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生長的過程是什麼?它的生活方式有哪些類型?

2020-12-06 大家都不是小孩子

一、食用菌生長的過程

食用菌屬真菌類,它的生長過程要經過三個階段,即孢子、菌絲體和子實體。孢子是食用菌的繁殖器官,實際上是一個單核細胞,是從子實體的菌褶中產生出來的。子實體老熟後,孢子也成熟,隨風飛散,落到有水分和有養分的地方,就發芽生出菌絲來。孢子生出來的菌絲是單核菌絲,這種菌絲的每一節中只有一個細胞核,單核菌絲沒有生產能力,不能產生子實體。必須是兩根單核菌絲經過結合,形成一根雙核菌絲,才能產生子實體。單核菌絲的結合有兩種方式,有些食用菌是「同宗結合」,而有些食用菌則是「異宗結合」。

像蘑茹和草菇等是同宗結合的,就是它們的孢子只有一個類型,在生理上沒有區別,任何兩個孢子生出來的單核菌絲,在生長的過程中,兩根菌絲相遇,在接觸的部分,便互相溝通,兩個單核進入到同一根菌絲中,兩根菌絲也融合成一根雙核菌絲。像銀耳和大肥茹等則是異宗結合的。也就是它們的孢子有兩個類型,命名為A型和B型,兩種孢子各佔50%,它們有不同的生理性質。同型的孢子生出來的單核菌絲互相排斥,不能結合。必須是A型的孢子生出來的單核菌絲,遇到B型孢子生出來的單核菌絲,在接觸的部分才能互相溝通,融合成一根雙核菌絲。

人工栽培食用菌時,必須知道每種食用菌孢子的性質,才能更好地選種、制種和培育新品種。雙核菌絲產生後,單核菌絲便消失。雙核菌絲經過生長、分枝、很快地繁茂起來。其後很多菌絲扭結在一起,成為粗大的菌絲索。很多菌絲索互相交錯、重疊,編織成稠密的菌絲體組織。菌絲體密集到一定的數量,便集中、扭結成子實體原基,原基發育成菌蕾,菌蕾長大成為各種形狀的子實體。子實體形狀隨種類不同有所差異,有傘狀、扇狀和耳狀等。

子實體的形成不是一帆風順的,它需要有一些外界環境條件的刺激。想要促使菌絲體形成原基,有以下條件中的一條就可以了:數天5℃以上的晝夜溫差、數天的乾濕交替、受到直射或散射光線的照射、良好的通風和充足的氧氣、酸鹼度變化、壓力、部分菌絲體被切斷等。

子實體長大後開傘,傘下有菌褶。開傘前菌褶中的細胞連續兩次進行特殊的細胞分裂。一次是正常分裂,將一個雙核細胞分裂成兩個雙核細胞。第二次是減數分裂,將一個雙核細胞分裂成兩個單核細胞,就是孢子,如此菌褶中的每一個母細胞就分成四個孢子了。孢子在菌褶中著生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四個孢子著生在四根柄上,植物學中叫擔子孢子;另一種是四個孢子包在囊中,植物學中叫子囊孢子。

二、食用菌的生活方式有哪些類型?

食用菌的生活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種類型。第一種是腐生型。絕大多數食用菌都是腐生,其菌絲腐生在枯木、落葉、草堆、腐殖質土壤和糞堆之內。人工栽培食用菌,實際上就是一種有益的廢物利用。第二種是兼性寄生型,這是偶然發生的現象。比如蜜環菌的生活力十分旺盛,其菌絲在森林中的腐殖質土中生長,從枯枝、枯根、腐葉中吸取養分。但如果它遇到活的樹根,也能鑽入活根中寄生,吸取養分,致使活根死亡。活根死後蜜環菌又變成腐生,繼續腐生在已死的根上,分解吸收其養分。

