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武醫院神經外科治療規範研討會在新落成的中國國際神經科學研究...

2020-11-29 華龍網

原標題:宣武醫院神經外科治療規範研討會在新落成的中國國際神經科學研究所舉辦

11 月 2 日至 3日,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神經外科治療規範研討會在新落成的中國國際神經科學研究所舉辦。該研究所由 Madjid Samii教授任所長、凌鋒教授任執行所長。該學習班也是第十三屆國際臨床神經外科學習班暨 China-INI 落成儀式的第一部分。

這兩天的規範研討會,基於宣武醫院神經外科各專業組相對成熟並有代表性的部分病例治療規範的講演,以及3D 手術及介入演示,未來將在丁香公開課上線。

11 月 2日上午,首先由宣武醫院介入放射科主任焦力群做了《宣武醫院頸動脈狹窄的治療》的報告。焦力群結合外科和介入兩方面,從內膜剝脫術和頸動脈支架的形成及開展歷史情況,對比了美國、德國、日本、韓國等各國的技術開展情況,並介紹了中國的部分現狀(因該研究是宣武醫院與上海長海醫院的神經外科主導,所以該數據的外科比例較高,中國實際情況是內科佔比更高)。

宣武醫院神經外科主任醫師鮑遇海做了題為《聽神經瘤手術 INI 模式》的報告。其所在的China-INI顱底外科中心,是國內最早成立的多學科聯合的顱底外科中心,將顯微神經外科、內鏡顱底外科、耳鼻咽喉頭頸外科等專業有機結合,根據患者具體情況選擇個體化治療方案。

11 月 2日下午,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神經外科主任醫師徐庚做了《島葉膠質瘤的外科治療》的報告。腦腫瘤是成人腫瘤第7位,年發病率為27.86/10萬。而膠質瘤則是顱內最常見的腫瘤。在明確了島葉膠質瘤的治療發展簡史以及在治療中的地位後,徐庚介紹了三個難點:周邊核團及神經纖維結構關係複雜;位置深埋於側裂中,表面有豐富的動靜脈;腫瘤邊界難以確認。之後結合臨床病歷分析,探討了相關處理原則,以及包括麻醉方法、手術體位、一般手術順序、結果、術後神經功能和隨診、手術要點等的手術學。在最後的討論環節裡,與會專家肯定了神經纖維束解剖對島葉膠質瘤的重要性。

神經外科主任張鴻祺則做了《頸內動脈眼動脈段巨大動脈瘤》的報告。他首先拋出,是否能克服巨大創傷這一問題。在介紹了OA-AN的分類後,他指出,巨大頸眼動脈瘤通常是1A型。隨後,就巨大動脈瘤的介入治療分析了支架輔助彈簧圈栓塞、覆膜支架血管重建等的現狀和問題。

而無論哪種治療策略,併發症發生率均較高,對於顱內複雜動脈瘤尚能接受,但仍需要進一步探索研究。神外醫生必不可少的技能是解剖,應以此奠定治療複雜疾病的正確治療方法基礎和前提。

