潿洲島的布氏鯨、廣西中華白海豚,一部紀錄片展示中國的海!

2020-12-02 PADI

一部堪比BBC的紀錄片《蔚藍之境》在潛水員的朋友圈刷了屏,豆瓣上的評價更是:「厲害了我的國!」「吹爆!」「給大佬提鞋!」

獨立魚公眾號的魚叔,也評價這部紀錄片「9.3分良心國片,能拍出來太不容易!」

那到底這部影片拍攝有怎樣的故事?視頻上的布氏鯨潛水員真的的可以在中國看到嗎?中國的潛水環境海洋生物多樣性到底怎樣?希望這篇文章,可以給到你答案。

《蔚藍之境》這部紀錄片低調的很,大年除夕悄悄上線,到現在豆瓣評價的人數只有500人,但卻給出高達9.3分的評價。

視頻中,你可以看到很多大貨,是那種潛水員親眼看到會尖叫的大貨!而且還都是在中國海域!

這部《蔚藍之境》深得大家的好評,到底拍攝工作是如何進行的?為了能夠對這部紀錄片有更多的了解,我們找到了調研員周佳俊和水下攝影師張帆,通過對他們的採訪,讓我們更多了解下這部紀錄片背後的潛水故事吧。

周佳俊,作為這部紀錄片的調研員,也是一名擁有百萬粉絲的微博科普達人,從小就對各種動植物充滿了興趣,尤其是水生生物。2016年,周佳俊收到了邀請,那時他還不是一個潛水員。「當時調研工作時發現,國內的水下攝影師非常稀缺。」那時,便有一些參與拍攝的陸地攝影師,建議他以後可以成為一名水下攝影師來參與這樣的紀錄片項目。周佳俊便這樣,因為工作與潛水結緣。

▲周佳俊淡水拍攝的工作照

紀錄片《蔚藍之境》的拍攝製片用了四年的時間,四年時間都做了什麼?為什麼會用了這麼久的時間?

關於這個問題,周佳俊告訴我:「動物畢竟不是演員,它們只會按照自己的習性去展現行為,需要抓住這些精彩的行為需要多方面共同的努力,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金錢,同時受到低水體能見度、極端天氣等不利影響,經過數年才積累了足夠成片的素材。」

紀錄片中,我們也看到了很多中國水下美麗的珊瑚與魚群:

紀錄片南海珊瑚中的小丑魚▼

廣西的中華白海豚▼

廣西潿洲島的布氏鯨,令很多潛水員眼前一亮▼

南海超過50釐米的大法螺▼

這部中國的紀錄片,所有場景都取材與中國各地。視頻中有一些潛水員非常關注的潛水環境,中國真的有這麼美的水下環境嗎?

答案是當然有。

張帆,是水下攝影師也是一名科普作家,這部紀錄片中,他作為水下攝影師參與了第一集大法螺和抹香鯨的拍攝。大法螺的取景地在海南的亞龍灣,對於當地的潛水,從小在海南長大的張帆很有感受。

▲張帆工作照

「很早之前,三亞的潛水環境是非常好的,在我大學的時候,因為過度開發,導致潛水環境一下就差了很多。近幾年因為政府的管控,環境恢復的已經很好了。」張帆說,他也很久沒有在三亞潛過水了,但那次大法螺的拍攝來到三亞的潛水體驗也是非常出乎他的意料。

張帆當時在三亞拍攝的照片▲

紀錄片中的布氏鯨,張帆也過去拍攝了兩次了,採訪他的時候,他就在當地進行拍攝。

每年的冬天,中國廣西的潿洲島都會有布氏鯨捕食魚群,它們捕食的鯷魚每年12月-3月會洄遊來到潿洲島海域產卵,布氏鯨便會緊隨魚群而來,直到4月產卵季結束才會離開這片海域。

相信很多潛水員都有過「觀鯨」的經歷,但是張帆告訴我,第一次的布氏鯨拍攝行程,一點不比湯加的觀鯨體驗遜色。「一個巨大的黑影突然從水下極速劃破水面,在海面暫停了幾秒鐘,我定睛一看,才確定這是一頭布氏鯨兜滿海水的大嘴。它慢慢將海水濾出,沉入海中又迅速浮出水面粗重地呼吸一口,並且咳嗽了一下,將一條小魚高高甩出,一群海鷗蜂擁而上準備哄搶布氏鯨捕食後遺漏的殘羹剩飯。」

