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服務政府間科學政策平臺(IPBES)全球評估報告...

2020-12-05 生態環境部

2019年3月27日,生態環境部在京組織召開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服務政府間科學政策平臺(以下簡稱IPBES)全球評估報告專家研討會。自然資源部、中國科學院、西南大學、國家海洋環境監測中心、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培訓與研究中心等部門和單位的專家學者受邀參會。

IPBES於2016年啟動了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服務全球評估,經成員國和利益攸關方推薦,全球百餘位專家參與評估報告的編寫。這是自2005年千年生態系統評估以來第一份具有裡程碑意義的全球生物多樣性領域的評估報告,並將為2020後生物多樣性公約框架提供重要的科學依據。全球評估涵蓋了所有陸地生態系統(南極洲除外)、內陸水域和海洋,評估了過去50年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服務對我們的經濟、福祉、糧食安全和生活質量的影響。報告闡述了全球實施愛知目標、可持續發展目標及其他環境協定目標的進展情況,運用情景和模型方法,探索2050年自然和人類狀況,預測不同政策情景下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途徑和方法,從而為實現保護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服務相關目標的政策提供依據。

研討會就報告各章節及決策者摘要進行了深入討論,逐一審議了專家提出的評審意見,認為報告基本採納了我上一輪政府評審意見,建議進一步將我國成功案例和有效政策舉措納入報告中。會後,國家聯絡點將組織專家完善修改意見,反饋至秘書處。IPBES將在今年4月底召開的第7次全體會議上審議評估報告及決策者摘要。我國將做好評估報告的應用,並積極協助秘書處開展報告決策者摘要的發布、宣傳等活動。

