潿洲島海域發現18頭布氏鯨 海域食物鏈較健全(圖)-廣西新聞網

2020-12-07 廣西新聞網

潿洲島海域發現18頭布氏鯨

表明海域生態系統較健康,食物鏈較健全

近日,在潿洲島海域,大量海鷗與布氏鯨共同捕食。陳炳耀 攝

廣西新聞網-廣西日報北海訊(記者 曾俊峰)20多隻海鷗低飛拂過海面,6頭近10米長的布氏鯨不時探頭與之嬉戲。這樣的場景頻繁出現在潿洲島海域。1月15日上午,正在潿洲島海域進行鯨類項目科考的南京師範大學副教授陳炳耀向記者透露,該團隊識別的潿洲島海域布氏鯨個體已有18頭。

2018年3月,潿洲島海域發現我國近海岸唯一活體鯨群,本報率先對此進行了報導,引起國內外媒體廣泛關注。南京師範大學、廣西科學院等高校和科研機構迅速展開系統性專項科學研究。去年9月至今年1月,布氏鯨群連續5個月頻繁在潿洲島海域活動。科考人員及當地群眾分別於去年9月23-25日、10月28日、11月2日、11月28日、12月4日、12月20日-25日,及今年1月7日、1月12日都目擊和記錄鯨的出現。

據南京師範大學科考團隊介紹,在近日的海上觀測中,科考人員發現大面積小魚魚群,布氏鯨穿梭其中,相較於往時發現鯨群獨自活動最大的不同,大量海鷗紛紛與布氏鯨共同捕食,有的甚至是「鯨」口奪食,場面十分有趣和壯觀。此次觀測鯨群活動範圍約在斜陽島西南側海域,發現布氏鯨的高度協同的旅行行為,有時三兩而行,而在今年1月7日、12日,發現布氏鯨多達7頭。目前,通過個體識別潿洲島海域布氏鯨已達18頭,「隨著研究的深入,我們發現的潿洲島海域布氏鯨個體有可能超過20頭。」陳炳耀說。

我國海域面積遼闊,分布的鯨豚也相對較多,但是多數分布於較深的遠岸水域,活體大型鯨類在近岸的科學記錄稀少。去年3月以來,潿洲島島民及遊客多次在該海域發現巨鯨活動跡象,引起國內外媒體廣泛關注。鯨類在潿洲島海域出現頻次高、數量多,在國內極為罕見。潿洲島旅遊區管委會迅速邀請國內研究機構跟蹤相關信息,並在第一時間通過各種途徑著手開展科研考察,弄清鯨的物種、生活習性、海洋環境狀況,為進一步研究、保護、利用積累科學依據。經國內多家權威機構專家認定,該海域所發現的鯨群是迄今為止,中國大陸發現的首例近海岸分布的大型鯨類生活群體。

專家認為,潿洲島內的斜陽島附近水域食物資源豐富是布氏鯨群出現的主要原因,當地布氏鯨喜愛的青鱗魚非常豐富,還有青鱗小沙丁魚、圓吻海鰶、勒魚等魚群。有關人員已成功拍攝到布氏鯨捕食青鱗魚的場面。同時,漁船相對較少是另外一個原因,斜陽島附近漁船不多,且都是小型漁船,對布氏鯨食物資源的競爭較小。鯨類是海洋生態系統的頂級捕食者,也是海洋生態系統健康與否的指示物種。布氏鯨生活在潿洲島附近海域,表明該海域生態系統比較健康,食物鏈比較健全,適合鯨類生存。

