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科普最專業,玩蟲子最認真,每個孩子都不能錯過的神奇世界

2020-12-05 老太陽慢讀

9歲的Lisa在隔壁獨居老朱利安的密室裡流連忘返,那些五彩斑斕的標本,深深吸引了她。

她甚至背著媽媽,偷偷爬上老朱利安的車,只為了跟他進山,到大自然中去看漫天飛舞的蝴蝶。

這是法國電影《蝴蝶》中的情節,Lisa的媽媽很忙,休息時間就只是帶她「看電影去,然後去吃麥當勞。」

面對一個蛹,她問老朱利安:「蝴蝶是什麼牌的?」

孩子們的求知慾是無限的,只是缺少對這個世界的探索,才讓她問出了這麼可笑的問題。

像Lisa這樣的小孩不在少數,他們喜歡包括昆蟲在內的一切神奇事物,只是能夠接觸到的太少,公園裡的小蝌蚪、毛毛蟲、知了之類的小東西,已經是難得的驚喜。我們又實在太忙,沒有那麼多時間帶孩子去野外「探險」。

在這種情況下,給孩子購買些有關的科普讀物,就顯得十分必要。

《MOVE圖鑑 昆蟲》這本書,就很合適。

01既精美,又專業的書

《MOVE圖鑑 昆蟲》這本書:

由東京大學解剖學專家、科普作家來審定,這位審定負責人是日本昆蟲科學界數一數二的人物;由日本自然科學寫真協會會長、日本昆蟲協會理事來拍攝,可謂術業有專精;由高校和研究機構的對口專家,共同參與了本書的創作,細微的小細節都是博採眾長;由昆蟲學者、對口的科普作家來共同負責中文版審訂,專業對專業,求真又嚴謹。由隨機抽取的700名讀者進行審查,從趣味性等方面,最大程度完善閱讀體驗。

有很大一部分家長認為,小孩嘛,又看不懂,這麼專業的書籍實在沒必要。

還有部分家長認為,蟲子只是童年的一部分。

孩子小的時候喜歡蟲子,長大了自然而然就不會再喜歡了。

為了階段性的喜好去做過多的投入,實在是太慣著孩子了。

其實不然,孩子們的認知從童年開始,也從昆蟲開始。

昆蟲是天空最初的徵服者,遠在恐龍和鳥類之前。

地球上,現存的開花植物,大部分都依靠昆蟲傳粉。它們和植物之間互為依存,共同進化並構成了地球生態系統的基礎。

系統清晰的昆蟲知識,不僅能夠幫助孩子建立自己的知識體系和閱讀習慣,而且從了解昆蟲開始,即可以深入了解我們生活的這顆星球。

本書的審定負責人養老夢司說:

「了解昆蟲的世界,就可以認知地球的生物,並進行深入了解整個地球的生態環境。」

除此以外,昆蟲還與人類的文明發展息息相關,在《了不起的昆蟲》一書中,曾經介紹到:昆蟲曾造成過人口大滅絕,比如鼠疫。我們都認為,鼠疫的傳播途徑是老鼠,但實際上它主要是由寄生在老鼠身上的印鼠客蚤引起的。

還有讓我們談之色變的登革熱,是由蚊蟲叮咬傳播。

再如昏睡性腦炎、河盲症等,這些左右人類文明的可怕疾病,基本上都是由昆蟲引起。

還有那些深度影響人們生活的蟲子,比如蝗蟲、米象、蒼蠅等等。

它們一直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從未離開。

02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當然這一切都必須建立在興趣的基礎上,如果孩子不喜歡,那一切將失去意義。

