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療法有望助失明者恢復視力

2020-12-05 新華社新媒體

鄭州,2014年6月5日,一位盲人在讀盲文書籍。(新華社記者李安攝)

新華社北京3月18日電 美國研究人員日前在英國《自然·通訊》網站上發表報告說,他們開發出一種基因療法,通過病毒載體將視蛋白基因導入視網膜的神經節細胞中,成功恢復了因視網膜退化而失明的實驗鼠的視力。

視網膜有兩種感光細胞,一種是視錐細胞,另一種是視杆細胞。感光細胞的表面分布著視蛋白,視杆細胞中的視蛋白為視紫紅質,視錐細胞中的視蛋白為視錐蛋白。視網膜退化通常會伴隨感光細胞死亡,但其他包括神經節細胞在內的細胞層在人完全失明後的幾十年裡仍可保持健康。

眼科界此前認為,如果不移植整個感光細胞信號系統,視蛋白在視杆細胞和視錐細胞之外無法發揮作用,而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等機構的研究人員認為,所有視網膜細胞中都存在受體,視蛋白會自動連接到視網膜神經節細胞的信號系統。

研究人員在滅活的腺相關病毒中植入了一種能識別綠光的受體——中波敏感視錐蛋白的基因。這種病毒可以直接被注射到眼睛的玻璃體中。病毒攜帶基因進入通常對光不敏感的神經節細胞,使它們對光敏感,並能向大腦發送信號從而產生視覺。

研究人員最初嘗試了視紫紅質,但視紫紅質分辨速度太慢,無法識別圖像和物體。隨後他們嘗試了反應速度更快的能識別綠光的中波敏感視錐蛋白,被植入這種蛋白基因的失明老鼠成功通過了人類視力標準測試。它們能像沒有視力問題的老鼠一樣輕鬆繞過障礙物,並在平板電腦上分辨變化範圍超過千倍的運動和亮度。

研究人員表示,這種通過滅活病毒傳遞基因的療法,在3年內就可以在因視網膜退化而失明的人身上開展臨床試驗。理想的情況是使他們恢復足夠的視力四處走動,並有可能恢復閱讀或觀看視頻的能力。

