳播此種疾病。

    狂牛症學名為「牛海綿狀腦病」,是一種人畜共患疾病,感染部位多為腦部、脊椎和眼。如果人類食用患病動物製成的食品,就有可能被感染,表現為克雅氏症。狂牛症潛伏期長,人類最長可達30年之久,因而初期很難發現。

    1989年,當英國大面積暴發狂牛症後,政府禁止在動物飼料中使用牛內臟。從1999年起,英國全國血液服務中心便開始剔除捐獻血液中的白細胞,以降低血液傳染的可能性。

    為了防範克雅氏症通過血液傳播,英國衛生部今年3月頒布了嚴格的獻血禁令,從4月1日起禁止在過去24年裡接受過輸血的人獻血。

    據悉,英國還有15人曾接受過後來經證實感染了克雅氏症的獻血者的血液,英衛生部與他們保持著密切聯繫,緊密觀察其健康狀況。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相關焦點

  • 荷蘭發現第二位克雅氏症患者
    新華網布魯塞爾6月22日電(記者 田帆)荷蘭國家公共衛生研究所22日宣布,該國發現了第二位克雅氏症患者。  荷蘭國家公共衛生研究所在一份聲明中說,去年死去的克雅氏症患者曾經食用過牛肉,而這名新患者很有可能也食用過同一批牛肉。2005年4月,荷蘭中部城市烏德勒支一名26歲的婦女被確診患有克雅氏症,並在一個月後死亡。
  • 瑞士首次在克雅氏症患者腦外發現普裡昂蛋白
    瑞士首次在克雅氏症患者腦外發現普裡昂蛋白     新華網柏林11月7日電(記者潘治)瑞士科學家日前通過對多份因克雅氏症而病故的患者組織標本進行檢測,首次在除大腦之外的肌肉及脾臟組織中發現了普裡昂蛋白(又稱鋸蛋白)。
  • 英國連環殺手「開膛手傑克」可能是精神病患者
    英國一家精神病醫院檔案顯示,醫院收治過的一名病人可能是英國19世紀最知名連環殺手「開膛手傑克」。  英國《每日電訊報》19日報導,伯克郡布羅德穆爾精神病醫院的病人檔案顯示,一個名叫託馬斯·海恩·卡特布希的患者可能是「開膛手傑克」。  醫院檔案顯示,卡特布希1888年精神失常,流浪倫敦街頭。
  • 英國警惕「瘋羊病」
    林穎中國國際廣播電臺  在英國首先爆發的「狂牛症」曾令國際社會膽戰心驚,來自羊身體上的「羊瘙癢症」也是此類疾病之一。據英國《泰晤士報》14日報導,英國食品監督機構、英國食品標準局已呼籲英國民眾儘量少吃羊肉和羊肉製成的香腸食品,以降低新出現的「非典型性羊瘙癢症」帶來的健康風險。
  • 新冠病死率到底有多高?我們都估計錯了!
    鑽石公主號透露的第二個關鍵信息則是:COVID-19 的病死率可能沒有想像中那麼高。 郵輪上的乘客多是老年人,併發症的發生率較高,並且眾多的受感染者在同一個封閉空間中,很可能暴露於較高的病毒載量。由於這些原因,相比「正常暴露」 的較年輕人士的死亡風險更大。
  • 英國電磁波過敏患者的世界(組圖)
    不少人飽受過敏問題的影響,花粉、塵蟎、飲食……都可能是元兇。然而,有一個特殊群體,對各種電子產品產生的電磁場會產生過敏症狀,也就是「電磁波過敏症」(EHS, Electromagnetic Hypersensitivity)患者。目前沒有明確證據,能證明電磁波與人體出現疲勞、頭暈、失眠的症狀有關。有科學家認為,所謂的「電磁波過敏症」完全是一種心理疾病。
  • 參數估計之點估計和區間估計
    它是統計推斷的一種基本形式,分為點估計和區間估計兩部分。一、點估計點估計是依據樣本估計總體分布中所含的未知參數或未知參數的函數。簡單的來說,指直接以樣本指標來估計總體指標,也叫定值估計。通常它們是總體的某個特徵值,如數學期望、方差和相關係數等。
  • 幹細胞治療或第二次治癒愛滋病毒 英國患者已停藥一年多
    幹細胞治療或第二次治癒愛滋病毒 英國患者已停藥一年多  Emma Chou • 2019-03-06 11:16:49 來源:前瞻網
  • 地核的年齡很可能比此前估計的要年輕得多 約為10億年
