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蒙德·錢德勒:騎士、酒鬼和黑色小說家

2020-12-06 新浪財經

來源:中國新聞周刊

雷蒙德·錢德勒:騎士、酒鬼和黑色小說家

雷蒙德·錢德勒

騎士、酒鬼和黑色小說家

文/康慨

發於2020.4.13總第943期《中國新聞周刊》

雷蒙德·錢德勒今天被奉為犯罪小說的大師,但1959年3月他去世的時候,只有十七個人出席他的葬禮。

他活滿了七十歲。可他的文學生涯充其量只有二十六年。在這有限的時間裡,他留給世界七部長篇小說和一部短篇小說集。這七部以洛杉磯私家偵探菲利普·馬洛為主人公的長篇,徹底改變了犯罪小說的面貌,當中的第六部《漫長的告別》,尤其被視為美國文學的瑰寶。

馬洛誕生之前的犯罪文學世界由一位女王統治著,那就是阿加莎·克裡斯蒂。在她全盛的時代,英國古典偵探小說發展到了頂峰。但古典派在敘事和人物塑造上的局限,與時代和社會的脫節,已經讓這種類型文學的缺陷變得越來越明顯。錢德勒看得很清楚,它們不過是解謎的遊戲,從藝術上來說,「都是閉門造車的結果,對世界上的事情太無知了」。他欣賞美國同胞達希爾·哈米特,那個寫出過《馬爾他之鷹》的硬漢派作家,因為他是為了那些知道街頭暴力的人寫作,用的也是這些人平時所用的語言。

錢德勒自己動筆時,決定把這種觀念付諸實踐,但在藝術上更勝一籌。1939年的長篇處女作《長眠不醒》一出手,便是硬派犯罪小說的精品了。

重建犯罪小說的一切

1888年7月23日,雷蒙德·錢德勒生於美國芝加哥,酗酒的父親很快拋棄了家庭。母親帶著他投奔英國倫敦,他隨後在達利奇學院接受了古典教育。湯姆·威廉斯所著的《罪惡之城的騎士:雷蒙德·錢德勒傳》中文版剛剛面世,他在書中寫道,像其他維多利亞時代的英國公立學校一樣,達利奇學院也充斥著中世紀的騎士精神,整體上剝離了性慾。等到1904年,錢德勒從這裡畢業時,不僅早已下定決心做一個徹頭徹尾的英國人,而且從此對性抱著厭惡的態度,「在兩性方面成長為一名純潔的青年。」

1907年,他歸化英籍,但不喜歡公務員的工作,於是做了記者,業餘寫詩,但這兩樣都算不上成功。1912年,他返回美國,在洛杉磯一帶打零工為生,五年後前往溫哥華,加入加拿大遠徵軍,赴歐參戰。戰後,錢德勒回到洛杉磯,繼續與母親生活在一起,「已經三十一歲的他十有八九還是個處男」,卻愛上了戰友戈登·帕斯卡爾的繼母茜茜。母親去世後,他於1924年和長他十八歲、已到甚至已過更年期的茜茜結了婚,但那時他並不真的知道對方的年紀。

錢德勒做了石油公司的審計師,發現妻子的真實年齡後,他本來就有的酗酒問題更加嚴重,有時還與同樣愛喝酒的女秘書亂搞兩性關係,終於在1931年落到被公司解僱的境地。

失業後的錢德勒開始從頭學習寫作,甚至重新學習英語——美國的俚語和黑話。《黑面具》引起了他的注意。這份通俗雜誌正是硬派偵探小說最早的陣地。1933年,他在該刊發表了第一個短篇小說《勒索者不開槍》,繼而寫出一系列頗受歡迎的短篇。

長篇處女作《長眠不醒》於六年後問世,菲利普·馬洛在書中首次亮相,受僱於病入膏肓的老將軍斯特恩伍德,調查他因女兒的賭債而遭人勒索一事,卻捲入將軍女婿失蹤的疑案。1946年,好萊塢把此書搬上了銀幕,由大明星漢弗萊·鮑嘉和勞倫·白考兒主演,大大地提升了錢德勒的知名度。《長眠不醒》獲得成功以後,他又寫了六部長篇——《再見吾愛》《高窗》《湖底女人》《小妹妹》《漫長的告別》和《重播》,均以馬洛為主人公和敘事者,其中又以《漫長的告別》最受矚目。