事實上很多孩子都非常怕蟲子,見到蟲子,臉色就變了。

其實孩子的這些「怕」,大部分都是由家長的過度保護造成的,還有少部分是由於他們在探索過程中,因為未知而被蟲子咬過,留下不愉快的回憶。

昆蟲是個非常龐大的種群,目前,在地球上至少生活著1000萬種昆蟲,卻僅有95萬種昆蟲被命名。

比如蜻蜓,它的歷史比人類長的多,史前蜻蜓很巨大,我們現在看到的就很迷你。

只有讓孩子們充分了解已知的部分,他們才能愉快地探索。

這本《MOVE圖鑑 昆蟲》,在這一點上就很花心思:

首先,它降低了科普類圖書的閱讀難度

本書最先明確了昆蟲的定義:昆蟲身體分三部分,胸部兩端各三條腿,有的有翅膀、有的沒有。

包括觸角、複眼、外骨骼、氣門,都予以詳細的說明。

這樣我們就能很輕易的判斷:馬陸、蜈蚣、蜘蛛等不是不屬於昆蟲。

那麼這些「蟲子」該歸屬於哪裡呢?

比如蜘蛛吧,它們身體分兩段,沒有觸角和翅膀,有八隻腳。雖然同昆蟲一樣屬於節肢動物,但很明顯,被排除在昆蟲綱之外。

第二、巧妙降低恐懼感、引發好奇心

《MOVE圖鑑 昆蟲》在編撰方面非常花心思。

比如:蝴蝶和蛾都屬於鱗翅目,但是它們的蛹看上去卻差很多。

有編織感極強的

有金屬感極強的

這種這種強烈的反差,超級震撼人心。

再比如:螳螂目的金螳、膜翅目的蘭花蜜蜂和鞘翅目的奧普蒂瑪寶石麗金龜,它們本不是一個類目,卻同樣光芒四射、耀眼奪目。

讓人忍不住去一探究竟。

第三:內容極具趣味性

昆蟲和人一樣,有嚴密的社會組織和互動方式,它們的戀愛、戰爭都與人類無異。

比如:部分種類的蚜蟲,為了自保會僱傭螞蟻當保鏢,它們會分泌一種蜜露作為報答。

昆蟲之間也會吵架,它們為了求愛會打架、跳舞、甚至送彩禮;

比如:鍬甲蟲「衝冠一怒為紅顏」,為了妹子,一言不合就打起來:

蚊蠍蛉最實在,打架多不文明,人家送禮,還不來虛的,啥好吃送啥:

也會成為妥妥的「熊家長」

比如:大田鱉一邊保護自己家孩子,一邊去打殺別人家的孩子,這樣的爹媽可真「熊」得很。

昆蟲自衛,不僅會擬態,還會放屁;不只臭,而且燙手。

孩子們感興趣,自然愛不釋手。

03 一本不可替代的書

很多人會說,多媒體時代,還看書幹嘛?網上免費的視頻資源它不香嗎?為什麼還要花錢買書?

的確,視頻為我們展示了昆蟲的動態,更生動,也更立體。

但我們不可否認,視頻看多了,藍光對孩子視力是有影響的。

而且視頻是被動輸入,理解起來毫不費力。書本依靠文字和靜態圖畫傳達信息,對培養孩子理解能力特別有好處。

而《MOVE圖鑑 昆蟲》,在目前的科普類童書中,有著很強的不可替代性。

首先,它足夠直觀。

在書籍最開始,有這樣的尺寸說明:

學前兒童大多對尺寸沒有概念,我們跟他們說:「寶寶,亞歷山大翼鳳蝶長110-120毫米。」他們一定一臉迷茫。

但這本書中亞歷山大翼鳳蝶這一頁的圖像是實際大小,我們就可以告訴他們:「寶寶,亞歷山大翼鳳蝶長這麼大。」

我們也可以指著玉米象旁邊的小綠槓槓告訴他們:「寶寶,玉米象長這麼大。」

第二:它足夠系統。

如果沒人告訴你,你很難想像,身長110多毫米的長頸鹿鍬甲,竟然和3毫米的米象都屬於鞘翅目。

本書中體系化地記載了鞘翅目下的鍬甲、金龜子、螢火蟲、瓢蟲、象甲等昆蟲,不管誰看,都會在腦海中建立一個相對完整的體系化知識系統。

不僅如此,書中對每種昆蟲都進行了體系化的介紹,從該昆蟲的生活習性,到日本本土能找到的,再到世界上已知的,從面到點,再到面,非常細緻。

這本書的貼心細節,是你在任何同類書籍中都找不到的。

孩子的求知慾是最珍貴的,這本做得足夠的書,值得每個孩子擁有。

相關焦點

  • 什麼蟲子不能隨便玩
    之前介紹了一些可以玩的蟲子,有人說,也說說在野外要注意哪些蟲子唄,有哪些蟲子會對人有威脅的。這篇就來說說在野外看到哪些蟲子不能隨便招惹。
  • 科學星期五︱什麼蟲子適合孩子玩?
    關於為什麼要玩蟲子的話題,這裡就不重複了。可能有人會有顧慮,玩蟲子影不影響生態平衡?這裡就順便介紹一下生態學的r/K理論吧。不同的生物會選擇不同的繁殖策略,分為r-選擇(r-selection)和K-選擇(K-selection)。
  • 大自然】23:什麼蟲子不能隨便玩
    這篇就來說說在野外看到哪些蟲子不能隨便招惹。比起玩蟲子那篇裡萌萌噠的蟲子,這篇的蟲子就沒那麼長相討喜了,相信願意關注我們公號的朋友們心理素質都很OK,可以全部看完。這些年也拍了不少蟲子,在茫茫圖海裡選了這些不能隨便玩的蟲子給大家一一介紹。拋開生物學的原理,單從外貌上,我分了以下幾類。比如這隻自帶天眼的刺蛾,在雲南的白馬雪山拍到,配色鮮豔。
  • 不能錯過的手影大全!收藏起來和孩子一起玩
    手影是一種簡單又充滿趣味的小遊戲,通過手指的靈活變動擺出各種各樣的造型,想要寓教於樂的寶爸寶媽們,一定不能錯過這些奇妙的影子哦!而且,手影主要表現的是孩子喜愛的動物,比如兔子、狗、貓等等,非常能激發孩子的興趣,通過這種形似遊戲,可以啟發孩子的聯想思維。來看看這些簡單卻奇妙無窮的手影吧,家長可以帶上寶寶一起學習,不僅充滿趣味,而且既增進親子之間的感情又鍛鍊孩子的表演表達能力哦。
  • 與孩子共做神奇遊戲,學會設計思維,激發無限創造潛能
    最近在頭條上關注了一些大咖,發現他們不僅會工作,關鍵還會玩,還會變著花樣玩陪孩子玩,並製造各種機會和孩子一起創造新奇的遊戲。因為他們知道遊戲除了能給孩子帶來樂趣、生機和活力,最重要的是遊戲可以鍛鍊孩子的反應能力、思維能力,而設計遊戲更是能提升孩子的想像力、創造力,激發人的無限潛能。試想一下,如果孩子在這樣的環境裡成長,還會擔心他們沉迷於電子產品不能自拔嗎?
  • 德國國民大獎童書《小恐龍可可奈》,4-9歲孩子一定不能錯過的橋梁書!
    Hi,姐妹們,我是你們最愛的老少女。 最近後臺經常收到姐妹們的留言,要我給推薦適合寶寶閱讀的繪本。 其中問的比較多的一個問題就是,5歲以後的娃該讀什麼繪本。 其實,孩子到了5歲這個年齡段,最合適的繪本就是橋梁書了。
  • 喜歡玩數獨的孩子有多厲害?數獨玩得好的孩子學習成績都很優秀
