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金堅強的一生

2021-01-15 騰訊網

史提芬.霍金出生於1942年1月8日是數學與理論物理學系物理學家,出生於英國牛津,畢業於劍橋大學,是繼愛因斯坦之後最傑出的理論物理學家和當代最偉大的科學家,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人物之一,被譽為「宇宙之王」。 曾為榮譽盧卡斯數學教授。2015年7月20日,霍金啟動了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外星智慧生命的搜索行動,次年1月,霍金獲得盧德獎。

童年的霍金從小就不愛運動,幾乎所有的球類活動他都不行。童年時的霍金學業成績並不突出,但喜歡設計極為複雜的玩具。據說他曾用一些廢棄用品做出一臺簡單的電腦。

霍金在17歲時進入牛津大學學習物理。

1963年,21歲的他不幸被診斷患有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症即運動神經細胞病。當時,醫生曾診斷身患絕症的他只能活兩年,其後的日子是在堅強中度過的,也許堅強能改變一個人的命運,是在考驗我們是不是勇敢的來面對困難吧。

堅強而多才的霍金在23歲時取得了博士學位留在劍橋大學進行研究工作。

在霍金研究期間他發現了黑洞輻射或霍金輻射

他的發現具有極其基本的意義,它將廣義相對論、量子場論和熱力學統一在一起,其為彎曲時空中的量子場論。

1973年以後,他的研究轉向了量子引力論。雖然人們還沒有得到一個成功的理論,但是它的一些特徵已被發現。例如,空間-時間在普朗克尺度下不是平坦的,而是處於一種粉末的狀態。在量子引力中不存在純態,因果性受到破壞,因此使不可知性從經典統計物理學、量子統計物理提高到了量子引力的第三個層次。

1980年以後,霍金的興趣轉向了量子宇宙論,提出了能解決宇宙第一推動問題的無邊界條件。2004年7月,他承認了自己原來的「黑洞悖論」觀點是錯誤的。《時間簡史》的副題是從大爆炸到黑洞。史蒂芬·威廉·霍金認為他一生的貢獻是在經典物理的框架裡,證明了黑洞和大爆炸奇點的不可避免性,黑洞越變越大,但在量子物理的框架裡,他指出,黑洞因輻射而越變越小,大爆炸的奇點不斷被量子效應所抹平,而且整個宇宙空間正是起始於此。理論物理學的細節在未來的20年中還會有變化,但就觀念而言,已經相當完備了。

1985年,他因患肺炎做了穿氣管手術,被徹底剝奪了說話的能力,演講和問答只能通過語音合成器來完成。

從(時間簡史:大爆炸到黑洞)和 (果殼中的宇宙)……霍金輝煌而出色的人生總是伴隨著失敗和挫折。

2009年4月6日,霍金因病取消外訪,同月20日因病送院治理,情況欠佳。

2012年1月傳出因臉部肌肉惡性萎縮,已嚴重影響其表達能力,並有可能使他無法發出獨特的「電腦聲」。

2012年,霍金在趙曉凱收藏北京奧運火炬上蓋上了兩枚金色指紋,並題詞:「為了人類長期生存,為了世界和平,我們需要銷毀所有核武器」

2018年3月14日,霍金逝世,享年76歲。霍金逝世後,引發全球各界悼念。

21歲後的霍金憑藉著堅定的意志帶著身體的殘缺追求自己的理想不正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嗎?世上的這種人數不勝數:一生在黑暗中度過的海倫.凱勒,微笑面對人生的桑蘭,不向困難屈服的張海迪……他們的一個個事跡都令我們感動,令我們敬佩,令我們心靈一震。霍金的身體雖然殘疾的,但他的心靈卻不殘疾。

讓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再一次學術報告會上,一位女記者問了霍金一個尖銳的問題:「霍金先生,您不認為命運讓你失去太多了嗎?」而霍金的回答更是讓人心靈震顫:「我的手指還能活動,我的大腦還能思維,我有終生追求的理想,有我愛和愛我的家人……」

命運壓不垮一個人,只會使人堅強起來。霍金就是這樣的一位典型人物。我的命運比霍金好多了,所以我更應該珍惜現在,珍惜未來,努力前進,將來才能打造出一片屬於自己的天地!

