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載護航衛星發射 中國人保全力保障我航天事業發展

2020-08-05 國際在線

國際在線消息:7月25日,在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的託舉下,由中國人民保險集團(以下簡稱:中國人保)旗下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人保財險)首席承保的資源三號03星,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順利升空,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35載護航衛星發射 中國人保全力保障我航天事業發展

據了解,資源三號03星是我國民用高解析度光學傳輸型立體測繪衛星,集測繪、資源調查功能於一體,將與此前發射的資源三號01、02衛星組網運行,用於開展自然資源調查,支撐重大專項工程監測,具有重要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

為了保障該衛星的順利發射,人保財險在時間緊、任務重的情況下,憑藉豐富的承保理賠經驗和專業的技術服務能力,圓滿完成保險保障任務,獲得了廣泛讚許。

而這,僅僅是中國人保全力保障我國航天事業發展的一個縮影。長期以來,作為中國航天的戰略合作者,中國人保始終積極助力我國航天事業發展,並為每一個項目的順利實施提供著全方位的保障。

35載默默「護航」

中國人保,其前身成立於1949年10月,被譽為「新中國保險業的長子」,是新中國保險事業的開拓者和奠基人。1985年10月,中國人保籤署了第一張航天保單。從那時起,中國人保正式涉足航天保險領域。

「航天是人類探索宇宙未知的一項活動,風險無處不在,從衛星或火箭的研製開始,到吊裝、點火起飛,再到衛星在太空極端環境中運行,都面臨著諸多不可控的風險,這些都是航天保險的範疇。」人保財險特殊風險保險部的一位負責人說。正因如此,航天保險便與高風險劃上了等號。

35載護航衛星發射 中國人保全力保障我航天事業發展

為了進一步增強航天保險承保能力,提供更多優質保障服務,1997年,中國人保牽頭成立了中國航天保險聯合體,負責承保國內所有與衛星發射有關的航天保險業務。

「航天保險標的大、風險集中,這對承保和理賠提出了較普通財產保險更高的要求。」上述負責人表示,多年來,中國人保持續深入研究並不斷完善風險控制方案,努力做好每一個航天項目的風險防範。

當公眾目睹一次又一次成功發射,當自豪感在國人臉上洋溢、自信心在內心深植的時候,可能沒人會想到,除了眾多航天科技工作者的辛勤付出外,還有中國人保默默的「守護」。

事實上,中國人保已累計為150顆衛星提供了風險保障,且成為我國國內唯一同時首席承保「資源」「高分」「風雲」「海洋」四大系列國家空間基礎設施項目的保險企業,連續11年首席承保我國最大星群——衛通星群在軌保險,並獨家承保長徵五號遙一、遙二、遙三重要載荷,也為我國東方紅三號平臺、四號及四號增強型平臺、五號平臺提供了首飛保險保障。

不止國內,更要「走出去」

在中國人保所承保的發射項目中,除了大力發展我國國家空間基礎設施,如與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海洋衛星、資源衛星、高分衛星等風雲氣象衛星外,還有一些是我國航天科技「走出去」參與國際商業化衛星發射的項目。

有業內人士表示:「中國航天保險是與中國航天事業一起『走出去』的。」1990年,中國人保承保了「亞洲一號」通信衛星,這是中國航天首次為海外衛星運營商提供衛星發射服務。之後,航天保險「走出去」的步伐不斷加快。近年來,中國人保已為南非、寮國、印度尼西亞以及其他「一帶一路」國家衛星發射提供了風險保險。從努力與國際接軌,到走出國門,中國人保憑藉不斷增強的技術實力確立了中國人保航空航天保險專業技術優勢在國際航空航天保險領域的先進地位。

35載護航衛星發射 中國人保全力保障我航天事業發展

從1985年的國土普查低軌道衛星到1990年的「亞洲一號」衛星,從2007年的奈及利亞通信衛星一號到2017年我國首顆高通量衛星16衛星,從2020年的「海洋一號D星」到「亞太6D衛星」……綜觀參與我國航天事業發展的35年,中國人保發揮主業優勢,深度參與國家航天重點項目,為我國航天科技發展及「走出去」提供了有力支持。

