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慧保天下
2月25日,中國人保財險發布公告稱,林智勇先生因其他工作安排辭去本公司副董事長及總裁的職務,由二零一九年二月二十五日起生效。林先生確認與董事會並無意見分歧。就林先生辭任一事,並無任何事項需要通知本公司股東。
公告還稱,林先生擔任本公司執行董事、戰略規劃委員會和風險管理與投資決策委員會的委員職務維持不變。
慧保天下獲悉,人保集團於2月22日下午已經在內部宣布新的人事任命,人保集團副總裁謝一群兼任人保財險新一任總裁,原人保財險總裁林智勇則另有任用。
2月25日,保險股大漲,截至發稿時為止,在香港上市的中國財險股價上漲6.47%,中國人民保險集團也上漲5.14%,而A股上市的中國人保更是已經漲停。
2017年底正式接替吳焰出任人保集團新一任董事長後,2018年,繆建民率先在集團層面進行「三定」,並為集團未來發展劃定「3411」戰略藍圖,彼時,就有消息說,在集團三定結束之後,還會對旗下子公司進行人事三定。而此番謝一群接替林智勇出任人保財險總裁,或許就是子公司層面「三定」的開始。
人保集團副總裁謝一群兼任人保財險總裁
謝一群,在人保集團內部並不是一個生面孔,早在2015年,其就已經從中國太平調任中國人保集團副總裁。
資料顯示,謝一群出生於1961年,現年58歲,早在1980年就已經加入老人保,之後在15年的時間內,歷任溫州市分公司副總經理,浙江省分公司國際業務部總經理,駐法國馬賽保險理賠代理部經理等職。
1995年之後又先後出任中國保險在盧森堡、英國、新加坡等地的分支機構一把手。2001年12月開始,先後出任太平人壽董事長、中保控股副總經理以及改制後中國太平保險集團副總經理。期間,其還曾兼任太平養老董事長,太平資管董事長等職。
在服務中國太平保險集團(及其前身)20年後,2015年,謝一群出任中國人保集團副總經理,並於2017年6月獲選為執行董事。
可以看到,在進入人保集團之前,謝一群的工作與傳統保險公司管理者類似,在業務、海外市場以及資管等方面都擁有著豐富經驗,但在進入人保集團之後,其的工作則更多與保險科技產生關聯。
從2017年1月開始,謝一群就開始兼任人保金服董事長,此外,其還於2016年9月起擔任中國網際網路金融協會副會長,並於2017年7月起擔任亞洲金融合作協會副理事長。
2018年6月28日,人保集團對外發布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發布會上,也是由謝一群代表公司首次披露了包含131個項目的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實施項目全景圖。
值得注意的是,「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作為人保集團新一代領導層力推的戰略規劃,其中大多數最終都需要由人保財險來推動實施,有人甚至認為這一比例最終高達80%以上。
近年來,車聯網、大數據、自動駕駛、人工智慧等新興技術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而如今隨著5G技術即將正式投入使用,變革更是變得不再遙遠,這些新興技術對於未來車險市場造成的衝擊是顯而易見的,甚至是顛覆性的,很有可能的一個結果就是保費蛋糕越做越小。
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拉開大幕,市場整合在所難免,中小技術公司的科技領先優勢將會集中到巨無霸手中,對於人保財險而言,加大技術投入,積極擁抱變革,都迫在眉睫。而這或許正是選擇謝一群的原因所在。
林智勇卸任,另有任用
謝一群兼任人保財險一把手之後,原總裁林智勇則另有任用,據慧保天下了解,其將出任人保集團高管。
從2016年7月到2019年2月,林智勇擔任人保財險總裁只有兩年多時間。如同多數高級財產險職業經理人般,林智勇有著幾乎完整的財險公司高管履歷。1980年,他加入老人保,先後擔任泉州分公司副總經理、總經理,福州市分公司副總經理、總經理,福建省分公司副總經理、總經理等職,2011年獲批出任人保財險副總裁,從地方進入總部,分管特殊風險保險事業部、農業保險事業部/三農保險部、法律部,並於2016年7月,出任人保財險新一任總裁。
其上任之時的形勢對於人保財險是嚴峻的,作為集團主要收入來源的財險,在競爭對手強攻猛打之下,份額連續下降。從2010年的38.2%一路降到了2015年的33.4%。
林智勇接任人保財險總裁之時,正是商車費改逐步深入之時,在經歷了過往十年市場份額逐步下滑的階段之後,由於市場馬太效應進一步凸顯,人保財險市場份額開始呈現出企穩回升之態,2016年底,人保財險迎來了多年未見的份額增長,不過到2017年、2018年,其市場份額又開始出現下滑趨勢。
林智勇長於基層、貼近一線的背景,因此經營風格也非常鮮明,公司內外貶褒不一。做為職業經理人,他真不算幸運的,其執掌人保財險的2年多裡,面臨的內外經營環境都非常複雜。在一個極不確定性的環境中,對經營者的考驗無疑更大。
行業而言,監管靴子重重落下,作為市場老大的人保,承受了較大的監管壓力。四川停業,浙江停業,領導受罰,屢被約談。剛取得開門紅的人保財險又面臨著車險淪陷的危險。壓力面前,林智勇在全國範圍不停奔走,為各地機構鼓勁打氣。
三分之一的份額紅線如果丟了,那就是歷史上一筆沉重的痕跡,猶如五嶽論劍敗陣認輸,這是掌門人絕不想看到的。