小說一開場是這樣的:「我的目光第一次落在特裡·倫諾克斯身上的時候,他正坐在一輛停在舞者俱樂部門外高臺下的勞斯萊斯銀魂裡,喝得醉醺醺的。」馬洛與倫諾克斯之間發展出了一種頗不自在的友誼,直到警方找上門,他才發現朋友涉嫌殺妻潛逃。他受僱去陪伴酗酒的暢銷書作家韋德,得知韋妻是倫諾克斯的前妻,倫妻又是韋德的情婦。

書中曲折離奇的情節和簡潔明晰的語言令人稱道,但更重要的是錢德勒對富人階層糜爛生活和統治階級腐敗權術的揭露。與古典偵探小說裡的福爾摩斯、波洛和馬普爾小姐不同,馬洛不再置身事外,僅憑直覺和邏輯推理辦案,而是時時刻刻感受到所處的環境。他面對的與其說是謀殺、暴力和屍體,不如說是這些東西背後的腐敗、貪婪、淫慾和姦詐。「這個世界根本就是一個林莽;饒有諷刺意義的是,正是腐敗的警察,給了它一層薄薄的秩序的外衣。」英國作家和評論家、《發條橙》的作者安東尼·伯吉斯說,「你可以向每一個人告別,唯獨永遠也不能向他們告別。」這使得馬洛小說遠遠高出一般的犯罪文學,而自覺地肩負起了社會批判這一更為重大的使命。

「儘管古典式偵探小說和硬派私人偵探小說大體上都遵循『引入偵探、介紹案情、展開調查、查明結果、確定罪犯』的故事輪廓,但前者側重從眾多嫌疑犯當中找出真兇,而後者強調表現偵探與罪犯的衝突。」黃祿善在《美國通俗小說史》中寫道,「有時這種衝突是心理上的,有時則表現為槍戰、拳擊等形式的暴力爭鬥。但無論屬於哪種情況,作為小說主人公的私人偵探都無一例外地起著罪惡審判官和懲罰執行官的作用。他既是現代資本主義社會種種腐敗的暴露者,又是現代法律制度不完善的情況下以暴制暴、扶正壓邪的理想人物。」

孤獨及孤獨所創造的

錢德勒傳記中譯本《罪惡之城的騎士:雷蒙德·錢德勒傳》的出版,還讓我們有幸接觸到錢德勒的書信,儘管只是零星的引用,卻也可以看出錢氏書信大家的風採。

1949年,他在給英國朋友和出版商哈米什·漢密爾頓的生日賀信裡寫道:「你已經是個五十歲的老人了,真糟糕啊,或者還沒有那麼……我很同情你。這是個糟糕的年紀。五十歲的男人既不年輕,也還沒老去,甚至算不得中年。他的時代已經過去,但尊嚴卻還沒有到來。對年輕人來說,他既年老又平庸。對於真正的老人來說,他既肥碩又貪婪。他只對銀行家和收稅員尚且有用。幹嗎不開槍把自己打死,了結這樣的人生?想一想前方可怕的未來,你可能像蕭伯納那樣,變成長鬍鬚的骷髏,也可能變成滔滔不絕的蟬,甚至變成過時的搶鏡的人。」

1954年底,茜茜因為肺炎去世了。錢德勒的生活分崩離析,再也沒能恢復過來。他寫信給漢密爾頓:「她是我的生命之光,是我的全部奢望。我做過的所有事情,不過是為她暖手的火。」

他開始更加嚴重的酗酒,1955年2月開槍自殺,但第一槍打偏,第二槍啞火,警方及時趕到,阻止了第三槍。對孤獨的恐懼讓其他女人進入了他的生活,他卻繼續過著孤獨的日子。

偵探馬洛也是個孤獨的人。他對女人的冷淡、對男性友誼的忠誠、對性交的厭惡——直到《漫長的告別》,我們才第一次看到馬洛與女人發生性關係——引起了後人對錢德勒厭女症和性取向的很多猜測。在所著傳記中,威廉斯將馬洛對女人的態度,歸因於錢德勒幼年時父親對母親的傷害和英國公立學校對性的拒斥。所謂的「腐國」成全了馬洛這樣一個硬漢。

