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氏鯨:請別讓我消失在大海中

2021-01-18 小艾瑪的遊樂園

世界捕鯨史幾乎是一部對鯨類的種族滅絕史。早在兩千年前,生活在寒冷北極圈的愛斯基摩人和北美印第安人就學會了乘著木筏捕殺鯨魚,吃鯨肉充飢、燒鯨油取暖,甚至還將鯨魚的骨骼打磨成工具使用。

 ▲捕鯨歷史由來已久


早期人類小型聚落對鯨魚的獵殺規模小、數量少,不會影響鯨魚種群的數量。進入17世紀後,荷蘭人和英格蘭人開始組建起大型捕鯨艦隊,一年有300多支捕鯨船滿載著18000多名船員出海捕鯨。近海的鯨魚捕光了就去冰島、冰島捕光了就去格陵蘭島。在北半球的鯨魚幾乎被捕撈殆盡之時,19世紀末,歐洲人發現了南設得蘭群島,意味著人類在南極也能捕鯨了。

▲中國在南極的第一個科考站——長城站,

建立在南設得蘭群島的喬治王島上

 

隨後,這片被冰雪和企鵝覆蓋的大陸引來了無數捕鯨船大肆殺戮,捕鯨者在南極半島建立起小型煉油廠,榨取鯨魚的魚油和脂肪。彼時人類捕鯨不是為了簡單的口腹之慾:鯨魚的油脂可以製成燃料,點亮了倫敦、巴黎、維也納的黑夜,還可以製作成肥皂、化妝品和高級潤滑油。一時間,地球上的鯨魚幾乎要被貪婪的人類滅絕了。

 ▲南極的鯨魚煉油廠舊址


1859年,鯨魚的命運迎來了轉機:世界第一口油井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州開始冒出汩汩石油。從那以後,石油替代了鯨魚油成為燈油、肥皂等日化用品的主要原材料,商業捕鯨迅速衰敗。可以說,在那個西方國家瘋狂攫取資源的年代,石油拯救了地球生物圈。

 ▲賓夕法尼亞打出第一口現代工業油井


人類大多在南北極進行捕鯨活動,因為鯨魚的活動區域都集中在寒冷的南北極水域中。近些年科學家通過GPS追蹤鯨魚得出結論:鯨魚會前往熱帶水域,但只是為了讓溫熱的海水刺激皮膚新陳代謝完成蛻皮,祛除死皮上的寄生物和藻類。一些鯨魚只需42天就可以跨越9400公裡,從南極往返南太平洋,路上除了偶爾露出水面換氣,不會在溫帶或熱帶水域中停留、捕食。

 ▲長滿藤壺的鯨魚


因此,在熱帶海域見到鯨魚的概率很低。今天,成熟的觀鯨活動,大多在北半球的加拿大、冰島、挪威和南半球的紐西蘭、澳大利亞南部海域以及南非展開。然而有一種鬚鯨,卻選擇常年生活在16.3攝氏度以上溫暖的海域中,這種「非主流」鯨魚就是本期《小艾瑪的遊樂園》的主角:布氏鯨


▼戳下方視頻▼

了解Emma和天洪的觀鯨之旅


布氏鯨不是一種經常會浮在水面上的鯨魚,因此人類對它們的發現和觀察時間都相當晚。1913年,布氏鯨才在南非首次被人類當作全新物種發現並命名。直到今天,人類對於布氏鯨的了解依然十分有限。

 ▲布氏鯨


儘管披著神秘面紗,布氏鯨卻是難得的可以在中國近海觀測到的鯨類。2020年年底,天洪和Emma來到了廣西北海市,從北海搭乘輪渡一路向南前往潿洲島。抵達潿洲島後,又搭乘小船繼續向南前往斜陽島。

 ▲乘坐小船前往斜陽島

 

在斜陽島和潿洲島之間,我們有幸邂逅了布氏鯨。布氏鯨通常會選擇在每年3、4月份來到斜陽島周邊覓食、交配。覓食的時候,它們會垂直著從海平面躍出,然後張開大嘴在水面上轉一圈,將帶上海面的小魚小蝦都收入口中,然後閉嘴排出海水,用牙刷一樣的鯨鬚將所有食物留在自己嘴裡。由於覓食的布氏鯨會頻繁露出水面,春季的斜陽島就成了中國觀鯨的最佳地點。

