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華中科技大學7牽頭項目喜獲國家科技獎,並列全國高校第二
華中科技大學7牽頭項目喜獲國家科技獎,並列全國高校第二 2020-01-10 大 中 小 1月10日,2019年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召開,華中科技大學作為第一完成單位,共7個項目獲獎,牽頭項目數創歷史新高
-
2016-2019中國大學教育部科技獎學科排名,上海交大臨床醫學第1
報告顯示,上海交通大學臨床醫學、蘇州大學臨床醫學、北京大學臨床醫學、北京協和醫學院臨床醫學、北京林業大學林學雄居校友會2016-2019年中國大學教育部科技獎學科排名前5強。引人關注的是,全國高校共有48個A檔學科獲4項以上獎勵,23個B檔學科獲3項以上獎勵, 8個C檔學科獲2項以上獎勵,上升態勢明顯。
-
2016-2020中國大學國家科技獎排名!全國第11!
近日,校友會網發布了"2016-2020中國大學國家科技獎排名",對"雙一流"建設以來中國高校獲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情況進行了統計。在此次排名中,中南大學以獲獎總數13項的成績位列全國高校第11名。國家科學技術獎是中國科學技術領域的最高獎,是衡量中國大學知識創新、技術創新與成果轉化能力的核心標誌指標,集中反映中國大學學術的研究水平、科研對國家區域經濟社會發展貢獻能力。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是中國高校"雙一流"建設考核評估中最重要、最具代表性的標誌性評價指標之一。
-
2020國內高校重大成果排名,清華穩居榜首,西安交大位列第六
12月3日,軟科發布了2020年國內高校重大成果排名,在此次排名中,清華大學表現出色,取得了榜首,北京大學位列第2,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緊隨其後,西安交通大學位列第6。清華大學位居榜首在此次排名中,清華大學表現十分出色,以96.5的高分穩居榜首,近年來,清華大學科技成果豐碩,有20項優秀科技成果獲得了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其中包含國家自然科學獎5項,國家技術發明獎4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11項,以第一完成單位榮獲國家科技獎11項,獲獎數量居全國高校首位
-
青島市100項成果獲省科技獎
如今,在青島的創新版圖上,除了一路高歌領航的海爾、海信、青啤等「大塊頭」,從高校院所孵化出來的科技型公司,從千帆庫裡成長起來的高新企業,正在匯聚起一幅百舸爭流的盛景,成為創業之城的活躍因子。在2019年省科技獎獲獎項目中,由企業主持完成的31項,佔我市牽頭完成項目總數的36.5%,同比增長82%。
-
僅次於國家最高科技獎!這項大獎公布:天津大學一舉躋身全國前列
校友會2020第五輪學科評估前瞻分析報告,報告最新公布校友會2020中國大學全國創新爭先獎排名,2017-2020年,天津大學共計獲得4項全國創新爭先獎,位居全國第17位。全國創新爭先獎是國家科技獎勵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和補充,是"國家科技獎項"與"重大人才計劃"的有機銜接,是僅次於"國家最高科技獎"的一個科技人才大獎,是繼"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之後,國家批准設立的又一個重要的科學技術獎項,全國創新爭先獎獲獎者是我國廣大科技工作者和創新團隊的傑出代表。
-
2016-2019中國大學部級科研獎勵排名,清華大學第1,武漢大學第2
如中國通信學會科學技術獎、中華醫學科技獎等公認的科技獎勵具有同各省級科技廳同等資格提名國家科技進步獎;孫冶方經濟學獎等社會科學獎勵則被認為是與教育部等部委社科獎勵水平相當的省部級獎勵,被納入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年度統計報表。在第五輪學科評估中,也擬增加部分重要的國際獎項和社會力量獎勵。
-
北京科技大學龐曉露教授獲第十六屆中國青年科技獎
10月18日,第十六屆中國青年科技獎頒獎典禮暨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在浙江溫州舉行,共有100位來自全國高校、科研院所的青年學者獲獎,我校青年教師龐曉露教授成功入選。龐曉露教授長期從事金屬材料表面防護塗層的研究,在高強韌塗層製備及塗層開裂對基體損傷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提出了膜致韌性金屬基體解理開裂理論,創建了膜層開裂對金屬基體損傷的防護方法,提高了帶有塗層的金屬材料抗疲勞性能,推動了應力腐蝕開裂新理論的建立,破解了帶有塗層金屬結構件脆性開裂的技術難題;主持國家優秀青年基金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4項、霍英東基金項目1項和企業技術攻關項目10餘項;發表學術論文
-
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者:本科很多出自於這所頂級高校
提到我國的科技獎項,除了眾所周知的國家三大獎、國家科技創新爭先獎以及省部級的科技獎以外,還有一個最具含金量的獎項——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從獎項設置就可以看出,這裡含有一個最字,所以含金量不言而喻!國家最高科技獎是授予在當代科學技術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學技術發展中有卓越建樹、在科學技術創新、科學技術成果轉化和高技術產業化中創造巨大經濟效益或者社會效益的科學技術工作者 ,一向是我國科學家的最高榮譽,象徵著我國科技工作者的最頂峰,同時也是對我國的科學技術發展具有重大貢獻的人。
