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財險「踩雷」保證保險 去年虧6.5億居財險公司之首

2021-01-09 每日經濟新聞

每經記者塗穎浩每經編輯姚茂敦

2016年,僑興私募債違約事件在保險業界震驚四座。年報顯示,為該項目承保的浙商財險去年虧損6.5億元,虧損幅度居財險公司之首。受巨額賠款拖累,浙商財險的保證保險業務承保虧損3.7億元,拖累整體業績表現。

在上述事件曝光後,保監會隨即發布一系列舉措,要求保險公司對信用保證保險業務開展穿透式排查,嚴控相關業務風險。《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查閱其他非上市險企2016年年報發現,除浙商財險外,陽光產險等保證保險大戶去年也出現了大額承保虧損現象。

●不幸「踩雷」致業績墊底

根據浙商財險近日披露的2016年年報,其保證保險業務虧損3.7億元,車險虧損2.7億元,但對應於其保證保險業務3398萬元的保費收入,虧損金額顯得尤為誇張。

保證保險業務也曾是浙商財險重要的利潤來源。2015年,浙商財險保證保險業務保費5673萬元,承保利潤為2396萬元,幾乎佔了公司全年淨利潤5166萬元的一半。

浙商財險成立於2009年6月,註冊資本15億元,由浙江省商業集團有限公司、雅戈爾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省能源集團有限公司、正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共同組建。從經營情況而言,這家成立近8年的財險公司盈利情況並不樂觀。

年報顯示,2009~2010年浙商財險分別虧損0.72億元和1.19億元,2011~2012年開始微盈,分別盈利0.15億元和0.31億元。然而好景不長,2013年公司又陷入虧損,虧損額為0.55億元。受益投資收益增長,公司2014年扭虧為盈,實現盈利0.32億元,2015年繼續盈利0.52億元。以此計算,浙商財險成立7個會計年度累計虧損超過1億元。隨著2016年底曝出僑興私募債違約事件,該公司業績被明顯拖累,虧損幅度居財險公司之首,達6.5億元。

從償付能力來看,受業務虧損、賠付增加,2016年首次計提控制風險最低資本等因素影響,浙商財險的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為144.88%,比上年下降146.75個百分點。風險評級結果也從前一季度末的A,下降至B。對這家中小財險公司而言,帶來的影響十分顯著。由於「支付原保險合同賠付款項的現金」和「支付其他與經營活動有關的現金」兩項大增,其2016年的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為-8億元。

不幸「踩雷」的負面影響還將在未來財報中延續。根據浙商財險今年初的公告,在預付賠付到期的僑興私募債之後,公司還將「盡最大努力進行分期預賠」後續到期債券。在資產負債表上,2016年末浙商財險淨資產較年初減少一半,為7.1億元。其中,應付賠款額為8億元,去年同期為2300萬元。

就後續到期私募債的分期預配情況,及預計給浙商財險2017年財務報告的相關影響等事宜,《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聯繫上浙商財險相關負責人,並向對方發送採訪提綱,但截至發稿,未能收到採訪回復。

●其他「大戶」亦現高額承保虧損

近年來,隨著網際網路金融平臺快速發展,保證保險業務蓬勃發展,其較高的費率,吸引了越來越多險企。

在大型公司中,平安產險2016年的保證保險業務實現保費收入813萬元,承保盈利270萬元。

據中國太保今年3月的公告,太保產險擬與3家公司共同發起設立一家股份制保證保險公司,其中太保財險此次投資金額為5.1億元,佔投資標的總股本比例為51%。對於個人消費信貸保證保險,太保方面曾指出:「國民消費行為的變化勢必帶來保險需求,在管控好風險的前提下,作為大型財險公司應積極開拓這一市場。」

雖然市場普遍認可保證保險的發展前景,也可以看到保證保險市場仍存有大量的需求,但高風險高賠付使中小險企面臨操作風險。

浙商財險在2015年首次實現保證保險業務承保盈利後,2016年就遭遇了僑興私募債違約事件,不幸「踩雷」並致業績墊底。《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已公布保證保險業務相關經營數據的公司中,也有保證保險大戶去年出現了高額承保虧損情況。

年報顯示,陽光產險2016年的保證保險業務實現保費收入33.5億元,為公司非車險業務的第一大險種,承保虧損為3.8億元。其子公司陽光渝融的保證險業務保費收入為2343萬元,承保虧損1億元。此外,中原農險2016年的保證保險實現保費收入為1164萬元,承保虧損877萬元;易安財險的保證保險實現保費收入730元,承保虧損768億元。

一位財險公司電商部門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作為非傳統的創新險種,中小公司紛紛瞄準保證保險業務這塊蛋糕,但對該業務的高風險也有所顧忌。」因此,即便開展了保證保險業務,大部分中小險企並不敢盲目擴大業務規模。

在僑興私募債違約事件帶來風險教育後,浙商財險在其年報中表示:「2016年下半年,公司對保證保險業務進行了策略調整,對單筆投保額大、風險集中的業務進行控制,重點開展單筆投保小、風險分散的業務。」

