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收穫期遭遇陰雨天氣?嘉興人保財險水稻氣象指數險來幫你

2021-01-13 瀟湘晨報

為解決連續陰雨天氣,導致水稻收割難、烘乾難,出現「豐收不豐產」的問題,日前,嘉興人保財險農險部通過省氣象查詢系統調取保險期內嘉興各地降雨信息後,正式啟動水稻氣象指數險賠付工作。

據了解,該險種的開辦是嘉興人保財險在氣象指數保險的探索實踐的成功案例,為全市水稻全生態產業鏈的構築提供保障。在該險種的保險期間內,保險水稻所在區域的氣象觀測站日降水量≥0.1毫米達到連續4天(含)以上,且實測過程降水量大於等於20毫米時,視為保險事故發生,保險公司按照合同的約定負責賠償。

「通過查詢浙江省氣象資料查詢服務系統對應的站點後得知,2020年該保險期限內全市降水主要集中在11月下旬,最短的地區連續8天日降水量大於0.1毫米,且過程降水量大於20毫米,均達到理賠條件,預計全市賠付率達126%。」嘉興人保財險農險部相關負責人說。

去年以來,嘉興人保財險還嘗試與探索農業保險的網際網路銷售推廣模式,開發了水稻收穫期連陰雨氣象指數保險投保小程序,該保險一經上線,就備受農戶青睞,嘉善、桐鄉、海鹽、秀洲等地均有水稻種植戶通過小程序投保該保險。

「上線該小程序,一方面可實現農戶足不出戶即可完成該險種的投保工作,另一方面加大了線上宣傳力度,通過農網視窗投放宣傳海報,使農戶能更清晰的了解保障範圍、理賠方案等信息。同時進一步簡化了承保流程,通過小程序信息收集功能,減少投保資料傳輸過程,更快速、便捷地完成投保。」上述負責人告訴記者。

在水稻抽穗期、灌漿期及收穫前期,連續的陰雨天氣都可能造成水稻整體產量的下降,特別收穫期時會造成倒伏、穗發芽和黴變等問題。在嘉興市晚稻收割的重要時間節點上推出「水稻收穫期連陰雨氣象指數保險線上投保小程序」,也是為進一步保障全市糧食作物正常生產,降低連陰雨天氣對水稻產量的影響貢獻一份力量。

「出這點小錢後,我再也不怕遇到反常天氣了。」嘉善縣羅星街道鑫鋒村自勝糧油專業合作社的周自勝為他的545畝水稻投保了水稻收穫期連陰雨氣象指數保險,總保費8502元,每畝約15.6元,預計可得賠款24元/畝,總計13080元。

為加快建立多層次農業保險體系,滿足廣大農戶差異化、多樣化、高保障的風險規避需求,下階段,嘉興人保財險將進一步完善小程序功能,探索開發「電子籤名」「線上繳費」等,為今後在更多的農業保險領域真正實現網際網路投保奠定基礎。

