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天,他們創建了冠狀病毒資源資料庫平臺

2021-01-11 科技日報

◎ 金鳳 通訊員 姜晨 姜佳彤

115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兒童的臨床特點分析、武漢同濟醫院醫務人員2019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相關因素的病例對照研究、洛匹那韋/利託那韋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血脂水平的影響……3月26日,記者從中國藥科大學獲悉,該校基礎醫學與臨床藥學學院2018級藥理學專業博士生孫慶榮帶領團隊成功開發出一個冠狀病毒資源資料庫。該資料庫平臺整合了1.2萬餘篇中外有關冠狀病毒的相關文獻資料索引信息、病毒相關數據以及病毒研究相關分析工具,相關文獻跨越50多年的研究,團隊歷時32天攻關完成。

收錄50餘年來的冠狀病毒相關文獻信息

打開冠狀病毒資源資料庫網站,有關冠狀病毒研究的文獻、專利、數據資源一目了然。中國藥科大學基礎醫學與臨床藥學學院2018級藥理學專業博士生孫慶榮介紹,資料庫中的研究報告和綜述性論文,從1965年跨越至2020年,可以方便廣大學者便捷、迅速地查找包括新冠病毒在內的冠狀病毒的相關研究文獻,深入了解冠狀病毒的起源、研究歷史、研究進程、研究熱點等,促進藥學、化學、生物學等多學科的交叉融合。

「這些海量的文獻研究資料,資料庫沒有照單全收,我們剔除了一些評論性以及策略性文章,只保留了學術研究、學術綜述、病例解析、數據平臺、分析工具等內容,以更好地集中有效學術資源。」孫慶榮說,冠狀病毒資源資料庫從建立到完善僅僅才32天,截至3月22日,資料庫裡共收集了9556篇英文研究文獻、3052篇中文研究文獻的索引信息,25個英文數據資源平臺、6個中文數據資源平臺以及18個與病毒學相關的主要分析工具等等。

為何開發創建冠狀病毒資源資料庫?孫慶榮坦言,這一開發靈感主要來源於導師、中國藥科大學校長來茂德。疫情發生後,來茂德從醫藥大數據的角度鼓勵學生們多進行新冠病毒的相關研究,包括基礎的多序列比對、進化分析以及新冠病毒重要靶點ACE2蛋白的分析等。

將持續更新資料庫資源

說幹就幹,孫慶榮迅速與中國藥科大學藥學、臨床藥學、中藥學、生物製藥等多個專業的11位志同道合的本科生組建團隊,大家一起查閱文獻、整理資料、搭建網站……

孫慶榮坦言,冠狀病毒資源資料庫的建立,一波三折。資料庫伺服器基礎環境的構建、數據整合、信息展示等環節,都曾遇到過各種各樣的困難。

「資料庫伺服器基礎環境建設需要相關專業人員才能實現,數據的整合需要人工檢索、篩選,工作量巨大。還有一些圖書館資源的問題,也需要專業人士的幫助。除此之外,疫情期間均需要各自居家工作,由於團隊成員家庭網絡的差異,大家的網絡最優時段也不同,協調統一會有點難度。」孫慶榮說。

不過,辦法總比困難多,面對諸多難題。國內資源數量相對少,他們就採用人工檢索為主的方式逐一搜索中國知網和萬方資料庫的文獻;對於國外資源,他們採用API和人工檢索相結合的方法,實現數據的整合及入庫。

