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樣性與生態系統服務價值

2020-11-30 新華網客戶端

生物多樣性下降、生態系統服務功能退化,是當今世界面臨的主要環境危機之一。各國政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資金,但仍未能實現《生物多樣性公約》設定的「到2010年,生物多樣性的喪失得到遏制」的目標。通過經濟手段促進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就是在這種背景下提出來並迅速得到各國廣泛認可的有效措施之一。

2007年,在德國波茨坦召開的G8+5環境部長會議上,提出了一項「關於開展生物多樣性損失經濟學全球研究」的提議。作為回應,德國和歐盟委員率先會發起了「生態系統和生物多樣性經濟學」(TEEB)行動倡議。2009年,TEEB成為聯合國環境規劃署主導的倡議計劃,其目標首先是認識自然資產的價值,其次是展示自然資產的價值,第三是捕獲其價值,將自然資產的價值納入決策過程,以此來確保生態系統服務的可持續性。

環境保護部與中國科學院聯合啟動了「生態系統和生物多樣性經濟學」國家行動方案。黨的十八大報告,把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的總布局,指出要把資源消耗、環境損害、生態效益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評價體系,建立體現生態文明要求的目標體系、考核辦法和獎懲機制。十八屆三中全會進一步提出用制度保護生態環境,健全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實行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和生態補償制度。黨和國家的頂層設計,為自然資產的價值評估提出了新的要求,確定了生物多樣性經濟價值評估在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決策中的地位。

採用經濟學方法對生態系統服務的價值進行評估,並將評估結果納入決策過程,建立生態資產有償使用和補償制度,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評估不僅僅是讓人們能夠直接「看到」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服務的巨大價值,其更為重要的作用是通過將這些價值納入到政績考核、自然資源資產有償使用、生態補償體系、自然資產負債表等過程中,推動生態文明制度建設的進程。

因此,為了加快生態文明建設進程,必須通過法律法規與政策的不斷完善、機制體制建設的不斷加強,採取各種措施保護生物多樣性,實現生物多樣性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在生態文明制度的建設進程中,圍繞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服務價值,可考慮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建立綠色政績考核制度。開展生態資產經濟價值評估,把資源消耗、環境損害成本和生態系統服務價值損失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評價體系,建立可操作的幹部政績考核體系。使綠色GDP指標成為黨政領導幹部政績考核的重要依據。

二、制定生態資產負債表,建立領導幹部離任審計制度。在評估生態系統服務價值的基礎上,編制自然資產負債表,對領導幹部實行自然資產離任審計。

三、建立和完善生態補償制度。建立環境損害鑑定評估機制,根據生態系統服務的價值,將對自然生態系統的損害列入賠償範圍。探索建立建設項目環境影響生物多樣性補償制度。開展價值評估,將對自然生態系統服務價值造成的損失計入補償成本。對具有重要生態服務價值的區域,通過轉移支付給予生態補償,以減輕對生態系統的壓力。

四、建立健全綠色金融體系。加強金融機構與環保部門的交流與合作,積極探索建立綠色經濟管理體系。通過經濟價值評估,科學地平衡生物多樣性保護與自然資源開發利用的關係。依據生物多樣性價值,建立健全政府調控、市場主導、各方參與的綠色金融體系,推動生物多樣性保護與可持續利用。

(作者為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研究員)

