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輿情解讀:浙江環保局長下河遊泳取信於民

2020-11-22 人民網

(2013年9月10日 星期二)

人民網輿情監測室輿情分析師 何新田

一、熱點事件概述

綜合今日輿情數據,今日輿情熱度最高的話題是「兩高公布司法解釋劃定網絡言論法律邊界」,熱度最高的單條網絡新聞是搜狐新聞「高清組圖:青島城管強拆軍區大院」。截至今日13時,「浙江環保局長集體下河遊泳」話題位居今日輿情熱點排行第五位,已有至少30萬網友參與討論和超過2萬條網友評論。

 今日輿情熱點:浙江環保局長集體下河遊泳

「一座城市的河流是否汙染嚴重,父母官敢不敢下水遊泳成為重要衡量標準。」

據媒體報導,9月7日上午,浙江蘭溪舉行首屆「保護母親河,暢遊蘭江」活動,來自金華各縣市的近千名遊泳愛好者聚集在這裡,從中洲公園陽光沙灘下水,遊向對面的水門碼頭。這些人中有金華市副市長張偉亞、蘭谿市委書記吳國成,以及來自金華、龍遊等各個縣市的15位環保局長。

地處蘭江上遊的龍遊環保局長鄭建飛說,「今天感到非常欣慰,特別是遊到江中的時候,水質還是非常清的。」

 

二、輿情發展態勢分析

1.各類媒體報導走勢圖

 

 

 

2.輿情發展走勢分析

據人民網輿情監測室觀察,,2013年2月中下旬以來,「請環保局長下河遊泳」一直是網絡上的熱門話題。

9月6日起,網絡上近來比較熱門的「轉基因」話題觸發了「環保局長下河遊泳」話題的快速升溫。針對業部和央視一再肯定轉基因的安全性,有網友稱「轉基因食品給農業部官員吃上兩年,就像懸賞請環保局長下河遊泳一樣。這樣才有說服力。」

9月7日,浙江蘭溪舉行首屆「保護母親河,暢遊蘭江」活動,15位環保局長下河遊泳的消息引發眾多媒體和網民們的熱烈關注。相關輿情熱度也開始迅速爆發。此事件首先微博上迅速成為一個熱點事件,隨後相關輿情熱度在8日的各類媒體上也得到體現,相關網絡新聞由7日的100餘篇迅速增長到8日的500餘篇,又在9日迅速增長到1400餘篇。

數據顯示,今日(9月10日)起,此話題相關輿情熱度出現快速回落態勢,其後勢發展有待於進一步觀察。

 

三、相關輿情發展態勢分析

1. 網民熱議:請各地環保局長向蘭溪學習

網民觀點摘編:

為下河的領導們喝彩

網友「李建軍」:這麼做,還能說什麼,老百姓只能叫好。

@鄭公民(浙江中共磐安縣委常委、組織部長。):千人暢遊蘭江就是百姓對水質改善最直接的認可。

網友「靜守那份情」: 想人民所想,急人民所急,處處與人民抱成一團,與人民打成一片,這樣的領導我們舉雙手歡迎!所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願所有的地方父母官,廉政,愛民,為您的一方黎民百姓造福!成就公德無量,政績流芳百世…

當地治理環境工作有起色

網友「SHENG期待幸福GE」: 這些局長們已經把治理環境當做一項重要的任務來抓,治理環境讓汙水變達標水,已初見成效,現在這些局長才敢下到河裡遊泳。當時有人發微博邀請環保局的局長下河遊泳,卻沒有一位局長敢說我敢下河遊泳!

體察民生不應止步於作秀

網友「水中水」:這是作秀?15個環保局長下河遊泳,但這樣就能真的遊出來「環保」嗎?

