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過延吉河的健康橋,南北兩岸已經垂柳多姿,如同美女,悠閒的站在那裡,一個個大石頭在水中像一條船,也如同一個動物在那裡,岸邊的那些石頭,一如既往的堅守著河堤,迎接洪水肆孽的衝擊。
向北緩坡而行,延吉廣電樓的右側有一條新修建的「陽光隧道」,筆者之所以稱為「陽光隧道」,主要因為它是開鑿山丘,沒有棚洞,敞開通道,陽光明媚。
這座土山北起煙集烽火臺,南至小墩臺遺址,即延吉公園北山涼亭,是延邊先人們繁衍生息,防護安全,留有遺址之地,值得銘記這段歲月的歷史。
這座山雖然不大,但此段通行老體育場的外環路卻十分陡峭,足有45°角,如果遇到冬季,冰雪就像一個攔路虎,無人敢通行;人員行走,也是氣喘籲籲,山丘真是「無事不登三寶殿。」
1996年,延邊球迷逢主場便為敖東東北虎隊加油助威,去體育場的路上行人車輛魚貫而行,就連健康橋、西山的陡坡路都是行人如潮,人們流著汗水登山去看比賽,有的年輕球迷,乾脆像個猴子攀樹觀球,不顧危險,也不耐著性子擁擠去購買球票,攀樹成為延邊一個獨特的看球方式。
如今,橫臥在這裡的山丘,已經變成通途。它就像一塊切糕,用刀在中間切開一條,底部平整,雙向車道,劃著豎線,石壁貼面,流光溢彩,別有天地,車水馬龍。值得一提的是:隧道呈現人性化,兩側人行道就有4米,且高出車行道,既美觀又有安全感。
在進出口兩端,保持了原有車道,設置寬闊的人行石階,加固了欄杆,方便行人。
進入隧道,體驗心境,感受時代,巨大變化,旅遊城市,日新月異,增光生色,走出隧道,舉目望去,群山翠綠,柳絮花開,音樂遠揚,感受幸福。
老體育館,空曠地域,曾幾何時,高樓林立,直入雲天,試比高低。
綠地一角,濃縮球場,孩子運動,足球之鄉,再現虎威。
外環隧道,直通快捷,減少擁堵,保證安全,助力旅遊,飛速發展,續寫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