事實上,保監會近期也強調要堅持小額分散經營原則,堅決停辦底層資產複雜、風險不可控、風險敞口過大的信用保證保險業務,並做好存續業務風險監測和化解工作。

今年4月,保監會在《關於進一步加強保險業風險防控工作的通知》中指出,通過網際網路渠道開展的網際網路平臺保證保險業務,投保人是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單戶累計最高承保金額不得超過500萬元;投保人為自然人的,單戶累計最高承保金額不得超過100萬元。

相關焦點

  • 浙商財險"踩雷"保證保險 虧6.5億居財險公司之首
    浙商財險"踩雷"保證保險 虧6.5億居財險公司之首市場信息網   2017-05-03 09:57:14   來源: 每日經濟新聞網   評論:   (原標題:浙商財險「踩雷」保證保險 去年虧6.5億居財險公司之首)  2016年,僑興私募債違約事件在保險業界震驚四座。
  • 中華聯合財險推出雞蛋價格保險項目
    ,中華聯合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分公司(以下簡稱「中華聯合財險湖南分公司」)與大有期貨合作開展的郴州市雞蛋價格「保險+期貨」試點項目完成賠付,總賠款94.31萬元。中華聯合財險這一項目的到了一直好評。
  • 做有溫度的人民保險 中國人保財險浙江省分公司溫暖服務紀事
    嘉興榮晟環保紙業公司負責人記憶猶新。「我的150畝大棚幸好投保了保險,讓我有能力快速恢復生產。」 距颱風登陸僅僅34個小時就拿到30萬元預賠款的樂清市巨豐果蔬負責人方忠寬感激之情溢於言表。 為了加快道路事故處理,浙江人保財險主動強化「警保聯動」,加大道路勸導站在內的「兩站兩員」建設,與交警、輔警聯合走上街頭,勸導遵章出行,快速處理事故。
  • 人保財險臨沂分公司: 在「沂蒙精神」激勵之下與百姓風雨同行
    今年下半年,人保財險臨沂分公司與莒南縣牧和源養殖有限公司支農融資項目,進入本金償還階段。「這個項目為牧和源輸入了新鮮血液,彼此之間也建立起了信任。」回憶起去年的首創之舉,人保財險臨沂分公司總經理王海峰的話語中,充滿自信。
  • 謝一群出任人保財險總裁 人保子公司三定啟幕?
    可以看到,在進入人保集團之前,謝一群的工作與傳統保險公司管理者類似,在業務、海外市場以及資管等方面都擁有著豐富經驗,但在進入人保集團之後,其的工作則更多與保險科技產生關聯。如同多數高級財產險職業經理人般,林智勇有著幾乎完整的財險公司高管履歷。1980年,他加入老人保,先後擔任泉州分公司副總經理、總經理,福州市分公司副總經理、總經理,福建省分公司副總經理、總經理等職,2011年獲批出任人保財險副總裁,從地方進入總部,分管特殊風險保險事業部、農業保險事業部/三農保險部、法律部,並於2016年7月,出任人保財險新一任總裁。
  • 太平財險農業保險高質量發展研討會在廣州召開
    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進一步提升保險服務「三農」事業發展的能力水平,1月15日,太平財險以「統籌規劃,質勝未來」為主題的農業保險高質量發展研討會在廣州順利召開。本次研討會旨在研討新形勢下如何推動農業保險向高質量發展。
  • 險企3季度成績單:40家壽險環比負增長 45家財險虧損
    資本市場的劇烈波動、A股市場的大幅下挫、轉型保障之適應期、車險的風雲再起,這皆是三季度之苦楚。事實上,也需要我們拋開三季累計之靚麗數字,重新審視第三季度之業績。相對於一二季度的高光靚麗,第三季度保險公司經營情況並不樂觀。
  • 控股華泰保險集團後,安達擬將中國業務逐步併入華泰財險
    12月24日,澎湃新聞獲悉,經華泰保險集團與安達集團共同研究決定,並經監管部門原則同意,安達中國的財險業務將併入華泰財產保險有限公司(下稱華泰財險)。華泰財險為華泰保險集團全資子公司。華泰保險集團和安達集團希望,通過合併實現強強聯合,打造一家極具競爭力的、具有國際水準的財險公司。
  • 獨家丨銀保監會就財險業監管數據標準化規範二度徵求意見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黃蕾)上海證券報記者今日獲悉,繼人身險行業開展監管數據標準化規範之後,銀保監會非銀行機構檢查局近期又牽頭編制了《保險業監管數據標準化規範(財險公司版)》(下稱《規範》),旨在夯實財險監管數據基礎,持續提升財險公司數據治理能力和風險管控能力。
  • 2009-2018近10年財險公司各險種保費收入、保費增速、保費佔比...
    (2019年10月)19.52頁-中國銀保信 -全國農業保險平臺專刊-保險大數據第十五期(2019年4月30日)20.39頁—天風證券研究所—保險2020展望:轉型之年,下一個向上周期的起點(2019年11月)21.31頁— 2019中國在線車主服務白皮書(平安好車主案例分析)22.2009-2018近10年財險公司各險種保費收入、保費增速、保費佔比
  • 螞蟻集團上市再近一步;陽光保險在海南成立新公司;華安財險遭罰30萬