相關焦點

  • 基因療法有望助失明者恢復視力—新聞—科學網
    新華社北京3月18日電 美國研究人員日前在英國《自然·通訊》網站上發表報告說,他們開發出一種基因療法,通過病毒載體將視蛋白基因導入視網膜的神經節細胞中,
  • Sci Trans Med:基因療法——治療視力的新手段
    基因替換或基因編輯策略可能潛在地逆轉視力喪失的問題。在視網膜變性的早期階段,當感光細胞(視杆細胞和視錐細胞)仍然完整時,早期幹預是特別有希望的。第一個批准用於Leber先天性黑蒙(LCA)的基因療法確認了雙等位基因RPE65突變,為全球其他條件下30多個基因替代試驗鋪平了道路。基因獨立策略旨在用廣譜的,針對視網膜營養不良的神經保護劑預防或減緩感光細胞的進行性退化。
  • 哈佛科學家利用抗衰老基因療法使青光眼小鼠恢復視力
    哈佛大學的科學家們利用一種實驗性的基因療法,通過有效地逆轉小鼠細胞的衰老過程,成功地讓患有青光眼的小鼠恢復了視力。雖然仍處於早期階段,但該團隊表示,這項研究是用表觀遺傳學減緩衰老症狀的概念證明。研究人員將三個關鍵基因送入幾組有不同眼睛問題的小鼠的視網膜中。在視神經受傷的小鼠中,該療法幫助神經再生。該療法還有助於逆轉患有類似青光眼的小鼠的視力下降,以及那些與年齡相關的損傷。
  • 研究人員利用基因療法使失明小鼠恢復部分視力
    在某些形式的失明中,眼睛的某些部分仍然可以工作,但對光敏感的細胞受損會破壞視力。現在,一家名為Nanoscope的公司的研究人員利用基因療法繞過受損細胞,使完全失明的小鼠恢復一定程度的視力。即使電路的其他部分仍然是功能性的,這也會損害視力。因此,對於新研究,研究人員試圖繞過光感受器細胞,直接激活雙極細胞。為此,他們瞄準了一種名為MCO1的基因,該基因在感光細胞和雙極細胞中表達稱為opsins的信號蛋白。「我們的策略之美在於其簡單性,」該研究的通訊作者Samarendra Mohanty說。
  • 美國第一個針對遺傳病的基因療法有望上市:為失明者揭開黑布
    對10月中旬,在美國食品藥品監管局(FDA)諮詢委員會面前做術後陳述的幾位萊伯先天性黑蒙症患者來說,他們大多不會後悔自己選擇接受了一個基因療法的臨床試驗,來對抗失明的到臨。Carper姐弟倆都患有萊伯先天性黑蒙症,他們都接受了基因治療的臨床試驗。來源:《金融時報》若成功上市,這將是美國第一款針對遺傳病的正式基因療法,雖然2016年9月美國FDA快速通道在有爭議的情況下有限度地批准了美國Sarepta公司治療杜氏肌營養不良的基因治療藥物Exondys 51。
  • 新的基因療法改善了失明老鼠的視力
    一組日本科學家開發了一種新的基因療法,先天失明的老鼠在接受該療法後,視力有了顯著的改善。 研究結果發表在1月24日的《自然通訊》雜誌上。 這種新方法是基因補充的另一種策略,包括用健康的基因補充缺陷基因,如可能導致遺傳性視網膜變性的基因。
  • 新型生物混合人工視網膜有望藉助活細胞恢復患者視力
    而且一旦損失了視力,就幾乎註定了無法恢復,當前的治療方案只能儘量延緩眼睛向著最終的失明去發展。好消息是,康普斯頓大學的新研究,就致力於使用基於絲蛋白材料的 3D 列印技術、輔以視網膜活細胞,來嘗試整合併修復損傷的視力。與其它病程緩解療法和實驗性解決方案(比如人工視網膜、仿生眼移植、基因療法等)相比,這種新型人工視網膜可以更輕鬆地與人眼嚙合。
  • 近期基因療法研究領域重要成果!
    JCI:新技術提高基因療法治療視力的效果 doi:10.1172/JCI129085 在以大鼠,豬和猴子為模型的實驗中,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挽救視力的基因療法。
  • 遺傳性失明新療法——基因療法
    一項新研究利用基因療法,成功地改善了幾十位Leber遺傳性視神經病變(Leber’s hereditary optic neuropathy,LHON)患者的視力。
  • 科學家研發實驗性基因療法,向一隻眼睛注射卻改善了兩隻眼睛的視力
    科學家希望為視力下降提供更好的治療方法之一是通過基因療法,將特定的遺傳物質注入眼睛,以解決突變問題。研究人員對一種實驗性的基因治療形式的有效性感到驚訝,這種治療涉及向一隻眼睛注射,但卻改善了兩隻眼睛的視力。基因療法有可能治療各種健康狀況,從癌症,到狗的糖尿病,再到肥胖和受損的脊髓。
  • 科學家們如何利用基因療法治療多種人類疾病?
    Mouse Model of CLN3 Batten Disease」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倫敦眼科研究所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開發了一種新型基因療法,該療法有望靶向作用內層視網膜來治療失明。因此,大量患者目前無法從AAV基因治療中獲益。此外,第一次注射AAV會導致對該載體的免疫應答,從而排除任何後續的AAV基因治療。【4】Science:基因療法可挽救視力doi:10.1126/science.aaz5887人類主要依靠視力進行活動。失去視力意味著無法閱讀,識別他人或找到東西。