2020年3月,張帆又再次踏上了拍攝布氏鯨之旅,有了第一次觀鯨的經驗,這次他幸運的幾乎「0距離」的與布氏鯨面對面:

看到這樣的布氏鯨,想必你也會心動的問到:潿洲島的布氏鯨是誰都可以去的嗎?關於這個問題張帆也給到了自己的建議,「目前不建議遊客上島觀鯨,一來疫情期間會有諸多不便和風險,二來現在島上不允許經營任何形式的觀鯨旅遊項目。目前的保護措施還不完善,一些非法營運的觀鯨船隻不僅可能對鯨群有驚嚇和威脅,也可能會對你的人身安全造成危害。我很期待將來潿洲島有了完善的觀鯨規則之後,我們可以像在東加王國那樣正規觀鯨。」

中國很多海域受水體能見度的影響,不適合進行水下拍攝,潿洲島的拍攝,就是在水面上進行的。

張帆告訴我,中國水域還有一些獨有的生物,比如長江江豚▼

桃花水母▼

《蔚藍之境》這部紀錄片中,水下的場景雖然不多,但實則讓人震撼。水肺潛水進行拍攝的目的地,西沙群島、海南三亞等。除了三亞大部分是自然保護區,非科研性質的工作會受到限制。

問到周佳俊關於中國海域跟東南亞水域海洋生物多樣性的問題,他也給了我這樣的回答:

「我在中國海域潛水主要集中在南沙群島,因為有參與相關的科研項目,那邊的物種和東南亞沒有什麼區別,Manta、隆頭鸚哥魚群、傑克魚群等都見過,還有同行的夥伴見過鯨鯊,就是怕人一些,可能是因為沒有見過潛水員吧。近海的話在三亞和汕頭潛水過,有非常多和東南亞地區不一樣的物種,尤其是適合拍攝微距的小生物一點不少,只是可能因為沒有專業的潛導,尋找的效率比較低罷了吧。」

