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安在線、安心保險的海水與火焰

2020-12-05 首條財經

作者:瀚藍

來源:首條財經——首財研究院

「激動的心,顫抖的手,CEO的視角,保險的範疇。保險保險,出事賠錢,遇到風險,報案救援。」

泰康在線CEO劉大為的抖音段子,火了。

同時火的,還有一眾網際網路保險的半年紅。

中國保險行業協會數據顯示,上半年共有59家公司經營網際網路人身險業務,累計實現規模保費1394.4億元,較2019年同期增長12.2%。

具體來看,安心保險實現保險業務收入14.73億元,同比增長62.76%;泰康在線達到49.21億元,增長2.03倍;眾安保險雖然增速只有14.61%,但67.76億元的保費收入,還是碾壓多數競品。

拉長維度,2019年網際網路保險保費收入2696.3億元,同比增長42.8%,也遠高出保險市場同期增長率近10個百分點。

01

盈利能否hold住?

繁華畫面,鼓舞人心。

只是,還遠未到彈冠相慶之時。

比如老大難的虧損問題。

來看安心保險,上半年淨虧3359萬元,相較於上年1300萬元的淨虧損額,增虧158%;泰康在線也有明顯上行,從2019年上半年的2.5億元,增虧至3.42億元。再陷越賣越虧的尷尬怪圈。

不過,眾安在線帶來了可貴慰藉。

7月6日其公告稱,預期今年上半年未經審核歸屬於公司股東合併淨利潤將取得顯著增長,較2019年同期增長不低於100%。這意味著其淨利不低於1.89億元。

可謂聲驚四座。當日,眾安在線股價高開52元/股,創兩年新高,單日漲幅達16.86%,最高達55.6港元/股,最終收於55.1港元/股,領漲保險股。

對於利潤增長原因,眾安在線表示是由於綜合成本率改善,從而承保虧損收窄。

業內也有分析,眾安在線自有渠道擴張、科技實力成為壓縮成本的主要要素,預計2020年全年眾安在線綜合成本率將低於100%。

而承保虧損一直是其盈利性的重要掣肘,2018年更是受此拖累巨虧約18億元。

這是上市以來,眾安在線的第二次盈利。2019年上半年其實現首度整體盈利,淨利0.9億元。

不過,2019全年又回歸虧損行列,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虧4.54億元;承保虧損16.99億元;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為502%。

業績變臉,主因其科技業務和其他業務虧損。科技業務虧損高達3.34億元,其他虧損3.16億。

自上市以來,眾安在線已連續3年虧損,2017年淨虧損約9.97億元,2018年淨虧損約17.44億元。三年共虧32億元。

而2019年看似虧損收窄,實則盈利大部分來自投資收益,非主營貢獻。

受益於2019年A股優異表現,眾安在線全年投資收益18.155億元,同比增長264%,總投資收益率達9.3%。

如除去上述投資收益,眾安在線2019年淨虧幅度要大於2018年。

從此看,其沒有擺脫增收不增利、虧損持增的泥潭。

那麼,眾安在線2020全年表現又如何呢,是否會出現業績變臉,有無可能打破上述泥潭效應呢?

等待時間做答。

不過,眾安在線確實急需一股提振力量。

2013年11月,眾安開業。成立伊始,前三大股東分別是螞蟻金服、騰訊、平安保險。

頭頂「三馬」光環,C位出道的眾安保險估值上千億。2017年9月28日,眾安在線在港交所主板上市,發行價59.71港元,數日股價連續暴漲,盤中最高市值達1437.66億港元。

然截至2020年8月20日收盤,眾安在線股價已跌至42.75港元,市值不足629億港元。

值得一提的是,8月3日軟銀減持眾安在線110萬股,套現約5207萬元,持股量降至13%。

02

高負債 高投訴率 高賠付率

投資者用腳投票,是有邏輯基礎的。

與連年虧損相伴,眾安在線負債也持續上升。

2017年眾安保險的負債總額不到40億,2018年這一數字直接翻倍達98.66億元,2019年更飆升到144.02億元,資產負債率46.6%,相比2018年增長9.1個百分點。

