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消息:7月25日,在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的託舉下,由中國人民保險集團(以下簡稱:中國人保)旗下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人保財險)首席承保的資源三號03星,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順利升空,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據了解,資源三號03星是我國民用高解析度光學傳輸型立體測繪衛星,集測繪、資源調查功能於一體,將與此前發射的資源三號01、02衛星組網運行,用於開展自然資源調查,支撐重大專項工程監測,具有重要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
為了保障該衛星的順利發射,人保財險在時間緊、任務重的情況下,憑藉豐富的承保理賠經驗和專業的技術服務能力,圓滿完成保險保障任務,獲得了廣泛讚許。
而這,僅僅是中國人保全力保障我國航天事業發展的一個縮影。長期以來,作為中國航天的戰略合作者,中國人保始終積極助力我國航天事業發展,並為每一個項目的順利實施提供著全方位的保障。
35載默默「護航」
中國人保,其前身成立於1949年10月,被譽為「新中國保險業的長子」,是新中國保險事業的開拓者和奠基人。1985年10月,中國人保籤署了第一張航天保單。從那時起,中國人保正式涉足航天保險領域。
「航天是人類探索宇宙未知的一項活動,風險無處不在,從衛星或火箭的研製開始,到吊裝、點火起飛,再到衛星在太空極端環境中運行,都面臨著諸多不可控的風險,這些都是航天保險的範疇。」人保財險特殊風險保險部的一位負責人說。正因如此,航天保險便與高風險劃上了等號。
為了進一步增強航天保險承保能力,提供更多優質保障服務,1997年,中國人保牽頭成立了中國航天保險聯合體,負責承保國內所有與衛星發射有關的航天保險業務。
「航天保險標的大、風險集中,這對承保和理賠提出了較普通財產保險更高的要求。」上述負責人表示,多年來,中國人保持續深入研究並不斷完善風險控制方案,努力做好每一個航天項目的風險防範。
當公眾目睹一次又一次成功發射,當自豪感在國人臉上洋溢、自信心在內心深植的時候,可能沒人會想到,除了眾多航天科技工作者的辛勤付出外,還有中國人保默默的「守護」。
事實上,中國人保已累計為150顆衛星提供了風險保障,且成為我國國內唯一同時首席承保「資源」「高分」「風雲」「海洋」四大系列國家空間基礎設施項目的保險企業,連續11年首席承保我國最大星群——衛通星群在軌保險,並獨家承保長徵五號遙一、遙二、遙三重要載荷,也為我國東方紅三號平臺、四號及四號增強型平臺、五號平臺提供了首飛保險保障。
不止國內,更要「走出去」
在中國人保所承保的發射項目中,除了大力發展我國國家空間基礎設施,如與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海洋衛星、資源衛星、高分衛星等風雲氣象衛星外,還有一些是我國航天科技「走出去」參與國際商業化衛星發射的項目。
有業內人士表示:「中國航天保險是與中國航天事業一起『走出去』的。」1990年,中國人保承保了「亞洲一號」通信衛星,這是中國航天首次為海外衛星運營商提供衛星發射服務。之後,航天保險「走出去」的步伐不斷加快。近年來,中國人保已為南非、寮國、印度尼西亞以及其他「一帶一路」國家衛星發射提供了風險保險。從努力與國際接軌,到走出國門,中國人保憑藉不斷增強的技術實力確立了中國人保航空航天保險專業技術優勢在國際航空航天保險領域的先進地位。
從1985年的國土普查低軌道衛星到1990年的「亞洲一號」衛星,從2007年的奈及利亞通信衛星一號到2017年我國首顆高通量衛星16衛星,從2020年的「海洋一號D星」到「亞太6D衛星」……綜觀參與我國航天事業發展的35年,中國人保發揮主業優勢,深度參與國家航天重點項目,為我國航天科技發展及「走出去」提供了有力支持。
中國人保方面表示,未來,中國人保將一如既往堅定履行金融企業社會責任,做好風險防範,為我國航天事業發展提供更多優質服務和更強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