    不知道各位父母有沒有接觸過數獨,玩數獨需要很強的思維能力和邏輯推理能力。如果一個孩子從小玩數獨就很厲害,說明他們的思維邏輯能力很強,未來大有前途。那麼從小玩數獨厲害的孩子,長大後有多牛?來自日本的森田健太,當時是世界上最好的數獨。 經過激烈的競爭,胡宇軒擊敗了森西亨太,在12歲時登上了世界之巔,並成為數獨的世界第一。胡玉軒的故事也很「傳奇」。 他從6歲開始接觸數獨,對此非常感興趣,併購買了許多與數獨相關的書籍。 在玩數獨遊戲的過程中,胡玉軒的思維能力有所減弱。 在數學思維能力上,胡玉軒表現出了非凡的才華,並且考上了北京育才學校中科院實驗班。
  • 孩子觀察力差,從4個方面入手,給孩子一雙善於發現美的眼睛
    培養了孩子的藝術天賦,讓孩子對色彩敏感,讓他去用心感知大自然的魅力,需要孩子有一雙善於發現美的眼睛,需要有非常敏銳的觀察力。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性格,有優點有缺點,觀察力很強的人往往有絕對的優勢,而神經大條的孩子由於觀察力弱,經常會錯失很多機會。
  • 春暖花開的季節裡,孩子喜歡玩蟲子,家長記得叮囑這些蟲子可以碰
    天氣越來暖和,公園裡的花草樹木都已經枝繁葉茂,這麼好的天氣裡,父母經常會帶著孩子在附近的花園轉一轉,或者在附近的山上野餐、郊遊。在萬物復甦的季節裡,不只是花草豐富了,生活在其中的小蟲子也多了起來,孩子總是對小動物、昆蟲之類的很感興趣。
  • 玩都不能好好玩,孩子永遠三分鐘熱度?找到「內在動機」是關鍵
    小梅的朋友圈引起了一群同是寶媽的姐妹的共鳴,一時間朋友圈下評論爆滿——"我孩子也是這樣,籃球足球網球桌球,運動器材買了一圈,沒玩幾次就都不幹了……真不知道他到底喜歡什麼,養個孩子真累啊。""就連玩,孩子都是三分鐘熱度。
  • 在北京,這些地方最值得帶孩子去玩~
    包媽也帶來了好消息:北京最值得帶娃玩的地方徵集已經整理完成了,妞們一共推薦了十個區,十多個地方,並且配有詳細的文字介紹和照片,簡直就是一份活指南!作為土生土長的北京人,講真,這裡的很多地方我還真沒去過!感覺錯過了很多啊~我已經決定抽時間帶兩隻把這些地點統統玩一遍啦~~~話不多說,走起吧~包媽碎碎念:非常感謝妞們的分享,你們的文字美好而真誠,真的比看攻略強一萬倍。
  • 用最噁心的蟲子,破最兇的命案
    通常,蟲子都是令人厭惡的,很多人看到後,巴不得一掌拍死,一腳踩死。還好,它們個頭不大,微不足道,通常只要我們輕輕一捏,如羽毛般的生命,便翩然逝去。可如果我告訴你,一隻蟲子可以偵破一起命案,你有沒有興趣?如果我跟你說,蟲子是最敏銳的刑偵專家,比人類還要可靠,你信不信?
  • 世界上最牛的鳥窩,只能遠觀而不能褻玩,專家:不怕死就去掏吧!
    相信大家肯定都見過鳥窩吧,可能有些淘氣的小夥伴小的時候還去掏過呢!一般正常的鳥窩大小只有一個小盆那麼大。但是世界上什麼都有世界之最,那麼大家見過世界上最大的鳥巢嗎?這個世界上最大的鳥巢甚至能佔滿整個一棵非常粗的大樹呢,甚至還有一噸重呢!那麼接下來就跟小編一起去看看吧!
  • 這個超酷的臺灣冬令營,孩子們一秒都不想錯過!
