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中國「天鷹」探空火箭
「我們認為這種裝置可以追蹤軌道上的衛星並將其催毀」
記者/白炎林
「(我們)已通過外交途徑要求中國證實相關事實。」5月17日,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在記者會上這樣表態。他要求證的「事實」是一次實驗。據中科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介紹,13日21時,中國發射了一枚探空火箭,進行了一次高空科學探測實驗。然而在隨後西方媒體的嘴裡,這種完全正常的實驗卻變了味道。
37年來射得最高火箭
據介紹,這次實驗的學名為「空間環境垂直探測及空間科學主動實驗」。類似實驗並非第一次。在1個多月前的4月5日,國家空間科學中心用一枚天鷹-3E運載火箭將「鯤鵬一號」探測儀送到距地191公裡的太空。該探測儀由3種探測設備組成:探測電子和離子垂直分布的朗繆爾探針、探測空間電場垂直分布的空間電場儀,以及研究電離層動力學特徵的金屬鋇粉釋放裝置。試驗中,「鯤鵬一號」在距地200公裡高度釋放了金屬鋇粉,完成了此次實驗。這種實驗只是用來進行空間環境探測,並無任何不妥之處,此次實驗之後,美國等國也沒有提出任何異議。
但是對於5月13日的實驗,西方很多國家和媒體都做出了激烈反應。這其中最大的原因是兩次實驗的高度差異。據試驗總指揮龔建村介紹,這次實驗與4月5日的實驗相比,探測高度有了較大提高,由數百公裡提升到1萬公裡以上,且搭載的儀器更多。
此前,中國火箭和飛彈的射高均不超過2000公裡,而這次實驗不僅打破了中國紀錄,而且打破了世界紀錄。據介紹,這是人類自1976年以來,射高最大的地球亞軌道火箭。美國國防部所做的軌跡分析發現,該火箭甚至曾逼近過赤道上空高度約3.6萬公裡的同步衛星軌道。
美國的緊張似乎源自對中國「反衛星武器」的擔憂。目前,世界上大多數反衛星武器只能打擊低軌衛星,對於導航衛星等2萬公裡高度以上的地球同步軌道衛星還沒有多少直接打擊手段。
但因中方的實驗完全正當,美國只好採用暖昧語言旁敲側擊。五角大樓發言人莫妮卡·馬託什5月15日稱:「我們跟蹤到了中國火箭在發射過程中攜帶的多個物體,但沒有觀察到任何物體進入軌道。可以說,太空中沒有留下與這次發射有關的任何物體。」美國眾議院情報委員會主席邁克·羅傑斯拒絕對這次火箭發射進行評論,但指稱中國很明顯正在太空展現「更具進攻性的姿態」:「任何時候當你看到一個民族國家在太空展現更富進攻性的姿態時,它都非常令人關注。」另一些人的看法則更加直白。據路透社報導,美國國防部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官員說:「我們認為……這種裝置可以追蹤軌道上的衛星,並將其摧毀。」
擔心獨霸太空遇挑戰
對於此次實驗的「軍事意義」,有軍事專家提醒,從實驗器材看,任何武器試驗都要搭載測試中的武器,而此次實驗中,中國的搭載物均為科學實驗用儀器;再從實驗目標看,如果是太空武器試驗,至少要有一顆用做目標的靶星或者靶彈,這在本次實驗中更是難覓蹤影。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洪磊在回答相關問題時表示:「日前中國科學院進行了一次高空科學探測試驗,並已發布了相關消息。我想強調的是,中國一貫主張和平利用外空,反對外空武器化和外空軍備競賽。」美國哈佛-史密松天體物理中心學者喬森納·麥克道爾也認為,中國這次發射的火箭與美國上世紀60年代為了研究地球磁氣圈而發射的火箭相似,沒有任何證據顯示此次實驗是為了測試反衛星裝置。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科學和全球安全項目博士後研究員邁克·古伯魯德則稱:「在美國嚴密的監視下,中國想用一大堆科學儀器掩飾反衛星測試技術非常愚蠢,這不可行,也不是測試一種新武器的正確方法。」
儘管如此,美國等西方國家一些人奉行的邏輯卻是「中國的火箭接近了高軌衛星軌道=中國具備了反衛星能力=進行反衛星武器測試=中國威脅美國」。這樣荒謬的邏輯反而暴露出了美國欲用軍事手段獨霸太空的野心,即:美國可以肆無忌憚地開發太空武器,而別國進行正常的科學實驗就被視為「冒犯」和「威脅」。有分析尖銳地指出,這種思維,才是目前太空空間和平日益受到威脅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