《蔚藍之境》這部紀錄片,打開了中國紀錄片的篇章,希望中國海洋的美麗,可以通過紀錄片的方式,展示給更多的人看到。

相關焦點

  • 北海:白海豚和布氏鯨,又回鬧元旦過暖冬!
    據《北海城事》報導:據微友猜測,這群海豚很有可能是中華白海豚,就在12月12日,廣西合浦儒艮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中心與南京師範大學在北部灣海域保護區鯨豚船隻調查中,發現了最大中華白海豚群。也就是在上周周三,12月23日,有微友向一個半島小編報料稱:「還有幾天就是新的一年,潿洲島的老朋友布氏鯨又回來看我們了!」並發了視頻。因為要確定這樣的一個新聞源,很是麻煩。
  • 中華白海豚之鄉
    中華白海豚之鄉 中國南海終於開業啦! 沒有三亞的名氣, 也沒有北海潿洲島的熱鬧, 卻多了絲歲月靜好的海鹽味。
  • 潿洲島海域發現18頭布氏鯨 海域食物鏈較健全(圖)-廣西新聞網
    近日,在潿洲島海域,大量海鷗與布氏鯨共同捕食。陳炳耀 攝廣西新聞網-廣西日報北海訊(記者 曾俊峰)20多隻海鷗低飛拂過海面,6頭近10米長的布氏鯨不時探頭與之嬉戲。這樣的場景頻繁出現在潿洲島海域。1月15日上午,正在潿洲島海域進行鯨類項目科考的南京師範大學副教授陳炳耀向記者透露,該團隊識別的潿洲島海域布氏鯨個體已有18頭。
  • 鯨魚主題公交在北海潿洲島投入運營。
    「我們設計團隊設計鯨魚主題公交車的理念就是,其一,傳達海洋生態保護思想,描繪北海美麗布氏鯨生活海洋環境,讓大家認識布氏鯨,熱愛布氏鯨,關愛布氏鯨;其二,通過雄奇的想像,把鯨魚和潿洲島的風景元素結合在一起,傳遞寬廣如海
  • 布氏鯨和它的守護者們
    2016年,從北京讀完大學回北海創業的小楊,在斜陽島和潿洲島往返途中,看到海裡一個大傢伙遊動,趕緊用手機拍了視頻,發給廣西科學院從事海洋研究的朋友陳默。看到視頻,陳默非常興奮,15年野生動物保護志願者的經歷讓他辨識出那個大傢伙是大型鬚鯨。他決定去潿洲島一探究竟。可惜的是,等候了幾天,鯨魚並沒有如「約」而至。又一年過去。
  • 北海市潿洲島驚現母子鯨鯊,超級漂亮可愛!
    7月29日,有釣魚愛好者在北上潿洲島海域釣魚時,看到了鯨鯊出沒。從釣魚愛好者所拍攝的視頻來看,是一大一小兩條鯨鯊,看樣子像是母子。這兩條鯨鯊慢慢的靠近漁船,但是並沒有攻擊性,顯得非常溫柔可愛。看樣子遊得非常歡快。
  • 國內首次拍攝到布氏鯨水下影像,這個鯨類物種有多神秘?
    近日,由廣西科學院、中科院水生所和北部灣大學聯合組建的廣西水生生物聯合實驗室鯨類研究與保護站的布氏鯨研究團隊,和廣西廣播電視臺紀錄片攝製組首次拍攝到我國第一段布氏鯨水下影像。布氏鯨是鯨類中非常神秘的一個物種,主要分布在熱帶和亞熱帶海域,體長可達10-12米,體重可達15噸。由於之前很少被觀測到,相關研究資料十分有限。北部灣潿洲島海域是我國目前有報導的唯一一個有大型鯨類動物頻繁出現和活動的近岸海域。
  • 十幾米長的鯨魚在潿洲島「鬧海」,張嘴捕食場面壯觀!
    10月4日下午,有潿洲島島民在海島附近海域發現2頭體型龐大的布氏鯨。4日下午2時許,幾名出海釣魚的潿洲島島民乘船返程。在途經斜陽島西南方向約48公裡的海域時,海面上遠遠浮動的「黑影」引起島民注意。他們緩緩靠近後,才發現是兩頭大鯨魚在海面遊弋,還不時做出探頭、亮背脊、擺尾等動作。
  • 十幾米長的鯨魚潿洲島「鬧海」,張嘴掠食場面壯觀
    10月4日下午,有北海潿洲島島民出海釣魚時,在潿洲島附近海域發現鯨魚活動,體型龐大的布氏鯨在海面上張開嘴巴掠食,場面壯觀。▲10月4日,島民在潿洲島附近海域拍攝到鯨魚掠食。經廣西科學院鯨魚研究專家對比識別,發現這兩條鯨魚去年也在潿洲島、斜陽島附近海域活動和捕食。這次重回的兩條鯨魚,證明潿洲島和斜陽島水質適合鯨魚生活;同時也證明每年八月份到次年四月份,是鯨魚在潿洲島和斜陽島頻繁活動的集中時間段。▲10月4日,島民在潿洲島附近海域拍攝到鯨魚活動。
  • 九州行旅 4月暢遊廣西北部灣
    獨創的古典園林結合了中國古代皇家園林和私家園林的特點,精巧絕倫。殿上的彌勒坐佛更是宏偉壯觀,高達30米,格外令人震撼。█欽州位於南海之濱,是西南最便捷的出海通道。欽州被譽為海豚之鄉。欽州氣候宜人,旅遊資源豐富獨特,擁有一批國家級4A級旅遊景區,其中被譽為「海上大熊貓」的中華白海豚長年棲居於三娘灣,數量達到190多隻,是中國近海極少數能看到野生五彩白海豚的地方。
  • 「美人魚」中華白海豚
