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主題:食用菌種植過程中,菌絲萎縮是什麼原因導致的?應該如何進行防治?
三農導語: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如今食用菌的人工栽培並不是什麼難事。加之食用菌口感鮮美、營養豐富,受到很多消費者的喜愛,其商品價值和消費市場等方面都很喜人,如今在很多農戶普遍種植各種蔬菜之餘,也有一些農戶會進行食用菌的種植。在種植食用菌的過程中,或多或少會出現一些問題,其中菌絲萎縮就是一個較為常見的問題。
食用菌的菌絲萎縮,不僅外觀上的品相下降,而且吃起來的口感會受到影響,對於食用菌種植者來說,更是整體產量在很大程度上縮水,會對經濟收入帶來較大的負面影響。想要解決食用菌的菌絲萎縮問題,需要找到其原因,然後進行有針對性地防治。具體而言,其實質性的問題主要包括以下幾種情況。
一、水分失調
菌類生物需要在潮溼的環境中生長,因此在食用菌的栽培過程中,人為進行水分補充工作是必不可少。如果補水工作不到位,比如一次性衝水過多,培養料積水漚壞,或者是水分補充不足,培養料和空氣溼度過低,就很容易出現菌絲萎縮的問題。
防治方法:經常進行水分的調整。對於操作不當下的水分過多問題,要及時進行晾曬,避免積水,減少病菌。針對乾燥天氣或者是培養料保水性較差的情況,可以通過覆蓋溼稻草來補救。
二、高溫燒菌
菌類的生長喜溼涼環境,除了前面所提及的水分也就是溼度問題,溫度也是會對食用菌生長狀態產生巨大影響的一個重要因素。如果厚實的培養料在發酵好不能及時降溫,或是遇到嚴重高溫天氣,菌絲就會萎縮。
防治方法:合理控制溫度,注意通風。種植食用菌的時間,要儘量錯開夏季的高溫期,或者是做好降溫工作,將溫度控制在25℃以下。在發現食用菌出現萎縮問題後,要及時通風換氣。
三、氨氣問題
在培養料的處理工作中會用到氮肥,這其中就會涉及氨氣問題。如果在培養料堆建的時候使用氮肥過多,或者是氮肥使用過晚,在培養料中產生了大量的氨氣,就會影響到食用菌的正常生長,導致菌絲萎縮。
防治方法:氮肥使用要有所控制。控制好氮肥的使用量,以防氨氣造成菌絲萎縮;控制好氮肥的使用時間,不要一直拖延到發酵期才使用氮肥,以免食用菌在接種後還會受到氨氣損害。
四、菌種問題
食用菌的菌種,就像是蔬菜種植中的種子,如果種子品質不佳,就很容易出現一系列問題,導致收成不好。像是購買的菌種已經發熱,活力下降,或者是購買菌種後遲遲沒有栽種、接種,導致菌種老化,都會造成菌絲萎縮。
防治方法:優選菌種,及時栽種。購買菌種時,要嚴格把控菌種的質量;購買之後進行及時栽種,防止材料貯存不當而造成後續出現菌絲產品問題。
小編有話說:以上就是關於食用菌的菌絲萎縮問題,主要且常見的成因及對應防治方法。本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對種植食用菌的農戶帶來幫助,不能詳盡描述食用菌栽培過程中所以問題及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