相關焦點

  • 《霍金的故事》堅強背後是一個怎樣的存在
    前段時間各大媒體報導了英國物理學家史蒂芬·威廉·霍金逝世的消息,這位享有國際盛譽的科學家就這麼走了,很多人對於霍金先生的一生經歷其實也了解不多,大多來自於一些書本的生平介紹,有些人甚至僅僅只曉得他全身癱瘓,說話的時候需要藉助那臺十分黑科技的機器來傳遞自己的思想。
  • 霍金的生平事跡介紹 霍金一生作出了哪些貢獻
    史蒂芬霍金作為一位傑出的科學家,他在宇宙學上作出了極大的貢獻,大家第一次認識到霍金也是從他身殘志堅的故事開始的。那麼霍金一生作出了哪些貢獻,就讓我們看下霍金的生平事跡吧。
  • 霍金的一生到底多有趣?
    霍金的履歷作為教材被收錄在中學英語課文上,當時很震驚:都這樣了還在堅強地活著;《時間簡史》,全書共十二章,講的全都是關於宇宙本性的最前沿知識,晦澀卻美好,獨特的科技美學,一般人無法領悟;況且,霍金的樂觀和開朗是出了名的,上了歲數的都知道,除了《霍金傳》、《萬物理論》重現霍金一生之外,觀眾第一次從「影視類」作品中見到霍金本尊,應該是《生活大爆炸》。
  • 霍金的一生
    這位著名的物理學家的乳名是史蒂芬·威廉·霍金,他於1942年誕生在牛津,而不是在位於倫敦北部的家中,這是因為家人覺得在戰爭中去牛津生孩子更為安全。1963年的時候,也就是霍金21歲的時候,他被診斷出患有運動神經元病,正是這個病讓他最終一生都得靠輪椅來行動。
  • 走進霍金 艱辛而又快樂的一生
    這迫使霍金一家搬離海格特的家園遷到牛津避難。他們在霍金誕生後又回到了倫敦。童年時的霍金學業成績並不突出,但喜歡設計極為複雜的玩具。據說他曾用一些廢棄用品做出一臺簡單的電腦。當時,醫生曾診斷身患絕症的他只能活兩年,可他一直堅強地活了下來。1973年,他考察黑洞附近的量子效應,發現黑洞會像天體一樣發出輻射,其輻射的溫度和黑洞質量成反比,這樣黑洞就會因為輻射而慢慢變小,而溫度卻越變越高,最後以爆炸而告終。
  • 回顧霍金一生:狹窄的輪椅束縛不住我的靈魂
    當時,醫生曾診斷身患絕症的他只能活兩年,可他在妻子簡的陪伴下一直堅強地活了下來。霍金和孩子們到了43歲,霍金因肺炎又喪失了語言能力,他的一生都在與病魔做抗爭,但他從未倒下,所以,霍金的魅力不僅在於他是一個充滿傳奇色彩的物理天才,也因為他是一個令人折服的生活強者,霍金對世人產生的巨大力量來自他的堅強意志,他對人生的堅強樂觀甚至比科學成果更讓人敬畏。
  • 3分鐘帶你回顧霍金的一生
    個人遭遇  史蒂芬·威廉·霍金是本世紀享有國際盛譽的偉人之一,出生於伽利略逝世三百周年紀念日。霍金是否是伽利略的轉世這點不得而知,但可以知曉得確是天妒英才。霍金的一生充滿著坎坷與不幸。  霍金出生在一個戰亂的年代,兒童時代的他為躲避德國法西斯對英國倫敦的轟炸,不得不背井離鄉。
  • 霍金和霍金的預言
    霍金,全名叫做史蒂芬.威廉.霍金,英國理論物理學家,宇宙學家,享譽世界的科普作家,其中的著作《時間簡史》《果殼宇宙》《大設計》等有關物理學的科普著作被翻譯成數十種語言,暢銷量近百萬冊。,一生都被禁錮在輪椅上,醫生甚至給出只有兩年壽命的斷言,但霍金憑藉堅強的意志,一直活到了去年才去世,享年76歲。
  • 霍金成功的故事告訴我們:男孩在成長的道路上需具備堅強的品質
    導語:霍金,英國著名物理學家和宇宙學家,21歲患上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症,這種疾病不但會全身癱瘓,還導致不能發音,自身憑藉堅強的意志力研究宇宙論和黑洞,證明了廣義相對論的奇性定理和黑洞面積定理,提出了黑洞蒸發現象和無邊界的霍金宇宙模型,在統一20世紀物理學的兩大基礎理論--愛因斯坦創立的相對論和普朗克創立的量子力學方面走出了重要一步。
  • 回顧霍金一生中的重要時刻
    回顧霍金一生中的重要時刻艾姆布蘭斯傳媒霍金患病後,全身逐漸癱瘓,不能言語,手部只有三根手機可以活動。但在此期間,霍金證明了廣義相對論的奇性定理和黑洞面積定理,提出了黑洞蒸發理論和無邊界的霍金宇宙模型。在統一20世紀物理學的兩大基礎理論——愛因斯坦創立的相對論和普朗克創立的量子力學方面走出了重要一步。憑藉其成就,霍金當選為英國皇家學會最年輕的會員。
  • 人物|霍金的傳奇一生
    童年的霍金1942年1月,納粹德軍幾乎夜夜不停地轟炸英國倫敦。這迫使霍金一家搬離海格特的家園遷到牛津避難。他們在霍金誕生後又回到了倫敦。1959年17歲的霍金入讀牛津大學的大學學院攻讀自然科學用了很少時間而得到一等榮譽學位,隨後轉讀劍橋大學研究宇宙學。1963年,21歲的他不幸被診斷患有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症即運動神經細胞病。當時,醫生曾診斷身患絕症的他只能活兩年,可他一直堅強地活了下來。