人保集團而言,這段時間經歷了最為動蕩的人事變化。2017年1月,震驚行業事件爆發,人保集團出現新一輪人事大洗牌,原中國人壽集團總裁繆建民出任中國人保集團總裁,到當年12月,原人保集團董事長吳焰正式作別人保集團,繆建民出任集團董事長。
彼時的集團總裁人選,也引得當時傳言紛紛,內部產生還是外部調任?結果是,2018年6月,原中央匯金總經理白濤出任人保集團總裁,交叉金融背景更被看重。
在高層人事變化的同時,人保集團還是要負重前行。人保金服成立,人保健康擴大業務,人保壽險強力轉型,2018年6月,人保集團公布「3411」戰略規劃。據了解,眾多子項目中有一大半由人保財險負責,人保財險再次擔任起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任。人保財險需要推動整座人保戰艦踏浪而行。
2018年,人保財險保費收入3880.03億元,市場份額33.01%;
2019年1月,中國人保原保費收入952.56億元,同比增長17.73%。其中人保財險543.17億元,同比增長31.2%;
上周中國人保A股價上漲9.09%,中國財險H股上漲8.42%。
短暫的業績飄紅,也算是在這個時點上對林智勇壯志未酬的些絲告慰。
10年3任總裁
2009年至今10年時間,國內財險業只經歷了一個盈利周期,而人保財險卻已經經歷三任總裁。
由於市場手續費無序競爭導致的財險業行業性虧損態勢,在2008年原保監會出臺70號文《關於進一步規範財產保險市場秩序工作方案》之後,才得以緩解。監管部門通過嚴厲的管控強勢規範行業秩序,有效遏制各種違規行為,行業開始扭虧為盈,而人保財險也重新進入盈利通道。
2009年至2014年間,人保財險大手筆啟動信息技術大集中、理賠垂直管理、財務共享平臺和內控合規體系建設的「四大工程」建設,打在了人保流程繁冗、技術滯後、體制老化的痛點上,一番縱橫捭闔,人保份額下降的趨勢得到明顯遏制。
2014年3月接力棒傳到郭生臣手中,此後兩年頗有「蕭規曹隨」之感,人保財險並沒有因為換屆而出現大的變化,市場份額開始企穩。
2016年,由於平安產險停止將小貸業務納入保費統計,其與人保財險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2016年前5月,平安產險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同比增速2.91%,市場份額同比下降1.16個百分點,而同期人保財險的保費增速為12.58%,市場份額上升0.97個百分點。
值得關注的是,商車費改的背景下,體量越大的公司越是具有競爭優勢。國際經驗顯示,車險費改後市場份額有向著大公司集中的趨勢。正是在這種背景下,2016年7月,林智勇接替郭生臣出任人保財險新一任總裁,郭生臣則正式退休。
2016年底,人保財險迎來了多年未見的份額增長,儘管只增長了0.1個百分點,但意義重大。
不過,平安產險很快就改變了策略,重新將小貸業務納入統計,結果到2017年,人保財險市場份額再度出現下滑,下降0.36個百分點至33.14%,跌破三分之一。
2018年,新車銷量放緩,監管不斷趨嚴態勢之下財險行業保費增速集體放緩,也是在這一年,行業好像回到十年前,再度出現行業性的承保虧損——2018年財產險公司承保虧損13.59億元。在這樣的情況下,人保財險市場份額也進一步降至33.01%,下滑態勢並沒有得到扭轉。
2019年2月,謝一群走馬上任,近年來,其豐富的保險科技經驗究竟會給人保帶來什麼樣的改變,還有待進一步觀察。
郭生臣與林智勇就任人保財險總裁的時間都是兩年多時間,而新就任者謝一群,出生於1961年,已經58歲。
人保集團子公司三定啟幕?
發起中心城市攻堅戰和縣域市場保衛戰,對標同業開展渠道和營銷改革,面向網際網路推進產品服務創新,對於每一位人保財險掌舵人來說,這都是必須要面對但也很難做好的命題。
且也要直面人保財險和人保集團的關係問題。作為人保集團的收款機,人保財險為集團貢獻了大量利潤和投資資產,甚至還曾出現過人保財險市值與集團控股比例的乘積高出人保集團市值的情況,換言之,人保集團的其他旗下主體可以說是負市值。
外有同業虎視眈眈,內有兄弟公司嗷嗷待哺,人保財險既要守住份額紅線,又要為集團輸送子彈,人保財險這副擔子顯得相當沉甸甸。
在一次內部講話中,繆建民曾提及,集團A股上市以後,對強化公司治理結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要以此為契機,加快推進現代企業制度的建設,建立健全適應集團兩級法人治理特點,統一、高效、有效治理和監督的治理結構」「要適應集團兩級法人治理的特點,儘管我們是兩級法人,但兩級法人是母子關係,不是兩個兄弟,是控股與被控股的關係。」
對於帶著集團尚方寶劍而來的謝一群來說,其境況可能會遊刃有餘些。
而這都只是開始。其實早在2018年,人保集團層面開始進行「三定」之時,就有說法稱,接下來將對集團旗下子公司人事進行「三定」。財險版塊落定,人身險版塊也有內部調整的傳言。
資料顯示,人保壽險總裁為傅安平生於1963年,人保健康總裁宋福興,據了解,2019年也已經達到退休年齡。
同為國有保險支柱企業,國壽改革近期聲勢浩大,新銳之氣勃發,新年新氣象,人保也得好好刷一波影響力了。
個人的奮鬥,疊加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歷史進程,一齣好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