對天洪和Emma來說幸運的是,儘管還沒到觀鯨的最佳時期,我們依然見到了布氏鯨。那時正巧夕陽西下,一大一小兩隻布氏鯨將背部淺淺地露出水面,用背部的氣孔吐水換氣,在空中噴出了3、4米高的水霧。由於沒抱著能邂逅它的希望,當看到布氏鯨灰色的背脊從海面中升起時,同船的夥伴們都紛紛鼓著掌驚呼起來。

▲天洪和Emma看到的布氏鯨

 

布氏鯨的身體不常露出水面,尤其不會像座頭鯨那樣入水前將尾巴翻向空中,海洋動物學家們只能通過它們背部的紋理來分辨每個不同個體。在我們視線50米左右的距離,兩頭布氏鯨經過四、五次上浮換氣後,就消失在了深藍色的海面下。我們一行人在船上盯著水面十多分鐘都沒有再見到它們的身影。這兩頭布氏鯨或許是發現周邊水域沒有大片魚群可以捕獵,於是深吸一口氣,潛入深海,向其他水域遊走了。

▲當日的夕陽很美


在野生的環境下觀察動物和在動物園中的心境完全不同。野生動物,特別是國家級保護動物對人類大多避而遠之。但凡是具有藥用價值,或是人們口口相傳「很補」的動物,大多難逃被獵殺的命運。廣西當地的野生動物攝影師告訴天洪和Emma,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穿山甲幾乎遍布廣西山林,有時駕車不慎都可能撞到。

▲可愛的穿山甲


如今才過了三四十年,穿山甲已被列為極危物種,並在2020年6月5日升級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事實是,不僅僅在中國,整個東南亞的穿山甲都已接近絕跡。

▲被剝掉鱗甲的穿山甲屍體堆成了小山

 

中國人對鯨魚並沒什麼胃口,但是近鄰日本卻一直是全球捕鯨大戶。2018年,為了逃避捕鯨配額限制,日本退出了國際捕鯨委員會。2019年8月,日本商業捕鯨首次舉辦布氏鯨拍賣活動,將短短一個月捕獲來的70頭布氏鯨分割後進行了拍賣。當年,日本為自己制定的布氏鯨捕獲配額是150頭。

▲布氏鯨慘遭捕殺

Emma和天洪曾經在日本邂逅過一位老阿姨,面相慈祥的她提到國際禁止商業捕鯨立刻嚴肅起來:「我們有悠久的捕鯨傳統,捕鯨就像是捕魚一樣,其他國家又不吃鯨肉,憑什麼要阻止我們呢?」

 ▲日本小學生參觀捕鯨場


但是,與挪威、冰島兩個傳統捕鯨大國相比,日本就屬於小巫見大巫了。2020年,同樣退出國際捕鯨委員會的挪威為自己定製的小鬚鯨捕撈配額為1278隻,而冰島計劃在5年時間裡捕鯨2130隻。

▲被鯨魚鮮血染紅的捕鯨船和海灣

 

好消息是,雖然三個捕鯨國家為自己制定的配額在逐年上升,但實際的捕獲量和捕鯨船出海的船次卻連年下跌。鯨魚肉本身並不好吃,再加上人類也開始意識到保護鯨魚的重要性,食用鯨魚的人越來越少了。

▲被獵殺的鯨魚堆滿碼頭


冰島人說,鯨魚肉是他們兒時口中的「星期三肉」,意思是這種肉類不夠美味,只適合在工作日充飢,不適合作為周末大餐擺上餐桌。今天,最大的鯨魚食用國日本人均食用量一年不到一盎司,而人煙稀少的挪威、冰島現在僅有不到5%的國民仍將鯨魚肉當作常用肉食。

▲深紅色的鯨魚肉看起來肉質粗糙

 

從石油的發現開始,人類瘋狂殺戮鯨魚獲取肉類、油脂的歲月已經成為歷史。在可以預見不遠的未來,將汪洋化為血海的商業捕鯨將徹底成為歷史。


To see the world, to draw closer, to find each other!

