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生物多樣性,維持生態平衡

2020-12-05 七月旅行

生物多樣性受到破壞的例子不勝枚舉,而他所帶來的負面影響也正慢慢顯現出來。保護生物多樣性是維持生態平衡的基礎,因此保護生物多樣性已成為全球共同的呼聲,將有利於環境保護和生物資源的持續利用,對人類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需要全人類共同採取迫切行為生命無所不在,從熱帶雨林上端離地數百尺的地方、澳大利亞的沙漠,到深海火山熔巖的縫隙,處處都有生命。浩瀚多樣的生命形態維繫人類的生存,也確保清潔的空氣與水,這些驚人豐富的多樣性如何形成?又是什麼神奇的力量使萬物凝聚在一起維持平衡?

人類實在難以盡窺其中的奧秘,但可以確定的是,如果我們拆散了當中的任何一個環節,就永遠也不能恢復原狀了。對於現在地球上生存的物種數量,人們一直十分關注,同時也一直是一個無法確切知道的謎。物種統計是一門粗略的科學,據1994 發表的「系統學2000年議程」估算,如今已發現並得到正式命名的物種約160.4萬種,尚未發現的約1千萬種至1億種,另據聯合國環境署1996年估算,如今得到定義的物種約175萬種。

3

生物多樣性是生物及其與環境形成的生態複合體以及與此相關的各種生態過程的總和,包括動物、植物、微生物、和他們所擁有的基因以及他們與其生存環境形成的複雜的生態系統。它是生命系統的基本特徵生命系統是一個等級系統,包括多個層次和水平——基因、細胞、器官、有機體、種群、群落等。生物多樣性也可分為多個組分,每個組分又可分為多個層次。但在理論與實踐上較重要、研究較多的主要有基因多樣性(或遺傳多樣性)、物種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多樣性三個水平。

一、生物多樣性的價值

1生物多樣性具有直接利用和潛在利用的價值,而對這些價值的研究無不建立在對生物多樣性信息充分了解的基礎上。生物多樣性及其組分在社會、經濟、科技、教育、文化、娛樂和美學等方面具有廣泛的價值對生物圈生命維持系統的進化和保持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是人類社會持續發展的基礎。生物多樣性的利用價值可分為直接利用價值、生態價值、科學價值和美學價值四個方面。同時,生物多樣性與我國道教發祥地青城山的宗教文明相互相成。道家親和自然與順應自然的基本哲學思想,源自對人與自然基本關係的深刻體察與思考,包含了超前的、先進的、合乎科學規律的生態倫理觀念和思想遺產。

2生物多樣性的保護是人類管理物種與生態系統,最大限度地發揮它們當前提供的用途,並維持它們的潛力以滿足子孫後代的需要,不是單純消極的保護行動一個國家的生物多樣性保護項目,可能牽扯到挽救、研究和利用該國的本地野生物種,保護和利用栽培與飼養物種的野生親緣種及其遺傳多樣性,維護人類生存環境和生物圈的動態平衡,控制對自然和人工生態系統有害的入侵種等方面。可見,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對於所有國家、集體和個人來說都是重要的,都應把它視為國家經濟發展的工作重點,不說其物種豐富與否,都應保證滿足人民的需要和履行國家對全球的義務

三、維持生態平衡的重要性

生態平衡是生態系統在一定時間內結構和功能的相對穩定狀態,其物質和能量的輸入輸出接近相等,在外來幹擾下能通過自我調節(或人為控制)恢復到原初的穩定狀態。當外來幹擾超越生態系統的自我控制能力而不能恢復到原初狀態時謂之生態失調或生態平衡的破壞生態平衡是動態的。維護生態平衡不只是保持其原初穩定狀態。生態系統可以在人為有益的影響下建立新的平衡,達到更合理的結構、更高效的功能和更好的生態效益。生態學是研究生物有機體與無機環境之間相互關係的科學。首先,隨著全球人口的持續膨脹及個人消費的不斷提高,人類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消耗著地球上的有限自然資源。與此同時,人類活動如大面積破壞自然植被、大量排放溫室氣體等正在影響著或已經改變了地球的環境。其影響波及到大氣、海洋、陸地、生物多樣性、生物地球化學循環等許多方面;其強度已大大超過了自然力的作用。這種空前的變化威脅著地球上基本的生命支撐系統及其賴以生存的所有生命。作為環境與資源問題的主導學科之一,世紀的生態學面臨巨大挑戰。由此,我們要維持生態平衡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環境。