眾安保險的解釋是,由於買賣回購金融資產款及保險合同負債增加所致。

一同上升的,還有投訴激增。

據中國銀保監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眾安在線不僅投訴量名列前茅,且增速驚人。在財產保險公司銷售糾紛投訴量方面:眾安在線名列第一,為1104件,同比增長1262.96%;財產保險公司合同糾紛投訴量方面:眾安在線名列第三,為3728件,同比增長74.61%。

2020年依舊保持「先鋒」狀態。

據8月13日銀保監會發布了《關於2020年第二季度保險消費投訴情況的通報》顯示,

數據顯示,2020年第二季度,銀保監會及其派出機構共接收保險消費投訴33732件,同比增長26.86%。

其中,眾安在線的投訴量位列財險公司第三名;在財產保險公司理賠糾紛投訴量方面,眾安在線以328件位列第五;銷售糾紛投訴量方面,眾安在線532件,同比增長95.59%,位居第三;保證保險糾紛投訴量方面,眾安在線以641件位列第四,並同比增長81.07%。

瀏覽第三方投訴平臺,也不缺眾安在線身影。

8月4日,匿名用戶投訴稱「本人於2018年到2019年先後在眾安在線公司的手機app眾安馬上金申請了7筆小額貸款,結清後才發現,每一筆都強制搭售了保險,共3000餘元保險費,後去公司調解,對方只退了1000元,還威脅我,如果繼續投訴,要找法院起訴我」。

6月15日,「吃貨小黃_801」投訴稱「眾安在線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跟小贏卡貸平臺合作強行捆綁保險、在本人不知情的情況下投保,本人從未接到過眾安在線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與我確認保險、也未收到過紙質的保單、這樣欺瞞強賣保險屬於違規行為、 要求眾安在線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退還保險費給出合理解釋」。

......

可以說,違規捆綁搭售也是眾安在線遭到投訴的主因之一。

賠付率也居高不下。

數據顯示,眾安在線2019年比2018年提升7.5個百分點,問題出在保費收入規模第三位的消費金融生態,賠付率同比大幅提至97%。這一數據在2019年上半年、2018年全年,分別為78%、72.3%。

2020年,疫情衝擊、經濟震蕩的大背景下,險企信用償付問題激增。那麼,眾安在線消費金融保險業務的賠付率是否還有上升可能呢?

業內人士指出,賠付成本具有後置性,大概率會影響2020年業績,不乏不確定看點。

不看不知道,梳理嚇一跳。

背負三高煩惱,加上市值縮水、虧損泥潭,眾安在線的近景畫面,顯然並不算美好。

03

連串飄綠數據 安心保險有多鬧心?

那麼,仍在虧損渡劫的安心保險,日子是否更鬧心些呢?

今年二季度,安心保險以虧損結尾。淨資產也由上季度的3.47億元變為本季度3.1億元,下降11.9%。

現金流方面,安心保險第二季度淨現金流343.9萬元,第一季度該數據為1324萬元,環比下降74%。流動性覆蓋率也由一季度的1002.49%降至二季度的601.39%,下降近四成。

償付能力方面,安心財險2020年第二季度核心償付能力溢額約2266.6萬元,較上季度的6225.6萬元降低63.6%,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由上季度的167.24%下降到123.9%。風險綜合評級中,安心財險2019年第四季度和2020年第一季度的評級結果均為B。

一片飄綠數據,凸顯安心財險的鬧心困境。

與眾安在線一樣,作為四家首批創新型網際網路保險公司之一,安心財險背負期許眾望。

然縱觀歷年財報,2016年到2019年四年間,安心財險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虧損0.73億元、2.99億元、4.95億元、1.06億元,合計9.73億元。

細分看,其前五大險種中只有機動車保險承保利潤為243.27萬元,餘下四險承保均處虧損狀態。

即使是車險業務,也難言符合期許。

2016年起,安心保險曾傾注大量精力,宣布將以科技重塑網際網路車險體驗,率先提出「全國理賠一張網」理念,意圖將車險作為扭虧發力點。

尷尬的是,一番努力下,車險業務收入反降。從2018年 5.01億元降至2019年3.61億元。

信保業務方面,保證險從2017年的第二大險種,退至2018年的第五大險種,在2019年,已不在前五大險種之列。且2019年,安心財險保證險原保費收入為-1354.39萬元,出現負值。