    地核的年齡很可能比此前估計的要年輕得多 約為10億年(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cnBeta:科學家們在研究地核的年齡時發現,它很可能比此前估計的年齡要年輕得多。他們表示,地核的年齡可能在10億至13億年之間。地核主要由鐵構成。這些鐵在地球深處承受著巨大的壓力,地核分為兩個區域:內核和外核。科學家們認為,我們星球的大部分地磁都是由外核造成的,外核是流動的。那麼,當科學家們需要在極端壓力下測試鐵時,他們會怎麼做呢?他們用雷射把鐵加熱到極限溫度,然後把它放在兩個金剛石鐵砧之間進行測試。
  • 英國「群體免疫」行得通嗎?
    圖片來源:衛報記者 | 田思奇在歐洲成為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震中」之時,英國政府專家提出一項流行病學中的概念——「群體免疫」。粗略估計顯示,如果三分之二英國人感染並康復後獲得免疫,那麼英國人將全部安全。但從目前對新冠病毒的認知來看,事實也許不如理論中那樣完美。
  • 英國新冠病毒變異可能源自某個長期慢性感染新冠患者
    英國的變異病毒傳播了多遠?除了英國的北愛爾蘭,該變體已傳播到了幾乎英國各地,主要集中在倫敦,東南部和英格蘭東部。Nextstrain的數據顯示,丹麥和澳大利亞也出現了來自英國的該變異病毒。荷蘭也報告了病例。而南非出現的類似變體似乎與它無關。這種變異以前發生過嗎?是的,發生過多次。
  • 第二例愛滋病被治癒有望誕生:一名英國患者已停藥一年多
    IT之家3月5日消息 根據新浪財經的報導,一名倫敦病人有望成為全球第二位被成功治癒愛滋病的患者,這名患者也接受了含有CCR5蛋白質基因突變的骨髓移植,現已停用抗愛滋病毒藥物一年多。
  • 吸血昆蟲引發新型愛滋病 全球感染者估計有千萬
    深圳特區報訊 據英國《每日郵報》5月29日報導,一種由吸血昆蟲引發的致命疾病查加斯病,正在全球逐漸蔓延,因感染者在患病初期出現與患愛滋病的症狀相似,很難被察覺且具有很多年的潛伏期,所以有關專家把它稱為美洲國家面臨的「新型愛滋病」威脅。
  • COVID-19 癌症患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以及原發性腫瘤亞型和患者人口統計學的影響:前瞻性隊列研究
    ,以更準確地估計癌症患者感染SARS-CoV-2和COVID-19的風險。腫瘤亞型和人口統計學分析使用最新發布的癌症註冊統計,英國,2017年,這是英國最新的癌症註冊資料庫,涉及2017年1月1日至12月31日的患者登記。由於連續的累積註冊,英國的癌症註冊可能需要很多年才能達到國家驗證的質量控制措施,以使分析的穩健性。
  • 英國有患者收到「死亡令」:請同意放棄心肺復甦,診所已道歉
    英國國家醫療服務體系(NHS)高級官員表示,為這封信造成的痛苦道歉,但並未否認信中所提計劃的準確性。 據悉,當地時間3月27日,威爾斯梅斯特的林菲診所(Llynfi Surgery)向身患癌症、運動神經元疾病,以及嚴重心肺疾病的患者發送了這封郵件。郵件指出,患有上述嚴重疾病的人「如果感染新冠病毒,不太可能被醫院接收」,也「肯定不會得到帶呼吸機的床位」。
  • 英國研究:近五分之一的患者感染新冠後被診斷出精神疾病
    來源:澎湃新聞網牛津大學的一項研究顯示,近五分之一的患者在感染新冠病毒後被診斷出患有焦慮、抑鬱或失眠等精神疾病。據英國《衛報》10日的報導,這項基於7000萬份美國健康記錄的研究被發表在世界著名醫學期刊《柳葉刀》中,研究顯示,在確診感染新冠後的14至19天內,有18.1%的新冠患者被診斷出患有精神疾病,其中5.8%為首次確診。該研究的作者之一,美國國家衛生研究所的學術臨床研究員Max Taquet認為必須對此加以重視。
  • 英國9歲女童患上卵巢癌 成英國該病最年輕患者
    英國9歲女童患上卵巢癌  英國布里斯托市女童佩吉·布朗在9歲時就患上了卵巢癌,從而成了英國最年輕的卵巢癌患者。  醫生發現,佩吉體內的卵巢腫瘤太大,已經無法直接通過手術摘除,醫生們只好為佩吉開始一系列的化療療程,從而使腫瘤的尺寸縮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