  • 新型基因療法有望治療亨廷頓舞蹈症
    新型基因療法有望治療亨廷頓舞蹈症 2020-03-09 中國科學報 朱漢斌 蘇運生 【字體:陳功說:「這項研究最令人興奮的發現是在基因治療後,HD小鼠不僅運動功能明顯恢復,而且其壽命也顯著延長。這種在腦內直接把膠質細胞原位轉化為神經元的新型神經再生技術相比外源性幹細胞移植方法具有很大的優勢,不僅神經再生的效率很高而且沒有免疫排斥反應。」
  • JCI:新技術提高基因療法治療視力的效果
    2019年10月1日 訊 /生物谷BIOON/ --在以大鼠,豬和猴子為模型的實驗中,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挽救視力的基因療法。如果被證明對人類安全有效,該技術可以為諸如溼性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AMD)等常見疾病的患者提供一種新的,更持久的治療選擇,並且它有可能替代遺傳性視網膜疾病患者的缺陷基因。
  • 視立明視力恢復中心簡介
    核心提示:視立明視力恢復訓練中心,是一家從事青少年視力健康的連鎖服務機構,公司致力於青少年近視,遠視、弱視、散光、老花眼、青光眼、白內障、等方面技術研究與開發,以創建中國著名視力保健品牌為己任,經過多年來的...
  • 基因療法可能有助於預防遺傳性眼病導致的視力下降
    愛爾蘭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新的基因療法,或許能夠挽救一種可能導致失明的遺傳病患者的視力。這種疾病被稱為顯性視神經萎縮(DOA),目前沒有預防或治癒的方法,但在小鼠和人類細胞的測試中,該團隊能夠減緩疾病的進展。
  • 美「仿生眼鏡」技術獲重大突破 有望使盲人恢復正常視力
    一旦臨床試驗成功,這項技術將在隨後的5到7年內被廣泛使用,造福失明者。對此,該技術的研究者、紐約威爾康奈爾醫學院神經系統的希拉·尼倫伯格博士指出,科學家們最終的目標是讓盲人能夠「看到圖像的輪廓、看清人臉、自己到超市購物、選購麥片、認出自己的孩子」。她在接受採訪時說:「所有這些預想都非常令人興奮。我已經急不可耐地想把這項技術應用在病患身上了。」
  • 失明老鼠恢復視力?科學家這項研究厲害了
    出品|網易科學人欄目組 卡麥拉微信|公號ID:WYKXR163目前,最新一項研究表明,科學家通過將視網膜的「啞細胞(dumb cells)」轉變成為能夠可見的細胞,首次使失明老鼠恢復了視力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研究人員通過基因療法,「重組」神經元細胞成為視杆細胞和視錐細胞(眼睛的感光結構),從而逆轉實驗小鼠的失明狀況。
  • 基因療法及幹細胞技術擔起治療失明重任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不再...
    而現在,讓失去視力的眼睛重見光明的宏偉夢想將不只是夢想。以往,失明患者的治療選擇僅限於電子眼植入物,笨拙、侵入性且昂貴,能在視網膜上產生相當於目前幾百像素的圖像,而正常、清晰的視覺則需要數百萬像素。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幹細胞技術和基因療法橫空出世,為處在黑暗中的人們帶來的新光明和新希望。千斤之託,不負眾望,幹細胞療法和基因療法在治療失明方面取得的突破讓我們一次次感到驚喜。
  • 新技術助盲人恢復視力—新聞—科學網
    在GenSight Biologics公司進行的一項臨床試驗中,研究人員將一種攜帶感光蛋白基因的無害病毒注射到5名視網膜色素變性患者的眼睛中,攜帶這種基因的視網膜神經節細胞可以對投射入眼睛的紅光做出反應。美國匹茲堡大學醫學院神經科學家José-Alain Sahel正在測試這項技術。
  • 聚焦眼科,基因療法強勢破局
    GT005是一款AAV基因療法,旨在刺激視網膜色素上皮細胞(RPE)產生補體因子 I (Complement Factor I,CFI)來恢復過度活躍的補體系統的平衡,以減慢或停止乾性SparingVision目前正在開發一款叫SPVN06的基因療法,用於突變性視網膜色素變性(RP)的治療,這是一種最常見的遺傳性視網膜變性,主要表現為慢性進行性視野缺失、夜盲,色素性視網膜病變和視網膜電圖異常,最終可導致視力下降甚至失明,全球約有200萬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