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文化的作用不僅在於為經濟建設提供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還在於對提高人的文明素質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鎮巴縣在創建文化先進縣的歷程中,歷屆黨委、政府和當地的文藝工作者前赴後繼,把繁榮發展地方先進文化作為衡量社會進步的主要指標,使該縣的文化建設新人輩出、佳作折桂、好戲連臺,呈現出百舸爭流勇爭先的勢頭,其創造的有益經驗值得借鑑。
扶貧扶智中,文化扶貧尤為重要。步入扶貧領域快車道之際,5·19中國文化旅遊日鎮巴分會場,那種全民參與、萬人空巷、群山沸騰的廣場民歌扣人心弦震撼靈魂的壯觀場面,傳遞著鎮巴兒女熱情質樸的精神和文化自信。面對如此震撼的文化氛圍和開幕式場面,市委常委、副市長謝京帥深有感觸地說:在鎮巴,她度過了快樂的時光,也體會到了鎮巴文化的真正魅力。
那麼,什麼是鎮巴文化?鎮巴文化的魅力究竟在哪裡?如何深層次地打造和煅鑄鎮巴文化的優秀品質,如何在精準扶貧的深水區和時代夢想的拐點上尋找鎮巴文化獨樹一幟的裡程碑?說到底,如何推進鎮巴文化的造山運動,以此來吻合縣情民情和人文發展的深度和廣度?
作家和作品是一個時代精神風貌的再現。著書立說當成為這個多元化時代神聖而偉大的職業和崇高的精神追求。該縣提出的一本書,不是指文化大縣一年一度就一本書而已,特指精品工程。我們處在《創業史》《張居正》《平凡的世界》《白鹿原》《秦腔》這樣一個優秀作品和人才輩出的偉大時代,鎮巴文藝工作者也應該與時代同步,衝刺逾越秦嶺走過潼關面向全國的精品。一部書或系列的書,它是民族的,又是地域的,是思想的,又是生命的。鎮巴本土文藝工作者的五個一工程獲獎書目,是具有廣泛的讀者群的讀物。這部作品,它穿越歷史,走過荒原,滑翔深海,在古老土地上涵蓋了文藝工作者的生命體驗,它代表了鎮巴文藝工作者的整體實力,它豐富了哲學、美學、文學、藝術學、民俗學及歷史學的智慧庫。它像《鎮巴民歌總匯》一樣的大氣、實用、耐讀和傳承,並由此而閃耀出樸素和寧靜的壯美。從理論上來說,它具有特立獨行的思想者和貫穿作者生命體驗的生活碰撞;從哲學的觀點看,又始終處於既是審美的,又是辯證的哲學境界。它無疑在充滿激情地歌頌沸騰的現實生活壯麗的人生畫卷,深刻地揭示社會矛盾和大千世界的萬千氣象。鎮巴的文藝工作者為了這本書,數十年痴心不改地奮鬥、堅守、耕耘,諸如蔡茹桂、譚啟九、劉光朗、胡遠清、石清華、胡定安、肖剛順、康華伊、董潤芳、陳軍、梅冬盛、周孝德、郝明華、王富坪、王幫斌、彭光琴、胡明富、向成忠、楊盛峰、江成雲、郝明森、周瓊、袁友強、袁永強、郗真文、周國平、寧文海、張新林、王兵、姜宗祥、陳登科、趙成保、張福榮、梁紅梅、高短短、周維波等等,在文學藝術的百花園裡,他們把青春乃至於生命的全部,都貢獻給了鎮巴的文化事業。
為了這本書,2011年,中國散文年會在鎮巴召開。年會的召開,使這片土地成為中國散文年會的創作基地。為了這本書,2017年,首屆鎮巴扶貧徵文頒獎活動和散文專著《風從巴山來》《班城散記》作品研討會在鎮巴山城如期舉行。會期,賈平凹、沈奇、朱鴻、馮積岐、張虹、李漢榮等國內文壇代表人物雲集鎮巴,再次展示了這片土地的神奇魅力。為了這本書,多部專著如《大巴山紀事》《光棍梁》、《過街樓》《穿越時空的追捕》《在孩子與一朵花之間散步》《樹影書香》《莊周夢蝶》《邃谷探幽》《倚窗看紅塵》《涅木般時光》先後脫穎而出。為了這本書,胡遠清《山的啟示》和新銳詩人高短短先後在《人民音樂》和《人民文學》等國內最高音樂和最高文學殿堂亮相。為了這本書,本土電影《風雨天池寺》《鎮巴女子》《陝南往事》連續創作拍攝並搬上銀幕與觀眾見面。新的影視收穫提升了這片土地的文化內涵和藝術品位,讓鎮巴成為了新的影視創作拍攝基地。
