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保險網1月6日訊 危險無處不在,液化石油氣氣瓶事故更是讓人防不勝防。日益增長的氣瓶風險保障需求催生了更大的保險市場。同時,也對安全責任保險的市場實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從險種演進的角度看,安全責任保險無疑是當前安全生產保險市場中較為成熟的保險產品。因此,國家對其在具體安全生產實踐活動中的保護作用寄予厚望,在政策上給予更大的幫助。除了基本的保險理賠功能外,安全責任保險最顯著的功能特點是有效的事故風險防控。
日前,我市液化石油氣氣瓶充裝安全責任險(以下簡稱「氣瓶安全責任險」)成功續籤。據了解,今年繼續採用「一充一險」模式,但保障方面,不僅保險責任擴展,還減輕了企業成本。同時,針對氣瓶使用過程中可能出現的風險,人保財險常州市分公司還提出了可選擇性參考方案。
記者了解到,「一充一險」項目承保費用39萬餘元,按2020年全市近600萬隻氣瓶充裝測算,實際每隻氣瓶的保費價格不到8分錢,減輕了企業的投保成本。去年該項目共接到報案8起,75%是使用人操作不當引發的事故。在風控方面,常州市燃氣安檢管理平臺共發生589起燃氣報警事件,其中,客戶自行處理480起、平臺義務助查110起。今年續籤的保單在2020年基礎上擴大了保險責任,如瓶裝液化石油氣充裝、運輸、中轉、倉儲過程中因氣瓶洩露發生火災、爆炸,或瓶裝液化石油氣使用過程中由被保險人提供的灶具、輸送氣體的軟管、減壓閥等用氣裝置發生故障、造成使用該產品的人以及第三者人身傷亡及財產損失,被保險人應依法承擔賠償責任。「在此基礎上,我們還提供兩種可選擇性參考方案,分別針對民用和商用氣瓶用戶,希望氣瓶在使用環節可以得到保障。」常州人保相關負責人說。
常州市市場監管局副局長金國祥介紹,「一充一險」方案已經成為社會力量參與社會管理的「常州典型經驗」,管理思維也由事後處理向事前監督和預防轉變。他希望今年項目運營不僅要加強多方交流,還要加強對充裝單位學習培訓和市民宣傳教育的投入,實現「放心用氣、用放心氣」。
除了事先保護好人民群眾,還要做好對他人風險的預測。保險公司對煤礦、非煤礦、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交通運輸、建築、民爆、金屬冶煉、漁業生產等高危行業的大中型參保單位,每年至少提供一次二至三項服務。因此,保險公司開展安全風險識別與評估、安全評估和安全生產檢查,提出風險防控措施和建議,發布風險預警信息。開展生產安全事故隱患排查,提出隱患治理措施和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