中國人保方面表示,未來,中國人保將一如既往堅定履行金融企業社會責任,做好風險防範,為我國航天事業發展提供更多優質服務和更強有力保障。

相關焦點

  • 35載護航衛星發射,中國人保全力保障我國航天事業發展
    為了保障該衛星的順利發射,人保財險在時間緊、任務重的情況下,憑藉豐富的承保理賠經驗和專業的技術服務能力,圓滿完成保險保障任務,獲得了廣泛讚許。而這,僅僅是中國人保全力保障我國航天事業發展的一個縮影。長期以來,作為中國航天的戰略合作者,中國人保始終積極助力我國航天事業發展,並為每一個項目的順利實施提供著全方位的保障。
  • 中國人保首席承保的海洋一號D星發射圓滿成功
    北京時間2020年6月11日2時31分,由中國人保首席承保的海洋一號D星在長徵二號丙運載火箭的託舉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順利升空,衛星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此前,中國人保已經成功護航國家衛星海洋應用中心海洋系列兩顆衛星圓滿完成發射任務,受到了客戶的高度認可
  • 人保財險主承保「亞太7號」衛星成功發射
    中國經濟網北京4月5日訊 2012年3月31日18時27分,亞太7號衛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徵三號乙增強型運載火箭成功送入預定軌道。中國人保財險作為首席承保人承保了亞太7號衛星發射加一年在軌保險,保額2.55億美元,承保比例88.24%。
  • 太原衛星發射中心35對航天人舉辦集體婚禮
    10月1日,中國衛星發射測控系統組織航天人七地同步大型集體婚禮,太原衛星發射中心運動場,「讓祖國見證幸福」主題婚禮的喜悅感染著晉西北航天城。空中飛舞的氣球、隨風搖擺的彩帶與不遠處北海指揮大廳上「探索浩瀚宇宙、發展航天事業、建設航天強國」的紅色大字交相輝映,讓紅色的婚禮海洋中多了幾分屬於航天的藍。
  • 中星18號衛星失聯後,中國衛通獲中國人保賠付
    中星18號衛星項目為民用衛星項目,總投資額為151758.65萬元,根據中星18號衛星採購合同的相關約定,中星18號衛星的所有權及風險自發射時點起轉移至公司。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承保中星18號衛星項目並出具保單,保額可覆蓋項目投資額。所謂航天保險,指的是保險人對火箭和各種太空飛行器在製造、發射和在軌運行中可能出現的各利風險造成的財產損失和人身傷亡給予保險賠付的一種保險。
  • 太原衛星發射中心35對航天人舉辦集體婚禮
    太原衛星發射中心35對航天人舉辦集體婚禮 2020-10-01 23: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太原衛星發射中心35對航天人舉辦集體婚禮
    這是一場中國衛星發射測控系統組織航天人七地同步大型集體婚禮。分會場之一的太原衛星發射中心運動場喜氣洋洋,35對航天人攜手款款走上紅地毯。頓時,安靜的紅地毯兩側掌聲雷動,藍色航天服掀朵朵歡笑的浪花,連聞訊趕來的老鄉也滿面喜色,一起鼓掌祝福。空中飛舞的氣球、飄動的彩帶與不遠處指揮大廳上「探索浩瀚太空、發展航天事業、建設航天強國」的紅色大字交相輝映。
  • 讓祖國見證幸福——太原衛星發射中心35對航天人舉辦集體婚禮
    太原衛星發射中心運動場喜氣洋洋。這是一場中國衛星發射測控系統組織航天人七地同步大型集體婚禮。分會場之一的太原衛星發射中心運動場上,35對航天人攜手款款走上紅地毯。頓時,安靜的紅地毯兩側掌聲雷動,藍色航天服掀朵朵歡笑的浪花,連聞訊趕來的老鄉也滿面喜色,一起鼓掌祝福。
  • 為「北鬥」保駕護航,西昌發射中心觀北三系統建成後展開熱議
    7月31日,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暨開通儀式在北京召開。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通信站全體人員觀看了現場直播,大家群情振奮、備受鼓舞,紛紛表示要不忘初心、接續奮鬥,努力創造更多中國奇蹟。 20載春華秋實,隨著今年6月23日,北鬥三號系統最後一顆組網衛星成功發射,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為北鬥
  • 護航11名航天員進太空 神舟團隊二十載書寫驕人成績
    將6艘載人飛船、5艘無人飛船和2個空間實驗室順利送入太空;護航11名中國航天員、14人次完成太空之旅——神舟二十載 問天不停歇(講述特別報導)築夢太空,問鼎九天。長徵五號遙三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北鬥全球組網進入衝刺期、嫦娥翩然落月背、空間實驗室完成服役返回……過去一年多,我國航天事業發展步履鏗鏘、碩果纍纍。1999年11月20日清晨,神舟一號飛船發射,我國載人航天大幕徐徐開啟。
  • 夢耀九天創奇蹟——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建功中國航天五十年全景掃描...