研發期間,資料庫還得到該校圖書與信息中心老師們的指導、支持。「團隊的建立、基礎環境構建、資料庫的測試,若是沒有老師們的幫助,根本完不成。」

孫慶榮說,未來,團隊還將不斷更新資料庫資源,加入更多數據分析以及與冠狀病毒相關藥物的數據資源。

來源:科技日報 文中圖片均由作者提供

編輯:嶽靚

審核:朱麗

終審:冷文生

相關焦點

  • 剖析雲計算平臺中的「共享性資料庫」,按需收費才是雲平臺的未來
    沒錯,共享型資料庫是對比獨享性資料庫的一種針對用戶資源所有權的資料庫稱謂, 它是伴隨著雲計算出來之後的一種資料庫創新,以節約資源為目的,而一般情況下,自己的伺服器或機上安裝的不與人共享的數據稱為「獨享性資料庫」。很多人不明白共享性資料庫的特點,那麼我接下來就簡單介紹一下。
  • 國家基因組科學數據中心發布2019新型冠狀病毒資源庫
    該庫整合了世界衛生組織(WHO)、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CDC)、美國國家生物技術信息中心(NCBI)、全球流感序列資料庫(GISAID)等機構公開發布的冠狀病毒基因組序列數據、元信息、學術文獻、新聞動態、科普文章。同時,對不同冠狀病毒株的基因組序列做了變異分析與展示。
  • 在家也可訪問,可獲取科技資源一覽表!
    三、其它開放平臺資源3.1綜合類3.1.1 NSTL(國家科技圖書文獻中心)網址:l包括全國開通現刊資料庫,全國開通回溯資料庫和開放獲取期刊。連結:http://www.doaj.org/3.1.3 OAinONE開放資源集成服務平臺網址:OAinOne平臺基於對開放資源的發現、遴選和評價方式,發現、獲取、集成包括開放期刊論文、開放會議論文、開放課件、科技政策、開放學位論文、開放圖書、開放科技報告、科研項目、開放科學數據等12類優質開放科技資源
  • 眾泰汽車:提升汽車產品競爭力 眾泰創建「汽車材料資料庫」
    以此為契機,眾泰汽車建立了 「汽車材料資料庫」,資料庫全面覆蓋了非金屬材料、金屬材料、油品、油漆、膠粘劑等。「汽車材料資料庫」為產品的開發設計提供了優質資源和質量保障。資料庫的建立,還使汽車產品設計開發過程中的工程樣件認可(OTS認可)速度加快,從產品開發的速度和質量等方面, 眾泰汽車的產品競爭能力得到切實提升。
  • 如何在ArangoDB資料庫操作界面創建用戶
    工具ArangoDB管理後臺技術ArangoDB 在ArangoDB資料庫裡,除了可以使用創建資料庫時的用戶,還可以創建新用戶。那麼,如何創建新用戶呢?進入到瀏覽器操作界面2、切換到USERS菜單下,查看用戶
  • 天津大學:新型冠狀病毒基因組注釋資料庫向全球開放
    從天津大學獲悉,該校生物信息中心新型冠狀病毒基因組注釋資料庫上線,並納入中國國家基因組科學數據中心向全球開放服務。面對疫情蔓延,我國科技界正在爭分奪秒與病毒抗爭,開展病毒防治相關藥物的研發。鑑於目前在美國NCBI網站上公布的新型冠狀病毒全基因組序列,很大一部分缺少詳細的基因組注釋,尤其是對多聚蛋白酶切位點的注釋,天津大學生物信息中心的高峰教授、羅昊博士採用已研發的ZCURVE_CoV系列軟體對包括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在內的兩千餘株冠狀病毒的基因組進行了基因識別和酶切位點預測,並以資料庫(ZCURVE_CoV Database)的形式提供網上服務。
  • Visual Studio Code: 利用 MSSQL 插件創建資料庫 IDE
    但過去幾年讓我大開眼界,不僅出現了新的 IDE (VS Code),還出現了新的資料庫和平臺(就像我正在 MacBook Pro 中鍵入這句話一樣)。 我接觸 VS Code 始於我對 Node.js 的嘗試,本專欄見證了這一切。最初是在 Windows 上進行嘗試。
  • 近期免費開放的學術資源匯總,內有文獻資料庫、在線閱讀平臺、線上...
    學人Scholar本文來源:出版人雜誌(ID:publishers)資料庫資源中國知網 OKMS·智匯為了方便各機構成員「宅」在家裡做科研以及跨地域、跨部門高效協同,中國知網OKMS通過雲服務模式(OKMS•匯智)為全國科研人員提供免費知識服務,讓學習和科研不間斷
  • 北航圖書館海量在線資源免費用!速覽!
    一、圖書館電子資源遠程訪問使用幫助二、圖書館中文、外文電子教材、圖書資源訪問三、專門為北航師生開放權限的資料庫四、針對冠狀病毒研究開放的數據五、無需學校VPN可訪問的其它電子資料庫資源_首先在家怎麼訪問圖書館的電子資源
  • 中數集團董事長代柳梅:文化資料庫讓民族文化藝術資源活起來
    中數集團的創建,其使命和任務就是圍繞文化和數字強國的文化戰略任務,致力於在文化領域運用網際網路技術、數位技術、多媒體技術傳播中國文化、輸出中國聲音。據了解,中數集團建設有中國傳統音樂戲劇庫、國家舞臺藝術影像庫、中數文化藝術基因庫、連環畫數字圖書館、國家藝術基金成果展示平臺、舞臺藝術視頻、經典演出等相關資源庫。