【來源:嘉興在線】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做有溫度的人民保險 中國人保財險浙江省分公司溫暖服務紀事
    用心處理賠案年均225萬件 據統計,近5年來浙江人保財險年均處理各類賠案達225萬件,支付各類賠款近700億元。巨量賠案和巨額賠款背後,折射的是該公司幹部員工優質服務的艱苦努力,傳遞給社會的是撫慰無聲的溫暖和關愛。
  • 本月農作物應加快秋收進度 防禦秋季連陰雨
    據云南省氣候中心介紹,9月,我省水稻、玉米自南至北逐漸進入成熟~收穫期,烤菸處於成熟採收後期。9月氣溫正常略高、降水偏多、日照偏少。中東部「多雨寡照特徵明顯」,月內昭通、昆明、楚雄、麗江等地的37個縣(市)出現了7天以上的秋季連陰雨天氣過程。
  • 7旬婆婆為9旬老母申請長期照護保險 人保財險助其圓夢
    近日,人保財險成都市分公司社會醫療保險事業部收到一面錦旗,上面繡著「長照與民心連心,人保甘泉情意濃」字樣,送來錦旗的這位客戶是一位年過7旬的太婆。  馮婆婆與人保財險成都市分公司相關人員合影。  今年6月底,一位滿頭大汗的婆婆手裡捏著一份資料,來到人保財險成都市分公司社會醫療保險事業部營業大廳,值班的大堂經理熱情地接待了她。婆婆姓馮,今年已經71歲了,通過成都人保在社區的宣傳,了解到了長期照護保險政策,想幫94歲高齡的老母親彭婆婆辦理相關業務。
  • 人保財險主承保「亞太7號」衛星成功發射
    中國人保財險作為首席承保人承保了亞太7號衛星發射加一年在軌保險,保額2.55億美元,承保比例88.24%。據介紹,亞太7號發射險項目是近十幾年來香港衛星運營商首次選擇在中國大陸出單承保,這在國內航天險業務領域具有重要意義。
  • 袁隆平團隊雜交水稻雙季畝產突破1500公斤
    新華社記者 陳澤國 攝  新華社長沙11月2日電(記者白田田、周勉)11月2日,湖南省衡陽市衡南縣清竹村,由「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團隊研發的雜交水稻雙季畝產突破1500公斤大關,其中晚稻品種為第三代雜交水稻。  在今年疫情和災情的多重衝擊下,這樣的測產結果來之不易,具有很高的「含金量」。
  • 風控體系不盡完善 平安財險等險企存風控漏洞遭遇保險欺詐又被監管...
    內外勾結虛假理賠被騙取保險金超9萬元之後,又遭遇監管處罰8萬元……保險監管機構11月份發布的行政處罰公告顯示,由於風控體系不盡完善等問題,包括平安財險在內的多家險企「被騙保又被處罰」。對此,行業觀察人士表示,保險公司被騙取了保險金又被行政處罰,是監管機構對保險公司風控體系建設不完善、風控措施落實不到位的處罰。
  • 淺談水稻使用矽鋅肥的技巧,提高抗倒抗病能力,促分櫱促高產
    在丘陵山地有不少冷水田,水稻移栽後緩苗慢,分櫱少;水稻直播根系淺,易倒伏,且在早稻直播常因天氣陰雨低溫出苗不齊、缺苗較多;因連年施用化肥未補充鋅肥,或低溫溫差變化大,土壤不透氣,會出現缺鋅障礙白化苗,去年早稻在江西各縣均有發生,雜交常規稻都有。
  • 常州市氣瓶安全責任險成功續籤 人保財險「一充一險」項目承保費用...
    據了解,今年繼續採用「一充一險」模式,但保障方面,不僅保險責任擴展,還減輕了企業成本。同時,針對氣瓶使用過程中可能出現的風險,人保財險常州市分公司還提出了可選擇性參考方案。   記者了解到,「一充一險」項目承保費用39萬餘元,按2020年全市近600萬隻氣瓶充裝測算,實際每隻氣瓶的保費價格不到8分錢,減輕了企業的投保成本。去年該項目共接到報案8起,75%是使用人操作不當引發的事故。
  • 險企3季度成績單:40家壽險環比負增長 45家財險虧損
    資本市場的劇烈波動、A股市場的大幅下挫、轉型保障之適應期、車險的風雲再起,這皆是三季度之苦楚。事實上,也需要我們拋開三季累計之靚麗數字,重新審視第三季度之業績。相對於一二季度的高光靚麗,第三季度保險公司經營情況並不樂觀。
  • 謝一群出任人保財險總裁 人保子公司三定啟幕?
    慧保天下獲悉,人保集團於2月22日下午已經在內部宣布新的人事任命,人保集團副總裁謝一群兼任人保財險新一任總裁,原人保財險總裁林智勇則另有任用。2月25日,保險股大漲,截至發稿時為止,在香港上市的中國財險股價上漲6.47%,中國人民保險集團也上漲5.14%,而A股上市的中國人保更是已經漲停。
  • 安徽:超級抗倒伏水稻新品種皖稻153[圖]
    在水稻生產中,常常會出現倒伏現象。倒伏是水稻奪取高產的一大障礙,據測算,水稻倒伏後輕者減產一到二成,嚴重時減產一半以上。另外,倒伏的水稻收穫起來費時費工,米質也差。因此,研究和培育抗倒伏的水稻品種,是我國水稻育種工作的一個必然要求。
