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津海關加強對日貨物檢查力度
19日,中國天津市海關向多家日企的相關人士發出通知,將提高對原材料來自日本的電子產品等加工貿易品的貨物檢查比例,強化通關檢查力度。另外,根據國際在線消息,據共同社9月20日報導,日本貿易振興機構及日企相關人士透露,中國各地海關已開始通過提高通關檢查比例等措施加強對日本貨物的檢查力度。據稱,上海海關已開始對部分日本進口商品實施全數檢查。
-
以醫學架設中日交流橋梁——專訪日本糖尿病專家飯塚陽子博士
為了了解如何預防和治療糖尿病,以及中日兩國在相關醫學方面能夠展開哪些合作,近日,人民網專訪了曾多次赴中國進行糖尿病義診的日本著名糖尿病專家飯塚陽子博士。 緣生中國,情系中國 飯塚陽子目前就職於東京大學醫學部附屬醫院糖尿病及代謝內科,從事糖尿病臨床、研究及教學已二十多年。 這位日本著名的糖尿病專家,還與中國有著深厚的緣分。
-
日本式的風俗畫:中日甲午戰爭
清日三國交涉的情景中日戰爭對中日兩國以及東亞地區的國際形勢具有重要的意義,中日兩國今日國運的淵藪都是如此。這個系列的風俗畫是當時日本畫家對戰爭的寫照。此圖為1894年6月至7月的三方談判。在朝鮮政府與東學軍就全州和議達成後,朝鮮政府要求中日撤兵,日本公使大鳥圭介開始與清廷駐朝大臣袁世凱商談撤兵問題,但在日本政府干預下,不但沒有撤軍,而且不斷增兵,不久,日軍在朝鮮的駐軍就大大超過了清軍。直隸總督、北洋大臣李鴻章,也是清廷的決策者,他希望中日兩國聯合撤兵,既不向朝鮮增兵,也不按袁世凱、聶士成等人的建議先由清軍撤兵,最終給了日本人一個可以乘機。
-
中日智能馬桶蓋大PK:國產不輸日本
陳驥旻 攝 中新網廣州12月15日電 (記者 許青青)廣東省消委會15日發布對國產和日本產智能馬桶蓋專業檢測結果顯示,國內銷售的主流智能馬桶蓋產品,質量不亞於日本銷售產品,消費者購買智能馬桶蓋完全無須捨近求遠。 中國消費者蜂擁日本搶購智能馬桶蓋曾一度引起社會高度關注。
-
袁世凱的日常飲食,早飯吃14個雞蛋,4個4兩重的大饅頭
在袁世凱的飲食巔峰的時候,他的沒一頓早飯都要吃4個4兩重的大饅頭,大家知道北方饅頭的重量吧,拿出一個都是能嚇死你的重量,那個饅頭都能砸死人的。袁世凱每天早上都要吃雞蛋,說起袁世凱吃雞蛋,還有這樣的一件事。故事是這樣的在某一天,這個幕僚跟袁世凱說一件重大的事,他去的時候發現袁世凱在吃早飯,這個幕僚發現在桌子上面有二十個熟雞蛋,還有一個蒸屜蛋糕,還有一些主食輔食。
-
中國和日本學術界對造假者的不同態度,與中日科技差距有關係嗎?
由於中國和日本特殊的歷史關係,尤其是二次世界大戰中日本侵略中國,犯下了許多反人類的罪行,很多人在談到日本的時候總喜歡加上一個「小」字,以表示對日本的不屑。造成這樣的現狀有諸多的原因,如諾貝獎並非完全公平、中日科研體制的不同等等,我這裡僅從中日科學界對涉嫌造假者不同的處理方式,來分析一下中日諾貝爾科學獎獲得者如此懸殊的原因。為了增強對比性,我選擇同一個領域——生物——來進行說明。
-
日本網友不信我拍的中國抗疫片?導演竹內亮獨家回應來了!
A: 新片《後疫情時代》本身有內容,我預測肯定受到日本觀眾歡迎,只是沒想到再次登上日本雅虎首頁。去年三四月份,我拍攝的《南京抗疫現場》第一部、第二部曾經登上過日本雅虎首頁,那時大家想看看中國的抗疫故事,而且當時的中日關係挺好的。疫情暴發初期,中日民眾互相幫助,兩國之間「山川異域,風月同天」的友誼讓人感動。
-
中日相互認識的未來走向
在兩千多年的中日交流史當中,直至19世紀末,中國人的「日本觀」都沒有擺脫「東夷觀」的束縛,日本人的「中國觀」則隨著中國實力的消長呈現出明顯的「實用主義」特徵。即,每當中國強大時,日本就像認同中華文明的方向發展,而當中國處於衰落之時,日本的「中國觀」就像蔑視中華文明的方向發展。
-
蒸饅頭時什麼時候加白糖?
