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暑假同學們也快要過完了,該面臨著新學期的開始。那麼整個假期,同學們是否把每項作業都認真的完成,有沒有對下一學期的課文進行提前預習呢?
接下來,對小學五年級上冊第1課《白鷺》的學習內容進行整理,整理出來的這些課堂筆記,可作為學生提前預習的資料。
同學們,你們是否知道白鷺呢?白鷺,又稱小白鷺,一直為文人墨客所青睞。「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留給了我們多少遐思,「驚飛遠映碧山去,一樹梨花落晚風」更是攝人心魂。這篇課文又是怎樣獨闢蹊徑,寫出白鷺之美的呢?接下來,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感受文章的語言之美,感受白鷺之美吧!
《白鷺》這篇課文的作者是郭沫若。郭沫若,是中國作家,詩人,歷史學家,考古文學家,社會活動家。他的代表作品《青銅時代》《十批判書》《奴隸制時代》等。
預習這篇課文可以分為以下幾個部分。
一、生字、詞學習
1,課後的6個會認生字,10個會寫生字,需要同學們認真書寫。課文中出現一組多音字,「澄」字,同學們可以自行查字典,加深印象。
2,課文中出現的幾組近、反義詞。
近義詞:精巧~精緻,適宜~適合,尋常~平常,孤獨~孤單,悠然~悠閒,嗜好~愛好,或許~也許,實在~的確,恩惠~恩情
反義詞:雪白~漆黑,生硬~柔和,忘卻~牢記,美中不足~十全十美
3,詞語拓展,和顏色有關的詞語。
灰色,雪白,粉紅,青色,鐵色,五顏六色,五光十色,五彩繽紛,五彩斑斕。
二、課前預習
1,首先這篇課文需要同學們背誦,並積累喜歡的段落,想像並說出作者所描寫的畫面。
2,學生藉助關鍵語句,體會作者對白鷺的讚美之情,了解作者是如何把這種感情融入對白鷺的描寫中的。
3,學生在進行朗讀課文時,用橫線畫出文中的反問句,並試著把它變成陳述句。
4,最後,需要同學們思考,課文寫了白鷺哪些方面的特點,勾勒出了哪幾幅圖畫?這是重點!
三、課文學習
同學們在學習本課文時,我們可以在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的基礎上,藉助關鍵語句感受白鷺的外形美;想像畫面,感受白鷺在不同場景中的美,整體感知作者對白鷺的欣賞和讚美。
可以通過以下幾個小問題,進行課文的詳細學習。
1,第一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麼?
是總起句,統領全文。
2,同學們,初步感知一下,文章先把白鷺比喻成一首精巧的詩,然後從顏色、身段寫白鷺的外形美,最後藉助「水田釣魚」「枝頭閒立」「空中低飛」三幅畫面,寫白鷺在不同場景中的美。
3,「在清水田裡,時有一隻兩隻白鷺站著釣魚,整個的田便成了一副嵌在嵌在玻璃框裡的畫。」這句話中,「釣」字用的極其形象傳神,使白鷺捕食時的悠然自得,與清水田的寧靜澄澈融為一體。
4,同學們,本文的寫作特點有哪些呢?
文章採用了首尾呼應的結構方式,使得前後照應,渾然一體。
文章運用對比的寫法,更好的突出了白鷺不同尋常的美。
文章運用了比喻、反問等修辭方法,使白鷺更加形象、生動。
5,最後,請學生寫幾句含「白鷺」二字的詩句。
花開紅樹亂鶯啼,草長平湖白鷺飛。(徐元傑)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張志和)
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轉黃鸝。(王維)
總結:本文生動的描寫了白鷺顏色、身段的精巧,以及覓食、棲息、飛行時的美,表達了作者對白鷺的喜愛和讚美之情。
以上這些內容是這篇課文的預習筆記,同學們可以做參考。最後和同學們分享幾個關於課文的重要問題,會經常出現在大型考試當中,可作為重點學習。
一,朗讀課文,說說你從哪些地方感受到「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
本文是一篇散文文章,語言凝練,句句含情。我從這些地方感受到,「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1,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適宜。2,那雪白的……黛之一忽則嫌黑。3,在清水田裡,時有一兩隻白鷺站著釣魚,整個的田便成了一副嵌在玻璃框裡的畫。4,晴天的清晨……而它卻很悠然。5,黃昏的空中偶見白鷺的低飛,更是鄉居生活中的一種恩惠。
二,課文第6~8自然段,描繪了三幅優美的圖畫,請學生為每幅圖畫起個名字。
水田釣魚 枝頭閒立 空中低飛
三,同學們通過背誦課文,可以將自己喜歡的自然段,認真的抄寫下來,不要寫錯字。
通過本篇課文的學習,學生可以了解並掌握擬小標題的方法。
把課文的某一段或某一部分的內容用精煉的語言概括出來,叫擬小標題法。這種方法對於快速把握文章內容,理清文章結構有很大幫助,學生可以從文章中找關鍵詞或詞組,擬小標題。
親愛的小朋友們,語文的學習是需要日積月累的,需要踏踏實實、認真學習好每一篇課文,只有這樣,在期中期末考試時,才不會有過大的學習壓力,才可以把基礎知識掌握得更加牢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