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鏢走進了人民大會堂,何時能走進尋常百姓家?

2020-12-08 體育產業生態圈

中國飛鏢公開賽亮相人民大會堂,中國飛鏢人離登堂入室的那一天還有多遠?

文/ 葛 思文 編輯/ 吳 礎怡

飛鏢,又見飛鏢!2018年9月26日,可能是很多中國飛鏢人值得銘記的一天。

「2018車智匯中國飛鏢公開賽暨奪鏢中國·軟式飛鏢職業賽新聞發布會」在人民大會堂召開,宣布首站賽落地山西省侯馬市,並將於10月19-21日正式開鏢。

如此隆重、盛大的啟動儀式,不光在中國飛鏢運動的發展史上罕有,就是拿到任意一個重頭項目來說也絕對是不遑多讓。但飛鏢在如此高端發布會的背後,卻有著無法迴避的問題——冷清的國內市場、選手實力和世界水平差距極大這兩個最為核心的問題。

筆者作為一名長期的飛鏢愛好者和關注者,對中國飛鏢多年來的積弱不振一直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哀是哀在中國飛鏢底子薄弱、怒是怒從上到下,無人推廣無人報導,成績自然陷入惡性循環。

作為鏢迷,在網上可以說看不到任何有關飛鏢的新聞和一丁點的賽事報導;看直播基本靠撞大運;CCTV5+近幾年一直轉播飛鏢世錦賽,但更多情況下是轉而不播。哪怕是芝麻大點的賽事衝突,飛鏢便成了被捨棄的對象,就算半夜沒有其他比賽衝突,但總有這樣和那樣的原因無法直播。只能讓苦不堪言的鏢迷在後半夜守著博彩網站的小窗口看英文轉播。儘管發了半天牢騷,但只要有人願意了解和學習飛鏢,飛鏢人絕對都是來者不拒,因為這項運動基本上不需要任何難度,隨時接觸、實時上手。

將要舉辦的中國飛鏢公開賽(軟式飛鏢)是國內目前獎金最多、等積分最高的飛鏢賽事。不過請大家注意,軟式飛鏢與我們過去常常在電視上看到的PDC(職業飛鏢協會)組織的國際大賽中使用的硬式飛鏢不同,硬式飛鏢的鏢尖通常為鋼製,分為可移動鏢尖和不可移動鏢尖,硬式飛鏢所使用的飛鏢盤通常有木質飛鏢盤、紙質飛鏢盤或者麻質飛鏢盤,其中使用最多的是麻質飛鏢盤;軟式飛鏢的鏢針是尼龍做的、比較軟,鏢盤是塑料製成的蜂巢狀鏢靶,蜂巢孔後安裝傳感器連接自動記分系統,就是常說的電子靶。

本次發布會除了很多跨界體育人和文藝明星出席之外,生態圈還學習到了有關飛鏢的歷史「知識」:

據侯馬市領導介紹,古代飛鏢稱為「投壺」,發源於春秋晚期的晉國都城侯馬,是諸侯士大夫接待賓客的一種禮儀和遊戲,經過三千年的演化流傳,發展成為今天的「全球休閒體育第一項目」現代飛鏢。

姑且不論這段歷史有真的考證還是個笑談,至少說明了地方政府開始認真對待飛鏢這項相對不受關注和重視的運動了。確實,飛鏢在我國目前的窘境既有先天不足,也有後天重視程度不夠的問題。

1999年,總局把飛鏢單獨作為運動立項, 這項運動在國內的開展和普及不足20年。這20年裡尤其是近10年,世界鏢壇如雨後春筍般茁壯發展。在斯諾克主席巴裡·赫恩同時掌舵PDC(職業飛鏢協會)後,飛鏢在全球的影響力開始顯現。優秀選手層出不窮、電視轉播賣出天文數字、選手比賽獎金甚至超過英國傳統項目之一的斯諾克。

飛鏢所引發的效應和轟動讓半個歐洲、大洋洲和美國人民都沉迷其中。但這其中,卻唯獨少了他們眼中最大的市場——中國。

中國隊世界盃唯一勝利(2016年)