暄軟耐嚼的饅頭是很多人心中最帶勁的主食,對於北方長大的小夥伴來說就更是如此了,以至於在過年的民諺中也有「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的說法。而饅頭這種歷史悠久的食物也並非是一成不變的,在蒸饅頭的時候加糖就是算是一個近些年才有的輔助、改良手段。
-
環球時報:中日一旦開戰 日本社會必陷入恐慌
日本不得不接受逐漸適應中國海軍力量崛起這一雖不舒服、但卻是唯一的選擇。 日本對華的擔心和不滿主要發洩到靖國神社衝突上,這是日本能夠相對主動的擂臺。但中國在歷史問題上施加的壓力同樣是強大的,加上與韓國聯手,有部分西方輿論支持,靖國神社並不能給日本對華戰略加分。 中日目前陷入密集的相互示威,一來一往,掩蓋了大局。
-
新聞分析:日本首相時隔7年再訪華 中日關係步入「協調合作」時期
新華社北京10月24日電 題:日本首相時隔7年再訪華 中日關係步入「協調合作」時期 新華社記者朱超、馬卓言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將於10月25日至27日訪問中國,這是日本首相時隔7年再度正式訪華。
-
中日搏擊最強火力PK 武警悍將領銜誓零封日本
原標題:中日搏擊最強火力PK 武警悍將領銜誓零封日本 武警悍將領銜中國戰隊 「英雄傳說 亞洲巔峰」中日賽區第四戰將於明日晚20:00在重慶體育館(兩路口)舉行,日本隊組建最強火力陣容,武警悍將馮興禮領銜一兆韋德中國隊全面應戰
-
中日海軍實力哪家強?美媒:中國海軍超過日本但日本後臺更硬
在東亞地區,中日無疑是兩個最具影響力的大國,這主要反映在兩國的經濟和軍事力量上面。自二戰結束以來,雙方致力於發展經濟和國防事業。經過幾十年的發展,中日兩國的海軍實力到底孰優孰劣呢?對此,美國媒體給出了一個答案。
-
加強中日醫療合作 全球健康論壇與日本醫療國際化機構籤署協議
日本醫療國際化機構成為GHF第二屆大會重要合作夥伴,將在會中舉辦「中日醫療合作,未來展望」分論壇及相關配套活動。日本醫療國際化機構表示,將和GHF大會建立長效的合作機制, 並與組委會合力搭建一個中日醫療頂級合作交流平臺,在政策研討、學術交流、項目引進、產業落地等方面為兩國衛生健康合作和友好交往提供重要的推動力。
-
繼泰國之後日本也貼中文標語,友善提醒反成笑話,這翻譯也太差了
最常見的就是在海關安檢處被區別對待:中國遊客要給小費才能快速通過,不然是各種刁難;也有中國遊客去韓國濟州島旅行因為無法提供紙質酒店訂單被拒絕入境,當時被扣留機場的中國遊客達到了數百人。中日兩國之間的古詩詞近些年來,中日兩國的關係日漸緩和,尤其在幾個月前的疫情期間,日本更是密切關注我國的疫情動向,舉國上下收集防護物資捐贈進行捐贈,在每一個物資箱子上,中國古詩詞成為了標配。最顯著的當屬於「山川異域、風月同天」,讓無數中國網友動容,也成為了人類同呼吸共命運的佳話。
-
中國停止日本免籤政策,中日部分航班停飛
【搜索下載華輿APP,瀏覽世界各個國家媒體的新聞資訊,且無需翻譯】華輿訊 據旅日僑網報導 3月5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宣布,從下周一(9日)至本月結束,已發給中國、韓國公民的旅遊籤證將「無效」,中韓入境者需隔離兩周。
-
吉林大學校領導應邀赴日本參加第六屆中日教育交流會
【消息來源:國際合作與交流處(港澳臺辦公室)】11月26-30日,吉林大學副校長鄭偉濤應邀率代表團赴日本大阪參加第六屆中日教育交流會,並順訪了大阪大學和京都大學聯盟,與關西學院大學代表進行了工作會談。11月27日,以「面向未來的中日教育交流——新時代、新合作、新發展」為主題的第六屆中日教育交流會開幕。
-
日本人又拿諾貝爾獎:中央高層智囊深刻反思中日差距!
我們深刻地感受到,日本許多有識之士都對國家和民族的發展抱有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他們在研究日本面臨的問題癥結,並尋找著重振日本雄風的未來。 訪日之前,我們研究了中日經濟發展的對比,可以說中日經濟發展經歷了一個彼消此長的過程。
-
蓬萊此去無多路 青鳥殷勤為探看——專訪中日友好人士李宗惠
原標題:蓬萊此去無多路 青鳥殷勤為探看——專訪中日友好人士李宗惠 新華網北京9月1日電(易凌 陳盈珊 陸瀟)李宗惠珍藏的上萬張關於日本的明信片和照片幾乎纖塵不染,但要在裡面找到一張明信片卻讓這位前駐日外交官十分為難。書房尋覓半晌,未果,他忽然記起「文革時上繳了」。
-
馮昭奎:中國對日方針與中日關係演變
中國對日方針的重要思想是要一分為二看日本。今後中日關係發展可能出現兩種前景:一是中日關係「退大於進」,兩國關係持續緊張;二是中日關係「進大於退」,中日關係保持緩和趨勢。從中長期看,中日關係「進大於退」的可能性將與日俱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