吳興龍泉先鋒:9月7日,蘭江上遊各縣市的15名環保局正副局長,與上千名市民橫渡蘭江。至此,"請環保局長下河遊泳"邀約終於有了回應。應該為環保局長們的兌現承諾行為鼓掌。同時我們也期待看到海南衛生廳官員"微服"體驗就醫、蘇州市交通局長親座"蒸籠車"的下文等承諾統統兌現。別讓群眾誤以為我們是在作秀啊。

還應該多遊幾條河

餘建紅(浙江《共產黨員》雜誌編輯): 除龍遊外,還應該邀請上遊衢江區,柯城,常山,開化一起遊則更有意義。

環保局長們要用好權力為民造福

滄浪中人:前一陣"請環保局長下河遊泳"成微博熱門話題,這也從一個側面表明環境保護形勢異常嚴峻。在GDP和地方財政面前,環保局長看似手握一票否決大權,大多時候這一票是必須讓路的空頭支票,真可謂任風吹雨打,何嘗閒庭信步!母親河就像一面鏡子,"請環保局長下河遊泳"就是給個別官員洗洗澡、治治病。

2.媒體評論:

環保局長下河遊泳很有必要

《南方都市報》評論《局長下水堵質疑者的嘴》認為,無論如何,環保局長下水了,民眾的呼聲不再遊蕩於虛空,而能落入被汙染的河流與官員或矯健、或笨拙的泳姿一起翻騰。這是值得欣慰的舉措。其意義不僅在於對水質的檢驗,還在於對民意的呼應。這次15名環保局長暢遊蘭江,蘭谿市環保局局長施延湧先生由於多年沒有遊泳竟「嗆了兩口水」,幸好他對蘭江的水質有信心,這若發生在重汙染的河流,那還了得?從這個意義上講,環保局長下河遊泳實在有其必要性。需要指出的是,有一些人將環保局長甚至市長是否敢於下河遊泳作為檢驗水質的標準,這種憤激之論姑妄聽之。對水質的檢驗當有更科學的方法。被逼至絕境的環保局長為了保住烏紗帽,何懼到藏汙納垢的河流橫渡一遭呢,大不了落得一身癢,卻堵住了質疑者的嘴。他下水了水質就好了嗎?環保局長下河遊泳未必能檢驗河流的水質,卻可以檢驗官員的政績。一個敢於下河遊泳的環保局長未必合格,一個不敢下河遊泳的環保局長必定不夠合格。

中經農業: 【環保局長下河遊泳 應成環保必修課】一座城市的河流是否汙染嚴重,父母官敢不敢下水遊泳成為重要衡量標準。從懸賞邀請所在地的環保局局長下河遊泳到環保局長自覺下河遊泳,不得不說是一種難得的進步。

請各地環保局長向蘭溪學習

《法制晚報》評論《請各地環保局長向蘭溪學習》指出,一段時間以來,請環保局長下河遊泳的呼聲此起彼伏,如今,浙江省蘭谿市終於開始回應網友呼聲。環保局長們真的下河遊泳至少可以說明兩方面的問題,其一說明他們對所管轄區域水質的自信,其二說明他們的確是在認真傾聽民意,沒有把自己擺到高高在上、對群眾愛搭不理的位置上。據報導,看見蘭谿市環保局長下河遊泳,網友們紛紛招呼本地的環保局長也去河裡遊泳,還有人提醒說「要遊抓緊了,水過幾天該冷了」。對於這樣的呼聲,各地的環保部門切莫當做玩笑。

