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霍金,英國著名物理學家和宇宙學家,21歲患上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症,這種疾病不但會全身癱瘓,還導致不能發音,自身憑藉堅強的意志力研究宇宙論和黑洞,證明了廣義相對論的奇性定理和黑洞面積定理,提出了黑洞蒸發現象和無邊界的霍金宇宙模型,在統一20世紀物理學的兩大基礎理論--愛因斯坦創立的相對論和普朗克創立的量子力學方面走出了重要一步。
霍金雖然身殘但志不殘,即使命運對他如此不公,但他依然能夠樂觀面對生活,用堅強的意志力克服殘疾之患為物理學作出巨大的貢獻,他這種堅強的品質特別令人佩服,同時值得男孩去學習。
很多教育學家認同這樣一個觀點:如果讓一個男孩與一個合適的的男人在一起,這個男孩很快就會具備那些優秀品質,比如堅強、勇敢等。這個最合適的男人是誰呢?毫無疑問,是爸爸。
不管是對自己性別的認同,還是男性品質的養成,男孩都需要爸爸給他們做出榜樣。然而,在現實生活中,很多男孩的爸爸卻因為工作或事業而忽視了對兒子的教育,有時,他們甚至還這樣想:孩子有媽媽教育就已經足夠了。
也許大多數的父親還沒有意識到,爸爸教育與媽媽教育是完全不同的,記得在《父親教育,決定孩子的一生》中所說,媽媽的教育是給孩子餵紅糖水,而爸爸的教育是給孩子補鈣。
媽媽那種細膩的情感可以促使男孩變得細心和溫柔,但缺少了爸爸的教育,男孩就會因為缺少男性品質這種「鈣」而得「軟骨病」。
所以,那些還沒有意識到爸爸教育重要性的爸爸們,不管你們的事業有多忙,都應該要重視對孩子的教育。據美國耶魯大學的科學家一項研究成果表明,由父親帶大的孩子智商更高,他們在學校裡的成績往往更好,將來走向社會也會更容易成功。
那麼作為爸爸,應該如何給兒子「補鈣」,如何讓兒子變得更加堅強呢?
爸爸應該如何對待困難,才會給男孩積極的影響呢?
對此,一位爸爸是這樣分享經驗的:
不管是在生活中還是工作中,遇到難題和障礙,我都會努力做到不嘆氣、不放棄、不慌亂。
比如,有一次,我們全家人自駕遊,在半路上車卻壞了。當時我們正在高速路上,人生地不熟,而且那天天氣不好下大雨了,我如實地把我們的處境告訴了妻子和兒子。妻子一邊嘆氣,一邊抱怨:「這種天氣,在高速路上是很容易出事的。」聽到媽媽這樣說,6歲的兒子害怕地哭了起來。但我既沒有嘆氣,也沒有慌亂,而一邊安慰大家,一邊平靜地指揮大家把車推到一個相對安全的地方,然後打電話求救。半個小時之後,救援人員趕到了,我們全家人終於順利脫險了。
開車出遊,車子卻壞在人生地不熟的高速公路上,這對於任何人來說都是一個困難。在這種情況下,大多數人都會慌亂,甚至唉聲嘆氣、抱怨個不停。但這位爸爸表現得異常冷靜和堅強。對於6歲的小男孩來說,也許日後他經常還會想起這件事情,給他留下深刻印象的並不是被困在高速公路上的這件事,而是爸爸所表現出的異常冷靜和堅強。
所以,要想男孩變得堅強,爸爸首先要給男孩做出堅強的榜樣。
對於年齡較小的男孩來說,他們常常被媽媽看作是重點保護對象。比如,當男孩因為系不上鞋帶而著急的時候,媽媽馬上會幫他把鞋帶系好,當孩子向別人提出請求而表達不清時,媽媽會爭當做他的發言人,總而言之,不管小男孩遇到什麼樣的困難和挫折,媽媽總是積極為他清除一切障礙。
為了培養男孩的堅強品質,明智的父親應該懂得監督妻子不要剝奪兒子面對困難和挫折的機會。
曾看到過這樣一個場景:
在一個廣場中,一個4歲大的小男孩鞋帶鬆了,他把腳伸向爸爸,希望爸爸幫忙,但他的爸爸卻嚴肅而不失溫和地對他說:「鞋帶鬆了,自己繫上。」
小男孩蹲在地上吃力地繫著鞋帶,這時,上完洗手間回來的媽媽看見他這麼吃力想要蹲下來幫忙。但小男孩的爸爸卻急忙阻止,並對她說:「兒子已經有能力繫鞋帶,這件事情由他自己來做。」
對於4歲的小男孩來說,繫鞋帶對他們來說是一個小難題,但只要努力,他們完全有能力解決這個小難題的。
這位爸爸的做法非常明智,他不但自己沒有越權幫助兒子去解決難題,同時也阻止了媽媽的幫忙,他這樣做實際上為兒子爭取與難題做鬥爭的機會。對於年齡較小的男孩來說,如果遇到難題就有人替他們解決,他們永遠也沒有機會去學著堅強。
所以,要想男孩變得堅強,在一些小難題上適當學會拒絕。
在日常的生活中,細心的家長會發現,與女孩相比,小男孩不會輕易向困難和挫折屈服。但隨著年齡的增長,男孩們越來越愛哭、越來越容易向困難和挫折妥協了,這是為什麼呢?
作為男孩的爸爸,應該反思這樣幾個問題:
你與兒子一起與困難做過鬥爭嗎?
你知道如何去激發兒子的鬥志嗎?
你懂得如何去培養兒子的徵服欲嗎?
如果你的回答是否定的話,男孩這些愛哭、容易放棄的表現就是很自然的情況了。
為什麼會這樣說呢?
讓我們來看看一位母親的分享:
一個星期六,我正在廚房工作,突然衛生間的下水道堵了,聞著衛生間那股臭臭的味道,兒子皺著眉頭對我說,趕緊找物業的師傅來幫忙吧!
我也受不了那股味道,聽兒子這樣說,剛想拿起電話打電話給物業,孩子的爸爸正向我使眼色,我明白了他的意思,所以我就放下了電話。
這時孩子的爸爸對用輕鬆的語氣對兒子說「咱們父子來年倆一起向這個下水道」宣戰「,怎麼樣?我就不相信,咱父子倆還解決不了這個下水道的問題!」
聽到爸爸這樣說,兒子立刻來精神了,認真地去處理下水道的問題。
每個小男孩身上都有一股天生的徵服欲。如果家長把男孩的困難和挫折都解決掉了,那男孩身上的徵服欲就會逐漸消失的。所以,從培養堅強品質的角度來講,爸爸不但不應該幫助兒子解決困難,還應該製造困難與兒子一起去解決。
作為爸爸應該通過言傳身教來培養孩子的堅強。堅強,可以說是孩子身上最閃閃發光的品質和當下孩子最缺乏的品質,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只有堅強的人才能敢於承受失敗,勇於從頭再來,這是對孩子的歷練。只有經受了風浪,孩子堅持前行,才能到達成功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