在相繼獲得全國文化先進縣和「中國民間藝術之鄉」榮譽稱號的同時,近年來,一館一院及「巴山深處百靈鳥」縣文工團又先後獲得全國文化工作先進集體,鎮巴民歌也榮登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縱觀歷史,班超食邑地讓投筆從戎的班超精神,自始至終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閃耀著思想和理性的光輝;章草大師王世鏜讓這片土地風流千古,底蘊綿長;新文化運動的創始人沈伊默先生,在漢桂飄香的班城把橫絕古今的童年夢想留給了這片星耀九州的土地。在此基礎上,一臺戲的提出,它是基於縣情、歷史和所取得的成果,高瞻遠矚地提出了更高的目標。縱橫歷史,關注現實,呼喚未來,走過六十年光輝歷程的「巴山深處百靈鳥」愈來愈顯示她貼進生活、貼進時代的靈魂需求。歷史上,這片神奇而古老的土地上,有一批享譽三秦乃至全國的優秀舞臺藝術人才。馬驥家、劉光朗、胡遠清等等,他們把鎮巴民歌、鎮巴山歌劇、鎮巴地方戲曲推向一個新的高度。像馬驥家、劉光朗這樣的藝術人才,他們當之無愧地成為鎮巴歷史上的舞臺藝術絕配。如今,驥家老師已經作古,但光朗先生依然在其舞臺藝術和民歌生涯的廣袤原野,老驥伏櫪地苦苦耕耘。而胡遠清,仍然在苦其心志、勞其筋骨,在音樂創作和民歌理論研究領域境界高邁、獨闢溪徑、見解超群。歷史上,這三架馬車,都在人民音樂的最高殿堂一展丰采,魅力遠航。於是,鎮巴文化的一臺戲就有了豐富的歷史文化底蘊和自豪神逸的人文根脈。一臺戲的提出,是緣於傳統文化的流脈而水到渠成。縣委的導向,政府的抓手,群眾的參與,隊伍的壯大,是堆壘一臺戲的生命金字塔。
問題是,一臺戲的誕生和打造,它不是無緣無故的結果。我們曾說,經濟搭臺、文化唱戲。這除了一個地區的整體經濟實力和發展水平,它應該和這個地區的人民群眾在綜合素質和文化厚土上的追求成正比。所以,前些年,我們先後推出了《秦巴山水間》和《巴山深處我的家》以及《風從巴山來》三臺舞臺情景劇。但依個人之見,這三臺節目尚缺乏創新意識,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戲劇創作,它雖對文工團近六十年的光輝歷程有過較為完備的歸納和集中展示,就像《風從巴山來》一樣,完全是一幅世外桃園、民風純樸的鄉村牧歌圖,是典型的中國農村和鄉村文化的寫照。但從歷史的角度看,從人類靈魂的原生態考量,從尋根文化和生命歸宿的思想高原上挖掘,這些情景劇在時空領域尚缺乏穿透力,對人性和人道的刻畫和張揚不能形成完整的思想體系。歷史的縱深感和時代的風情畫沒有形成精神的高地和時代的礦脈。但是,在我們提出一臺戲的目標下,情景劇《風從巴山來》的成功演出,卻為我們發現了人才、培養了人才,也奠定了鎮巴文化的後續發力和綿延基礎,就像《紅梅嶺》一樣,真正殷實了作為一臺戲的積澱和傳承問題。於是,一群嶄露頭腳的青年演員氣宇軒昂地向我們走來。其中,王幫斌、彭光琴、田洪濤綜合實力又相對全面和臻美。尤其彭光琴的超拔脫俗,成為陝南民歌的一顆新星,是這個時代繼劉光朗之後又一高翔三秦大地的陝南民歌希望之星。在鎮巴文化工作座談會上,一位實力派作者說得好,他說金字塔最光輝的頂點不是空穴來風,而是由眾多的基石、土坯和多方面的原材料一層一層地、一塊一塊地、由大到小地、由多到少地慢慢堆積而成。也就是說,絢爛而高貴的金字塔越到巔峰越小,但這充滿著人類靈魂的無限智慧和閃耀著理想光輝的塔尖,卻是由眾多默默無聞的基石堆壘而成。堆壘的結果,鎮巴文化的造山運動,是從首屆漢中文化藝術節廣場藝術表演「送郎當紅軍」榮獲特等獎的九十年代初期開始,就一點一滴地先後唱響於中南海,唱響於世博會,唱響於星光大道,唱響於新馬泰諸國。如今,鎮巴文化的全方位發展,已經名貫九州、響徹三秦,這已是不爭的事實。
