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生命賴以維持的,卻不為我們熟悉的是水

2020-11-24 騰訊網

確實,有一種現象那就是對我們生命最重要的東西,往往被我們忽略掉,因為太習以為常,一至於熟視無睹了。就像陽光、空氣;健康、親人和我們無時無刻都離不開的祖國。有一些東西,只有你失去了,才知道珍貴;有些人一轉身即天涯。因此,我們要認識水,尊重水。

我是從事水處理專業的,我有十八個專利和一個成果,同時也是文化愛好者。因此,我會從不層面來匯報,來與大家分享。

首先誰都知道水是生命之源,那麼水之源呢。目前科學界有兩種理論。

一種學說是來源於地球之外。它於隕石墜落、太陽風有關。

另一種則說是源於地球本身物理的和化學的變化形成的。

總之,就是地球之內說和地球之外說,這兩種學術之爭,尚未定論。從目前的科學確認了的是,水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

水(化學式:HO)是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的無機化合物。在常溫常壓下為無色無味的透明液體。水,包括天然水(河流、湖泊、大氣水、海水、地下水等),人工制水(通過化學反應使氫氧原子結合得到水)。

水是地球上最常見的物質之一,是包括人類在內所有生命生存的重要資源,也是生物體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水在生命演化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它是一種可再生資源。水在常溫常壓下為無色無味的透明液體。

在自然界,純水是罕見的,水通常多是酸、鹼、鹽等物質的溶液,習慣上仍然把這種水溶液稱為水。純水可以用鉑或石英器皿經過幾次蒸餾取得,當然,這也是相對意義上純水,不可能絕對沒有雜質。水是一種可以在液態、氣態和固態之間轉化的物質。固態的水稱為冰;氣態叫水蒸氣。水汽溫度高於374.2℃時,氣態水便不能通過加壓轉化為液態水。 在20℃時,水的熱導率為0.006 J/s·cm·K,冰的熱導率為0.023 J/s·cm·K,在雪的密度為0.1×103 kg/m3時,雪的熱導率為0.00029 J/s·cm·K。水的密度在3.98℃時最大,為1×103kg/m3,溫度高於3.98℃時,水的密度隨溫度升高而減小 ,在0~3.98℃時,水不服從熱脹冷縮的規律,密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加。水在0℃時,密度為0.99987×103 kg/m3,冰在0℃時,密度為0.9167×103 kg/m3。因此冰可以浮在水面上。

這其實也是對水認知的冰山一角罷了。

我們的大德老子從水中領悟了他的道: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的自然現象。總結出為人七種道德: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得出上善若水,這種從人文的視角對水的認識。

我國科學家錢學森的《控制論》是怎樣看問題,就是把一般性概括性的理論和實際工程經驗很好地結合起來,對工程技術各個系統的自動控制和自動調節理論作一個全面的探討。說白點就是從不同角度來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