錢德勒的經理人伯尼絲·鮑姆加滕顯然是個敏感的女人。拿到《漫長的告別》手稿後,她擔心馬洛在社會良知、孤立無援和男性友誼的路上走得太遠,於是寫信給錢德勒,指出馬洛已經「變成了一個近似基督的人物」。作家覺得經理人對他的誤解不可原諒,怒而與之分道揚鑣。因為他的確是要馬洛經歷考驗、甚至遭到背叛,卻寧願殉道也要堅持原則的。如果以前這一點表現得還不是那麼明顯的話,這一回他鐵了心要這麼處理。

作為錢德勒的後輩同行,美國偵探小說家安德魯·克拉萬認為,美國文化往往在知識分子不在的地方發展得最好。犯罪小說就是這樣一個領域。但知識分子註定會發現馬洛。文學批評家和馬克思主義政治理論家弗雷德裡克·詹姆森就錢德勒寫過多篇雄文,稱他為「美國生活的畫師」,說他借用偵探小說的公式,通過犯罪調查進入與生活各階層的接觸,以此搭起架子,再填入具體的社會和心理描寫、與環境相適的人物形象和對人生悲劇的洞察。

另一位馬克思主義哲學家齊澤克深以為然。他說,在錢德勒的瑞典傳人亨寧·曼克爾身上可以看到,偵探小說的公式是外置的一套僵化規則,但在那沒有藝術可言的護甲裡面,你會發現老藝術家像小孩子一樣跳著舞。

「默默承受宿命般的巨大力量」

錢德勒一心跳出犯罪小說的護甲,以文學藝術家立世,但至死未能如願,並認為這是他最大的失敗。

不過,安東尼·伯吉斯將《漫長的告別》選入了1984年出版的《現代小說佳作99種》,說它「結構精美,文風簡練……如果這還不能算是文學,那麼什麼才是呢?」

大詩人WH·奧登很早就看出,錢德勒真正的興趣不在偵探小說,而在於對犯罪環境的嚴肅研究,「他那些有力卻極度壓抑的書,不該作為遁世文學來閱讀和評價,而應該被視為藝術作品」。

錢德勒式的硬派風格影響深遠。曼克爾以降北歐黑色小說的社會批判精神似乎與此一脈相承,對道德瓦解、法律不公、媒體無能、歧視婦女,以及大資本家偽善與墮落的描寫,莫不具有現代性和普遍性,因而風靡世界。

另一些作家則從錢德勒身上學習他對語言的運用和對人物的處理。日本小說家村上春樹是其中有名的一個。他寫過專論馬洛的文章,指出錢德勒雖然受到海明威很大的影響,但兩人筆下的硬漢還是有著很大的不同。馬洛不會像海明威的拳擊手那樣正面死磕,而是「默默承受著那宿命般巨大的力量,被它吞噬,受它驅使,同時在這旋渦中努力尋求自我保護的方法」。

也許海明威的硬漢到底不脫浪漫的氣質,錢德勒的馬洛才是貼近我們現實的選擇。在社會的濁流中,這樣的人既做不成必然粉身碎骨的反對者,又不甘心同流合汙,他只能用個人的美學、規範和道義悄悄地抵抗,「多數情況下,即便明知會失敗,仍挺直身軀努力迎上,不辯解,也不誇耀,只緊閉雙唇,通過無數個煉獄。在此,勝負早已失去其重要性……因為他們明白,沒有道德倫理,人生將失去根本的意義」。