相關焦點

  • 國際生物多樣性與生態系統保護
    5月22日是聯合國大會確定的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在這一天,很多國家都會舉辦各類宣傳活動,用宣傳生物多樣性的相關知識來喚起人們對於生態環境保護的意識,共同建設美好家園。當全球化讓世界成為一個相互依存的命運共同體時,任何一個區域環境的優劣往往會影響各國民眾的福祉,也因此生態資源的保護就已成為全人類應該關注的話題。2020年的國際生物多樣性日,我國將將圍繞《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確定的主題「生態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進行宣傳。
  • 【探討】淺論生態補償、生態佔補平衡與生物多樣性補償
    與生態佔補平衡類同的概念,叫生物多樣性補償BO(Biodiversity Offset,簡稱生物補償,這裡的Offset是指抵消、彌補的意思)。按照商業及生物多樣性補償計劃,一個政府、公司、金融機構和民間社會組織之間的國際合作機制,目標是努力實現生物多樣性的淨收益(生物多樣性補償領域的規範、標準等等主要由其制定)。
  • 「雙西」生態如何保護修復?生物多樣性要保護
    聚焦話題「雙西」生態如何保護修復?西湖邊有10多對留守鴛鴦,西溪植物、昆蟲和鳥類的多樣性顯著增加西湖與西溪,水系人文相通,都是杭州綠地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近些年來,「雙西」在生物多樣性保護方面,都做出了不小的努力。
  • 保護生物多樣性 築牢生態安全屏障—2020年保護生物多樣性倡議書
    ,深入普及生物多樣性知識,廣泛宣傳生物多樣性保護重大意義,提高社會各界生物多樣性保護意識,為全社會關愛生物多樣性營造良好氛圍,推進我市「一谷一城」建設,白山市生態環境局向廣大市民發出如下倡議:做保護生物多樣性的宣傳者。
  • 「生態滅殺」要不得 保護生物多樣性才安全
    我們應當尊重生態系統複雜的多樣性和平衡調控機制,片面地以人類為中心來區分哪些物種應該保護、哪些物種要針對性地進行「生態滅殺」,不但無法給人類帶來安全,還可能引發不可估量的生態災難。病毒與野生動物乃至生態系統共生共存談起病毒,人類唯恐避之不及。
  • ...生生物多樣性,重建河湖健康平衡的生態系統,是生態治水的根本措施
    水體看起來乾淨,但水生動植物匱乏,生態多樣性被破壞。「死水一潭,汙染極易反彈。」如同「水下沙漠」一般。  為給鳳凰湖構建生態系統,自2015年開始,當地持續引進10多種水草,種了200多畝水生植物。很快,鳳凰湖底水草搖曳、魚蝦穿梭,猶如「水下森林」,令桐鄉人一度誤以為「鳳凰湖很健康」。然而,好景不長,大面積的水草帶來生機的同時,一場生態失衡的危機也在無形逼近。
  •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生態保護沒有終點 離不開每個人的參與
    (攝影 方建兵)5月22日是「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生物多樣性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包括動物、植物、微生物等)及其環境形成的生態複合體以及與此相關的各種生態過程的綜合。生物多樣性為人類的生存和發展提供了豐富的食物、藥物、燃料等生活必需品以及大量的工業原料,是人類一切社會活動的物質基礎。但隨著人類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一些動植物等生物資源遭到了過度開發和利用。據專家預測,到2050年,地球上的物種將有四分之一陷入滅絕的境地。生物鏈一旦斷裂,將直接威脅到人類自身的生存與發展。
  • 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峰會:保護生物多樣性迫在眉睫
    中新社聯合國9月30日電 (記者 馬德林)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峰會30日在紐約聯合國總部舉行。多位與會人士強調生物多樣性正遭破壞,呼籲各國立即行動,加大保護力度。此次會議由第75屆聯合國大會組織召開。75屆聯大主席博茲克爾在開幕式上說,生態系統退化、不可持續的農業生產方式和自然資源開採,正給全球生態系統帶來嚴重壓力。無論是從道德角度、經濟角度,還是生存角度,都有理由保護生物多樣性,「人類在這顆星球上的存續,取決於我們保護自然界的能力。」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表示,生態破壞並不純粹是環境問題,它涵蓋經濟、健康、社會正義等多方面,甚至會影響地緣政治。
  • 雲南:保護生物多樣性 守護生態安全屏障
    作為我國西南生態安全屏障和生物多樣性寶庫,雲南在中國乃至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新中國成立70年來,在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下,我省在實踐中,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不斷探索保護環境與發展經濟共贏的路徑,為守護好生物多樣性寶庫做出了積極的努力。
  • 景觀生態學與生物多樣性保護