-
全國第二!中國科大6位教授榮獲第十六屆"中國青年科技獎」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曾傑、毛竹、劉誠、餘彥、陸朝陽、姚華建6位教授獲獎,獲獎人數並列全國高校第二 。其中,曾傑教授榮獲中國青年科技獎特別獎。中國青年科技獎是由錢學森等老一輩科學家提議設立、由中央組織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中國科協共同設立並組織實施,面向全國廣大青年科技工作者的獎項。
-
再獲佳績!浙大54項成果獲第八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
近日,第八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評選結果正式公布,全國共有1539項成果獲獎。浙江大學在本次評選中再獲佳績,共有54項成果獲獎,獲獎率為33.75%,獲獎數並列全國第六(按申報時標識的單位統計)。
-
祝賀:山東大學4項課題獲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立項,全國高校第5
4月14日,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辦公室公布了研究闡釋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重大項目立項名單,山東大學4項課題獲準立項,並列全國高校第五位。本次重大項目招標,旨在組織力量深入研究闡釋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的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特別是加強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重要論述的研究闡釋,大力推動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著力推出有理論說服力、有實踐指導意義、有決策參考價值的重大成果,為宣傳貫徹全會精神,推進我國國家制度建設和治理能力建設提供有力的理論支持和學理支撐。
-
全國創新爭先獎,這個寧波人上榜!僅次於國家最高科技獎
近日,第二屆全國創新爭先獎表彰獎勵大會在北京舉行,浙江共有8位科技工作者受表彰。其中,我市中機智能裝備創新研究院(寧波)有限公司總經理龍偉民研究員獲創新爭先獎狀。在此次大會上,一批在「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中作出突出貢獻的科技工作者受到表彰。
-
第一大地測量隊劉站科獲第十三屆陝西青年科技獎
第一大地測量隊劉站科獲第十三屆陝西青年科技獎 2021-01-11 17: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山東大學18人獲國家重要表彰!
山東大學前沿交叉科學青島研究院劉智青教授獲此殊榮。劉智青教授長期活躍在實驗強子物理前沿研究領域,曾取得系列國際前沿的成果。2013年,他在BESIII實驗完成博士論文期間,代表合作組發現了新的帶電類粲偶素Zc(3900),被認為是首個具有確切實驗證據的四夸克粒子,並被美國物理學會《物理》雜誌評選為年度"十一項重要成果"首位。
-
山東大學18人獲國家重要表彰!
臧恆昌研究員獲第三屆陸婉珍近紅外光譜科技獎11月6日,第三屆"陸婉珍近紅外光譜獎"頒獎儀式在全國第八屆近紅外光譜學術會議上舉行。該獎設貢獻獎、科技獎、青年獎和國際交流貢獻獎四個獎項,本屆共有兩位近紅外光譜科技工作者獲得科技獎。山東大學藥品監管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博士研究生導師臧恆昌研究員獲此殊榮。"
-
報考湖北大學2021年研究生人數創新高,湖大歡迎你!
(111計劃)」的一員湖北省「2011計劃」牽頭高校在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中拿到湖北高校第一個「優秀」在湖北省屬高校中湖大博士點、碩士點、省級重點學科最多有湖北唯一雅思考點中國大學第94名,綜合類高校第39名造就學術人才榜單第74,自然指數世界500強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國家創新人才培養示範基地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湖北省重點實驗室
-
測繪地理信息系統推薦的4項科研成果榮獲2017年度國家科技獎
不忘初心、在科技創新路上砥礪前行——2017年度國家科技獎測繪地信獲獎項目掠影1月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在北京隆重舉行2017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測繪地理信息系統推薦的「國家海島礁測繪重大關鍵技術與應用」「全球30米地表覆蓋遙感製圖關鍵技術與產品研發
-
航天科技集團吳燕生、李勁東獲光華工程科技獎
中國日報11月9日電(記者 趙磊)記者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獲悉,11月8日,第十三屆光華工程科技獎揭曉儀式在北京隆重舉行,航天科技集團黨組書記、董事長、機械與運載工程管理專家吳燕生和五院型號總師、傳感器與遙感技術專家李勁東獲獎。
-
湖北三位科技工作者獲中國青年科技獎
來源:楚天都市報10月19日,第十六屆中國青年科技獎頒獎儀式在溫州2020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開幕式舉行。經初評、複評、終評,共產生100名中國青年科技獎獲獎人選,其中10名為第十六屆中國青年科技獎特別獎獲獎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