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之旅•山山而川,生生不息——周邊國家駐華使節參訪陝西現場...

2021-01-08 澎湃新聞
生態之旅•山山而川,生生不息——周邊國家駐華使節參訪陝西現場報導(結局篇)

2020-12-12 12: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退耕還林 美麗鄉村】

座座沙梁道道灣,退耕還林綠山川。11日清晨,山間的小路上一輛輛中巴緩緩繞行至山頂,周邊國家駐華使節代表團驅車來到被稱作生態修復「延安樣本」的寶塔區馮莊鄉薛張流域退耕還林綜合示範點。剛下車,使節們就被眼前的美景所震撼,遍布黃土高原的油松、側柏等常青樹種在藍天、白雪和金色陽光的映襯下,構成了一幅壯美的山川圖。

 

馮莊鄉鄉長向代表團展示了當地退耕還林前後的對比圖,並介紹了當地政府按照山、水、田、林、路「五位一體」綜合治理的措施,實現了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水土保持效益。使節們表示,馮莊鄉退耕還林的成功做法和經驗對其他國家生態環境保護有重要參考價值,希望能夠借鑑。(圖1-2)

左一為蒙古國大使

 

看到蒙古國駐華大使對這些能夠抵禦沙塵侵襲、防止水土流失的樹種很感興趣,鄉長隨即挑選一棵優質樹苗熱情相贈。大使動情地表示,要把這棵象徵著友誼的樹苗帶回北京精心培育。

 

馮莊鄉是中國第一個農村團支部的誕生地,下轄的康平村是遠近聞名的美麗鄉村示範點,使節們沒有錯過大飽眼福和口福的機會。通過參觀陝北窯洞特色民宿小院、生態農業大棚,品嘗當地美食,使節們全方位領略了康平村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村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社會主義新農村風貌。

聽取美麗鄉村建設情況

 

參觀民宿小院、草莓大棚,了解蜜蜂授粉技術

 

好客的陝西老鄉邀請品嘗當地特色農產品

 

【溼地修復 綠水青山】

「來到了南泥灣,南泥灣好地方,好地呀方。」在這耳熟能詳的廣播歌曲中,代表團一行來到「陝北的好江南」——南泥灣,實地了解了當年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以八路軍三五九旅為代表的抗日軍民在當地披荊斬棘、艱苦創業,開展大生產運動的光輝歷史,對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南泥灣精神有了更直觀認識。

南泥灣黨徽廣場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進入新時代,南泥灣翻開了恢復溼地、保護生態的新篇章,踏上了綠色發展、和諧發展的新徵程。使節們感嘆道,南泥灣的今昔巨變是中國建設發展成就的一個生動縮影。

使節們考察南泥灣生態溼地修復情況

工作人員獻唱《南泥灣》,使節們交口稱讚。

 

【話別】

悲莫悲兮生別離,樂莫樂兮新相知。四天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周邊駐華使節領略了十三朝古都西安、革命聖地延安的獨特歷史文化魅力,感受到了陝西省高質量發展的強勁脈搏,親眼見證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生態文明建設的偉大成就。參訪期間,使節們與地方省市各界人士充分交流,深入挖掘周邊國家與中國的合作潛力,拉緊友好紐帶。離別在即,使節們都感到收穫滿滿、意猶未盡,紛紛與中方人員握手話別,表達依依不捨之情。

 