相關焦點

  • 中國海域有哪些鯨類?
    齒鯨類:抹香鯨、小抹香鯨、侏抹香鯨、虎鯨、偽虎鯨、侏虎鯨、布氏中喙鯨、銀杏齒中喙鯨、柯氏喙鯨、貝氏喙鯨、朗氏中喙鯨、短肢領航鯨、瓜頭鯨、真海豚、瓶鼻海豚、長吻飛旋原海豚、熱帶點斑原海豚、條紋原海豚、弗氏海豚、糙齒海豚、中華白海豚、印度駝海豚、裡氏海豚、太平洋斑紋海豚、印太江豚、東亞江豚、長江江豚、白鱀豚。
  • 看,布氏鯨在跳舞
    說話間,一個捧著摩託頭盔,滿臉汗水,斜跨相機包的壯碩的30多歲的青年到了,哥們小D介紹:「這可是島上的大名人,咱們島上著名的布氏鯨島主——著名的布氏鯨研究學者陳默博士。這幾年在潿洲島很多的重要的布氏鯨的重大發現和布氏鯨的保護行動都是由陳默老師和他在島上的廣西科學院廣西北部灣海洋研究中心科考站的夥伴們發起的」,聽完哥們的介紹不由的肅然起敬。
  • 十幾米長的鯨魚潿洲島「鬧海」,張嘴掠食場面壯觀
    10月4日下午,有北海潿洲島島民出海釣魚時,在潿洲島附近海域發現鯨魚活動,體型龐大的布氏鯨在海面上張開嘴巴掠食,場面壯觀。▲10月4日,島民在潿洲島附近海域拍攝到鯨魚掠食。10月4日14時許,該島民在斜陽島西南方向48公裡的海上,偶然發現有兩條鯨魚在捕食。經廣西科學院鯨魚研究專家對比識別,發現這兩條鯨魚去年也在潿洲島、斜陽島附近海域活動和捕食。這次重回的兩條鯨魚,證明潿洲島和斜陽島水質適合鯨魚生活;同時也證明每年八月份到次年四月份,是鯨魚在潿洲島和斜陽島頻繁活動的集中時間段。
  • 鯨魚主題公交在北海潿洲島投入運營。
    # 北海邀佳客,南海有長鯨 #  北海的潿洲島,是廣西最大的海島,也是我國最年輕的火山島,有著「中國最美十大海島」、「中國十大國家級海洋公園」、 「南海蓬萊島」等眾多美譽,潿洲島鱷魚山景區近期更是晉升為國家
  • 潿洲島的布氏鯨、廣西中華白海豚,一部紀錄片展示中國的海!
    紀錄片中,我們也看到了很多中國水下美麗的珊瑚與魚群:紀錄片南海珊瑚中的小丑魚▼廣西的中華白海豚▼廣西潿洲島的布氏鯨,令很多潛水員眼前一亮▼南海超過50釐米的大法螺▼每年的冬天,中國廣西的潿洲島都會有布氏鯨捕食魚群,它們捕食的鯷魚每年12月-3月會洄遊來到潿洲島海域產卵,布氏鯨便會緊隨魚群而來,直到4月產卵季結束才會離開這片海域。相信很多潛水員都有過「觀鯨」的經歷,但是張帆告訴我,第一次的布氏鯨拍攝行程,一點不比湯加的觀鯨體驗遜色。
  • 十幾米長的鯨魚在潿洲島「鬧海」,張嘴捕食場面壯觀!
    今年國慶長假期間,北海潿洲島海域再度迎來尊貴「客人」。10月4日下午,有潿洲島島民在海島附近海域發現2頭體型龐大的布氏鯨。4日下午2時許,幾名出海釣魚的潿洲島島民乘船返程。在途經斜陽島西南方向約48公裡的海域時,海面上遠遠浮動的「黑影」引起島民注意。他們緩緩靠近後,才發現是兩頭大鯨魚在海面遊弋,還不時做出探頭、亮背脊、擺尾等動作。為不驚擾鯨魚,島民乘坐的快艇在距離鯨魚約200米的海面停了下來。據島民稱,他們乘坐的快艇長約9米,而兩頭鯨魚比快艇還長,目測約有11米長。
  • 布氏鯨屍體現廣西防城港海域,神秘鯨類出現說明什麼?
    圖為被發現已經死亡的布氏鯨北崙河口國家級自然保護中心一蘇姓主任表示,事發前後,鄰近海域水質沒有異常現象,這隻布氏鯨應該是一隻沒出哺乳期的幼鯨,還不具有獨立捕食能力,身體上沒有明顯傷痕,死亡原因疑似擱淺。
  • 國內首次拍攝到布氏鯨水下影像,這個鯨類物種有多神秘?
    近日,由廣西科學院、中科院水生所和北部灣大學聯合組建的廣西水生生物聯合實驗室鯨類研究與保護站的布氏鯨研究團隊,和廣西廣播電視臺紀錄片攝製組首次拍攝到我國第一段布氏鯨水下影像。布氏鯨是鯨類中非常神秘的一個物種,主要分布在熱帶和亞熱帶海域,體長可達10-12米,體重可達15噸。由於之前很少被觀測到,相關研究資料十分有限。北部灣潿洲島海域是我國目前有報導的唯一一個有大型鯨類動物頻繁出現和活動的近岸海域。
  • 北海市潿洲島驚現母子鯨鯊,超級漂亮可愛!
