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絲瓜的種植範圍相對來說是比較廣泛的,在很多的地區都是可以進行種植的,但是在它的生長過程當中會出現一些疾病,讓很多的中事後都非常的煩惱,白色菌絲病就是比較常見的一種,在剛開始發病的時候,它的葉子上面就會產生一些病斑如果沒有得到及時防治的話,那麼它就會慢慢的擴散,一直到整片葉子都出現疾病,對於它的品質和產量都是有很大影響的,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應該如何來進行防治。
如果在長江中下遊一些地區進行種植的話,那麼它這種疾病發生率最高的就是在4月份上旬,一直到6月份下旬的這段期間內,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它的溫度是比較適合這種病菌發展的,而且溼度比較高,所以為了能夠有效的預防這種情況的發生,在種植的時候是不能夠太過密集的,否則就會影響到它的通風效果,也不能夠接受到充足的陽光照射,而且氮肥的使用量也必須要控制在合適的範圍之內,使用太多也是會導致增加發病機率。
為了能夠有效的減少這種情況的發生,所以在播種前對種子的處理也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就需要把它放在陽光下暴曬1到2天,這樣就可以把它表面攜帶的一些細菌全部殺死,而且還可以有效的提高它的發芽率,然後把它放在55℃左右的水中浸泡在這個期間內還要一直攪動,這樣啊可以避免出現燙傷,大概需要三十分鐘左右的時間,當它的溫度逐漸下降到30℃的時候,再浸泡十個小時左右。然後放入一些藥物來進行消毒,洗乾淨以後就可以放在合適的溫度下進行催芽,當大部分種子露白的時候就可以進行播種了。
如果去年的時候也在這塊田地種植絲瓜的話,對於它的成長來說是有很大影響的,因為它是不能夠進行連做到,否則很容易增加這種疾病的發生機率。所以最好是可以與其它的農作物交替種植進行2到3年,然後在每畝地都食入足夠的有機肥,一般情況下都是以農家肥為主,然後再搭配一些三元複合肥尿素等。在它生長前期的時候是不需要進行追肥的,依靠吸收土壤中的養分,就能夠讓它生長得更加健壯。
在果實生長比較旺盛的這段階段,就必須要在田地中使用一些硫酸鉀複合肥,並且要讓土壤保持溼潤,這樣就可以讓肥料更好的被吸收,對於它的生長來說也是非常有利的。如果在雨水比較多的情況下,一定要及時的進行排水,並且要將溝裡邊兒的一些雜質,全部都清理乾淨,否則也是會加重疾病的發生機率。讓田地可以更好的通風和接受光照,這樣就可以增強它的抵抗能力。
如果在生產過程中已經出現這種疾病的話,就必須要把感染到的植株連根拔除,對於發黃的葉子和土地上的一些落葉,全部都要清理乾淨,並且把它們帶出田間,可以選擇集中燒毀的方法,也可以將它們埋在比較深的土壤中,這樣就可以有效的避免擴大感染範圍,並且要在發生病株的土壤上進行消毒,可以撒一些石灰,這樣就可以不影響到其它植株的正常生長發育。
總結:在發病初期的時候,可以在它的葉子上面噴灑第四重這樣就可以形成一種保護膜,每隔5到7天的時候噴灑一次,連續使用2到3次就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如果選擇用藥物防治的話就可以選擇世高水分散粒或者是粉鏽寧可溼性粉劑等,每隔一個禮拜的時候噴灑一次,連續使用2到3次,但是要注意,最好是可以交替使用,就能夠起到很好的效果,以上這些內容就是對於絲瓜如何預防白色菌絲病的一些方法,希望可以幫助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