  • 紀念霍金去世一周年,簡單介紹霍金的一生
    紀念霍金去世一周年,簡單介紹霍金的一生霍金的身世:霍金全名:史蒂芬.霍金,出生於英國牛津,是繼愛因斯坦霍金畢業於劍橋,也在劍橋結束了自己的一生。1988年,霍金的巨著《時間簡史》發行了。當時的銷量十分火爆,也被後來翻譯成各國語言。2001年,霍金的又一部作品,《果殼中的宇宙》出版發行了。該本書和以前的作品非常的相似,都是用來訴說宇宙的起源。
  • 一張圖看完霍金的一生
    作者:富書,來源:富書(ID:zhongchoudushu)今天是愛因斯坦的生日,但《時間簡史》作者、英國物理學家霍金先生卻在劍橋家中去世了,享年76歲。不管怎樣,我們都願意帶著最真摯的崇敬之情去回顧他的一生。《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有這樣一句話:「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時,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愧;這樣,在他臨死的時候,能夠說,我把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獻給了人生最寶貴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奮鬥。」
  • 回到星辰宇宙的霍金經歷了怎樣的一生?
    據BBC新聞等多家媒體3月14日消息,史蒂芬霍金去世,享年76歲。當人們都在極盡哀榮、悼念他的偉大之時,我們很少有人能講明白說霍金說了什麼,他經歷了怎樣的一生。史蒂芬威廉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1942年1月8日出生於英國牛津。
  • 20張照片,回顧霍金一生!
    霍金認為他一生的貢獻是在經典物理的框架裡,證明了黑洞和大爆炸奇點的不可避免性,黑洞越變越大,但在量子物理的框架裡,他指出,黑洞因輻射而越變越小,大爆炸的奇點不斷被量子效應所抹平,而且整個宇宙空間正是起始於此。理論物理學的細節在未來的20年中還會有變化,但就觀念而言,已經相當完備了。
  • 你們看中霍金的成就,我更看中他的堅強
    我最開始認識霍金大概都是在小學的語文課本上,因此那天特地再去看了一遍那個小學課文《輪椅上的霍金》。裡面的有一句話十分觸動我:醫生曾診斷身患絕症的霍金只能活兩年,但他一直頑強地活了下來,並且正是在這種令人難以想像的艱難中成為世界公認的科學巨人。
  • 傳奇謝幕 | 20張照片回顧霍金一生
    報導稱,霍金家庭的發言人向媒體公布了這一消息。霍金的子女露西、羅伯特和蒂姆在一份聲明中說:「我們親愛的父親今天去世了,我們深感悲痛」。霍金的子女露西,羅伯特和蒂姆在英國新聞協會通訊社發表的聲明中說:「我們深愛的父親今天去世了。」聲明稱,「霍金是一位偉大的科學家,一個非凡的人,他的成就將流芳百世。
  • 霍金走完了一生,這些紀錄片告訴你為什麼他有地球上最聰明的腦袋
    76歲的霍金去世了。對霍金的尊敬與緬懷,大概是出於霍金對生命的堅強和對未來的大膽想像。霍金患上會使肌肉萎縮的漸凍症後,他說:「在我 21 歲時,我的期望值變成了零。自那以後,一切都變成a了額外津貼。」由此,我們也更願意相信——霍金終於回到屬於他自己的星球去了。霍金的一生值得我們去品味,他的《時間簡史》、他腦海裡的宇宙、他對外星生命問題的思考......還好,這些紀錄片都記錄下來了。
  • 28張舊照,回顧霍金一生.
    史蒂芬·霍金是英國劍橋大學著名物理學家,現代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著有《時間簡史》《果殼裡的世界》等書。回顧他的一生,充滿了傳奇。霍金1942年1月8日在英國牛津出生。▲年輕的時霍金在大學裡。1965年,霍金與簡結為夫妻。跟簡結婚徹底改變了霍金的人生。他不但沒有死掉,而且活得蠻有激情和活力。
  • 霍金傳:用生命和時間賽跑——霍金頑強的一生觸動了我
    霍金傳:用生命和時間賽跑——霍金頑強的一生觸動了我這是我讀過非常有意義的一本書,這本書裡的主人公讓我懂得了生命竟如此的頑強,命運竟如此的多舛,他在用自己的生命和時間賽跑,在短暫的生命之旅中把自己最珍貴的知識留了下來,這本書的名字就叫做《霍金傳:用生命和時間賽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