    從景觀多樣性與遺傳多樣性、物種多樣性、生態系統多樣性各層次生物多樣性之間的相互關係及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景觀規劃等方面評述近年來景觀生態學應用於生物多樣性保護的主要內容及研究進展,闡述了生物多樣性動態及反饋、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地理途徑(GAP分析)、景觀生態安全格局、區域和大陸尺度的生態網絡等一些新的概念和方法。
  • 生態環境亮紅燈,看中荷生物多樣性保護答卷
    在全球生物多樣性銳減、新冠疫情給全球經濟社會帶來全面衝擊的當下,我們應該採取什麼行動保護全球生物多樣性,又將以何種姿態走向未來?公約中對「生物多樣性」的通用定義,指所有來源的形形色色生物體,這些來源包括陸地、海洋和其他水生生態系統及其所構成的生態綜合體;它包括物種內部、物種之間和生態系統的多樣性。
  • 保護生物多樣性——生態文明背景下國土空間規劃的邏輯基礎
    通過加強生物多樣性的有效保護,即促進區域內生態系統、物種和遺傳多樣性得到有效保護,全面遏制生物多樣性喪失與生態環境退化趨勢,確保關鍵生態系統、珍稀瀕危和特有物種得到優先保護,共同建立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未來,這也將是判斷國土空間規劃成敗與否的關鍵所在。從最低要求看,加強生物多樣性分析,是我們劃定生態保護紅線的關鍵要素,是我們確保生態保護紅線「底線」的「剛性」所在。
  • 關愛自然 關愛TA—行動起來,保護生物多樣性
    我們依賴生物基因的多樣性來抵禦農業病害、提高產量;我們依賴生物多樣性豐富的海洋和江河湖泊為我們提供的美味佳餚;我們依賴健康的生態系統來淨化水和空氣,來完成包括水、氧氣和碳在內的物質循環!攝影:Bridget Besaw同時,生物多樣性也具備生態效益:它維護自然生態平衡
  • 「生態滅殺」要不得 保護生物多樣性才安全-光明日報-光明網
    我們應當尊重生態系統複雜的多樣性和平衡調控機制,片面地以人類為中心來區分哪些物種應該保護、哪些物種要針對性地進行「生態滅殺」,不但無法給人類帶來安全,還可能引發不可估量的生態災難。病毒與野生動物乃至生態系統共生共存    談起病毒,人類唯恐避之不及。
  • 生物多樣性與生態系統服務價值
    生物多樣性下降、生態系統服務功能退化,是當今世界面臨的主要環境危機之一。各國政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資金,但仍未能實現《生物多樣性公約》設定的「到2010年,生物多樣性的喪失得到遏制」的目標。通過經濟手段促進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就是在這種背景下提出來並迅速得到各國廣泛認可的有效措施之一。
  • 我們人類為什麼要保護生物的多樣性?
    一直以來有很多人在偷偷的捕殺保護動物,有的為了利益,有的為了滿足口腹之慾。說起這些人不但沒有憐憫之心,而且無視國家法度,更深層的意義他們就更不知道了。一種動物或植物一旦滅絕,就再不會有了。也許有的人會說反正還有很多,其實意義是不同的。
  •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珍愛自然,保護生態
    5月22日是「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為提高轄區居民對生物多樣性的保護意識,形成公眾共同廣泛參與的氛圍,5月18日上午,古槐街道大石橋社區團支部開展「青春心向黨 建功新時代」主題團日活動暨「5.22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宣傳活動。
  • 雲南促進生態文明建設 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
    宣傳周活動包括由國際音樂大師譚盾攜手多位音樂家及昆明聶耳交響樂團,聯袂舉辦的大型生態交響音樂會;舉行COP15雲南省籌備工作情況暨雲南生物多樣性保護專題新聞發布會;雲南藝術家生物多樣性主題創作活動開筆禮;以及通過線上與線下結合的方式舉辦保護生物多樣性音樂、攝影和視覺藝術徵集,多媒體影像聯展,多場COP15大會核心影像宣傳片的雲發布。
  • 生態環境部答澎湃: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五大經驗可與世界分享
    9月25日,外交部和生態環境部共同舉行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峰會中方立場文件媒體吹風會。外交部條約法律司司長賈桂德和生態環境部自然生態保護司司長崔書紅圍繞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峰會中方立場文件——《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中國在行動》答記者問。
  • 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
    本報訊 日前,由市生態環境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農業農村局、市林業局、市財政局、築城海關聯合制定的《貴陽市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方案(試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