第三種是共生和伴生。食用菌和高等植物共生是指菌絲以菌根的形式,寄生在一些樹木的根毛上,兩者互助互利。一方面菌絲從根毛中吸取碳水化合物來維持生活,另一方面菌絲也供給根毛一些維生素和胺基酸。例如美味牛肝菌是和櫟屬、松屬的根毛營共生生活。再例如鬆口蘑和松乳菇在森林中,與松樹、黃櫟和山毛櫸科的樹木根毛營共生生活。

食用菌也有兩種菌絲體生活在一起形同共生的情況,但實際上,其中有一種菌絲不能獨立生活,必須依賴另一種菌絲來生活。例如銀耳菌絲必須與香灰菌絲伴生在一起,才能完成其生活史。銀耳菌絲沒有分解木質素等物質的能力,而香灰菌絲分解木質素等物質的能力強,兩種菌絲生長在一起,共同享受香灰菌絲分解木材得到的養分。

天麻和豬苓也是如此依賴蜜環菌的。天麻的塊莖生長、開花和結子,全靠蜜環菌來供給養分。蜜環菌分解木材取得養分,通過菌絲輸送到天麻的塊莖中,但天麻對蜜環菌無損。豬苓生于楓樹、樺樹、柞樹、榆樹和柳樹林中腐殖質土壤中,這裡繁殖著蜜環菌,豬苓必須靠蜜環菌絲供給養分來生活,而對蜜環菌無損。沒有蜜環菌的土壤,也就沒有豬苓了。

