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下午,國家量子保密通信「京滬幹線」技術驗證及應用示範項目技術驗收評審會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舉行,評審專家組聽取了項目組關於項目建設基本情況和分系統驗收情況的匯報,經現場質詢和討論,專家組認為項目已完成了預期的技術驗證和應用示範任務,具備開通條件,同意通過技術驗收。
量子通信「京滬幹線」的建設目標是建成連接北京、上海、貫穿濟南、合肥四地的量子保密通信骨幹線路。幹線建設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開展小規模系統的室內聯調;對幹線完成系統的功能、性能的先進性進行模擬、測試和驗證;第二階段是在此基礎上做全線項目的集成建設。京滬幹線建成後將會做金融行業、電子政務、多媒體網際網路等領域長途加密通信的應用驗證。
今年以來,我國量子通信技術研究及產業化進展迅速。應用產業上全球首條量子通信商用滬杭幹線全線接通、第一條商用量子通信專網濟南市黨政機關量子通信專網順利通過測試;前沿技術上中國「墨子號」量子衛星在世界上首次實現千公裡量級的量子糾纏,並實現了白天遠距離自由空間量子密鑰分發試驗,量子通信技術需求愈發迫切。
鑑於量子通信在信息安全上無可比擬的巨大優勢,其戰略地位已經得到了全球認同,量子通信也已正式被寫入國家「十三五」規劃綱要。我國將繼續加大技術研發和網絡建設投入,從而鞏固在信息技術方面難得的領先優勢。量子通信技術的發展以及應用的普及將會持續促進量子通信產業的飛速發展,產業鏈上的相關企業將迎來發展機遇。
目前,量子通信產業鏈生態已經逐步形成,據測算,市場規模有望於2020年突破200億元,相關標的將長期受益。A股市場相關上市公司中凱樂科技(600260.SH)、亨通光電(600487.SH)、華工科技(000988.SZ)以及福晶科技(002222.SZ)等值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