離別不是終點而是起點,阿亞期待與你們再會哦!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13國駐華使節會聚蘇州 共同開啟中國刺繡海外之旅
    13國駐華使節會聚蘇州 共同開啟中國刺繡海外之旅 駐華使節及其夫人正在認真地學習蘇州刺繡技藝。
  • 生生不息的溼地,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生態家園
    近日,陝西衛視《陝西新聞聯播》欄目播出《生生不息的溼地----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生態家園》將西安滻灞生態區作為陝西省5年來生態文明建設成果代表之一進行了報導生態文明建設的目的就是讓我們每一個人的生活環境越來越好,而現在,在我們身邊已經有很多人感受到了我們的生活環境變好了
  • 國家航天局邀請多國駐華使節及國際組織人員觀摩中國首次火星探測...
    今天(14日)上午,中國國家航天局邀請部分外國駐華使館及國際組織人員,赴河北懷來觀摩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著陸器懸停避障試驗,並參觀相關試驗設施。本次觀摩活動是中國火星探測任務首次公開亮相。火星探測什麼樣?我們的探測器將如何落在火星上?在距離北京市區約三四個小時的車程,位於河北懷來的地外天體著陸綜合試驗場裡,矗立著一座高約140多米的地外行星探測試驗塔架。
  • 非洲五國駐華大使與愛非盟創始人李青一同直播
    愛非盟全程參與此節目的策劃和籌備, 並獨家邀請首場亮相的貝寧、衣索比亞、盧安達、南非、坦尚尼亞等非洲五國駐華使館,在五國駐華大使的信任與支持下,愛非盟與使館攜手合作,負責甄選參與直播的五國特色商品。現場大使們邀請愛非盟創始人李青女士同框直播,為全網幾千萬電視觀眾和網友,展示並推薦來自非洲的13件明星商品,力揚五國"國貨之光"。
  • 陝西:秦嶺生態和生物資源保護是事關實現「美麗陝西」和國家生態...
    按照省委部署,11月30日,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郭永平赴周至縣,對他聯繫的重大項目「陝西秦嶺生態和生物資源保護工程」進行調研。他強調,秦嶺生態和生物資源保護是事關實現「美麗陝西」和國家生態安全的大事,要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強生態保護系列講話精神,特別是關於秦嶺生態保護的重要講話精神,充分發揮秦嶺極為獨特的區位優勢和無可比擬的戰略價值,讓群眾享有更多「獲得感」。
  • 生態足跡如何幫助中國創建可持續發展社會(圖)
    國合會2007年年會現場   中國網記者前方報導:今日(11月28日),中國環境與發展國際合作委員會(簡稱國合會)2007年會在北京長城飯店隆重舉行。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兼國合會主席曾培炎、國合會副主席中國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副主任解振華、國合會副主席特普費爾先生和布倫德先生、聯合國副秘書長環境署執行主任施泰納先生、國合會秘書長祝光耀,以及有關國家和國際機構的代表、駐華使節的代表等出席了會議,共同就《創新與環境友好型社會》這一主題展開討論。世界自然基金會的總幹事裡皮在會上作了發言。
  • 國產「新舟-600」飛機首次出口非洲大陸,貝寧代表團現場驗收
    8月18日,貝寧客戶首架「新舟-600」飛機驗收工作在陝西西安圓滿完成,這標誌著「新舟-600」飛機首次成功出口非洲大陸。航空工業西飛民機總經理王程寬(右)向貝寧駐華大使阿多維蘭德贈送代表飛機交付的玉鑰匙 由貝寧駐華大使阿多維蘭德和參贊埃巴赫組成的驗收代表團隊
  • 澳門新聞界高層參訪揚州 零距離感知「好地方」魅力
    中新網揚州1月6日電 (記者 崔佳明)「揚州是個好地方,依水而建、緣水而興、因水而美,是國家重要歷史文化名城」。6日,澳門新聞界高層參訪揚州,在江蘇省委統戰部常務副部長李國華和揚州市委副書記、統戰部部長孔令俊的陪同下,零距離感受「好地方」揚州的獨特魅力。
  • 臺北科技大學青年學生參訪考察團到河源廣州參訪考察
    在河源市燈塔盆地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展示廳參觀河源特色農產品。    3月31日至4月4日,臺北科技大學青年學生考察團一行24人到河源、廣州參訪考察。河源市政協副主席梁國華、唐漢芳,省臺盟副主委鄭廣臺、廣州市臺聯會長葉耀華、副會長廖如先後會見了參訪考察團。    此次活動由河源市臺辦、臺聯會邀請,聯合廣州市臺聯會共同舉辦。
  • 四國駐華大使這樣說
    2020年11月4日至10日,第三屆進博會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如期舉辦,69個國家駐華使節和國際組織駐華代表在上海線下會場出席開幕式。外國賓朋對進博會和上海的印象如何?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吧。關注中小企業的瑞士大使2020年是中國與瑞士建交70周年,正值第三屆進博會在滬舉辦。瑞士駐華大使羅志誼來滬參加第三屆進博會相關活動。
  • 馬來西亞濱城:最小國家公園,蟲鳴大地的生態之旅
    蟲鳴大地是馬來西亞一座蝴蝶博物館的名字,在檳城的一次生態之旅後,這四個字總在我腦海中縈繞不去,變成一幅畫面——寂靜溼潤的雨林,白鷺翻飛的紅樹林,海龜出沒的海岸,潔淨豐富,動植物棲息,蟲鳴鳥語且為歌。★最小國家公園檳榔嶼國家公園是世界上最小的國家公園。
  • 劉慶峰:AI發展面臨四大機遇 只有生態才能生生不息
    10月23日,在2020科大訊飛全球開發者大會現場
  • 漳河:桃花水母生生不息的樂園
    今年夏季,雨水充足,為漳河桃花水母生息繁衍提供了良好條件,出現了大面積桃花水母分布活動的景象,使漳河國家重要溼地成為了桃花水母生生不息的樂園。索氏桃花水母在地球上生生不息5億多年,是寒武紀時期古生物遺存的一種珍貴自然資源,如今瀕臨滅絕,在我國被譽為「水中大熊貓」。漳河為國家重要溼地,自古是荊楚大地注入萬裡長江中遊的一條支流河,1966年,地處鄂中荊門山區的漳河築壩建設成為全國八大水庫之一,其庫容量為21億立方米,是長江中遊地區的重要水源地。
  • 香港大學-北京大學EMBA企業參訪活動回顧
    香港大學-北京大學EMBA 2020級學員們在此期間展開企業訪談和遊學形式,用不同的方式體會和記錄後疫情時代的中國商業發展走向,參訪德國奔馳公司聽取跨國企業的經營理念,解密國內民營火箭廠了解國之重器之業,探訪中國最大網際網路公司之一的騰訊,了解科技公司在疫情時期發揮的作用和為社會做出的貢獻。
  • 博研商學院總裁100班參訪活動:走進柯諾醫療器械
    2020年12月16日,博研商學院總裁100班近四十位同學走進學員幸雪蓮的企業——佛山市柯諾醫療器械有限公司進行參訪活動。此次參訪活動具體行程由博研教育總裁100班教務組老師們統籌組織,來自不同行業三十多位企業家學員參與。
  • 胡和平會見塞爾維亞駐華大使米蘭·巴切維奇
    原標題:胡和平會見塞爾維亞駐華大使米蘭·巴切維奇   11月4日下午,陝西省委書記、省長胡和平在楊凌示範區會見了塞爾維亞駐華大使米蘭·巴切維奇。   胡和平對米蘭·巴切維奇一行作為主賓國代表來陝參加第24屆中國楊凌農業高新科技成果博覽會表示歡迎。他在簡要介紹陝西省情後說,陝西是中國農耕文明的發祥地,自古就是我國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