相關焦點

  • 中國國際神經科學研究所落成
    中國經濟網北京11月4日訊(記者吳佳佳 通訊員王蕾)記者從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獲悉,該醫院改擴建一期工程--中國國際神經科學研究所(China-INI)4日正式落成,新大樓有望明年6月啟用。   據介紹,中國國際神經科學研究所是集醫療、教學、科研於一體的大型神經疾病綜合診斷治療中心。研究所地上9層,地下3層,建築面積1.7萬平方米。所內設床位280張、神經外科手術室8間、血管造影手術室2間、雜交手術室1間、複合手術室1間、伽馬刀中心、遠程會診中心和微侵襲神經外科培訓基地等。投入使用後,宣武醫院神經外科的總病床數將增加到360張。
  • 中國國際神經科學研究所在北京落成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姚晶堯):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改擴建一期工程——中國國際神經科學研究所(China-INI)4日宣告落成,新大樓有望明年6月啟用。 記者了解到,宣武醫院南側新落成的「球形」建築內,集合了世界最先進的神經外科診療設備和全球十餘位頂級神經外科專家的診療力量。
  • 中國國際神經科學研究所落成—新聞—科學網
    中國國際神經科學研究所落成
  • 宣武醫院新地標「顱腦大廈」——中國國際神經科學研究所將投用
    近日,在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建院60周年管理論壇上,該院院長趙國光介紹,該院新地標「顱腦大廈」——中國國際神經科學研究所將於12月中旬投入使用,醫院將新增近500張床位。據介紹,中國國際神經科學研究所由該院和德國國際神經外科研究所合作建立,世界神經外科泰鬥、德國漢諾瓦國際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薩米教授擔任所長,全球十多位頂級神經外科專家組成專家委員會,將定期來華提供醫療服務。據悉,該院南區新建的中國國際神經科學研究所、綜合病房樓和科學會堂3個主體建築,將在今年全部投入使用。
  • 宣武院長趙國光:力推六大知名專家團隊診療模式
    11月25日,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院長趙國光做客北京市醫院管理局與北京城市廣播《健康加油站》聯合推出「市民對話一把手——院長直播守護健康」系列節目時透露,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改擴建一期工程——中國國際神經科學研究所,有望明年6月試運行;同時下月起,院內將新增2個知名專家團隊。
  • 事業單位招聘:2015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招聘神經學科資深護士公告
    事業單位交流QQ群:344373692 事業單位:2015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招聘神經學科資深護士公告,報名時間截至:2015年6月30日,請參加本次事業單位考試人員在規定時間內報名,公告如下:了解更多事業單位招聘信息請點擊事業單位考試網
  • 最好的神經外科醫院告訴你!
    經過幾代人的艱苦努力,湘雅醫院神經外科目前已經形成了顱底腦幹腫瘤、腦血管病、顱腦創傷、立體定向和功能神經外科、兒童神經外科、神經腫瘤綜合治療、脊柱脊髓神經外科以及伽馬刀治療中心等8個特色鮮明、優勢明顯的亞專業學科和研究方向。
  • 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榮獲中國質量獎
    新華社北京11月2日電(記者馬書平 閆帥南)由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組織評選的第三屆中國質量獎頒獎大會2日在北京召開,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成為第一家榮獲中國質量獎的醫療機構。作為首家榮獲中國質量獎的醫療機構,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主動對表國家質量標準,闡釋了新時代現代醫院卓越質量管理的內涵與外延,走出了新時期醫院卓越質量管理的道路。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院長趙國光出席大會並代表醫院接過了國家質量獎獎狀。神經內科主任王玉平、院長辦公室主任楊敬作為本次申報國家質量獎的牽頭部門代表出席大會。
  •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功能神經外科孫伯民課題組招聘...
    研究方向1、腦深部電刺激方法、治療機制與臨床研究;2、神經心理學(記憶、強迫與衝動行為等)機制研究;3、帕金森病、抑鬱症等神經環路病的神經調控研究。背景要求醫學、生物學中心簡介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功能神經外科中心成立於2002年,在世界功能神經外科領域享有盛譽,是目前亞洲治療項目最齊全、手術病例最多的功能神經外科中心之一,擁有全球最先進的PERFEXION伽瑪刀等高精技術設備、一流的專家團隊。
  • 新裡程美家走訪德國漢諾瓦國際神經科學研究所