相關焦點

  • 布氏鯨
    布氏鯨背部深灰色,腹面黃白色,平均長度12米,雌性比雄性長0.3米左右,頭頂有兩個氣孔,氣孔與頭部尖端之間有三個平行突起,鰭相對較小,背鰭突出,
  • 布氏鯨和它的守護者們
    科研人員近距離目擊了鯨,通過識別,確認其是一頭體長約12米的布氏鯨。這也是當前我國近海海域發現的唯一大型鯨類。研究團隊的「追鯨 」之路從歷史記錄看,廣西北部灣海域並非大型鬚鯨活躍的分布區,但通過擱淺記錄判斷,應該有布氏鯨和小鬚鯨。
  • 布氏鯨來了,我們要做些什麼
    布氏鯨的出現,吸引了社會各界的極大關注。我們在觀賞布氏鯨的同時,要注意哪些問題呢?布氏鯨(學名:Balaenoptera brydei)背部深灰色,腹面黃白色,平均長度12米,雌性比雄性長0.3米左右,頭頂有兩個氣孔,氣孔與頭部尖端之間有三個平行突起,鰭相對較小,背鰭突出,呈鐮刀狀,下顎頂部有兩排鯨鬚板,數量約有300個。
  • 潿洲島的布氏鯨、廣西中華白海豚,一部紀錄片展示中國的海!
    一部堪比BBC的紀錄片《蔚藍之境》在潛水員的朋友圈刷了屏,豆瓣上的評價更是:「厲害了我的國!」「吹爆!」「給大佬提鞋!」獨立魚公眾號的魚叔,也評價這部紀錄片「9.3分良心國片,能拍出來太不容易!」那到底這部影片拍攝有怎樣的故事?視頻上的布氏鯨潛水員真的的可以在中國看到嗎?
  • 南非開普敦,一頭死亡的布氏鯨被衝上海灘
    當地時間2020年8月10日,南非開普敦,一頭死亡的布氏鯨屍體被衝上海灘,目前尚不清楚死因。南非國家海洋救援研究所(NSRI)向衝浪者、遊泳者等發出預警,稱鯨魚屍體將吸引鯊魚活動增多,建議民眾小心謹慎。
  • 大海中瀕臨消失的藝術
    大海中瀕臨消失的藝術 談及珊瑚,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大海深處盛開的一簇簇豔麗的花叢,然後就自然而然的給珊瑚打上了植物的標籤。
  • 紀凌塵:你喜歡大海。李汶翰:我也喜歡大海。任豪:我是大海
    粉絲:真不care 困了明天再說行嗎.路人:粉絲別騙自己了 這還不錘嗎?粉絲:錘nm錘他倆現在已經分了不是嗎! 任豪髮長文回應趙溫柔,一個大海和月亮的故事:「所以太陽出來了,月亮離開了,大海也平靜如初。」
  • 國內首次拍攝到布氏鯨水下影像,這個鯨類物種有多神秘?
    近日,由廣西科學院、中科院水生所和北部灣大學聯合組建的廣西水生生物聯合實驗室鯨類研究與保護站的布氏鯨研究團隊,和廣西廣播電視臺紀錄片攝製組首次拍攝到我國第一段布氏鯨水下影像。布氏鯨是鯨類中非常神秘的一個物種,主要分布在熱帶和亞熱帶海域,體長可達10-12米,體重可達15噸。由於之前很少被觀測到,相關研究資料十分有限。北部灣潿洲島海域是我國目前有報導的唯一一個有大型鯨類動物頻繁出現和活動的近岸海域。
  • 北海:白海豚和布氏鯨,又回鬧元旦過暖冬!
    據微友阿特滋介紹,昨天下午他在冠頭嶺海灣處進行航拍,在距離岸邊沙灘1300米處的海域,拍到了海豚在海中暢遊、嬉戲的畫面,他表示「
  • 【大海的作文】大海的顏色
    大海的顏色是瓦藍瓦藍的。當海浪輕拂著白花花、亮晶晶的浪花衝刷著沙灘的時候,漫步於淺淺的海水中,讓大海親吻著我的小腳丫,打溼我的褲腳,那種涼絲絲的感覺真讓人陶醉。張開雙臂擁抱大海的廣闊,迎風奔跑,把整個身心投入到大自然中也是能讓你清淨無憂忘記一切令人不高興的事。  大海的顏色是金黃色的。因為大海是太陽洗澡的地方,太陽那金色的光芒也隨著時間沉澱了下來。