    除卻以上超級有趣的文化體驗部分,我們行程中的文化探索內容也是很豐富的哦~來臺北,自然不能錯過故宮博物院啦!70萬件藏品堪稱中國文化藝術之寶庫!配上專業講解,讓老師帶小學員們來領略商周青銅器,歷代的玉器、陶瓷、古籍文獻、名畫碑帖這些稀世之珍。了解翠玉白菜、東坡肉形石和毛公鼎三大鎮館之寶背後的故事。在臺中科博館,小學員們不僅能看到神奇的恐龍、各種生物標本,還能了解臺灣建築藝術和各種科學知識。臺中博物館真是一座知識寶藏,歷史地理生物全都有!
  • 《神奇寶貝》:這些超可愛神奇寶貝,你最喜歡的是?一起來收服吧
    大家好,今天的主題是《神奇寶貝》,神奇寶貝講述的是人類和一種名為神奇寶貝的生物一起在神奇寶貝的世界一起生活的故事,關於神奇寶貝為什麼會出現,直到現在都沒有一個準確的答案,在神奇寶貝世界的天空,大海,城市,森林等地方,都有他們的存在,而每個地區都有屬於自己的神奇寶貝傳說。
  • 亞馬遜雨林失火,這些世界上最古老的原始森林不能再錯過了
    這兩天發生了一件非常讓人心痛的事情,想必大家也都關注了。那就是我們世界上最大的原始森林—亞馬遜雨林發生了森林火災。其實亞馬遜發生火災也不是第一次了,但是這次的火勢比較大,讓遠在千裡之外的大家都深深的擔憂。作為我們的地球之肺,亞馬遜雨林在氣候調節方面一直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
  • 湖州小學生愛抓蟲子回家,網友看了都為他點讚:這孩子應該進魔法學校
    在郭晉辰眼中,昆蟲世界並不可怕,反而很有意思,「我最喜歡的就是甲蟲類,看起來很酷,金屬色澤特別漂亮,就是有幾隻老是愛打架。」媽媽其實有點怕昆蟲,看到兒子不停往家裡抓蟲子,也不好打擊他的積極性,只能睜隻眼閉隻眼,提醒他不要讓蟲子跑出來。郭晉辰把他的昆蟲小夥伴看得很牢,但有時還是會「翻車」。
  • 每個孩子都是一個小太陽,考試成績並不能說明他的全部
    本文章由加油寶寶666獨家發布,勤快的小手動起來,給我點點關注~~想必在大多數人的眼裡,成績很好的學生身上總有一些標籤,既聰明又懂事還能幹,所以在廣大家庭中出現了一個新的名詞,就是別人家孩子,其實不是這樣的,成績只是可以判斷一個孩子是否上課認真聽講,是否完成了老師的作業,但不能判定一個孩子的好壞。何為好壞,素質、品德、成績、都是要素,如果只是看一個學生的成績的話,未免讓人感到可笑。中國從古時候的科舉制到現在的教育大國,所要傳達給世界的是我們的求學精神,不是一張成績單。
  • 專訪|朱贏椿《蟲子詩》:蟲子是這世上最隨性的藝術家
    幾乎每個空間都塞滿了書,多是別人送的,也有自己淘來的。這些書以休息室為圓心,喜愛程度由內而外依次遞減,他自己淘來的書幾乎都在休息室和創作室裡。創作室裡還有一臺超大的蘋果電腦和一臺小巧的佳能卡片機,他的所有設計都有賴於那臺電腦,所有蟲子照片和視頻則都來自那臺相機。 「你看,這是蟲子咬出來的花瓶。」「這是蟲子咬出來的香託。」「這是蟲子咬出來的經書。」
  • 從認蟲子、數蟲子,到玩「跨界」,這位援疆專家亞克西
    棉鈴蟲、小麥金龜、黃地老虎、姬蜂......福建援疆幹部人才、龍巖市農業農村局專家張戀芳進疆上班第一天就被蟲情測報點的這些蟲子難住了。進疆之前,她還是很有信心,畢竟是學農的,很多農業知識都是相通,然而一周下來,她徹底向這些蟲子「投降」了。南北作物不一樣,很多害蟲在福建很少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