相關焦點

  • 生態系統服務、生物多樣性和土地管理的社會感知評估
    先前研究已認識到生態系統服務社會層面的重要性,並將其納入規划過程。然而,了解人們的管理偏好與他們對生態系統服務和生物多樣性感知的相關性,仍然需要在不同的地理背景下進行探索。因此,Azadeh Karimi等人在Ecosystem Services上發文,旨在研究生態系統服務感知、生物多樣性和管理偏好之間的空間格局及相關性,以闡明它們之間可能存在的權衡和協同作用,及其與保護區的關係。
  • 武夷山生態系統服務價值核算的探索與實踐
    作為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福建省探索構建生態系統價值核算體系和機制,選擇福建省武夷山市為試點地區,開展生態系統服務價值核算工作。 福建省武夷山市風景秀麗,是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雙重遺產地。同時,作為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承擔水源涵養、水土保持和生物多樣性維護等重要生態功能,關係福建省的生態安全。
  • 中國「TEEB」階段性成果公布:生態系統服務價值達78萬億
    中新網貴陽6月28日電 (謝高攀)6月26日-28日,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在貴陽召開,期間「生物多樣性與綠色發展」論壇公布了中國「生物多樣性與生態系統服務經濟學(簡稱TEEB)」研究2015階段成果:中國生態系統服務價值為78萬億元(人民幣,
  • 中國森林生態系統6項生態服務價值為每年10萬億
    中國森林生態服務功能評估,採用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評估的理論和方法,以第七次全國森林資源清查成果為基礎,輔以森林生態系統定位研究站的長期連續觀測數據集,以《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評估規範》國家林業行業標準為依據,綜合運用生態學、水土保持學、經濟學等理論方法,以遙感、地理信息系統、過程機理模型等為工具,採用分布式測算方法與NPP實測法,由點上剖析推至面上分析,首次對中國森林生態系統的涵養水源、保育土壤、
  • 生態系統服務價值的實現路徑
    早在2009年,我國首次公布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的貨幣價值量,僅固碳釋氧、涵養水源、保育土壤、淨化大氣環境、積累營養物質及生物多樣性保護6項生態服務功能年價值量就達10.01萬億元。2014年,我國公布第二次全國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年價值量為12.68萬億元。  王兵介紹,根據第九次全國森林資源清查結果估算,當前我國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年價值量為15.88萬億元。
  • 溼地與城市生物多樣性: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新視角
    程兆鵬主任工在報告中以石河南島溼地生態修復、鯉魚洲白鶴小鎮規劃兩個項目為例,通過分析項目面臨的挑戰、解決的途徑以及實施的效果,指出此類自然資源豐富、生態敏感性較高的區域,應從更長遠的角度考慮其發展模式,通過科學合理的資源配置,構建溼地生態價值轉化平臺,打造全國溼地與城市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典範。
  • 內蒙古大興安嶺生態系統服務價值評估結果出爐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8月1日,中國內蒙古森林工業集團揭牌儀式暨內蒙古大興安嶺生態系統服務價值評估新聞發布會在牙克石市舉行。發布會對內蒙古大興安嶺生態系統服務功能與價值評估成果和內蒙古森工集團發展改革成果進行介紹。據悉,內蒙古大興安嶺森林生態系統每年通過光合作用固定的碳匯當量為2329.58萬噸/年,折合成二氧化碳為8541.79萬噸/年,相當於吸收了內蒙古自治區工業二氧化碳排放量的67.26%,佔內蒙古全區工業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三分之二。
  • 2018年雲南省自然保護區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價值評估結果公布
    據介紹,森林不僅為人類提供食品、醫藥和工農業生產的原料,更重要的是森林還起到了淨化空氣、製造氧氣、消除燥音、調節氣候、防風減災、涵養水源、保持水土和保護生物多樣性等作用,森林生態系統的這些作用就是森林生態系統的生態服務功能。
  • 雲南省自然保護區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價值評估報告正式發布
    12月13日,雲南省林業和草原局對外發布雲南省自然保護區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價值評估報告。 生態系統服務功能是人類能夠直接或間接從生態系統中獲得利益的功能,將為揭示生態系統服務的重要性和價值,科學評判保護成效,把生態系統服務價值觀念融入決策體系,妥善處理好保護和發展的關係提供重要的依據。