值得「欣慰」的,當屬健康險。

眾所周知,健康險向被稱為「藍海市場」,近兩年保費快速增長,尤其是短期健康險,採用自然費率,與長期健康險相比,具有明顯性價比優勢,成為傳統保險公司與網際網路保險公司必爭之地。

可喜的是,安心保險近年發力成效顯著。從2017年的第四險種一舉躍居2018年的第一大險種,保費收入5.96億元,漲幅554.95%;2019年,健康險業務保費達到22.63億元,漲幅279.7%,連續2年提升。

只是,短期健康險這碗飯也不好吃。

渠道費用高,部分平臺首年費率高達30%-45%;同時,行業產品同質化嚴重,而發力衍生健康管理服務,又與網際網路險企的輕資產模式相悖;且短期健康險利潤空間小、需規模體量稀釋經營壓力,如規模過大,又讓賠付壓力增加。

換言之,安心保險作為新業務增長點,畫面也不是太美。短期效果不錯,長期面臨多維持續性挑戰。從2019年業績看,其雖是營收主力,但也是虧損大戶。

2018年,安心保險健康險手續費及佣金支出1.85億;2019年,健康險手續費及佣金支出8.9億元,漲幅381.08%,費用漲幅遠超保費漲幅。

問題出在引流上。業內人士指出,雖為網際網路險企,但多數企業都有獲客瓶頸,需通過第三方流量平臺銷售。尤其面對強勢平臺,主動權並不在保險公司一方。因為市面同質化產品過多,平臺把握稀缺流量口,自然會擇價挑選。

這也意味著,要維持相當的保費規模,必定要支出大項費用,攤薄利潤空間。

值得強調的是,流量煩惱也是整個網際網路圈的大事,即使強如阿里騰訊也在給開拓流量增量絞盡腦汁。一句話,流量紅利已見頂,後續費用會日益高企,這對安心保險而言,不是一個好消息。

產品上看,目前安心保險主推的健康險主要是百萬醫療險、防癌險等,市面不乏類似競品。血拼之下,健康險價格戰不可避免。

也基於此,安心保險的特色化、差異化創新,打造硬核「拳頭」產品顯得尤為迫切,直接影響其業務可持續性。

值得警惕的是,伴隨行業健康險保費增長,賠付壓力也同步增長。

銀保監會數據顯示,2019年健康險原保費賠付支出2351億,同比增長34.81%,高於同比29.7%的保費增長率。發力短期健康險業務的財險公司,賠付壓力更嚴峻,健康險賠付支出623億,同比增長44%。

除了特色創新,產品品控力,也急需提升。

8月13日,據銀保監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局發布《關於2020年第二季度保險消費投訴情況的通報》顯示,在財產保險公司銷售糾紛投訴量中,安心保險排名第十。

銀保監會公布的2019年保險消費投訴情況也顯示,安心財險2019年涉嫌違法違規投訴101件,較2018年上漲910%,涉及保險合同糾紛投訴1548件,同比下降4.7%。

從投訴與業務量對比情況看,安心財險億元保費投訴量60.61件/億元,僅次於易安財險位列第二。

04

海水與火焰

梳理至此,繁華高光中,眾安在線、安心保險,煩心事都不算少。

客觀而言,兩者問題短板,也有一定行業代表性。

一方面風控不足、依賴第三方渠道,造成高賠付、高續費及佣金支出等問題;另一方面高額科技投入、市場培育,也讓企業短期難以盈虧平衡,虧損成為常態。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保險研究室副主任朱俊生表示,對保險公司盈利問題應該辯證看待。新成立的保險公司普遍存在一定盈虧平衡周期,需在市場拓展、團隊搭建、產品研發和模式探索等方面投入資源,且網際網路保險公司與成熟保險企業在打法上也存一定差異。