我是做水處理的,能不能從人文和科學相結合的角度認識來維繫我們生命的水,即以錢學森的《控制論》老子的道,相結合來認識這來之不易和寶貴的水。

水生命之源

相關焦點

  • 記憶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基礎
    之前看到過關於記憶力的一個故事,大意是一隻猴子要去摘桃子可是夠不到,所以他想到用一個木棒來把桃子打下來,他去尋找木棒,可是當他拿到木棒轉身的瞬間卻呆住了,因為他不記得要拿木棒做什麼了。我們姑且認為這隻猴子的記憶也只有7秒,恰恰就在他要取得成功的第8秒的時候他被中斷了。
  • 地球46億年的生命中經歷了什麼,才成為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
    我們人類根據過去留存下來的書籍,圖畫或者影像資料,我們人類可以知道幾百年前,甚至幾千年前的歷史。但是,在人類還沒有出現在地球上時,這個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現在這個充滿山川河流,擁有海洋陸地,適宜人類及其他動物生存的地球,到底是如何起源與發展的?
  • 我們的地球,生命的地球
    這是唯一一個能夠提供氧氣,讓生命得以生存的星球,我們人類稱之為——地球。水、空氣、陽光(經過大氣層過濾),是神奇宇宙給予這個星球最好的禮物,這是生命的起源。我們每一天能夠再次睜開眼睛,看到這個神奇的世界,一呼一吸之間,都是被我們忽略的最重要的東西。
  • 地球小知識: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上,存在著鮮為人知的7個秘密
    地球是人類生活的家園,它在太陽系中已經存在了45億的時間,如果按照人類的年齡來計算的話,現在的地球是「中青年」的階段,雖然我們對於地球看似十分的了解,但是有的一些知識,還是存在於比較片面的階段,還是需要等待科學家在不斷的探索和研究,那麼根據這一點,今天小編來說說,地球小知識: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上
  • 請愛惜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
    ,賴以生存的家園健康嗎? 我們大家都知道,地球是我們的家園,它是太陽系中八大行星之一,誕生於46億年前,而我們最早的人類可能出現在距今300萬年或400萬年之前。這些年時代在進步、科技也在發展,也就是這些原因讓我們的家園飽受折磨,人類肆意的往湖裡、江裡、海裡丟垃圾,破壞生態平衡,地球上的動物、植被、以及一些不可再生的資源被人類燒殺搶奪,為了自己的既得利益不顧一切,有時候甚至可以說是毫無人性。
  • 換個角度,帶你了解真正的太陽系,這個我們賴以生存的太陽系!
    換個角度,帶你了解真正的太陽系,這個我們賴以生存的太陽系! 都知道太陽系是一個受太陽引力約束在一起的行星系統,包括8大行星,其中就有我們的地球。今天為大家介紹我們熟悉卻又陌生的太陽系。
  • 智者樂水,看水教給我們的這些道理
    智者樂水,看水教給我們的這些道理 水是生命之源 有之而不覺 無之不能活
  • 月球上毫無生命痕跡?最新發現表明,月球上的水比我們想像中豐富
    在太陽系中,我們知道,地球可能是唯一存在生命的行星,而生命的發展生存,必然離不開水,近幾十年來,科學家也發現了不少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不過距離我們都挺遙遠,以人類目前的科技水平還無法到達一探究竟。有關研究人員認為,這項發現是革命性的,因為這為太空人在月球生存提供了可能性。另一項研究進一步證實了冰的存在。在以前的觀察中無法區分H2O和羥基(OH)的區別,很難證實月球是否存在水。
  • Trappist-1系外行星可能有太多的水來維持生命
    【博科園-科學科普(關注「博科園」看更多)】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和範德比爾特大學的一組研究人員發現了證據,表明圍繞恆星Trappist-1的系外行星可能太溼,無法維持生命。這一發現引發了人們對一個或多個行星可能存在生命的猜測。這項新研究的研究人員對這樣的推測潑了一盆冷水,認為所有的行星都有太多的水來維持生命。在對行星進行建模時,研究人員發現它們的水比地球的多,從質量的50%到10%。
  • 我們把外星生命衝進了下水道?衛報:定義什麼是生命很重要
    我們只知道一種生命:陸地生命。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是由適應水環境的細胞組成的,利用由蛋白質構成的分子機制,在DNA中編碼為基因。很少有科學家認為,如果存在外星生命,它會依賴同樣的化學物質。Kershenbaum說:「假定我們所熟悉的&39;,就是我們將在其他星球上發現的&39;,這是錯誤的。」