以平常心看待「環保局長集體下河遊泳」

求是理論網評論《平常心看「環保局長集體下河遊泳」》指出,市領導帶領十多名環保局長集體下河遊泳,顯然不止是對網友「邀請」的回應,更寄往此舉打消當地民眾關於河流水質問題的擔憂。這種舉措,雖然不乏些許浮華喧囂,但終究值得肯定。但「集體下河遊泳」當然從某種程度上證實了河流水質的好轉,但也正是因為環保局長們知道了水質好轉到已經可以「下河遊泳」了他們才下河遊泳的。下河遊泳的15名環保局長下中有環保局長坦言「兩年前還沒有底氣遊蘭江」顯然說明了問題。雖說「局長下河遊泳」具有對河流水質質量提升的宣示意味,但這種行為顯然不能當做環保工作的典範。最好還是以平常心看待環保局長們的「大舉」。邀請環保局長「下河遊泳」之所以引發社會熱議,根本原因是民眾對於某些官員只待在辦公室而疏於調查研究的不滿,更是兩套話語體系難於融合現象的一個映射。其實,網友並不是真的要環保局長「下河遊泳」,而是要他們看到不容樂觀的環境汙染問題,並真正重視起來,採取措施加以解決。如果環保局長做到這一點,即便他們不下河遊泳,網友想必也不會說什麼;反之,即便他們下河遊泳了,而繼續無視環境汙染,這樣的「下河遊泳」也沒有絲毫現實意義可言。

下河遊泳遊的是治理汙染的"自信"

浙江文明網:"請環保局長下河遊泳"曾是網上的熱門話題。能不能下河遊泳,雖算不上判斷標準,卻很能直觀反映問題。9月7日, 金華有七個市縣區的環保局長帶頭下蘭江遊泳了,頗有"重溫20年前年輕時下河遊泳的感覺"。網友評論:局長下河遊泳,遊的是治理汙染的"自信",期待身邊的河,都能成為局長們的"泳池"。

請環保局長下河遊泳是人們汙染治理的希望

農村金融時報:"請環保局長下河遊泳"的口號近期在微博上一直都很火熱,而浙江省15名環保局長下蘭江遊泳的行為,可謂對這一口號進行了落實。兩年前的蘭江還是汙染嚴重,遠遠沒有達到可遊泳的標準。希望有更多的環保局長越來越多地下河遊泳,即便是有炒作的色彩,也給了人們水汙染治理的希望。

環保局長們換條河敢遊嗎?

新京報:【環保局長們換條河敢遊嗎?】浙江十幾位局長下河遊泳,既是對網絡的回應,也是一場集體慶功。也有網友稱"換一條河敢嗎?"環保局長們不能滿足於治好一條"樣板河",人們更希望,開遊之前選擇地點時多徵求民眾意見。還有更多河流需要環保局長敢於"遊兩圈"。趕快行動起來吧,要不馬上就冬天了…

還須多一些善意解讀

光明日報:【能否對環保局長下河遊泳多一些善意解讀】昨日浙江市長、書記、環保局長帶頭橫渡蘭江,遭到了不少網友質疑"作秀"之嫌。平心而論,局長下河遊泳作為回應民生訴求的方式和驗證工作成效的方法,何嘗不是另一種期待?為何不能多一些善意解讀,這樣的"秀"多一些又何妨?

 

3. 微評論:治理汙染,行勝於言

@人民日報:【人民微評:治汙需要行動,行動勝過豪言】浙江蘭江上遊各縣市十多位環保局長,集體暢遊蘭江,起碼證明蘭江水質好轉。官員下河,勇氣可嘉,但遊泳不妨常態化,更應多遊幾條河。面對突出的環境問題,不推脫、不遲疑,拿出決心和行動,才能給公眾以信心、給未來以希望。

新華網評:環保局長集體下河遊泳的三點啟示

從金華各縣市區、衢州市龍遊縣的環保局正副局長15人橫渡蘭江,我們可以得出幾點啟示。其一,面對輿論呼聲,官員應敢於回應,勇於直面。2011年年底,國務院公布了《國家環境保護「十二五」規劃》,首次明確將環境保護納入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政績考核,並實行環境保護一票否決制。面對不堪入目的河流汙染,環保局長有責任回應質疑,也有責任拿出行動。