簡言之,作為保險新勢力,網際網路保險正處發展最較勁階段。最考驗高管團隊的綜合水平。

這方面,眾安在線和安心保險也不太樂觀。

3月23日,眾安在線一同披露了關於變更董事職能的補充公告。董事會宣布,賴智明因工作變動辭任本公司非執行董事及投資決策委員會成員,自2020年3月23日生效。湛煒標獲提名為非執行董事及投資決策委員會成員,任期尚待銀保監會核准。同時,財務長亦發生變更。自3月23日起由鄧銳民變更為李高峰。

另據不完全梳理,2019年以來,其人事調整涉及9名高管。

2019年7月,掌舵五年的陳勁宣布卸任眾安在線總經理兼聯席CEO,接棒者為原副總經理兼聯席CEO姜興。

眾安科技也經歷換帥。2019年4月,原CEO陳瑋赴任泰康科技,騰訊金融科技副總裁朱立強擔任新CEO。副總經理兼首席市場官吳逖也在當月離開,奔赴合眾財險。眾安在線汽車事業群總裁王禹、眾安保險金融技術部總經理王愚、眾安零售業務負責人黨毅等多位事業部中高層也都相繼離職。

再看安心財險,2018年四季度償付能力報告披露,同意鍾誠辭去總裁職務,由原董事長黃勝擔任總經理臨時負責人,臨時負責期限為三個月。而總經理職位已空缺超一年,至今未找到合適人選。

火車快不快,全靠車頭帶。高層人事大量更迭,對企業穩健力、成長性的影響不言而喻。尤其是對眾安在線、安心保險這樣的保險新勢力。產品、業務、模式、市場、戰略等均處探索形成狀態,急需穩定且戰略戰術力強的團隊突破困境。

好消息是,曙光似已在眼前。

2019年11月,韓剛接替黃勝成為安心財險董事長。2019年11月8日,眾安在線公布,董事會決議選舉歐亞平擔任董事長。

兩位「新帥」接棒,市場不乏期許。

目前看,牌面挑戰不少,但也不乏利好。

2020年的疫情衝擊,讓更多消費者開始認同網際網路保險模式。同時,隨著保險科技運用,網際網路保險在產品理賠服務、成本費用控制上不斷提升,特色差異化產品也在不斷打磨完善。最重要的是,金融業改革開放步伐加快,由此產生的制度機制紅利或為網際網路保險打開新變量空間。