相關焦點

  • IPBES徵集專家提名將截止|商業和生物多樣性評估
    #生態文明建設#繼綠會國際部於2020年11月收到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服務政府間科學與政策平臺(IPBES)執行秘書Anne Larigauderie博士的致信,獲邀參與協助確定商業和生物多樣性方法學評估範圍的專家提名之後,在近日又獲博士來信,信中重申提示本次提名的提名人(政府或組織
  • 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服務政府間科學政策平臺第八次會議將於2021...
    中國綠髮會國際部近日收到了來自「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服務政府間科學平臺」(IPBES)的通知,了解到:IPBES全體大會第八次會議(IPBES-8)將於2021年6月14日至24日在線舉辦。為了推動全球環境治理,現將相關信息分享如下。
  • 生物多樣性全球評估報告:百萬物種在幾十年內面臨滅絕
    他介紹,4月29日至5月4日,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服務政府間科學政策平臺(IPBES)的全球評估報告在巴黎舉行的IPBES全體會議第7次會議上獲得批准。該報告由來自50個國家的145位專家撰寫,在過去3年中得到了另外310位撰稿人的支持,借鑑了1.5萬份參考材料,共有1800頁。
  • 生物多樣性與生態系統服務價值
    生物多樣性下降、生態系統服務功能退化,是當今世界面臨的主要環境危機之一。各國政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資金,但仍未能實現《生物多樣性公約》設定的「到2010年,生物多樣性的喪失得到遏制」的目標。通過經濟手段促進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就是在這種背景下提出來並迅速得到各國廣泛認可的有效措施之一。
  • 生態系統服務、生物多樣性和土地管理的社會感知評估
    先前研究已認識到生態系統服務社會層面的重要性,並將其納入規划過程。然而,了解人們的管理偏好與他們對生態系統服務和生物多樣性感知的相關性,仍然需要在不同的地理背景下進行探索。因此,Azadeh Karimi等人在Ecosystem Services上發文,旨在研究生態系統服務感知、生物多樣性和管理偏好之間的空間格局及相關性,以闡明它們之間可能存在的權衡和協同作用,及其與保護區的關係。
  • 綜述:全球百萬物種瀕臨滅絕 生物多樣性保護亟待變革
    不過,只要從地方到全球各個層面開始「革命性改變」,拯救全球生物多樣性仍為時未晚。這是聯合國框架下的生物多樣性與生態系統服務政府間科學政策平臺首次發布報告,也是自2005年聯合國千年生態系統評估報告發布以來對自然環境最全面的一次分析。
  • 全球百萬物種瀕臨滅絕 生物多樣性保護亟待變革
    (來源:聯合國官網)新華社巴黎5月6日電(記者陳晨)聯合國6日在巴黎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全球約百萬物種面臨滅絕威脅,人類活動是造成這一問題的主要原因。不過,只要從地方到全球各個層面開始「革命性改變」,拯救全球生物多樣性仍為時未晚。
  • 綠會國際部向IPBES提交外來入侵物種監測及防治提案
    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2020年7月24日,全球生物多樣性與生態系統服務政府間科學與政策平臺
  • 專家談|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中的中國智慧
    為此,要減輕對生物多樣性的壓力,恢復生態系統,可持續地利用生物資源,並公正和公平地分享利用遺傳資源所產生的惠益;提供充足的資金,加強能力,將生物多樣性問題和價值納入主流,有效執行適當的政策,並根據健全的科學和預防辦法進行決策。「愛知目標」的具體內容。「愛知目標」圍繞五個戰略主題,並提出了2011-2020年的20個具體目標。
  • 100萬物種瀕臨滅絕,保護生物多樣性刻不容緩
    然而,隨著環境的汙染與破壞等原因,如今世界上的生物物種正在以每小時一種的速度消失。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聯合國一項最新研究報告警告說,地球上正有一百萬個物種正瀕臨滅絕。難以維持生物多樣性將為地球和人類生活帶來嚴重後果,但解決方案的出臺卻遙遙無期。當地時間5月6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幹事奧黛麗·阿祖雷(Audrey Azoulay)在巴黎發布了《全球評估研究報告》。
  • 生態系統服務:搭建人與自然的橋梁—新聞—科學網
    傅伯傑院士當選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服務政府間科學—政策平臺」(IPBES)第一屆多學科專家組成員。 ■本報記者 王晨緋 食物和水、防風固沙、減輕災害、調節氣候、涵養水源、保護生物多樣性、秀美河山、旅遊勝景……地球生命生存環境的養分循環都靠生態系統來維持,生態系統給予了人類許多生存與發展所需要的資源。
  • 中科院院士傅伯傑到亞熱帶生態所開展學術交流
    10月8日,應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環江喀斯特生態系統觀測研究站和所青年創新促進會的邀請,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研究員傅伯傑到亞熱帶生態所開展學術交流,並作了題為「生物多樣性與生態系統服務評估指標體系與方法」的學術報告,亞熱帶生態所黨委書記王克林主持報告交流會。
  • 聯合國《2019年全球可持續發展報告》:氣候變化與生物多樣性喪失給...
    當地時間2019年9月11日中午,聯合國在紐約總部發布了一份《2019年全球可持續發展報告》(Glob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Report,簡稱GSDR)。自從1990年以來,世界上有數百萬人擺脫了貧困。但是隨著全球不平等的加劇、氣候變化和生物多樣性喪失正在逼近臨界點,這一進展正在遭受到威脅。
  • 生物多樣性下降態勢有可能逆轉
    ,正在造成生物多樣性急劇下降,並將我們所依賴的生態系統置於風險之中。但據英國《自然》雜誌近日發表的一項生態學最新研究,國際應用系統分析研究所(IIASA)的模型分析指出,逆轉全球生物多樣性下降是可能的,但這需要同時採取大膽的保育手段以及增加糧食系統的可持續性,才有可能逆轉生態環境改變導致的地球生物多樣性下降。去年5月6日,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服務政府間科學政策平臺的《全球評估報告》警告稱,可能有100萬個物種在今後數十年裡滅絕。
  • 雲南省自然保護區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價值評估報告正式發布
    12月13日,雲南省林業和草原局對外發布雲南省自然保護區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價值評估報告。 生態系統服務功能是人類能夠直接或間接從生態系統中獲得利益的功能,將為揭示生態系統服務的重要性和價值,科學評判保護成效,把生態系統服務價值觀念融入決策體系,妥善處理好保護和發展的關係提供重要的依據。
  • 關注|生物多樣性下降態勢有可能逆轉
    但據英國《自然》雜誌近日發表的一項生態學最新研究,國際應用系統分析研究所(IIASA)的模型分析指出,逆轉全球生物多樣性下降是可能的,但這需要同時採取大膽的保育手段以及增加糧食系統的可持續性,才有可能逆轉生態環境改變導致的地球生物多樣性下降。
  • 聯合國:全球百萬物種正瀕臨滅絕
    ◆記者鄧玥聯合國近日發布的《全球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服務評估報告》顯示,當前,在全世界800萬個物種中,逾100萬個正瀕臨滅絕。滅絕速度至少比過去1000萬年的平均值高出數十到數百倍。科學家認為,事態緊迫,但只要從現在開始、從全球到地方各層面進行「革命性改變」,依然有機會保護、恢復和可持續利用大自然。
  • 中國首份城市陸域生態調查評估報告發布
    22萬噸氧氣,減少了3萬噸空氣灰塵,保護了38%的海岸線……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深圳市環境科學研究院11月1日在北京公布了《深圳市陸域生態調查評估綜合報告》及系列專題報告,這是我國首份城市陸域生態調查評估報告,「曬出」了深圳市的生態家底,以及生態系統服務供給狀況。
  • 【中國科學報】生態系統服務:搭建人與自然的橋梁
    食物和水、防風固沙、減輕災害、調節氣候、涵養水源、保護生物多樣性、秀美河山、旅遊勝景……地球生命生存環境的養分循環都靠生態系統來維持,生態系統給予了人類許多生存與發展所需要的資源。  「生態系統服務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但如何將生態系統服務納入管理決策是保障區域生態安全面臨的重大科學問題,也是當前國際生態學領域研究的前沿課題。」
  • 中國北方草地生態系統服務評估和功能區劃助力生態安全屏障建設
    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 草地是陸地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為人類提供了肉、奶、皮、毛等具有直接經濟價值的產品,同時具有調節氣候、涵養水源、防風固沙、生物多樣性保育、初級生產力和碳固持等極其重要的生態服務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