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為全面展現各行各業的奮鬥者在各自崗位上做出的非凡業績,法治河南新媒體特推出「e起相豫 老家河南」特別策劃,用文字與鏡頭記錄平凡奮鬥者的拼搏故事,唱響新時代的勞動者之歌。
中國法治河南訊(張峰利 張俊明 李天慧 舒建奇)「樹因為有根而堅固茂盛,學校因文化而底蘊豐厚。」河南省濮陽縣第三中學始建於1922年,時名華美中學,抗戰時期先後更名為冀魯邊區抗日師範,築先師範;抗戰結束後,與冀魯邊區五中合併,改名為冀魯豫邊區冀豫中學,後歸併於職業中學,建國學院,冀魯豫邊區第三中學;1949年新中國成立,設立平原省,學校更名為平原省濮陽中學,1953年改為河南省濮陽中學,1958年後正式命名為濮陽縣第三中學。
百年錘鍊,培育萬千英才。
百年積澱,收穫累累碩果。
作為一所百年老校,濮陽縣第三中學始終以「教書育人」為己任,培養了數以萬計的優秀學子,為濮陽縣教育事業作出了積極貢獻。
抓硬體 營造優質教育環境
數代人薪火相傳,百年來光彩迥異。
濮陽縣第三中學坐落於濮陽縣國慶路繁華地段,環鄰濮陽縣文化廣場,佔地面積90餘畝,建築面積6萬平方米。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發展至今,濮陽縣第三中學不斷完善基礎設施,為師生的學習生活提供了一流的環境。該校新建了實驗室、微機教室、閱覽室、通用技術實驗室等多種教學功能為一體的綜合性實驗樓;新建了包含18個教室、1個多功能階梯教室的教學樓;裝扮一新的圖書館,陳列了豐富多彩的各類書籍;教室內安裝了多功能教學一體機,實現了電子化教學;教室、宿舍等場所安裝了空調,讓學生可以在舒適的環境下學習生活,為興國教育事業奠定了物質基礎;硬化、美化了學校道路,打造更好的育人環境,讓校園每一處都充滿生機與活力,讓百年名校煥發新顏。
自建校以來,該校先後榮獲國家級「空軍飛行學員優秀生源學校」,河南省「十佳」辦學單位、「河南省園林單位」,濮陽市「突出貢獻學校」、「教育工作先進集體」、「高中教學質量先進學校」、「校本教研示範校」,濮陽市「興學功昭」學校,濮陽市「五好基層黨組織」,濮陽市「文明校園標兵」,濮陽市「校本教研示範學校」,濮陽縣「突出貢獻」學校和「綜合治理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
抓黨建 凝聚學校發展強大合力
濮陽縣第三中學現有黨員98名。為不斷適應新形勢、新常態、新要求,該校以黨建工作統領全局,圍繞教育抓黨建,抓好黨建促教育,開創學校黨建工作新局面,推動教育事業的可持續發展,整體提升教師的思想境界、工作能力和工作作風,全面營造風清氣正的教育教學環境。
為築牢黨建陣地,完善黨建工作制度,濮陽縣第三中學建設了黨員活動室,嚴格落實「三會一課」,不斷提高全體黨員的思想認識,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為加強黨員教育管理,促進黨員隊伍高質量建設,濮陽縣第三中學定期組織全體黨員赴林州市紅旗渠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臺前縣劉鄧大軍渡黃河紀念館開展紅色教育,傳承紅色精神,全面增強黨支部的凝聚力和戰鬥力。
為全面營造「比、學、趕、幫、超」的良好氛圍,該校設置了黨員模範崗,促使黨員教師主動加壓,始終保持對工作積極主動的態度,充分發揮帶頭引領作用,促進廣大教師教育、教學能力的提高。
強隊伍 提振教師團隊的精氣神
「教師是一份非常神聖的職業。我認為,教師應該敬畏自己的職業,並兢兢業業地把知識、技能、做人的道理一起傳遞給學生,促進學生的全面成長。」濮陽縣最美教師、濮陽縣第三中學化學老師葉紅勝表示。
目前,濮陽縣第三中學共有418名教師,其中特級教師2人,中學高級教師76人,中學一級教師106人,省和國家級勞模5人,市級以上優質課教師83人。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為進一步加強師資隊伍建設,該校邀請了全國名師到學校開展講座,促進教師教學能力的進步;實施了「青藍工程」,促進青年教師成長;舉辦了示範課,讓經驗豐富的老師為青年教師授課,提高青年教師的課堂教學能力;帶領教師到先進學校觀摩學習,開拓教師視野。
濮陽縣最美教師、濮陽縣第三中學語文老師張恆傑說:「學校非常重視教師的專業化成長,經常組織教師到其他優秀的學校學習,幫助教師提高教育教學能力。」
「在『走出去、請進來』並重開展的情況下,濮陽縣第三中學的整體教育水平有了大幅提升。」濮陽縣第三中學校長胡長興表示,「學校創建了職工之家,為教師配備了健身器材,讓教師在努力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也要愛惜自己的身體,加強鍛鍊。」
濮陽縣第三中學以「培育敬業精神、塑造師德風範、提高育人水平」為宗旨,組織全體教師舉辦了慶「五—」趣味運動會、師德師風演講比賽、國旗下講話、教師節表彰會、書畫展覽等,全面增強教師隊伍的凝聚力和戰鬥力;開展了「最美教師」、「優秀教師」、「師德標兵」、「先進工作者」等評選活動,全面培養和造就一支政治過硬、作風正派、師德精良、業務精湛的教師隊伍。