相關焦點

  • 食用菌生長過程中對環境有何要求?掌握以下6點,助農民科學種植...
    在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通常我們所說的食用菌,指的是真菌界可供人類食用的肉質、膠質或者膜質的大型真菌。它僅僅是一種命名方式,而不是分類學中的分類單位。可供人類食用的食用菌種類非常多,農民在栽培食用菌的時候,不僅要了解食用菌的形態結構,還要加以區分不同環境條件。
  • 食用菌生長過程中對環境有何要求?掌握以下6點,助農民科學種植
    在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通常我們所說的食用菌,指的是真菌界可供人類食用的肉質、膠質或者膜質的大型真菌。它僅僅是一種命名方式,而不是分類學中的分類單位。可供人類食用的食用菌種類非常多,農民在栽培食用菌的時候,不僅要了解食用菌的形態結構,還要加以區分不同環境條件。今天,山九就和大家來聊一聊,食用菌在生長過程中對環境有什麼要求?
  • 食用菌菌種如何分級?有哪些種類?液體菌種的優缺點有哪些?
    有哪些類型?希望給有需要的農民朋友提供一些有益的參考。一、食用菌菌種如何分級?在生產上,我們一般將食用菌分為三級,也就是一級種、二級種和三級種。一級種又叫做母種,二級種叫做原種,三級種叫做栽培種,具體說明如下。
  • 有哪些低溫食用菌適合四川栽培?
    問題:有哪些低溫食用菌適合四川栽培?答案:低溫食用菌只有個別品種,還不一定適合四川栽培。其實,適合四川栽培的食用菌非常多。要知道適合四川栽培的食用菌,單從溫度即氣溫來看,必須了解各種食用菌受溫度的影響。
  • 食用菌的形態結構一般有哪些?
    它發生在兩個細胞核之間的細胞壁的一側,形成一組鉤狀突起,不斷向原細胞彎曲,b的兩個核中的一個進入鉤突部,此時,細胞的兩個核同時進行有絲分裂,形成A核和BB核,一個核B留在鉤突,另一個核B進入頂部,母核A分裂成A和A後,一個核A沿著新細胞生長的方向向上移動,與一個核B協調,突起向下彎曲,與菌絲接觸,細胞壁溶解,突起與菌絲連接原細胞,然後突出的b核進入原核的後半部分
  • 如何給食用菌追肥?注意噴灑肥料,改善生長環境的溫溼度
    由於食用菌種植與普通的蔬菜完全不同,所以必須要求種植戶們有一定的種植經驗。特別是在整個管理期當中,一定要注意合理的進行追肥處理,為食用菌的生長提供一定的營養供給,這樣才更有利於它們的生長。當然,追肥也不是隨意進行的,那麼如何才能夠合理給它們進行追肥呢?下面為大家詳細介紹。食用菌在生長當中,追肥的方式有很多,可以採取浸泡的方式或者是噴灑的方式,常用的是噴灑。
  • 大道至簡,香菇、木耳、杏鮑菇等食用菌生長發育所需條件
    食用菌生長過程中對環境、溫度、水分、光照等有一定要求,很多人認為食用菌栽培管理是一件十分繁瑣的事,從而不敢涉足。但大道至簡,本文就食用菌生長發育所需條件做一個闡述,並總結一定的規律,以期對食用菌栽培有一個指導作用。
  • 食用菌種植過程中,菌絲萎縮是什麼原因導致的?應該如何進行防治
    本期主題:食用菌種植過程中,菌絲萎縮是什麼原因導致的?應該如何進行防治?三農導語: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如今食用菌的人工栽培並不是什麼難事。加之食用菌口感鮮美、營養豐富,受到很多消費者的喜愛,其商品價值和消費市場等方面都很喜人,如今在很多農戶普遍種植各種蔬菜之餘,也有一些農戶會進行食用菌的種植。在種植食用菌的過程中,或多或少會出現一些問題,其中菌絲萎縮就是一個較為常見的問題。
  • 你知道的食用菌方便食品都有哪些?又有哪些已經投入生產?
    世界衛生組織更提出了「一葷一素一菌」的健康膳食搭配理念,說明食用菌與葷、素食物處於同樣重要的位置。方便食品按照實施食品生產許可證管理可定義為部分或完全熟制,不經烹調或僅需簡單加熱、衝調就能食用的食品,其具有攜帶方便、食用簡便、營養豐富、有一定保質期等優點。目前方便食品已遍布大街小巷,改變了人們的消費結構,改善了生活質量,成為現代社會食品發展的重要趨勢。
  • 珍稀食用菌羊肚菌,喜歡什麼樣的生長環境?
    野生羊肚菌生長環境:一、植被;羊肚菌發生地的植被,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1、闊葉林;羊肚菌多發生在以櫟樹、樺樹、山柳為主的闊葉林內,植被以樺樹和山柳等闊葉林樹為主,發生地沒有灌木,另外在草本植物生長較好,有充足的陽光地方也會有羊肚菌發生,植被是以多以狗尾草、白茅、等禾本科雜草為主,二、土壤;闊葉林和闊葉混交林中的土壤,腐脂質含量高,其它營養物質含量也很豐富,是理想的天然培養基,非常適合羊肚菌生長,羊肚菌發生地的土壤有黑土壤、灰褐土、
  • 食用菌與植物和動物之間有什麼樣的關係?兩者之間有哪些不同?