不過,這也意味著市場競爭更加殘酷、激烈。傳統保險巨頭也在紛紛布局發力線上。業務、產品邊界有模糊融合的趨勢。

大潮翻滾,一半海水,一半火焰。誰是烈火出真金,誰是問題裸泳者,首條財經經持續關注。

本文為首條財經原創

相關焦點

  • 解碼眾安2019財報:虧損幅度收窄保險業務實現盈利
    來源:經濟觀察報經濟觀察網 記者 姜鑫 2019年眾安在線依然處於虧損狀態,但保險業務終於實現了盈利。3月23日,國內首家網際網路保險公司眾安在線(6060.HK)發布2019年業績報告。數據顯示,報告期內,眾安在線實現總保費收入146.296億元,同比增長30%。
  • 對話眾安在線CEO陳勁:上市每個過程都以分秒來計算
    眾安在線CEO陳勁表示:眾安在線順利上市標誌著公司發展,及中國金融科技公司與國際資本市場接軌的重要裡程碑,將對中國金融科技公司未來融資及發展帶來具鼓舞性借鑑。眾安在線CEO陳勁、CTO姜興、CFO鄧銳民 COO許煒、CMO 吳逖隨後接受雷帝網在內的媒體群訪,陳勁說,眾安保險上市每個過程都是以分秒來計算的。今年6月30日,眾安在線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
  • 眾安保險APP月活躍度5年間增幅約746.3% 頭部效應凸顯
    10月,眾安保險以232.5萬活躍用戶規模居首,同時在保險服務行業滲透率最高,達到5.3%。而剛剛過去的「雙11」,各保險公司也將APP作為營銷服務的主戰場,而眾安保險在活動期間日活用戶高峰時達到82.7萬人,投保用戶數同比增長247%。
  • 頭部效應凸顯,眾安保險APP月度活躍用戶規模、市場滲透率行業領先
    10月,眾安保險以232.5萬活躍用戶規模居首,同時在保險服務行業滲透率最高,達到5.3%。而剛剛過去的「雙11」,各保險公司也將APP作為營銷服務的主戰場,而眾安保險在活動期間日活用戶高峰時達到82.7萬人,投保用戶數同比增長247%。用戶每3天打開一次,眾安保險APP用戶活躍度最高數字時代,保險科技應用不斷加深,險企對於移動端數字用戶的爭奪也日趨激烈。
  • 眾安在線:車險綜改有效改善了行業嚴重同質化問題
    對此,《證券日報》記者採訪了眾安在線。眾安在線相關負責人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車險綜合改革進一步推動了行業轉型升級,強化險企對車險服務質效的重視度,在實際應用中更好地起到經濟補償和化解矛盾糾紛的作用。此外,車險綜改前,車險行業同質化現象較為嚴重,對整體發展造成不利影響,此次車險綜改有效改善了這個問題。
  • 網際網路保險「五軍殺」
    而美年也在近兩年內推出了保險業務,試圖實現體檢、健康管理和保險的生態閉環。(詳情請見《美年健康該做一次體檢了》) 事實上,作為市場上率先登陸資本上的網際網路保險企業,眾安在線可謂是人才培養的工廠。就在陳勁職務變動前後,眾安出現了一系列人事變動。
  • 眾安保險智能中心孫谷飛:如何搭建一個「體系化」的數據中臺?
    邀請眾安保險智能中心負責人孫谷飛,以「數據中臺賦能未來保險生態」為題,對險企內部數據管理、流通、價值挖掘技術邏輯進行了解析。過去,由於技術手段和數據安全的限制,保險公司的各個系統間無法完成高效的數據交換和溝通,系統間就像一個個孤島。由於擔心部門內部信息共享不當,即便是大型保險公司,內部很多部門仍處於「信息獨立」的運營狀態中。孫谷飛曾在世界人工智慧大會上呼籲,「保險公司不僅要豐富自身結構化場景數據,更需要加強保險公司間和其他行業的數據交流。
  • 保險產品即Token,眾安科技的新區塊鏈項目背後有何門道?
    不同於商業機構的區塊鏈實踐完全摒棄token,也異於公有鏈中作為激勵機制的「代幣token「,眾安科技瞄準資產通證化方向,認為「業務或者產品即通證",致力於加速數字資產的價值流通。就在近日,眾安發布了基於區塊鏈資產協議的保險通證(以下簡稱PBT)白皮書和開放資產協議,並推出了一款已落地的PBT產品——飛享e生。
  • 獲牌一年,眾安網際網路醫院正在祭出哪些「大動作」
    ,以「眾安網際網路醫院——做一億人的醫管家」為題,為我們解讀眾安保險的「醫+藥+險」網際網路醫療創新模式和具體落地邏輯。在供需雙方和政策的共同驅動下,網際網路+醫療正在逐步進化,從網際網路網絡問診,到複診開藥,再到醫保、商保支付,以及現在的診療線上、線下一體化,正在一步步實現產業生態閉環,使得部分場景下的「醫+藥+險」全鏈路在線化模式初步落地。作為國內首家網際網路保險公司,眾安保險持續布局大健康生態,在2019年獲得網際網路醫院牌照,今年還正式推出了「眾安醫管家」服務。
  • 「三馬」賣保險啟動 葫蘆裡賣什麼藥?