  • 回顧水稻全種植期的田間管理,來年再戰!
    返青期:移栽後水稻從秧田到本田成活的緩衝期。 分櫱期:包括始期、盛期、末期(最高分櫱期)以及決定穗數關鍵時期的有效分櫱終止期。 長穗期:包括穗分化各期、拔節期以及外觀看到劍葉鞘膨鼓時的孕穗期。 結實期:包括抽穗開花期、乳熟期、蠟熟期、黃熟期和完熟期。
  • 2011年水稻重大病蟲害防治技術方案
    南方水稻黑條矮縮病發生區,抓好中晚稻藥劑浸種或拌種和秧苗期稻飛蝨防治,打好秧田送嫁藥,分櫱初期及早防治,預防白背飛蝨傳播南方水稻黑條矮縮病。  稻縱卷葉螟:重點做好水稻中後期稻縱卷葉螟主害代的防治,卵期人工釋放稻螟赤眼蜂壓低種群數量,卵孵化高峰期至低齡幼蟲高峰期優先選用Bt.等生物農藥防治,防治指標百叢50個束尖。  螟蟲:水稻分櫱期防枯心,破口抽穗期防白穗。
  • 水稻主要病蟲草害防控技術
    秧苗1葉1心期開始通風煉苗,以降低棚內溫度,防止秧苗徒長。1葉1心~2葉1心期或立枯病發病初期,選用甲霜 噁黴靈或精甲·噁黴靈+芸苔素內酯或碧護等化學藥劑進行防治。若秧苗3葉期左右發生青枯病,可使用枯草芽孢桿菌生物藥劑專用型,促進水稻生根,嚴重的應採取立即灌水上床的方法,水層高度為苗高的2/3,有條件的應及早異地寄秧或插秧。
  • 氣象指數保險如何突破發展瓶頸
    從理論上說,有可能因天氣變化而遭受損失的行業,都可以發展相應的氣象指數保險,如農業氣象指數保險、養殖業氣象指數保險、巨災保險(地震引發的巨災適用於地震指數)等。據國家氣候中心氣候與氣候變化評估室首席研究員姜彤介紹,氣象指數保險是根據客觀氣象數據來決定是否理賠的,科學透明,免去了大工作量核災過程和成本,也免去了在核災過程中保險公司和保戶的爭議,以及可能出現的「道德風險」。
  • 極端天氣頻發危及全球糧食安全
    中新社北京5月26日電 (王慶凱)全球極端天氣氣候事件頻發,一場事關人類糧食安全的危機正在逼近。今年以來,全球小麥、玉米、水稻三大主糧產區,均受到極端天氣影響。傳統的小麥出口國澳大利亞因遭遇嚴重乾旱,時隔12年後首次計劃進口小麥;玉米出口大國美國因受陰雨天氣影響,播種創歷史同期最低水平;同受乾旱影響,水稻出口國菲律賓也出現大規模歉收。海洋漁業情況也不妙,受厄爾尼諾現象影響,今年日本周圍海域海水溫度升高,海苔產量達到46年來最低點。乾旱與洪澇在全球小麥、玉米、水稻主產區共發,嚴重威脅全球糧食安全。
  • 科學搶天時保「三夏」 氣象服務在田間
    然而,這一時節,乾熱風、強對流、連陰雨等災害性天氣時有發生,如何更科學地搶奪「天時」,助農民一臂之力?各地氣象部門早已忙活起來。本期策劃聚焦「三夏」氣象服務,為您展現田間氣象服務的生動場景。「現在油菜普遍進入收穫期,首先是要抓緊時間組織收割。」張小峰給王先春支招兒,「還要密切關注天氣變化,及時收聽、收看天氣預報,關注我們發布的各類預警信息,提前防禦。」張小峰邊說邊遞上夏收夏種氣象服務材料,供王先春參考。  王先春翻開材料,從「三夏」期間整體天氣趨勢到相關農事建議,一應俱全。「本來還發愁後面咋辦,有這些參考材料我就有底了。」王先春說。
  • 人保財險臨沂分公司: 在「沂蒙精神」激勵之下與百姓風雨同行
    談及如何踐行新時代沂蒙精神,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人保財險)臨沂市分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王海峰說了這樣一段話。  今年下半年,人保財險臨沂分公司與莒南縣牧和源養殖有限公司支農融資項目,進入本金償還階段。「這個項目為牧和源輸入了新鮮血液,彼此之間也建立起了信任。」回憶起去年的首創之舉,人保財險臨沂分公司總經理王海峰的話語中,充滿自信。
  • 科學網—甲烷排放這個「鍋」,其實水稻背不起
    水稻品種越高產,甲烷越多? 水稻是世界第二大口糧作物。張衛建介紹,水稻高產途徑有兩條:提高生物學產量;提高收穫指數,即收穫物中稻穀與稻草之比。而這兩種途徑對稻田甲烷排放的影響,迄今尚無定論。 適度提高植株生物量和增強莖稈及根系,是突破水稻單產徘徊不前的育種與栽培新途徑。
  • 東北水稻中後期田間管理技術意見
    但5月以來,陰雨寡照天氣較多,部分地區水稻出苗偏遲,插秧進度延緩,栽插後前期分櫱偏差、長勢不均衡。目前,東北水稻正處於分櫱拔節至孕穗期,是田間管理的關鍵時期。7月份以來,高溫高溼天氣易導致稻瘟病等加重發生。針對當前生產情況,東北水稻中後期要加強肥水調控,促進苗情轉化升級,搭好豐產的架子。  一是加強水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