    2018年5月13日,受德國漢諾瓦國際神經科學研究所(INI)邀請,國內 「實體醫院機構跨境醫療」代表、新裡程醫院集團國際醫療部——新裡程美家國際醫療市場總監王猛先生帶領團隊前往德國,對德國漢諾瓦國際神經科學研究所再次深入訪問並探討深入合作,並與研究所神經外科主任巴特郎菲(Prof.Bertalanffy)教授就協助兩位中國患者就診事宜進行了詳細交流
  • 北京宣武醫院將在雄安籌建新醫院
    宣武醫院將在雄安籌建新醫院本報記者 李如意建設優質高效公平的醫療衛生服務是雄安新區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雄安新區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重要支撐。11月22日,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與雄安新區容城縣人民醫院籤署對口支援協議。宣武醫院將在為期3年的對口幫扶期間,利用自身在醫療、教學、科研等方面的優勢,著力提升容城縣人民醫院的醫療水平和人才梯隊建設水平。3位專家入駐容城幫扶籤約當天,容城縣人民醫院正式成為宣武醫院技術合作醫院。
  • 德國國際神經科學研究所 中國患者如何出國看病?
    一直以來,德國醫療為人們所熟知的是骨科和質子治療,殊不知德國在神經科學方面的研究和治療也處在世界前列。德國有一個在全球範圍內頂級的神經性腫瘤治療中心——德國國際神經科學研究所(INI),這也是全球為數不多的專業的神經腫瘤治療中心。
  • 知名專家「雲」聚 共同探討神經醫學學科發展
    論壇主席欒國明教授表示,三博自建院伊始便把「發展神經科學事業,打造學院型醫院」作為醫院的使命孜孜以求,在醫療技術水平上追求日臻精湛。同時,還藉助國家繼續教育學分項目來舉辦各類學習班、論壇與研討會,廣傳技術和知識,廣散觀點與理念。
  • CHINA-INI 讓中國神經外科走向世界
    本期嘉賓:凌鋒 北京宣武醫院介入中心及 神經外科主任 世界介入神經放射學聯合會 教育委員會主席 採訪者: 本報記者 包曉鳳 China-INI(中國國際神經科學研究所)是由北京市政府牽頭,通過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與德國漢諾瓦國際神經科學研究所(INI Hannover)合作,共同成立的神經醫學醫療、研究和教育機構。
  • 宣武醫院賈建平團隊在阿爾茨海默病研究取得系列成果!
    本研究報導的APOE ε4對不同亞型AD風險預測效力,是迄今為止關於中國人群APOE頻率分布最大規模的多中心研究。研究結果逐步揭開了APOE ε4對AD患病率調控的奧秘,對國際上理解中國人群中APOE ε4對AD的發病機制產生了重要影響,也對國人AD遺傳幹預和基因治療提供了新的思路。
  • 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神經內科專家來固原市人民醫院啦
    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神經內科專家來固原市人民醫院啦 2020-10-27 17: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宣武醫院神經內科研究組考察寶楓生物神經酸項目
    為共同致力於神經酸與腦神經修復的生物學過程、分子機制研究,秉持"科研人才與產業融合發展"的主題,寶楓生物與宣武醫院共建"博士後科研工作站",揭牌儀式將於11月在寶楓生物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舉行,旨在集結各方力量,提升創造質量,共同為健康中國獻計獻策,助力中國生物科技創新走得更遠。
  • China-INI神經科學插畫室系列第一期-神外畫師
    醫學是一門複雜的學科,尤其是外科學,需要直接觸及人體進行疾病治療,更為複雜。我們從解剖、手術當中甚至顯微鏡下看到的部分,只是局部的表象,內在還涵蓋了很多的生理、病理過程及動態變化的因素。因此,我們真正要理解疾病,需要包含我們看到的現象、既往的知識及腦海中的構想,不僅僅是眼前這一點點表象。
  • TCCI腦科學前沿實驗室落成,專注創新臨床研究以及成果孵化轉化
    今天,陳天橋雒芊芊研究院(Tianqiao and Chrissy Chen Institute,TCCI)第一個腦科學前沿實驗室,在大型神經醫學中心上海華山醫院虹橋院區落成投入使用。在實驗室落成儀式上,TCCI邀請的多位海外知名專家分享了國際腦科學前沿研究的最新成果。世界頂級醫學院UC San Francisco 的神經工程中心主任、新當選美國國家醫學院院士的Edward Chang教授解讀了「讀心術」的最新成果,採取植入式腦機接口技術解碼語言信號,解碼速度接近正常說話,準確率達到97%。
  • 2018北京國際胸外科論壇在京召開 肺癌微創手術治療黑科技「雷射刀...
    論壇上的手術演示環節,張毅教授在使用雷射刀為肺癌患者進行微創手術治療宣武醫院供圖  新京報快訊(記者王卡拉)7月28日,2018北京國際胸外科論壇暨第三屆中意胸外科微創論壇、2018北京胸外科微創技術新進展學習班在京開幕。大會通過國內外胸外科、腫瘤內科等領域的專家演講、手術演示、手術培訓等方式,探討胸外科熱點與難點問題。這其中,新引入國內的肺癌微創手術新技術——2微米銩雷射技術(俗稱「雷射刀」)頗為「吸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