相關焦點

  • 罪惡之城的騎士:雷蒙德·錢德勒為何被作家們如此尊崇?
    除去作為偵探小說家的錢德勒外,他還是好萊塢電影史上的金牌編劇,與希區柯克、比利·懷爾德等導演合作,締造了好萊塢式黑色電影,兩度提名奧斯卡金像獎。他的小說《長眠不醒》,不僅奠基了「硬漢派」偵探文學的經典招牌,還為隨後的城市犯罪小說和當代好萊塢驚悚片提供了不朽的典範。《漫長的告別》一出版便斬獲愛倫·坡獎,成為20世紀美國文學黃金時代四大傑作之一,與《了不起的蓋茨比》《太陽照常升起》《在路上》齊名。
  • 雷蒙德·錢德勒:好萊塢的寵兒
    村上春樹更是雷蒙德·錢德勒的忠粉。他表示,自己每每陷入寫作上的困境,便會打開《漫長的告別》,而讀者們也能從《尋羊歷險記》和《1Q84》中感受到村上敘事中的「錢德勒文風」。村上翻譯錢德勒的小說,曾直接帶動過日本讀錢德勒的熱潮。
  • 雷蒙德·錢德勒:「我的父親是個酒鬼」
    【編者按】3月26日,是美國「硬漢派」偵探小說家雷蒙德·錢德勒逝世61周年的紀念日。雖然已經去世60多年,但雷蒙德·錢德勒的七部長篇小說依舊被讀者閱讀和喜歡,《漫長的告別》、《長眠不醒》……而他在小說中塑造的偵探菲利普·馬洛這一硬漢形象,也依舊矍鑠,無法超越。
  • 雷蒙德·錢德勒誕辰130周年 代表作《漫長的告別》珍藏版上市
    今年是世界文壇大師雷蒙德·錢德勒誕辰130周年,其代表作《漫長的告別》插圖珍藏版近日於國內上市。記者14日從該書的出版方獲悉,這本大師之作上市僅3天,銷售量就登頂噹噹新書榜第一位、亞馬遜kindle總榜第一位。
  • 讓村上春樹崇拜的作家,雷蒙德·錢德勒這十句名言,讀完讚不絕口
    雷蒙德·錢德勒同樣是一位推理小說家,但他是唯一一位以推理小說家的身份進入經典文學殿堂的作家,這一殊榮不僅是對作者的肯定,也為推理小說拔高了一個層次。我們熟知的諾貝爾文學獎「陪跑王」村上春樹,他最喜愛的作家有兩位,其中一位就是雷蒙德·錢德勒,另一位則是大名鼎鼎的陀思妥耶夫斯基。
  • 雷蒙德·錢德勒:美好的事物自會久存
    雷蒙德·錢德勒1951年,雷蒙德·錢德勒動筆寫自己的第六部長篇小說。小說從1950年開始構思,1951年10月,經過一次重寫後,錢德勒完成了小說的初稿,定名《艾德瓦利之夏》,艾德瓦利是小說中提到的一個社區。
  • 如何寫犯罪小說,村上春樹的偶像雷蒙德·錢德勒說:懸疑要素只是...
    最近,南京出版社推出了由湯姆·威廉斯撰寫的《罪惡之城的騎士:雷蒙德·錢德勒傳》。《罪惡之城的騎士:雷蒙德·錢德勒傳》南京大學出版社這是首部譯成中文的錢德勒傳記,也是目前僅有的四部錢德勒傳中最新的一部,披露大量此前未曾公開的資料,深入的調查、豐富的信件與檔案、可讀性極強的動人筆觸,均使本書成為了解和研究錢德勒其人其事的珍貴材料。
  • 紀念雷蒙德·錢德勒:他始終活在虛無的邊緣
    1  45歲那年,從未涉足寫作的雷蒙德·錢德勒開始揮筆創作偵探小說,因為通俗文學雜誌《黑面具》的賞識,從此一發不可收。之後,這位大器晚成的美國作家在寫作的路上越走越遠,直到1959年死於肺炎。而偵探小說史,也將失去榮耀的一筆:作為「硬漢派」偵探小說的開創者和靈魂人物,只有他,也唯有他,堂而皇之地進入了嚴肅文學的殿堂。  倘使沒有了菲利普·馬洛——錢德勒塑造的這個謬誤百出,卻有金子般心靈的「騎士」,偵探小說將依然是福爾摩斯或是波羅這樣堪稱完美的超級偵探形象的一統天下,他們頭腦冷靜,觀察敏銳,一個個撲朔迷離的案件,經過他們的抽絲剝繭,去偽存真,迷霧就會漸漸散去,最後水落石出。
  • 永遠不要讓結局遮擋了故事的光芒——雷蒙德·錢德勒語錄
    ——雷蒙德·錢德勒 《漫長的告別》「錢有個古怪的特性,」他繼續說,「數目巨大的錢好像自有其生命,甚至自有其良心。錢的力量變得很難掌控。人向來是一種可以用錢收買的動物。人口的成長、戰爭的大開銷、無止境的重稅壓力—正在使人越來越容易被錢收買。一般人疲憊又驚慌,疲憊又驚慌的人是講究不起理想的。他必須養家餬口。我們的時代公德和私德都在驚人的衰退。