    一、食用菌與植物食用菌與植物的關係緊密而複雜,一方面某些兼性寄生的食用菌會對寄主植物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另一方面某些食用菌與高等植物形成菌根,互惠互利,彼此受益。植物又是食用菌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死亡的植物殘體為食用菌生長發育提供了營養物質來源,大量的綠色植物也為食用菌生長發育創造了適宜的生態環境。
  • 菌子的形成和生長過程
    菌子的子實體的形成是很複雜的代謝過程,一方面需要菌絲體達到生理成熟,這是子實體形成的內因;另一方面,還需要一定的環境條件(包括養分、溫度、溼度、光照等),才能完成菌絲聚集、原基形成、菇體分化及子實體成熟四個階段:1、菌絲聚集隨著菌絲體的生長發育,菌絲聚集而達到生理成熟.在這一過程中
  • 食用菌誘變育種和基因突變指的是什麼?基因突變具體分為哪幾點?
    突變所引起的遺傳信息改變,既可能是不同胺基酸相互置換的錯義突變,也可能是突變胺基酸與野生型胺基酸相同的同義突變,還可能鹼基突變後形成終止密碼子,它是使蛋白質合成提前終止的無義突變。基因突變是生物進化的原動力。具有某種染色體畸變型或基因突變型的細胞或個體,被稱為突變體。
  • 食用菌雜交育種的方法有哪些?每種方法的優勢分別是什麼?
    食用菌雜交育種主要有4種方式,即單核體雜交育種、單-雙雜交育種、回交育種和原生質體融合育種。2個細胞核各自發生1次有絲分裂,各形成2個子核,然後1個子核交互遷移到另1個親本的單核體菌絲細胞中。2個親本細胞核不斷地進行有絲分裂和交互核遷移,使2個親本的單核體菌絲迅速成為異核的雙核體菌絲,即雜交子。除了孢子單核體之外,原生質體再生單核體亦可以作為單×單雜交育種的單核體材料。香菇、平菇、黑木耳、金針菇等食用菌採用單×單雜交方法,都獲得了具有優良性狀的雜交子。
  • 什麼是微量元素?鐵肥有哪些類型?
    什麼是微量元素?鐵肥有哪些類型?按照《農業大詞典》的定義:微量元素是針對大量元素和中量元素而言的一個相對概念。從廣義來說,它泛指自然界或自然界的各種物體中含量很低的,或者說很分散而不富集的那些元素。但究竟含量低到什麼程度才叫微量元素呢?一般認為含量在真nX 10-6-n X 10-5,即百萬分之幾到十萬分之幾,最高不超過千分之一範圍內的所有化學元素,都統稱為微量元素。高等植物正常生長發育或生活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亦稱微量營養元素)有硼、錳、銅、鋅、鉬、鐵和氯等。
  • 食用菌對環境條件的要求
    食用菌是低等植物,它們沒有葉綠素,不能自己製造養分,大多過著腐生的生活。腐生在高等植物的殘軀上,分解並吸收高等植物已經製造好的養分來生活。它們不進行光合作用,所以不需要很多光線。其組織柔軟,要求高的空氣溼度和較多的水分供應。
  • 科學栽培食用菌,如何有效控制溫度和酸鹼度?看完這兩點你就懂了
    當時主要是以野生食用菌為主,後來慢慢變成了人工栽培為主,而現在隨著栽培技術的不斷提高,我國的食用菌開發和利用已經形成了一個規模龐大的產業。那麼食用菌在生長發育過程中,影響它的環境因素包括溫度、水分、溼度、空氣構成、光照、酸鹼度以生物因子等,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在高效栽培食用菌過程中溫度和酸鹼度應該如何控制?
  • 互動投影有哪些類型及用途是什麼
    在以前,打電話需要撥號,而現在,打電話只需要觸控螢幕即可,這就是科技的進步,而這項科技用到了互動投影技術,簡單的說,就是通過手指觸摸、語音操控的形式,把想要的畫面,通過語音操控、體感操控等,互動投影技術比較強大,那在我們的生活中,都有哪些類型及用途是什麼呢?
  • 豬籠草的生長習性有哪些?種植過程中有什麼小竅門?一起來看看吧
    豬籠草的生長習性有哪些?種植過程中有什麼小竅門?一起來看看吧現如今,有很多人開始來到鄉村從事種植業。一方面是這個行業非常火爆,人們希望吃到純天然的食物,讓這些農作物水漲船高。另一方面國家對於農村有了很大的扶持。這些有利的條件帶動了種植業的繁榮。
  • 如何給食用菌接種,接種時應該注意哪些要點
    雜菌無處不在,食用菌接種是一個嚴格無菌操作的過程,是一個與雜菌作鬥爭的過程,所有接種操作人員都必須要豎立嚴格的無菌操作意識,按規程要求進行接種作業。熟練的接種操作技術對接種成功率有著直接影響,所有操作人員都必須盡力提高自己的接種操作技術水平,接下來請跟隨小編一起來看一下食用菌接種及其注意要點。準備工作:斜面冷卻後,馬與操作臺;備好酒精棉球、接種工具等;空間噴灑百病傻藥物後,將種源亦放於操作臺;打開接種淨化機,10分鐘後即可開始接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