於是,撐旗人有了,團隊有了,陝南民歌的新星也誕生了。接下來,我們就應該這樣商榷,利用鎮巴文化的獨特資源來創作這一臺戲,豐富這一臺戲,實現這一臺戲。你見過在經濟困難時期,一位縣委書記為陝南歌王的專題音樂晚會親自募捐嗎?見過,鎮巴見過!他就是鄭宗林同志。你還見過一位縣委書記帶隊考察文化,帶病去茫茫大漠、紅色聖地交流學習取經嗎?見過,鎮巴見過!他就是曾經的縣委書記劉君同志。你還見過一位縣委書記對一篇文章、一臺劇目乃至於一份本土文藝刊物《山之魂》的命名都要審定推敲和鼎力支持嗎?見過,鎮巴見過!他就是為鎮巴今非昔比的宏偉藍圖繪製者之一楊彥生書記。你還見過一位樸實的領導,他從縣長到書記始終對鎮巴文化的品牌痴心不改,大會小會講文化,嘔心瀝血抓文化嗎?見過,因為他至今還在鎮巴,至今還在這片神奇而古老的土地上默默無聞地奉獻,他就是全國優秀黨務工作者趙勇健書記。同時,你還見過新年上班的第一天,一位縣長冒著寒冷去看望文化戰線的同志們,並帶去祝福,送去精神,留下風清氣正的發展理念嗎?見過,他就是一直都在任重道遠地堅守,一直都在任勞任怨地付出的葉穩太縣長。同時,在文化和文化產業以及文化扶貧躍上新高度的山道上,歷屆財政人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因為,他們說:「財政再窮,也不窮文化。」這就是貧困山區財政人面對文化和本土文化自信以及扶貧扶智作出的莊嚴承諾。那麼,有這些強大的精神支柱和思想動力,鎮巴文化的廣闊天地,才任由我們追尋和騰踔。而這種文脈的形成,對於一臺戲在舞臺藝術領域的精品形成才有了足夠的底氣和先決條件。
除此,政府搭臺、文化唱戲的百姓舞臺亦是處處生機,上下聯動,一派欣欣向榮。這裡,我們僅以民歌廣場的月月喜相逢大型文藝晚會舞臺為例,在如風如水、扯起風帆的造山運動中,我們數十年如一日地部門聯動,縣鄉契合,自始至終把月月喜相逢做成規模,做成可持續發展的文化品牌。先後投資上億元,分別建成了三鄉文化的三個大型文化活動廣場,即民歌廣場、苗鄉廣場、紅軍廣場,並由賈平凹先生分別題寫了「民歌之鄉」「苗民之鄉」「紅軍之鄉」的三鄉文化匾牌。圍繞這些品牌,我們在視域空曠的民歌廣場建成了「月月喜相逢」大型廣場舞臺藝術場所,使古老的班城最終成為了人心向善、百姓共舞、眾星捧月的文明成果的精神薈萃之地。
今天的鎮巴文化現象,無疑是該縣的標誌性品牌。縱然,山水園林的打造,城鄉一體化規模以及教育、醫療衛生扶貧已經邁入全國先進行列,但它依然離不開文化的支撐、文化的浸潤、文化的載體。所以,文化的軟實力,它滲透了人類靈魂的血液和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它如風如水,它潛移默化,它在國家和民族尊嚴的制高點上,始終漾溢著無窮的精神星空。
然而,對於鎮巴文化的獨特魅力來說,我們需要的卻是尊嚴,是信心,是標誌,是沿著既定的文化繁榮目標堅定不移地崛起而奮進。雖然,在文化服務的宗旨上,我們已經有了自己的收穫和經驗。但我們始終認為,鎮巴文化的短板,鎮巴文化的尊嚴,鎮巴文人乃至於廣大人民群眾的文化自信至今還沒有完全釋放。這是因為,在精準扶貧的山道上,隨著鎮巴文化造山運動的崛起,鎮巴就應該早日託起一座宏偉壯觀的高雅藝術殿堂。
綜上所述,鎮巴文化的魅力和鎮巴文化的造山運動,除了深厚的傳統文化積澱,它離不開一批又一批文學藝術工作者理想高邁的文化魂;它離不開肩負歷史使命一屆接著一屆幹的公僕們高瞻遠矚的文化自信和傳承,更離不開世世代代的鎮巴兒女純樸的精神文明嚮往和不甘貧瘠落後的人文精神追求。
這就是過去、今天和未來的鎮巴文化。
(劉德壽)
鎮巴縣委書記趙勇健到漁渡鎮調研指導工作
鎮巴縣紀委書記楊厚軍深入永樂鎮調研檢查脫貧攻堅工作
關注|鎮巴「傳樹守做」新民風建設暨「脫貧之星」頒獎晚會精彩圖文回顧
扶貧|通州區川姜鎮三大舉措助力鎮巴縣長嶺鎮、赤南鎮脫貧
體育|鎮巴縣第九屆運動會機關系統組男子籃球比賽圓滿結束
值班編輯:王晉文 審核:龔興富
投稿QQ: 740880499 553079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