其二,治汙需要行動,行動勝過豪言。蘭江水質好轉不是自動生成的結果,是治理的結果,正如報導所稱,這兩年在水環境治理上蘭溪花了不少功夫,水晶、錫箔這些無證加工坊關停了500多家,2012年來否決了66 個嚴重汙染型項目,今年又取締了汙染企業213家,今年的蘭江水質達到了Ⅲ類標準。使河水變清,難道真得無能無力?「非不能也,是不為也」,如果有決心有行動,河水變清並非難事。

其三,局長應到更多的河流遊泳。前不久,全國人大代表、紹興市長錢建民說:「紹興任何一段環城河我都可以下去遊泳,你叫我從哪一段下去,我就可以從那一段下去……」消息傳出,網友叫好的同時也有質疑聲,認為不能光在乾淨的河流中遊泳,那些不乾淨的河流需要治理,如果官員有一天敢於到曾經汙染嚴重的河流遊泳,才能說明治汙效果明顯。

水質好不好,官員心裡其實很清楚;官員下河遊泳起碼說明該河的水質不會太差。期待更多的官員到更多的河流遊泳。當然,遊泳只是一種取信於民的方式,如果河流真的清澈無比,即便官員不下河,民眾也不會說三道四。

新華網: 【他們真的遊了! 浙江15個環保局長下河遊泳】"請環保局長下河遊泳"幾個月前是微博熱門話題。7日上午,1000多名市民從蘭谿市中洲公園陽光沙灘下水橫渡蘭江,和他們一同下水的,還有金華市副市長張偉亞、蘭谿市委書記吳國成以及金華各縣市區、衢州市龍遊縣的環保局正副局長15人。

4.浙江省省長李強回應「環保局長下河遊泳」事件

據媒體報導,在今年的兩會期間的3月8日,針對當時備受關注的「環保局長下河遊泳」事件,浙江省省長李強回應稱,「最先發起這次遊泳邀請的人是我的老鄉,他的目的當然不是真的要環保局長下河遊泳,而是希望看到汙染得到治理。」

李強說,「邀請」環保局長下河遊泳之所以引起社會高度關注,「說明了群眾環保意識在逐漸提高」。李強表示,職能部門發布的數據表明,近年來浙江環保工作不斷加強,環境質量持續改善,但「我們真正要的並不只是這些數字和指標,而是老百姓的真實感受」。「環境治理速度還是不夠快,執法監督還是不到位,距離每條河都能下去遊泳的要求,還有較大距離」。

 

四、輿情點評

據人民網輿情監測室觀察,2013年2月中下旬以來,「請環保局長下河遊泳」一直是網絡上,尤其是微博上的熱門話題。

2012年5月初,溫州市委書記陳德榮表示,「檢驗溫瑞塘河治汙成效不以部門報上來的數據為準,要以環保局長和公用集團董事長帶頭下河遊泳作為河水治理好的標準」。2013年2月16日,浙江省杭州毛源昌眼鏡有限公司董事長金增敏在微博上爆料稱,浙江省溫州市瑞安仙降街道一河流工業汙染嚴重,如果環保局長敢在河裡遊泳20分鐘他就拿出20萬。隨後「溫州網友懸賞請環保局長下河遊泳」等事件引發了一輪「請環保局長下河遊泳」的網絡大討論。

此前網民們呼籲「請環保局長下河遊泳」,如今環保局長下河了,理應獲得掌聲。而在網絡上此話題也受到了眾多網民的交口稱讚。網民們在為下河的領導們喝彩的同時也認為,下河遊泳說明了這些局長們已經把治理環境當做一項重要的任務來抓,治理環境讓當地的汙水變達標水已初見成效。不過仍有網友質疑,「浙江這麼多被汙染的河流,偏偏找一條乾淨的遊泳,有意思嗎? 」