    7月29日,有釣魚愛好者在北上潿洲島海域釣魚時,看到了鯨鯊出沒。從釣魚愛好者所拍攝的視頻來看,是一大一小兩條鯨鯊,看樣子像是母子。這兩條鯨鯊慢慢的靠近漁船,但是並沒有攻擊性,顯得非常溫柔可愛。看樣子遊得非常歡快。
  • 【你好,小島】走進中國最年輕的火山海島——潿洲島
    &nbsp&nbsp&nbsp&nbsp2005年、2015年,潿洲島分別被中國國家地理雜誌、國家海洋局評為「中國最美十大海島」;2012年,潿洲島被國家海洋局評為「國家級海洋公園」;2016年,潿洲島被列入國家「十三五」旅遊發展規劃海島特色旅遊目的地之首;2018年,潿洲島成功創建廣西特色旅遊名縣(區),南灣鱷魚山景區被人民日報社評為2018中國品牌旅遊景區
  • 廣西潿洲島首次發現外來入侵物種互花米草
    9月9日至11日,我中心在潿洲島鳥類自然保護區開展潿洲島溼地生物多樣性監測時,在潿洲島北面西角水庫入海口的潮間帶處發現外來入侵物種互花米草和外來引入物種無瓣海桑。
  • 中國地質年齡最年輕的火山島——潿洲島
    潿洲島,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北海市北部灣海域中部,北臨廣西北海市,東望雷州半島,東南與斜陽島毗鄰,南與海南島隔海相望,西面面向越南。 明萬曆十九年(1591年),明代劇作家、詩人湯顯祖被貶謫赴任徐聞縣典史,遊覽潿洲島後留下一首詩《陽江避熱入海,至潿洲,夜看珠池作,寄郭廉州》,其詩云:春縣城猶熱,高州海似涼。地傾雷轉側,天入鬥微茫。薄暮遊空影,浮生出太荒。烏艚藏黑鬼,竹節向龍王。日射潿洲郭,風斜別島洋。交池懸寶藏,長夜發珠光。閃閃星河白,盈盈煙霧黃。氣如虹玉迥,影似燭銀長。
  • 「你好,小島」他們在潿洲島種珊瑚
    去潿洲島之前,我心裡有一百個問號。實際上我們整個採訪過程,就是找人的過程,雖然手裡掌握了一些資料,但是不確定誰來說這個事更合適,誰才是權威人士。在登上潿洲島的前一天,我們在北海市遇到了兩個人,一個是何精科,一個是周浩朗。何精科是廣西潿洲島珊瑚礁國家級海洋公園管理站的負責人,他是海南人,兩年前通過人才引進來到北海市工作。
  • 來到廣西潿洲島,看北海海蝕景觀,亦稱避暑勝地蓬萊島
    而我們的潿洲島就是這樣的一個景點,如果有去過的朋友應該都知道這個島嶼的魅力之處。來到這個島嶼,你也許可以看到一些奇特景象,也可能會領略到北海風光。它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北海市北部灣海域中部。近年來,這個島嶼旅遊業的發展讓更多旅客了解到它的獨特魅力。
  • 廣西北海潿洲島緊急撤離萬名遊客 返陸避寒潮
    中新社廣西北海2月14日電  (陳燕)受強冷空氣影響,廣西北海至潿洲島、北海至海南的海上客運航線於14日至15日停航。知名旅遊景區潿洲島逾萬名旅客被運回大陸。  廣西氣象臺14日發布寒潮藍色預警,預計未來24小時內,受強冷空氣影響,廣西各地日平均氣溫將下降8至10℃。北海市氣象臺亦發布大風藍色預警信號。北部灣海面14日偏北風逐漸加大,北海港和潿洲島各颱風警報站均掛強風信號一號風球。  14日中午,隸屬於北部灣旅遊股份有限公司的「北遊12」客船,載著上千名旅客從潿洲島駛回北海市區。
  • 這頭長吻飛旋海豚在大鵬海域要擱淺……
    從它開始,深圳人更加關注海洋裡的鯨豚類哺乳動物。12日上午9時,一頭長吻飛旋海豚被幾名船家發現,截至當日18時,海豚還一直「流連」在大鵬新區葵湧辦事處土洋社區沙魚湧對開海域一處浮標附近。專家表示,海豚像這樣長時間逗留一個區域的行為,可視為擱淺&nbsp&nbsp&nbsp&nbsp12日上午9時,船家「獵夫」等人出海時在土洋社區沙魚湧對開海域發現一頭海豚。隨後,他將情況報告大鵬漁政大隊及相關海事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