  • 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服務政府間科學政策平臺(IPBES)全球評估報告...
    2019年3月27日,生態環境部在京組織召開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服務政府間科學政策平臺(以下簡稱IPBES)全球評估報告專家研討會。自然資源部、中國科學院、西南大學、國家海洋環境監測中心、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培訓與研究中心等部門和單位的專家學者受邀參會。
  • 溼地生態系統的價值
    原標題:溼地生態系統的價值溼地是人類共同擁有的寶貴資源,並以其獨有的魅力直接和間接地為人類作出巨大貢獻。溼地為人類提供著重要的生態系統服務,被譽為「地球之腎」「生命搖籃」「物種基因庫」「鳥類樂園」,具有巨大的生態功能,是重要的生命支撐系統。
  • 國際生物多樣性與生態系統保護
    5月22日是聯合國大會確定的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在這一天,很多國家都會舉辦各類宣傳活動,用宣傳生物多樣性的相關知識來喚起人們對於生態環境保護的意識,共同建設美好家園。當全球化讓世界成為一個相互依存的命運共同體時,任何一個區域環境的優劣往往會影響各國民眾的福祉,也因此生態資源的保護就已成為全人類應該關注的話題。2020年的國際生物多樣性日,我國將將圍繞《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確定的主題「生態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進行宣傳。
  • 溼地生態系統中的生物多樣性
    2020年被譽為「生物多樣性超級年」,今年10月將在雲南省昆明市舉辦《生物多樣性公約》第15次締約方大會(COP15)。為迎接COP15召開,加大生物多樣性的科普宣傳力度,讓廣大中小學生關注、保護生物多樣性,「雲課堂」應運而生。
  • 吉林省溼地生態服務功能價值2750億元
    其中3種價值最為突出:2017年,吉林省溼地的調蓄洪水總價值為924.98億元,貢獻率佔比為33.63%;吉林省溼地向地下補充水資源99.71億噸,價值量為494.55億元,貢獻率佔比17.98%;吉林省溼地生物多樣性總價值為436.76億元,貢獻率佔比15.88%。
  • 保護生物多樣性,維持生態平衡
    3生物多樣性是生物及其與環境形成的生態複合體以及與此相關的各種生態過程的總和,包括動物、植物、微生物、和他們所擁有的基因以及他們與其生存環境形成的複雜的生態系統。它是生命系統的基本特徵生命系統是一個等級系統,包括多個層次和水平——基因、細胞、器官、有機體、種群、群落等。
  • 山西省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價值評估成果新聞發布會
    大家知道,我國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價值的評估始於「十一五」期間,而我省的評估工作始於2013年,歷時5年的時間,在中國林科院的大力支持下,我省首次完成了全省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價值評估。年價值量為328.48億元,佔總價值量的10.4%。五是生物多樣性功能。物種是最珍貴的自然遺產和人類未來的財富。森林是動植物生存繁衍的主要場所,陸地上80%以上的生物生存於森林中。全省森林的生物多樣性保護價值每年為255.67億元,佔總價值量的8.1%。
  • 福建試點生態系統服務價值(GEP)核算 為綠水青山計算「身價」
    「生物多樣性、負氧離子、固碳指標……」近日,在福建省「武夷山市GEP核算信息平臺」上,只要輸入行政區劃、生態系統、指標名稱等「變量」,即可顯示出當地特定區域內生態資源的「價格」。為名聞天下的武夷山水貼上「價值標籤」,這一做法源自近年來福建省實施的生態系統服務價值(GEP)核算試點改革。
  • 科學網—生物多樣性與生態系統功能關係比想像更緊密
    本報訊 最近,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所研究員高連明研究組、李德銖研究組與加拿大、美國的科學家合作,以玉龍雪山沿海拔梯度樣帶為平臺,研究了不同空間尺度下生物多樣性對生態系統功能的影響
  • 生物多樣性的意義和價值
    生物多樣性的意義主要體現在生物多樣性的價值 生物多樣性的價值是巨大的,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礎。它提供著人類基本所需的全部食品、許多藥物和工業原料。生物多樣性對於人類社會的重要作用是難以估計的。
  • 審視生物多樣性的價值:病毒源於野生動物,但為什麼不該殺
    毋庸置疑,生態系統具有資源供給支撐、物質和氣候調節以及文化精神方面的服務功能,而這種整體服務功能的正常行駛背後,是以其各部分構成的生物多樣性所表徵的系統結構支撐起來的。據提出的框架,在探討生物多樣性的經濟價值時,是一步步地考察的,先是考察生物多樣性其本身的功能,例如保持生態系統的穩定性,促進生態系統有面對擾動時的冗餘;之後討論這些功能在經濟活動中能提供什麼樣的服務,例如魚群為人類提供食物,森林能夠避免土壤流失;最後再評估這些經濟服務的價值是如何隨著生態系統多樣性而改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