有評論指出,一段時間以來,請環保局長下河遊泳的呼聲此起彼伏,如今,浙江省蘭谿市終於開始回應網友呼聲。一座城市的河流是否汙染嚴重,父母官敢不敢下水遊泳成為重要衡量標準。從懸賞邀請所在地的環保局局長下河遊泳到環保局長自覺下河遊泳,不能不說是一種難得的進步。據媒體報導,蘭江水質好轉不是自動生成的結果,是治理的結果。這兩年在水環境治理上蘭溪花了不少功夫,水晶、錫箔這些無證加工坊關停了500多家,2012年來否決了66 個嚴重汙染型項目,今年又取締了汙染企業213家,今年的蘭江水質達到了Ⅲ類標準。事件再次說明,面對汙染,只要相關部門有決心有行動,河水變清也並非難事。

一直以來,民眾和官員對於社會治理問題的看法通常有著殊為明顯的差異。部分原因固然由於雙方因身份不同而導致的看問題的視角存在差異,但更多卻可以反映出民眾的直接觀感與官員的「體制內看法」之間存在的理念隔膜。一方面是「紅豆局長」等另類官員令人瞠目結舌的言論,另一方面是面對網友「下河遊泳」的激將而罕有官員踐行的言行錯位,這種現象不僅暴露出某些官員的懶政思維,更可以從中窺見民眾和官員這兩套話語體系之間如何認識問題、分析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巨大差異。

邀請環保局長「下河遊泳」之所以引發社會熱議,根本原因是民眾對於某些官員只待在辦公室而疏於調查研究的不滿,更是兩套話語體系難於融合現象的一個映射。其實,網友並不是真的要環保局長「下河遊泳」,而是要他們看到不容樂觀的環境汙染問題,並真正重視起來,採取措施加以解決。如果環保局長做到這一點,即便他們不下河遊泳,網友想必也不會說什麼;反之,即便他們下河遊泳了,而繼續無視環境汙染,這樣的「下河遊泳」也沒有絲毫現實意義可言。

有評論指出,如今,在新媒體的助力下環保正面臨史無前例的民意壓力。一句「下河遊泳」看似簡單,民眾真正想質疑的卻是:「你到底管不管?你能不能管好?你管不好就不要管了!」因此,下河遊泳應成環保部門官員們的一堂必修課,如何改變現有傳統的經濟發展模式,讓一套全新的體制機制去權衡經濟與環境協調發展也早已成為環保部門一個亟待解決的重大課題。而對於主政者而言,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這個長期以來糾結的「魚和熊掌不可得兼」的問題也到了必須解決的時候了。

