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島渚
《感官世界》
1月15日下午,日本導演大島渚在妻子小山明子和大兒子的陪伴下,於神奈川縣藤澤市的醫院安詳離世,走完了他80年的人生。
電影之外,大島渚給人最深的印象就是好酒。拍攝《戰場上的聖誕快樂》時,他和編劇兩人一早工作,桌上一定擺一瓶酒。到了傍晚,大家都笑個不停。
1983年,香港金像獎邀請大島渚做頒獎嘉賓,百無聊賴之際,大島渚開始打哈欠。忽然有酒香飄來,原來是後排的倪匡正在猛灌自己私藏的白蘭地,大島渚一把搶過瓶子,大口大口喝,速度驚人。倪匡說,「喝酒的人,必是好人!」
1996年大島渚因出血性腦血栓病倒,1999年復出導演《御法度》,入圍坎城金棕櫚,2001年又因十二指腸潰瘍穿孔再次病倒。2011年10月上旬,他曾因咽下性肺炎陷入昏迷。在與疾病鬥爭了17年後,大島渚夫人小山明子告訴媒體,大島生前的最後一句話是:「我要喝酒。」
從「赤色分子」到松竹新浪潮
1932年,大島渚出生於京都,在他6歲時去世的父親熟讀左翼思想書籍,曾祖父輩中有一位保皇派志士,少年時代的大島渚常引以為豪。進入京都大學後,他熱衷學運,擔任過京都大學學生會聯盟主席。
1954年,剛畢業的他因為「赤色分子」的身份找不到工作,後來進入松竹公司,在大船製片廠當了5年副導演。彼時的大船製片廠是「完全承認日本的社會現狀,充分描寫虛幻小市民情緒的自然主義風俗電影」的大本營,但大島渚想超越的目標卻是與這種觀點唱反調的新一代導演增村造保。增村提出,不管日本社會現狀如何,自己創作的人物是新的。大島渚卻認為,必須改變社會現狀,且必須由製片廠中那股改變現狀的勢力來產生一種藝術運動。
27歲時,大島渚執導了人生第一部電影《愛與希望的街》。這部一小時的電影沒有大明星參演,媒體試映時間還與松竹為拍滑雪電影而舉辦的湯尼塞勒記者會撞上了,也並未排入松竹的首輪電影院上映,僅為二輪戲院放映。這部電影不討松竹高層喜愛,被認為是一部具有左傾思想的電影,致使他暫緩升任導演。
1960年春,大島渚拍攝了《青春殘酷物語》。《讀賣》周刊為這部電影首映報導起的標題是「松竹新浪潮」。「松竹新浪潮」因此指代松竹電影公司出來的新導演及其所發起的電影運動。
受到日本社會黨委員長被刺事件牽連,大島渚執導的《日本夜與霧》上映僅4天即遭停映。不久,他與女演員小山明子結婚。數百人參加了婚禮,一些年輕的電影人就停映事件責難松竹高層。最後,大島渚致辭,「今後我要靈活溫和地進行頑強的鬥爭。」幾月之後,他與石堂淑朗、田村孟、小山明子等人一同退出了松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