  • 匯總假面騎士中厲害的黑色騎士,亞克零號大殺四方
    在最新的特攝雜誌中,黑色騎士假面騎士亞克零號的出現讓人眼前一亮,不禁讓人們想到了劇中那些驚豔厲害的黑色騎士,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吧1、假面騎士build危險形態假面騎士build的一個暴走形態,也是一個著名的二叔代打形態
  • 假面騎士黑色騎士街機卡:危險形態超帥
    點擊上方文字「假面騎士遊戲」關注我們的公眾號假面騎士零一前段時間公開了亞克零號的街機卡,作為假面騎士零一的最終
  • 時尚 SUV 先鋒 黑色騎士登場
    不隨波逐流不墨守成規它的存在是對時尚最好的定義它是黑色騎士它是保時捷 Macan
  • 韓服《黑色沙漠》更新黑暗騎士和魔女傳承
    【17173新聞報導,轉載請註明出處】 近日,韓服《黑色沙漠》更新了「黑暗騎士」和「魔女」的傳承。 具備「黑暗騎士」和「魔女」角色的玩家,可在56級進行覺醒之後獲得傳承委託,完成傳承。
  • 雷蒙德·錢德勒:被村上春樹頂禮膜拜,小說常銷不衰
    雷蒙德·錢德勒3月26日是美國文壇巨匠雷蒙德·錢德勒逝世60周年忌辰,他是世界文學史上為數不多的被寫入經典文學史冊的偵探小說作家。作為美國文學黃金時代作家之一,40多歲開始寫作的錢德勒與海明威、菲茨傑拉德等齊名,他的作品更是備受加繆、錢鍾書、村上春樹、阿城等小說大家的推崇。
  • 假面騎士裡的黑色騎士:亞克零號即將登場,危險兔坦秒殺藍羽!
    在假面騎士零一五月份的情報裡我們看到了新騎士亞克零號的登場,很有可能會是零一最終boss。畢竟金屬原子簇和狂暴巴爾坎都在他手中相繼吃癟。整個造型是以黑色為主,有點像零一的墮落形態。縱觀假面騎士的歷史,黑色騎士的整體實力來說還是相當強大的,黑影除外!
  • 酒吧文化和酒鬼,酒鬼除了alcoholic,英語表達有多少?
    羅馬帝國時代,修建了條條大路,於是路邊小店如雨後春筍般湧現,這些小店和我們現在所見的夫妻店也沒什麼區別,通常開在在住宅的前面,為路過的人提供各種必需品,包括書籍、食物和葡萄酒。這些地方很快就演變成了公眾聚集、閒聊和討論重要社區事務的集會場所,酒吧public house (pub) 就這樣誕生了!如今,僅英格蘭就有48000家酒吧。而在美國,酒吧(bar)和酒館(tavern)在歷史上是各路新聞和商業交易的中心,而不僅僅是喝酒的地方。
  • 《無頭騎士異聞錄》手遊2015年春即將上線
    《無頭騎士異聞錄 DuRaRaRa!!》改編手遊《無頭騎士異聞錄:the Underside》即將於今春正式發行。本作是一款以日本電擊文庫於1月放送的TV動畫《無頭騎士異聞錄 DuRaRaRa!!》2015年1月番所改編的社交遊戲。
  • 四位新形態的假面騎士,紫色騎士和橘色騎士很帥氣
    四位新形態的假面騎士,紫色騎士和橘色騎士很帥氣1、假面騎士Calibur(邪王飛龍形態)這是反派假面騎士Calibur的最新形態,主要使用邪劍驅動器加上邪王飛龍奇幻駕馭書變身而成的強化形態,以暗黑劍月暗為武器
  • 雷蒙德·錢德勒的傳記,他如何將犯罪小說變成一門藝術?
    《罪惡之城的騎士:雷蒙德·錢德勒傳》內容簡介我們對雷蒙德·錢德勒的了解總是摻雜著各類秘聞和真真假假的逸事,他的一生同他的代表作《漫長的告別》一樣撲朔迷離。如今,「文學偵探」湯姆·威廉斯跨越大西洋兩岸,吸納大量新的採訪、此前未曾公開的信件和檔案,幫助我們了解這位神秘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