  • 資料庫推薦(二)|宅家學習
    2簡要介紹:EPS全球統計數據/分析平臺(簡稱EPS數據平臺,Economy Prediction System),又稱經濟性預測系統,是集豐富的數值型數據資源和強大的分析預測系統為一體的覆蓋多學科、面向多領域的綜合性信息服務平臺與數據分析平臺。
  • 數據分析:創建統一的公有基因組數據平臺
    雲計算服務通過按需付費模式提供海量的存儲和計算資源。使用雲服務要通過網際網路,而且計算資源是共享的,這就引起了很多科研資助機構的疑慮,他們擔心雲計算的使用會洩露樣本提供者的隱私。NIH取消不準上傳到雲端的規定是因為基因組學研究中正面臨著現實問題:如何獲取資料庫中的大量數據。這已經阻礙了科研人員的工作,尤其是當研究工作涉及到現有的數據信息時。
  • 植物微衛星DNA發掘與應用基礎平臺創建發布
    本報訊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油料作物研究所芝麻與特色油料遺傳育種創新團隊在國際知名學術刊物《核酸研究》(Nucleic Acids Research)上發布了植物微衛星DNA及其標記開發資料庫該資料庫的創建和共享將為全球作物功能基因組學和分子育種研究提供全面而便利的基礎平臺。 微衛星DNA,也稱為SSR,是涉及許多重要生物功能的基因組成分,已被廣泛地應用於作物基礎研究,包括遺傳多樣性、連鎖和關聯作圖、標記輔助選擇、品種鑑定和進化分析等。
  • 2019新型冠狀病毒資源庫發布
    2020年1月22日,國家基因組科學數據中心正式發布2019新型冠狀病毒資源庫。
  • 國內科研人員創建文獻檢索網站,不到兩年文獻資源突破1.4億+
    所以,一個由科研人員創建的文獻檢索網站,自然更懂得科研人員的需求。這樣使用起來,會更加的方便,提升科研效率。這個文獻檢索網站名叫:掌橋科研(zhangqiaokeyan.com/LBJH-2020080501)它是由一個從事幾十年科研工作的老科研人員創建的一個集文獻收錄,檢索下載,文獻求助,文獻翻譯,文檔轉換,科研資訊及自然科學基金查詢為一體的科研服務平臺。
  • 支付寶自研資料庫破紀錄:每分鐘可創建7.07億訂單
    IT之家5月21日消息 根據資料庫領域權威榜單TPC-C官網5月20日晚最新公布的結果,支付寶自研分布式關係型資料庫OceanBase在最新TPC-C基準測試中,性能分數首次突破億級大關,達到7.07億tpmC,意味著每分鐘創建新訂單數7.07億,相比去年10月的6088萬tpmC,大幅提升近
  • 全球冠狀病毒組學數據共享與分析系統
    此次武漢發現的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是一種以前尚未在人類中發現的新型冠狀病毒,屬於冠狀病毒β屬,世界衛生組織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引起的肺炎正式命名為COVID-19。該系統通過集成冠狀病毒基因與全基因組數據,並整合相似性比對、系統進化分析等工具,實現全球病毒組學數據集成與流程化的分析挖掘,幫助進行病毒的變異、溯源、進化等研究,並促進國內外冠狀病毒數據匯集與綜合分析及共享。目前,該資料庫共整合包括此次新冠病毒基因組數據在內的全球冠狀病毒基因組3135個,核酸序列32865條,來自於20241個毒株,分離自496個不同宿主類型和568採集地。
  • 國家微生物科學數據中心: 打造全球微生物資源核心資料庫
    9年來,全球共有77個國家的787個微生物資源保藏中心在世界微生物數據中心註冊,中心還接收全球48個國家的127個保藏機構的數據匯交和全球共享,逐步發展為全球微生物資源領域最重要的數據平臺。作為國家科技資源共享服務平臺,中心數據資源全部免費共享,並統一規範微生物數據的生產、存儲、處理等過程。
  • 資源| 國家地球系統科學數據共享服務平臺發布2...
    本文原標題:《資源 | 國家地球系統科學數據共享服務平臺發布2018年新數據清單》↑ 點擊上方「中國測繪學會」可快速關注我們國家地球系統科學數據共享服務平臺(以下簡稱「平臺」)是整合集成分散國家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及科學家個人手中由科研項目產生的科學數據資源
  • 《核酸研究》:高質量模式微生物基因組資料庫及分析平臺
    近日,《核酸研究(Nucleic AcidsResearch)》在線發表了國家微生物科學數據中心(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微生物資源與大數據中心、世界微生物數據中心)團隊關於全球模式微生物基因組資料庫gcType的文章。gcType是由我國牽頭的全球模式微生物基因組測序計劃的重要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