    昨日終於揭開序幕,三位中國商界的執掌者———馬雲、馬化騰、馬明哲聚首復旦大學,參加國內眾安在線財產保險有限公司的啟動儀式。作為國內首家網絡保險公司,電子商務,行動支付和網際網路金融將成為眾安在線的重點業務。眾安保險C E O尹海表示,眾安並不是把網絡當做銷售渠道,銷售傳統的保險產品,而是要服務網際網路,對網際網路的經營者和參與者,進行一系列風險管理的解決方案。
  • 以網際網路的方式做保險 提升用戶價值
    數位化時代,銀行保險等金融機構又將如何應時而為?對此,眾安在線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眾安保險」)風控副總裁于洋指出,「數字金融的發展可能會超出想像,其將會創造更多諸如無人駕駛、遠程醫療等新場景。而眾安保險作為第一家網際網路保險公司,一直抱著開放心態,希望成為保險數位化中心的可靠夥伴。」
  • 眾安科技通過CMMI-ML3資質認證 提供國際標準軟體服務能力
    近日,CMMI研究院對外公示,眾安信息技術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眾安科技」)正式通過CMMI-ML3資質認證。此次認證通過,標誌著眾安科技以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區塊鏈等技術為核心,將為金融保險行業客戶,提供具備國際標準的軟體工程服務和項目管理能力。
  • 徐瀚:從熵增定律看網際網路金融保險發展的未來
    目前國內有四家持牌網際網路保險公司,全部為財產險公司:眾安在線、泰康在線、安心保險、易安保險。從規模上來看,對網際網路保險行業影響並不大,2018 年4 家公司合計保費為170 億元,佔整體網際網路保費比重僅9%。從費用率上來看遠高於傳統財產險公司(眾安經過幾年的運營已和傳統公司接近,其他公司仍遠高於平均),從這點上來看網際網路保險公司並不具備網際網路公司特點和低成本優勢。
  • 眾安科技總經理助理田海江:助力銀行構建「以用戶為中心」的增長大腦
    我今天要分享的助力銀行構建,以用戶為中心的增長大腦,就是姜興提到的,我們怎麼去把眾安科技這家公司核心的產品和能力更多的推廣到銀行,這是我要跟各位分享的主要內容。  眾安科技是一家立足於保險科技的公司,第一個話題就很簡單,很多管理者會問「眾安科技跟保險什麼關係?眾安科技的哪些產品可以服務銀行?以及我們跟銀行的化學作用火花在哪裡?」
  • 正大製藥2.15億擬入主安心保險,「保險+醫藥」融合功效待觀察
    持續虧損、償付能力低位,安心保險增資解困近日,安心保險披露擬增資公告,為滿足公司業務發展和償付能力需要,根據當前經營狀況及業務發展規劃,擬引入新的投資人正大製藥進行增資。目前,安心保險2020年第二次股東會審議通過了《安心財產保險有限責任公司增資方案》的議案,原股東均不參與此次增資,2.15億元增資金額全部由正大製藥認繳。增資完成後,安心保險註冊資本從此前的12.85億元增至15億元,正大製藥持股14.333%,僅次於中誠信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誠信集團」)28.333%的股比,順次為第二大股東。
  • 「I’m賣保險,I』 interesting!」保險人很酷也很暖
    不久前,「I’m賣保險」就隨著綜藝節目和嘻哈文化火爆全網。眾安保險作為中國首家網際網路保險公司,「年輕」「網際網路基因」一直是眾安保險的標籤,借公司成立七周年契機,以《I’m 賣保險》為公司慶生,同時唱響保險行業,這也與《說唱新世代》提出的「萬物皆可說唱」不謀而合。
  • 保險科技行業深度研究:未來真正有前景的方向是什麼
    我們從 2 個維度來看網際網路保險市場的增長驅動因素:1)從客戶角度來看,隨著年輕、教育程度高、主動保障意識高、習慣在線消費的群體到達保險消費年齡段,我們認為網際網路保險的目標客群正在快速擴張。2)從產品來看,未來 10 年網際網路保險的增量同時來自於切分部分傳統保險產品的增量(新業務)和網際網路保險獨有的新產品。
  • 亞洲保險市場報告2018:網絡風險、自然災害與保險科技
    如今,從數據存儲到一般業務運營,公司越來越依賴於IT系統,對獨立的網絡保險的需求迅速增加。我們期待,網絡保險能成為各個行業、各個規模的亞洲保險公司保險項目中的一部分。過去,傳統的財產和責任保險通常被用於覆蓋網絡風險,但保險公司開始明確新的概念,即非網絡安全險產品將不覆蓋網絡風險損失。
  • 鼎然科技榮登「2020中國保險科技100強」榜單
    掃描二維碼 關注√ 中金在線微信 掃描或點擊關注中金在線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