近兩年PDC也試圖開拓國內市場,他們在上海連續舉辦了大師賽,包括菲爾·泰勒、麥克·范格文、雷蒙·范巴尼在內的世界最頂尖高手齊聚申城,為中國鏢迷呈現了最頂級的飛鏢盛宴。

然而戲雖好,奈何觀者寥寥。中國的飛鏢文化還在原始的起步階段,鏢迷數量實在無法和中國這樣龐大的市場形成正比。巴裡·赫恩恐怕怎麼也想不明白,同樣是他一手運作的賽事,為何斯諾克在國內流行的程度已經超過了這項運動的起源地英國,而飛鏢這項更街頭、更有酒吧文化特色的運動卻在中國成為了稀罕玩意兒,無人問津。

種種跡象讓PDC和中國的賽事主辦方開始打了退堂鼓。估計未來短時間以內,中國大陸恐怕都無法欣賞到這樣世界級高水平的賽事了。

賽事撤了,中國的選手水平能不能給中國飛鏢爭口氣呢?看起來短時間之內我們確實沒辦法挺起腰杆。

每年PDC都會舉辦世界盃和世錦賽,這也是中國選手在國際最頂級舞臺上露臉和亮相的難得機會,但除了3年前中國隊在世界盃團體賽上取得了一場勝利之外,基本每次都被剃光頭。

今年6月的世界盃中國隊同樣一輪遊,而外媒關注的焦點居然是中國隊派出了一名女選手參賽,這在男人佔多數的團體賽中是絕對的「亮點」,讓人哭笑不得。更悽涼的是,這項在飛鏢界唯一頂級的團體賽事,國內僅有兩家媒體(包括本圈)對比賽做了簡單報導,飛鏢在國內的地位可見一斑。

團體賽姑且如此,世錦賽這種個人賽事成績更是拿不出手,止步資格賽是參加世錦賽的中國大陸選手的共同命運。沒有成績自然就沒有人氣,更不要談商業贊助和收入,這就是斯諾克和飛鏢在中國發展最根本的區別。中國飛鏢缺少明星,一個李娜或者丁俊暉的出現也許就能改變一項運動發展的歷史軌跡。

中國飛鏢的發展沒有空中樓閣,只能一步一個腳印從青少年抓起。我們不求出現像李娜和丁俊暉那樣的現象級IP,即使能出現一個類似華天在馬術屆的中國運動員,全國的飛鏢人口也許就能在末尾加上幾個零。