人民日報評論就此事指出,官員下河勇氣可嘉,但遊泳不妨常態化,更應多遊幾條河。面對突出的環境問題不推脫、不遲疑,拿出決心和行動,才能給公眾以信心、給未來以希望。

相關焦點

  • 廣州日報:環保局長下河遊泳 應成環保必修課
    原標題:環保局長下河遊泳 應成環保必修課 (9月8日《錢江晚報》) 一座城市的河流是否汙染嚴重,父母官敢不敢下水遊泳成為重要衡量標準。從懸賞邀請所在地的環保局局長下河遊泳到環保局長自覺下河遊泳,不得不說是一種難得的進步。 今年兩會期間,邀請官員下河遊泳的話題熱度不減,對象也從環保局長逐漸升格為市長。習近平總書記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時說,「現在網民檢驗湖泊水質的標準,是市長敢不敢跳下去遊泳。」
  • 江蘇淮安居民節目現場跪求環保局長治理水汙染
    [網友有話說][更多精彩內容]市民節目現場跪求環保局長治理水汙染市民所帶的柴米河汙水樣本  淮安柴米河為區域主要排澇河道,河道兩邊居住著大量居民。  直播現場  環保局長批「懶政」現象嚴重  市裡說「只會下單子」,而區裡反問「能有多大作為」—暗訪短片播完後,淮安市環保局局長卞愛武的神色頗為沉重。「我對這個處理過程並不滿意。」回應中,卞愛武嚴厲批評了視頻中的兩名工作人員的工作作風,並稱此為「懶政」。
  • 拍下黑水直排錢塘江 司法局長公開"叫板"環保部門查真兇
    【摘要】今天上午,海寧市司法局局長金中一在微博上「叫板」環保部門引來眾多網友圍觀。原來,金中一在錢塘江外六工段排澇閘拍下黑水直排,並上傳到微博。從他拍到的圖片中可以看出閘口江面出現了數百平米的深黑色江水,與周邊形成了鮮明對比。
  • 中國環境網系列活動|2018年新形勢下環保系統新聞宣傳與輿情管理...
    關於組織舉辦2018年新形勢下環保系統  新聞宣傳與輿情管理創新系列專題研修班的通知  各有關單位:  面對目前媒體格局和輿論生態的深刻變化,環境問題已成為最受公眾關注、最易形成「輿論漩渦」的公共話題。
  • 司法局長拍黑水直排錢塘江 公開「叫板」環保部門
    嘉興海寧市司法局局長金中一近日在自己的微博上爆料稱,錢塘江外六工段排澇閘有「黑水直排」的情況,他還拍下了現場照片上傳到微博。與此同時,金中一還向環保部門反映了該問題,這一系列的舉動,迅速引起了許多網友的關注。  記者昨天在金中一的微博圖片中看到,排澇閘口江面出現了近百平米的深黑色江水,與周邊形成了鮮明對比,看來「黑水直排」確有其事。
  • 今日輿情解讀:對國產疫苗的信任危機需儘快消除
    (2013年12月25日 星期三) 人民網輿情監測室輿情分析師 何新田   一、熱點事件概述 綜合今日輿情數據,今日輿情熱度最高的事件是「媒體稱與崔永元同期赴美調查轉基因結論迥異」,熱度最高的單條網絡新聞是騰訊新聞
  • 央企社會形象的輿情特點--輿情頻道--人民網
    同時,在網民輿論場中,仍有大部分網友在媒體「傾向性」報導的影響下,認為中央企業對社會所作的貢獻與它們佔有的社會資源、享受的各種政策優勢並不相稱,進而忽視央企在上述事件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以下我們對五個熱點話題做詳細解讀。   圖5.央企「反腐」話題的兩個輿論場意見傾向
  • 今日輿情解讀:「崔方」網絡對掐既傷和氣又傷科學
    人民網輿情監測室輿情分析師 馬強   一、熱點事件概述 綜合今日輿情數據,今日輿情熱度最高的話題是「清華大學教授回應『50歲退休65歲領養老金』」,熱度最高的單條網絡新聞是新浪新聞「視頻:50歲退休65
  • 基層幹部網絡運用普遍滯後 面對輿情眼高手低
    不少基層幹部依然用對待傳統媒體的心態和方式來對待具有高度開放、互動、參與的新興輿論場,必然會在新媒體輿論場的「暴風驟雨」中敗下陣來。兩個輿論場的強烈反差導致一些領導幹部在「輿論可控的僥倖」和「網絡無常的無奈」的「糾結」中左右搖擺,對網絡輿情的「過敏」與「脫敏」並存。
  • 今日輿情解讀:設立教師節的本意是尊師重教
    人民網輿情監測室輿情分析師 馬強 (2013年9月4日 星期三) 一、熱點事件概述 9月6日《北京晨報》刊發新聞《教師節擬改為9月28日》引發關注,文章稱,延續了29年的,「教師節」相關話題輿情不斷升溫。