  • 10噸重的鯨魚,布氏鯨!
    「別人一船捕上上千條馬鮫魚,我的網裡,要是有兩條馬鮫魚,已經很走運了。」昨天,我給汪立平打電話的時候,他笑眯眯地說,運氣不錯,網裡有十多斤的墨魚,還有兩條大鯧魚,每條都是六七兩重。而前天,他更是撞大運了——遇上一條鯨魚!
  • 大海是那麼藍,在大海裡遊泳,讓我忘記了一切煩心的事!
    暑假裡,爸爸帶我們來到海邊,我期待已久的地方。 在遠處看,大海是那麼平靜,走到近處看,一陣陣浪花衝了過來。 我放眼望去,看不到海的邊際,貨輪那麼大,可在大海中,就像一片小小的白紙船漂過似的。我之前在書中看過,全世界有三分之二是大海,今天,總算是讓我看到了這寬闊的大海。
  • 人生就像航行在大海中的船,有時風平浪靜,有時波濤洶湧
    圖片來源於網絡,與文章內容無關其實很多人的起點都差不多,有的人之所以能飛得高,是因為當初試飛的時候,多摔了幾次,而有的人因為怕疼,所以選擇在平地徘徊,天空從此成了遙不可及的夢,請記住,只有輸得起當下,才贏得到未來,只有不迴避痛苦和迷茫的人,才有資格去談樂觀與堅定。
  • 你問我去向何方,我指著大海的方向
    大海,我夢想開始的地方,那裡有我曾經的詩和遠方。站在畢業尾巴上的我,朋友問起畢業以後要去哪裡,我笑著望向他,然後指著大海的方向。果然,畢業後的我當上了一名國際海員的工作,讓我有了接觸大海的機會。大海的顏色,也是藍色的,哪種很深的藍色,藍的很純淨,當你正在感受到她的時候,才能體會到她的那種波瀾壯闊。我看到的大海,不是站在大陸架的上面,而是離海岸線幾百海裡的大洋深處,那裡的海水,不像海岸線的那般渾濁,那裡的海水,沒有漂浮的白色垃圾,海風掀起一陣陣的水霧,鹹鹹的,這是海風獨有的味道。
  • remember mecos尋夢環遊記,在你的記憶消失之前請記得我
    尋夢環遊記給我的最大的感想就是一定要珍惜身邊的人Remembermebeforethememoryoflovedisappears.在愛的記憶消失以前,請記住我。距離看完電影已經過去三天,我也哭了三十次。死亡是那麼讓人害怕的存在,可是Disney Pixar 卻用極其溫柔細膩的筆觸向我們展示了一個美麗的世界――亡靈之地。真的很美這個電影讓我懂得了太多,珍惜身邊的人如果他離開了人世請記住他,這個就是我的感悟。
  • 流入大海的泥沙去哪了?憑空消失了?海洋真是一個神奇地方!
    然而還是有大量流入大海的泥沙消失甚至已經看不見了,那麼這些泥沙又去哪去了呢?大自然是讓人捉摸不透的,也是無比的神秘的,泥沙流入大海,大海貌似永遠都不會被泥沙填滿似的,看著日益漂浮著的海水,潮水洶湧。這正是大自然的偉大。海洋的浩瀚是我們無法想像無奇不有,可能珠翠瑪瑙琳琅滿目,可能山脈橫貫龐大宏偉,也可能是世外桃源。
  • 如果海水突然消失,人類還能支撐多久?
    如果大海突然消失,那麼地球能持續多久?當海水消失時,地球上將會有13億立方公裡的真空區域。海消失一分鐘後在深海區域中航行的大型貨船會全部跌落到海洋的底面,不劇烈的撞擊會導致其完全粉碎,大海消失十分鐘後大海消失了一個星期整個海底結構發生了空前的改變,地殼變得越來越不穩定,而海底存在的大量活火山也開始接連噴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