抓課改 提高教學質量
濮陽縣第三中學「以校為本」激發教師的研究潛能,鼓勵教師由「師道尊嚴」型向「人文」型轉變,由「傳道授業」型向「科研」型轉變,由「墨守成規」型向「智慧」型轉變,幫助教師樹立現代教育思想,了解未來社會對人才質量的期望和素質教育、創新教育對教師素質的要求;讓教師在實踐中參與到教學研究中來,形成集體的力量,發揮教師教研教改積極性、主動性,使校本教研真正成為學校可持續發展的源頭活水。
濮陽縣第三中學要求一線教師全員參加校本教研課題研究,使一大批教學骨幹脫穎而出。滿慎偉、山鳳林兩位教師作為代表在豫南課改聯盟交流會上做示範課;馮計平、曲素靜等多位教師獲省市級大賽一等獎。
除此之外,該校還結合學生實際,紮實有效地開展了校本教材的研發,組織教師編寫了適用的教輔資料。現已研發使用的成廣鐸、韓紅衛等教師編寫的《題根智庫》系列圖書和劉亞娟等教師編寫的《國學經典通讀》系列圖書反響非常好。目前,《高一導學案》《高二導學案》正在研發中。
濮陽縣第三中學非常重視學校科研課題研究的教師培訓,達到以課題促訓的目的。圍繞這些課題研究,該校採取學校搭線或雙方自願的形式,結成師徒幫帶,以教研組、備課組為單位,定期開展集體備課和教研活動,使教師在活動中受到啟發,得到鍛鍊,脫穎而出,迅速成長。目前,該校已開展了12個省市級課題研究,有600餘篇教師的論文獲省市級獎,且有多名教師在市優質課比賽中榮獲一等獎。
抓教育 促進學校特色發展
濮陽縣第三中學分為高中、初中兩區,有82個教學班,高中部67個,初中部15個,在校生達6000多人。
近年來,濮陽縣第三中學通過以課改促教學、以課改促課堂、以課改促成長的舉措,實現了升學率連年提高的好成績,打造出了「低分高出」、「低進優出」的教育特色品牌。
為豐富學生的興趣愛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該校開辦了「機器人社團」、「翰墨誦讀社」、「三人行」文學社、「數學思維社」「陽光足球社」等各類特色鮮明的十多個社團,豐富教育內涵,致力於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個性發展、優質發展。其中,「機器人社團」在2019年舉辦的省、市機器人大賽中分獲第二名和第一名。
該校高一年級語文學科組緊扣習慣養成舉行了「寫好字做好人」漢字大賽、外語學科組舉行了「外語書寫大賽」,督促高一新生寫規範字。「學校除了英語教學以外,還與俄羅斯聯邦大學進行了對接,開辦了俄語班,實現學生特色化、多樣化發展。」胡長興表示。
除了體育、音樂、美術等特長班之外,該校從高一年級開始,制定了專門的招飛培訓方案,通過體檢、目測、考察選拔苗子,組建「招飛預備隊」,進行系統的體能和心品訓練。2017年以來,該校有三名學生被國家空軍航空航天大學錄取。
抓德育 培養高素質人才
該校圍繞讓學生「學會做人、學會感恩、學會求智、學會擔當、學會生活」的育人目標,將「自我教育與自我管理」作為重要內容,引導學生在「在自律中成長,在責任中成才」,倡導「人人都是學校的管理者」,努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學校把愛國主義教育和傳統節日融入學生思想道德建設之中,開展了一系列愛國主題教育活動,讓學生牢記歷史,繼承先烈的革命傳統,樹立學生立志報國的崇高理想。
為推進文明校園建設,培養人格健全的中學生,該校建造了高標準心理諮詢室,開設心理健康講座。任課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滲透公理健康教育,印發《高中生如何應對青春期》,舉辦女生「自我防範、生理、心理」青春期健康安全知識專題講座,為學生健康成長提供保障。
為營造良好的氛圍,打造優秀的文化陣地,該校建設了校園景觀和文化長廊,並通過開展「文明班級」、「文明學生」、「文明宿舍」評選等活動,促進師生文明素養和文明程度的提升,讓文明之花開遍校園。
為培養學生的良好品德,該校舉辦了《讓父母為我自豪》班會匯演、《行動詮釋責任》演講比賽、《我們的明天更美好》詩詞朗誦會、《超級高二生》辯論賽、《我的中國夢》手抄報等豐富多彩的主題活動,為學生搭建了展示自我的平臺,彰顯青春活力,弘揚時代新風,讓正能量遍布校園,用實際行動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目前,濮陽縣第三中學儼然形成了「嚴明求實、善教樂學」的校風,呈現出了日新月異的新面貌。對於未來的發展,胡長興表示:「濮陽縣第三中學將繼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嚴謹治學,加壓奮進,團結帶領全體教職工向著更高、更遠的目標前進,為社會和國家培養更多的優秀人才,向濮陽縣人民交一份合格滿意的答卷。」
智慧的對話,思想的交鋒。政府官員、專家學法規,闡釋新聞熱點,講述世界風雲,傾訴人生故事。秉承權威、人文、開放、深入的原則,為網友展現不同人生的精彩歷程。如果您想做客《相豫》訪談,請在網上搜索:法治河南新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