  • 3分鐘帶你看圖了解我們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環境
    ,這一層由巖石構成的外層,厚度為6千米至70千米。大氣層、水圈及巖石圈環繞著地球,為地球上的生命提供了生存條件。 大氣層 大氣層由多種氣體組成,其中最主要的是氮氣和氧氣,並根據不同氣體所佔比例的不同而分為幾層。大氣層為我們提供了呼吸所需的空氣以及飲用水。
  • 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很可能是一個巨大的生命體
    地球很有可能是一個活著的生物,而我們人類呢,只是這個巨大生物裡的細菌而已。直到現在,我們都知道地球是人類發現的,而且是唯一存在生命的星球。那麼,這些生命到底是從何而來的呢?生命到底又是怎樣產生的呢?地球是如何進化才有了今天人類這樣有意識的生物?
  • 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很可能會是一個巨大的生命體
    地球很有可能是一個活著的生物,而我們人類呢,只是這個巨大生物裡的細菌而已。直到現在,我們都知道地球是人類發現的,而且是唯一存在生命的星球。那麼,這些生命到底是從何而來的呢?生命到底又是怎樣產生的呢?地球是如何進化才有了今天人類這樣有意識的生物?
  • 生命的起源|生命的本質是什麼?我們從哪裡來?
    生命是什麼?我們從哪裡來?水是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通過共同的化學鍵拉在一起,我們呼吸的空氣是無數顆粒的混合物,還有灰塵和水蒸氣。那麼是什麼組成了生命呢?是什麼構成了我們的基本本質?是什麼在40億年前將我們分隔開來,並繼續將我們與其他一切事物分隔開來?
  • 探索支持我們生命的藍色地球
    為了使我們的年度日曆與我們圍繞太陽的軌道保持一致,我們每四年增加一天。那天被稱為閏日,它被添加的年份稱為閏年。地球的旋轉軸相對於圍繞太陽的地球軌道平面傾斜23.4度。這種傾斜導致我們每年的季節周期。在一年中的部分時間裡,北半球向太陽傾斜,南半球向外傾斜。隨著太陽在天空中升高,太陽能加熱在北方生產的夏季更大。較不直接的太陽能加熱在南方產生冬季。
  • 保護生物多樣性,維持生態平衡
    保護生物多樣性是維持生態平衡的基礎,因此保護生物多樣性已成為全球共同的呼聲,將有利於環境保護和生物資源的持續利用,對人類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需要全人類共同採取迫切行為生命無所不在,從熱帶雨林上端離地數百尺的地方、澳大利亞的沙漠,到深海火山熔巖的縫隙,處處都有生命。浩瀚多樣的生命形態維繫人類的生存,也確保清潔的空氣與水,這些驚人豐富的多樣性如何形成?又是什麼神奇的力量使萬物凝聚在一起維持平衡?
  • 我們賴以生存的氧氣竟然是有毒氣體,地球其實是個充滿毒氣的星球
    現在的地球生物幾乎都離不開三大物質,那就是水、氧氣、以及食物,所以氧氣是我們人類能夠生存在這個世界上的根本,離開氧氣我們根本不可能生存下來。但是你們知道嗎?氧氣其實是一種有毒氣體,並且曾經在地球上導致了一次生物大滅絕。其實地球上至今還能存著一群不需要甚至討厭氧氣的生物,比如厭氧型細菌。它們並不需要氧氣也能夠生存。
  • 以客戶為中心——我們賴以生存的法則
    經過4年多的探索,與第一架ARJ21飛機交付時相比,我們的市場意識、客戶意識有了明顯的進步,但與行業榜樣相比、與客戶的期望相比,我們做的還遠遠不夠。中國商飛公司是行業的後來者,但是我們的產品和服務體系要在民航體系中與行業強者一起,被客戶用同樣的要求和標準去檢驗、考核、比較,商用飛機作為一款商品,最終的目標是要為客戶創造價值,讓客戶盈利。
  • 假如沒有月球,我們的地球能否誕生生命?
    然而,現在我們說的重點不是這個,是關於沒有月球,地球是否能誕生生命?是這樣的,沒有月球的潮汐力,地球上的海洋不會翻起巨浪,也就很難形成水汽雲層,會不會下雨還得研究一番,也缺乏電閃雷鳴。研究生命之源的科學家曾說過,生命誕生於雷擊之中。
  • 洪秀柱談「維持現狀」:維持大陸給好處但我們不談統一,可能嗎?
    還是只是「維持現狀」?「維持現狀」又是維持什麼樣的現狀?是維持大陸給臺灣好處,但是我們不談統一,可能嗎? 據香港中評社3日報導,洪秀柱接受中評社專訪,談及她此前到大陸訪問時的感受。在談到大陸對臺的政策有無改變時,她說,大陸對臺政策有其一長期方針;此行感覺是和平統一、和平發展的概念沒有什麼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