    因為轉播電視信號的衛星是租用外國的,租用的時間到了。要是有自己的實用通信衛星,就不會出現這種情況。「長徵三號」運載火箭,載著中國第一顆實用通信衛星「東方紅2號」飛向太空有夢想誰都了不起,有勇氣就會有奇蹟!1986年2月1日,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矗立起一枚新的「長徵三號」運載火箭,載著中國第一顆實用通信衛星「東方紅2號」飛向太空。
  • 「天問一號」開啟「問天」之旅,長城潤滑油守護航天事業七十年
    7月23號,隨著一聲巨響,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順利升空,中國的第一枚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踏上火星的徵程,不僅標誌著中國航天向深空探測邁出一大步,也推動中國空間技術領域實現多項突破。據悉,長城潤滑油為本次發射任務提供了全程潤滑保障,成功護航「天問一號」問鼎蒼穹,再度助力中國航天取得新的突破。
  • 夢耀九天創奇蹟——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建功中國航天五十年全景掃描之一
    1986年2月1日,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矗立起一枚新的「長徵三號」運載火箭,載著中國第一顆實用通信衛星「東方紅2號」飛向太空。」的不斷躍升,自西昌衛星發射中心30年前首次執行對外商業發射任務以來,一代代西昌航天人用智慧、鮮血和生命鑄就輝煌,探索形成商業發射、搭載服務、整星出口、「天地一體化」等多種國際航天商業服務模式。
  • 文革時期成功發射的長徵一號震驚世界,中國航天事業到底有多難?
    大家可能不太明白1970年為什麼加上「政治混亂」的標籤,我想我在說出「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這個時間段大家就明白了。中國第一箭,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成功發射的。不過對於中國的航天事業,困難從其誕生之日起就從來不會「缺席」。中國科學院院士歐陽自遠說過:「航天,自我們開始做火箭,做衛星,別人一個元器件都不賣給你,我們只有一條路,就是自力更生。」
  • 25載「天地通信」!浙江硬核女航天工程師:從神舟一號到神舟十一號...
    雖然沒有出徵蒼穹,但她和的同事用「圖像、話音」記錄著太空飛行器的軌跡,為航天員保駕護航。易欣至今記得,航天員楊利偉返回地球時,她作為「天地通信員」,將楊利偉的聲音傳輸出去時,內心無比激動。今年4月24日,是中國第五個航天日。
  • 時間,讓事業不朽——讀《問天之路——中國航天發展紀實》有感
    將這句話放在今天,或許可以很好地詮釋中國航天事業。「從東方紅衛星到載人航天,從嫦娥探月到北鬥問天,從兩彈一星的元勳到新一代航天員」,中國航天至今已走過60個年頭。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問天之路——中國航天發展紀實》真實再現了中國航天走過的60年崢嶸歲月,「中國航天可敬的大發展、大跨越、大輝煌」,都在書中一一呈現。
  • b站衛星發射失敗,陳睿:下次一定!有人卻反對
    此外,中國人保財險首席承保該衛星項目已出具保單,保額可覆蓋項目投資額,對衛星發射中有中國衛通承擔的損失。 也就是說可以全額賠付的。 b站衛星發射失敗就算不能全額賠付,也會賠付大半損失,這也是為什麼b站敢「下次一定」的原因。
  • 海上天路:中國航天新突破,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完成海上航天發射任務紀實
    初春,疫情的陰霾還未完全消散,春天的陽光還沒趕走晉西北的積雪,太原衛星發射中心傳出一條令科技人員興奮而又忐忑的消息。興奮的是,再戰海天,不僅事關中國航天建設一支穩定、高效的海上發射力量,還意味著中國航天在發射方向選擇、發射領域覆蓋和發射效率等多個方面正在取得重大突破。
  • 碧水源納濾智慧膜淨水機進駐西昌衛星發射中心
    為給他們打造一個安全健康的飲水環境,近日,「中國航天事業合作夥伴」碧水源58臺納濾智慧膜淨水機進駐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為航天人員提供健康直飲水服務,助力我國航天事業再攀高峰。 納濾硬核科技,護航飲水健康  據悉,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是我國四大衛星發射基地之一
  • 中國航天事業發展是如何渡劫的?
    美國SPACEX公司的&34;火箭發射成功引起全世界的轟動。要知道宇宙這片未知的領域誰先搶到就算誰的,因此航天成了大國的必爭之地。中國在航天發展上也是經歷了一波三折,從被美國圍追堵截到成功突圍這中間的故事,你知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