    【簡介】中華白海豚屬於鯨類的海豚科,是寬吻海豚及虎鯨的近親。很多人們都以為中華白海豚是一種魚類,其實它們和其他鯨魚及海豚都是哺乳類動物,和人類一樣恆溫,用肺部呼吸、懷胎產子及用乳汁哺育幼兒。01 白海豚的分布特點在整個白海豚當中,中華白海豚是最為珍貴的一種。主要分布於西太平洋、印度洋,常見於我國東海,屬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 布氏鯨:請別讓我消失在大海中
    ▲乘坐小船前往斜陽島 在斜陽島和潿洲島之間,我們有幸邂逅了布氏鯨。布氏鯨通常會選擇在每年3、4月份來到斜陽島周邊覓食、交配。對天洪和Emma來說幸運的是,儘管還沒到觀鯨的最佳時期,我們依然見到了布氏鯨。
  • 中國地質年齡最年輕的火山島——潿洲島
    潿洲島,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北海市北部灣海域中部,北臨廣西北海市,東望雷州半島,東南與斜陽島毗鄰,南與海南島隔海相望,西面面向越南。 明萬曆十九年(1591年),明代劇作家、詩人湯顯祖被貶謫赴任徐聞縣典史,遊覽潿洲島後留下一首詩《陽江避熱入海,至潿洲,夜看珠池作,寄郭廉州》,其詩云:春縣城猶熱,高州海似涼。地傾雷轉側,天入鬥微茫。薄暮遊空影,浮生出太荒。烏艚藏黑鬼,竹節向龍王。日射潿洲郭,風斜別島洋。交池懸寶藏,長夜發珠光。閃閃星河白,盈盈煙霧黃。氣如虹玉迥,影似燭銀長。
  • 中國海域有哪些鯨類?
    鬚鯨類:藍鯨、座頭鯨、長鬚鯨,塞鯨,灰鯨、布氏鯨、小鬚鯨、北太平洋露脊鯨。齒鯨類:抹香鯨、小抹香鯨、侏抹香鯨、虎鯨、偽虎鯨、侏虎鯨、布氏中喙鯨、銀杏齒中喙鯨、柯氏喙鯨、貝氏喙鯨、朗氏中喙鯨、短肢領航鯨、瓜頭鯨、真海豚、瓶鼻海豚、長吻飛旋原海豚、熱帶點斑原海豚、條紋原海豚、弗氏海豚、糙齒海豚、中華白海豚、印度駝海豚、裡氏海豚、太平洋斑紋海豚、印太江豚、東亞江豚、長江江豚、白鱀豚。
  • 去潿洲島環島吹海風,無限循環吃海鮮好不好
    潿洲島是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州北海市南方北部灣海域的海島,是中國最大、地質年齡最年輕的火山島。小島經火山多次噴發而成,據考證最近一次噴發距今3萬年前,潿洲島與火山噴發堆積的珊瑚沉積融為一體。 和滿是遊客的海南島相比,很多人甚至連它的名字都不太了解。 但這裡也算不上冷門,畢竟中國最美的海島,屈指可數。想要去度假,這裡還是非常合適的,可以租上一幢別墅,帶上家人,這裡有火山地質公園,有豐富的自然景觀。
  • 廣西潿洲島首次發現外來入侵物種互花米草
    9月9日至11日,我中心在潿洲島鳥類自然保護區開展潿洲島溼地生物多樣性監測時,在潿洲島北面西角水庫入海口的潮間帶處發現外來入侵物種互花米草和外來引入物種無瓣海桑。
  • 廣西北海潿洲島緊急撤離萬名遊客 返陸避寒潮
    中新社廣西北海2月14日電  (陳燕)受強冷空氣影響,廣西北海至潿洲島、北海至海南的海上客運航線於14日至15日停航。知名旅遊景區潿洲島逾萬名旅客被運回大陸。  廣西氣象臺14日發布寒潮藍色預警,預計未來24小時內,受強冷空氣影響,廣西各地日平均氣溫將下降8至10℃。北海市氣象臺亦發布大風藍色預警信號。北部灣海面14日偏北風逐漸加大,北海港和潿洲島各颱風警報站均掛強風信號一號風球。  14日中午,隸屬於北部灣旅遊股份有限公司的「北遊12」客船,載著上千名旅客從潿洲島駛回北海市區。
  • 廣西潿洲島是火山噴發堆凝而成的島嶼,有海蝕、海積及溶巖等景觀
    潿洲島是火山噴發堆凝而成的島嶼,有海蝕、海積及溶巖等景觀,有「蓬萊島」之稱,它是中國地質年齡最年輕的火山島,也是中國十大美島之一。這裡的天空是那麼的純淨,藍藍的天空被幾朵調皮的白雲點綴的那麼美麗。近處呢,則是像藍寶石般,藍藍的海,似真似幻的霧,交接在一起,仿佛自己正處於仙境之中。有人說潿洲島是仙人住過的地方,毋庸置疑,的確如此。潿洲島上最著名的還要數火山島了火山島位於潿洲島上鱷魚山景區內,從石螺口遠眺鱷魚山景區,可以看見鱷魚山公園三面環水,形狀好像一條在海面向前遊動,正張嘴欲吞食物的大鱷魚。
  • 廣西欽州三娘灣海域成為中華白海豚的樂園
    2020年4月14日,廣西欽州中華白海豚研究與保護中心的科研人員在欽州三娘灣考察時拍攝到的一隻新生中華白海豚,它正緊緊依偎著媽媽練習遊泳。據欽州中華白海豚研究與保護中心科研人員監測,欽州三娘灣海域的中華白海豚種群數量逐年增長,從最初不到100隻,目前已達到280隻左右,根據種群年齡結構進行判斷,這是一個年輕、健康、有希望的種群。(趙一攝/光明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