相關焦點

  • 奇瑞螞蟻家族再添新兵,全身輕量化,讓電動走進尋常百姓家
    不知道大家是從何時認識奇瑞汽車品牌?不少網友表示小時候看到奇瑞QQ時便驚呼世界上居然有這麼小的代步車,後來隨著時代的發展,共享汽車被愈來愈多車友所接受,奇瑞旗下的小螞蟻電動車「走進」尋常百姓家。而今天豆哥跟大家介紹的則是奇瑞汽車順應市場需求而推廣的另一款全新純電動汽車——奇瑞螞蟻。
  • 齊齊哈爾:百姓宣講志願同行 讓政策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
    通過創新載體模式,在提高群眾接收度上下足功夫,以線上線下「點餐式」服務,切實增強理論宣講的適用性和覆蓋面,讓理論宣講「接地氣」「冒熱氣」「有人氣」,打造具有鶴城特色的理論宣講風格,推進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
  • FLIR ONE Pro LT——真正讓紅外熱像儀走入尋常百姓家
    在網際網路、智能製造加速發展的背景下,紅外熱成像技術發展逐漸加快,除了滿足現代化工業生產、城市建設等的相關需求外,也逐漸走進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為了使紅外熱像儀產品更好地服務於大眾,更便捷地應用於工作和生活中,全球紅外熱像領域的領導者菲力爾專為個人用戶研發了FLIR ONE Pro系列手機熱成像產品,只要將其插在智慧型手機上,手機便可以變身為紅外熱像儀,改變了一直以來紅外熱像儀價格居高和應用限制,讓紅外熱像儀真正地開始走入尋常百姓家。
  • 「機器人總動員」,服務機器人走進尋常百姓家
    走進服務機器人展區,來自長沙行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系列機器人產品十分搶眼。該公司營運長李睿介紹,公司深耕無人駕駛多年,此次重磅推出「行深無人車家族」。 其中,作為「行深無人車家族」目前最小巧精緻的成員,「布衣」系列微型機器人定位為生活服務助手,針對社區場景進行了優化,具有室內外無界通行能力,可以上下電梯,打通社區最後一公裡配送服務等難題,幫助老人搬運物品。
  • 人民大會堂:共和國的紅色地標
    原標題:人民大會堂:共和國的紅色地標   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0周年「十大建築」之首,人民大會堂是全國人民共商國是、國家舉行外事活動的重要場所。因其規模龐大、技術繁雜、文化藝術水準高、建造周期極短,建造人民大會堂在當時被視為一項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 走進神奇「黑金」石墨烯的世界
    讓「神奇」石墨烯走進百姓家由於石墨烯具有不尋常的特性,媒體將它稱為「神奇材料」。如今,這個「神奇材料」將逐步走進尋常百姓家。「烯集地」,是由北京石墨烯技術研究院、北京空天君融科技園與北京創新愛尚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聯合孵化的石墨烯科技品牌,核心致力於石墨烯高科技材料在軍民產業中的應用。軍用領域方面,包括石墨烯熱管理技術在軍用服裝裝備上的應用,石墨烯航空鋁電纜技術在航空航天領域的應用,石墨烯軸承鋼技術在軍用軸承等產品上的應用等。
  • 《檔案》 20120627 人民大會堂不能不說的秘密 人民大會堂第一宴
    首播時間:2012年6月27日22:03 首播頻道:北京衛視 所屬欄目:檔案《人民大會堂不能不說的秘密》 所屬分類:科教臺文化 關  鍵  字: 本期節目主要內容:1959年9月30日,剛剛建成的人民大會堂宴會廳裡正在舉行慶祝新中國成立十周年的國慶招待宴會,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等國家領導人及80多個國家的貴賓和中國各界人士共4647人出席。
  • 「只聞其聲」的植物肉正逐步走進百姓家
    今年以來,不僅肯德基、星巴克等「洋快餐」不斷推出植物肉食品,珍肉、株肉、星期零等本土創業品牌的植物肉產品也悄然走進餐廳和酒吧,甚至連中餐館裡都能見到植物肉的身影。除了餐廳和酒吧外,大潤發、歐尚、盒馬鮮生等超市門店,以及天貓、美團等電商平臺上,植物肉的水餃、春卷和肉餅等速凍食品也已經上架銷售。
  • 走進玉山黑豬原種場
    本報記者 蔣學華  近日,記者在濛濛細雨中走進玉山縣巖瑞鎮的黑豬原種豬場,只見原種場依山而建,下面是生活區,高處為生產區,辦公區種滿飼草,初冬季節依然滿園青翠,生機勃勃。  「玉山黑豬原種豬場是玉山黑豬的保種選育基地,成立於1956年,是第一批國家級畜禽遺傳資源保種場,多次被評為江西省優秀種畜禽場。