  • 孩子下河遊泳溺水身亡,村民覺得有「水鬼」,抽乾河水後發現真相
    孩子下河遊泳溺水身亡,村民覺得有「水鬼」,抽乾河水後發現真相夏天到了,很多人都會去河裡遊泳,尤其是農村的孩子。其實這是很危險的,沒有任何防護措施,也沒有專業指導,即使會遊泳也很難抵擋暗流湧動,所以才會有那麼多孩子被溺死的新聞出現。在山東的一個小村莊裡,他們的村子旁邊有一條河,一到夏天,很多小孩子都會跑到裡面去遊泳。但是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村子裡有5個小孩子在放學後就經常去那裡遊泳,而且他們沒有告訴自己的父母,因為如果告訴了父母,父母肯定是不會同意的。
  • 原創研究改編4D電影首映 浙江文物局長贊創新之舉
    原創研究改編4D電影首映 浙江文物局長贊創新之舉 浙江自然博物館舉行了《三疊紀海怪》4D首映。
  • 地方應對輿情能力榜:山西疫苗事件應對嚴重失當
    人民網輿情監測室今天發布了「2010年第一季度地方應對網絡輿情能力排行榜」,對2010年第一季度地方黨政機關應對輿情熱點事件的得失進行考評。  應對總體較為得體(藍色區域):四川巴中「全裸」鄉政府;  應對有待進一步加強(黃色區域):河南睢縣「茶杯門」事件、廣西菸草局長香豔日記、山西地震謠言;  應對存在明顯問題(橙色區域):河南魯山「喝開水」事件、河北石家莊王亞麗騙官案、山東新泰選拔23歲副局長、江蘇東海父子自焚;  應對嚴重失當,存在重大缺陷(紅色區域):貴州安順警察槍擊致死案
  • 浙江溫嶺槽罐車爆炸事故 社會熱點輿情分析報告
    截至6月17日,事故共造成20人死亡,並造成重大財產損失,引發社會廣泛關注,相關輿情量於6月13日達到頂峰。一、輿情趨勢6月13日16時46分許,G15瀋海高速公路(溫嶺大溪段)一槽罐車發生爆炸事故,引發輿論強勢關注和熱議。事故發生當天輿情量達到頂峰,主要緣於:1.
  • 樂清環保局柳市分局局長 潘洪明接受組織調查
    樂清環保局柳市分局局長 潘洪明接受組織調查 2015-09-19 09:57:55來源:溫州商報作者:張晨   昨天下午,據樂清市紀委發布消息:樂清市環境保護局黨組成員
  • 邢臺水災 政府的輿情應對傷害民心 - 中國稅務網
    這一現象在今年的公共輿情中並不常見。今年以來,「去突發事件化」是公共輿情的一個特點,即突發事件作為重大公共輿情事件的載體相對於去年變得弱化了,特別是自然災害,很難上升到重大公共輿情的熱度。在邢臺洪水災害輿情之前,只有6月23日的江蘇鹽城特大龍捲風和7月初的南方洪災稱得上重大公共輿情事件。其中,鹽城龍捲風是由於非常見自然災害並導致重大人員傷亡,南方洪災是因為多地災情的匯集,才讓公眾投入關注。
  • 馬曉瑜:守護好西寧藍 高原綠 河湖清 做新時代的環保衛士
    《一把手談初心》系列訪談 馬曉瑜:守護好西寧藍 高原綠 河湖清 做新時代的環保衛士 楊陽 楊霆 來源:人民網-青海頻道      共 近日,西寧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書記、局長馬曉瑜接受人民網青海頻道專訪。訪談中,馬曉瑜表示,「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開展對生態環保工作者來說,是思想的再洗禮、初心的再覺醒、使命的再升華、忠誠的再淬鍊。通過以「一點三實四結合」的方式,投身西寧綠色發展樣板城市建設,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八場標誌性戰役,守護好西寧藍、高原綠、河湖清,做新時代砥礪奮進的生態環境保護衛士。
  • 頭條號企業認證權益解讀之——商家主頁
    為了更好地滿足企業主的內容推廣訴求,今日頭條推出頭條號企業認證服務。貫昂科技作為今日頭條企業認證專屬服務商,已為上百家企業成功開通企業認證。這期間收到了大量的問題諮詢及意見反饋。例如:什麼是企業認證?如何申請開通?認證後可享受哪些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