    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眾安保險堅持有質量地增長,在健康及生活消費生態高增長的驅動下實現總保費人民幣67.665億元,同比增長14.7%,上半年保險板塊實現盈利人民幣6.221億元,較去年同期上升94.6%,公司整體實現歸母淨利潤人民幣4.905億元,較2019年同期上升418.8%。
  • 合眾財險總裁施輝:30年保險路 印象最深的100件事
    作者系合眾財險總裁 施輝  到今年、保險職業生涯已進入第三十一個年頭。經歷了中國的保險公司由人保一家發展到現在的各類保險公司、保險資管公司共200家左右。三十年是不短的歲月和很長的路,經歷無數也難於一一道來。突發奇想,用最短的時間想出100件印象最深的事和場景。從點滴碎片中也反映了中國眾多保險人在行業發展不同時期大致相同的腳印。
  • 長江財險管理層告急!董事長落定,隨即「海選」副總經理總精算師
    長江財險官網信息顯示,該公司面向社會公開招聘副總經理人選3名,分別為:分管精算、產品開發等工作的副總經理1名;分管投資、資產管理等工作的副總經理1名;分管合規法務、風險防控、綜合管理等工作的副總經理1名。招聘的三位副總經理實行聘任制,聘任期限3年。根據《保險公司總精算師管理辦法》,保險公司應當設立總精算師職位,目前長江財險總精算師職位暫時空缺。
  • 7旬婆婆為9旬老母申請長期照護保險 人保財險助其圓夢
    近日,人保財險成都市分公司社會醫療保險事業部收到一面錦旗,上面繡著「長照與民心連心,人保甘泉情意濃」字樣,送來錦旗的這位客戶是一位年過7旬的太婆。  馮婆婆與人保財險成都市分公司相關人員合影。  今年6月底,一位滿頭大汗的婆婆手裡捏著一份資料,來到人保財險成都市分公司社會醫療保險事業部營業大廳,值班的大堂經理熱情地接待了她。婆婆姓馮,今年已經71歲了,通過成都人保在社區的宣傳,了解到了長期照護保險政策,想幫94歲高齡的老母親彭婆婆辦理相關業務。
  • 眾安在線、安心保險的海水與火焰
    只是,還遠未到彈冠相慶之時。比如老大難的虧損問題。來看安心保險,上半年淨虧3359萬元,相較於上年1300萬元的淨虧損額,增虧158%;泰康在線也有明顯上行,從2019年上半年的2.5億元,增虧至3.42億元。再陷越賣越虧的尷尬怪圈。
  • 中國平安36%業務急需整頓:平安財險2020年四季度吃13張監管「罰單」
    然而,就是這家知名上市保險公司的財產險業務,其內部管理似乎已經潰爛,急需整頓。《電鰻快報》研究發現,平安財險在2020年四季度收到中國銀保監會的13張行政處罰罰單,其中,貴州、湖南、北京是重災區。此外,平安財險和其最重要的車險業務,投訴量均排名行業第二。
  • 訥河市與農業投資集團和太平洋財險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10日,我市與黑龍江省農業投資集團、太平洋財險黑龍江分公司在哈爾濱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圍繞相關項目開展深度合作,助推訥河市農業強市建設和鄉村振興戰略深入實施。黑龍江省農業投資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常玉春,總會計師、龍糧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魏成林,太平洋財險黑龍江分公司總經理李超出席籤約儀式。
  • 保險周報(1月4日)
    其中最值得關注的是,此次徵求意見稿刪去了實施細則中對於外資公司持股比例的限制。業內人士指出,此次《實施細則》的修訂,是為了配合2019年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保險公司管理條例》(下稱《管理條例》),保證規則相恰,同時進一步落實對外開放的要求。
  • 深圳平安財險大廈,封頂!與平安金融中心北塔、南塔組成摩天樓群!
    2021年1月8日,由平安不動產打造、管理的深圳平安財險大廈喜迎封頂。△中國平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特別助理郭曉濤深圳平安財險大廈是由平安產險投資,由平安不動產提供全價值鏈管理,由國際領先的建築師事務所AI Space Factory負責設計的5A甲級寫字樓,項目涵蓋地上39層,地下5層,建築面積約12萬平方米,樓體高度達208米
  • 華農財險淨利承壓又遇原始股東出走,中水漁業擬1.88億底價出清股權
    近日,中水漁業(000798.SZ)公告稱,擬1.88億元為底價掛牌轉讓所持華農財險11%股權。藍鯨保險注意到,此次轉讓,除中水漁業為進一步聚焦主業外,還有剝離虧損資產,回籠資金的需求。半年報顯示,中水漁業目前虧損加劇,主要原因之一,即為華農財險的大幅虧損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