  • ——「飛入尋常百姓家」
    然而,機器人想要真正走入尋常的百姓生活,成為人類生活中好幫手,所欠缺的恰恰是這一步。人類能大量地運用無意識的運動範疇 ——我們知道如何給別人友好的讓路,如何察覺到自己侵犯了別人的隱私空間,我們自然也知道如何從冰箱裡取出一盒牛奶而不必移開所有擋在前面的道路上的物體。而我們也希望機器人可以這樣做。然而問題就在於,機器人可能會「粗暴」地把牛奶盒拿出來,而把躺在前面「擋路的」物體都拿光。
  • <同一首歌>十月走進鳥巢 經典體育歌曲獻禮國慶
    新華網北京7月15日體育專電 15日下午,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等多家單位在人民大會堂北京廳聯合舉行新聞發布會,宣布今秋十月、國慶六十周年之際,一臺匯集經典體育歌曲及文體明星的演唱會將隨《同一首歌》走進國家體育場「鳥巢」。
  • 白蟻飛入尋常百姓家,該如何是好?
    正好遇到白蟻繁殖婚飛季,在傍晚的時候19:00——21:00就會飛入尋常百姓家。 3—6月份白蟻婚飛季節,家中的門窗都要設置沙門紗窗,防止白蟻飛入室內,因為一旦有分飛蟻飛入室內,只要配對成功就會尋找合適的地方築巢危害。方法 :對付這種通過「爬、飛、帶」進來不久的分飛蟻,很好滅殺,只需關掉燈,在室內放盆水,然後用手電筒照向水中,這樣室內的分飛蟻都會接二連三的趨光飛入水中,並淹死。
  • 微流控技術已經進入「尋常百姓家」
    打開APP 微流控技術已經進入「尋常百姓家」 李倩 發表於 2018-08-21 14:06:18 據麥姆斯諮詢報導,過去十年,微流控技術已經進入「尋常百姓家」。
  • AI識別技術、5000點位大數據……這些新技術走進百姓生活
    疲勞了、跌倒了、呼救了……它都能從人海中找到你,給予及時的幫助;北京市轄區內有5000多個小「燈杆」,能實時監測空氣品質、找出局部汙染源……9月24日,記者走進中關村豐臺園,探營這裡構建的「高精尖」產業發展生態圈,看這些新技術是如何從實驗室走進生活,服務廣大市民。
  • 重慶這家科技公司要將「空氣制水」送入尋常百姓家
    「只要有空氣的地方,都能制水」這樣的技術不再是科幻小說中的場景。2017年5月14日,Water Myth科技公司即水神話全球運營中心在重慶仙桃國際數據谷正式成立,他們將運用網絡手段,以重慶為支點,將「空氣制水」技術更多地融入到百姓的日常生活中。
  • 走進曲靖市第一人民醫院東城醫院
    掌上曲靖訊(曲靖日報記者 李琳娥)6月9日的早晨,雨後初霽,曲靖市第一人民醫院東城醫院開業啦。作為一所大專科小綜合型的醫院,有哪些學科?有哪些設備?具有什麼特色?能為患者帶來什麼樣的就醫體驗?6月9日,記者走進東城醫院一探究竟。
  • 人民大會堂前39級臺階成戰場 記者忙「追星」
    人民大會堂前的39級臺階上,國內外數百名記者長槍短炮「嚴陣以待」。「追星」大戰,一觸即發……第一位到場的委員是香港中華文化總會會長、新恒基集團董事局主席高敬德。我覺得國家近期出臺的政策非常果斷」說著說著,黃宏不自覺地又說起了小品:「茄子辣椒和冬瓜,樣樣連著百姓家。市場的價格上下擺,分毫牽著中南海……」 姜昆、韓紅、陳道明……大批明星次第而來。
  • 兩會花絮:人民大會堂裡的「黑衣人」
    兩會花絮:人民大會堂裡的「黑衣人」 2013年03月18日 09:59    來源: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沈湜):每年兩會,人民大會堂都是會議的核心區在人民大會堂裡有這樣一群人,他們一襲黑衣,他們不苟言笑,兩會能夠順利安全地進行,有他們的一份付出在其中。 責任編輯:徐競陽
  • 11位院士齊聚中國北鬥應用大會 北鬥飛入尋常百姓家
    11位院士齊聚中國北鬥應用大會 北鬥已「飛入尋常百姓家」中新網武漢9月23日電北鬥「飛入尋常百姓家」9月23日,中國北鬥應用大會暨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第九屆年會在武漢開幕。以本屆年會協辦方依迅北鬥為例,新冠疫情期間,依迅北鬥研發的「網際網路+北鬥」醫療和防疫廢棄物智能監管平臺,能實時、清晰地掌握武漢全市醫療廢物產生量、存儲量及轉運、處置量變化情況,從而實現全過程數據透明化監管。
  • 圖文;委員們走下人民大會堂臺階
    圖文;委員們走下人民大會堂臺階 3月14日上午,全國政協十屆一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閉幕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