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天文臺一覽表

2020-12-04 搜狐網
  中國天文臺一覽表

  摘自洪韻芳主編的《天文愛好者手冊》

  臺名

  所在地

  坐 標

  海拔(米)

  主要儀器設備

  經度

  h m

  緯度

  上海天文臺

  Shanghai Obs.

  上海市徐家匯

  東經8 05.8

  北緯31 12

  95

  1.56米天體測量望遠鏡,口徑25米射電望遠鏡VLBI站,60釐米入衛雷射測距儀,40釐米雙筒望遠鏡, Ⅱ型光電等高儀,氫原子鐘等

  上海市松江縣餘山 東經8 04.3 北緯31 06

  雲南天文臺

  Yunnan Obs.

  雲南省昆明市

  東經6 51.1

  北緯25 02

  2002

  1米RCC望遠鏡、太陽精細結構望遠鏡,SBG天文大地自動照相機,1.2米地平式雷射測距儀,60釐米望遠鏡。

色球雙筒望遠鏡,口徑10米太陽射電望遠鏡等

  陝西天文臺

  Shanxi Obs.

  陝西省臨潼

  東經7 18.2

  北緯34 57

  497

  長波授時臺,短波授時臺,水平式子午環,I型全自動光電等高儀等

  北京天文臺

  Beijing Obs.

  北京沙河工作站(共有沙河、密雲、興隆、懷柔四個工作站和天津國際緯度站

  東經7 45.3

  北緯40 06

  40

  2.16米反射望遠鏡,1.26米紅外望遠鏡,太陽磁場望遠鏡,多通道太陽望遠鏡,60/90釐米施密特望遠鏡,60釐米反射望遠鏡,米波綜合孔徑射電望遠鏡,雙筒天體照相儀,太陽色球望遠鏡,白光光譜儀,10釐米波太陽巡視射電望遠鏡,Ⅱ型光電等高儀

  紫金山天文臺

  Purple Mountain Obs

  江蘇省南京市

  東經7 55.3

  北緯32 04

  267

  43/60釐米折反射望遠鏡,40釐米雙筒折射望遠鏡,60釐米反射望遠鏡,色球望遠鏡,釐米波太陽射電望遠鏡,太陽光譜儀,口徑13.7米毫米波射電望遠鏡,太陽精細結構望遠鏡,PDS顯微密度計

  臺北市立天文臺

  Taibei Observatory

  臺灣省臺北市圓山

  東經8 06.1

  北緯25 05

  31

  41釐米反射鏡,25釐米、12.5釐米折射鏡,12.5釐米天體照相儀,水平式太陽望遠鏡

(責任編輯:梅智敏)

相關焦點

  • 中國天文臺巡禮--紫金山天文臺
    紫金山天文臺落成於1934年,1950年5月20日更名為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嚴格地說,位於天堡城的紫金山天文臺是紫金山天文臺的紫金山科研科普園區。紫金山園區至今已有80多年的歷史,它的建成標誌著我國現代天文學研究的開始,中國現代天文學的許多分支學科和天文臺站大多從這裡誕生、組建和拓展。由於它在中國天文事業建立與發展中作出的特殊貢獻,被譽為「中國現代天文學的搖籃」。然而,隨著南京城市建設的不斷發展,該園區受光害汙染,不再適合夜天文觀測,成為科普教育的絕佳之地。
  • 中國最早的天文臺是什麼
    天文臺據專家最新研究表明,中國古代很早就有專門觀測天象的天文臺,最早的天文臺建於夏代,時間約為公元前2033年—公元前1562年,那時候的天文臺被稱為「清臺」,北宋詩人蘇舜欽在《符瑞》中這樣寫道故黃帝有神明之官,唐堯有羲和之任,舜之璇璣,夏之清臺,皆此道也。
  • 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概念股一覽表
    第1頁:太陽能概念股一覽表 第2頁:乙醇汽油概念股一覽表 第3頁:氫能概念股一覽表 第4頁:鋰電池概念股一覽表 第5頁:垃圾發電概念股一覽表   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概念股一覽表:  太陽能
  • 颱風是怎樣命名的 颱風命名規則方法及命名一覽表(圖)
    颱風是怎樣命名的 颱風命名規則方法及命名一覽表  颱風是怎樣命名的?人們對颱風的命名始於20世紀初,據說,首次給颱風命名的是20世紀早期的一個澳大利亞預報員,他把熱帶氣旋取名為他不喜歡的政治人物,藉此,氣象員就可以公開地戲稱它。
  • 高三全年大事件一覽表
    高三全年大事件一覽表!高三的生活就像是打怪升級!好裝備和計劃表缺一不可!學的好,關鍵點把握好,升學政策也要早知道!下面康康給大家整理了2018年8月到2019年6月高三大事件一覽表。建議收藏使用~愛智康小編今天就為大家高三全年大事件一覽表!
  • 中國氣象局與香港天文臺合作成效凸顯
    中國氣象報記者何孟潔 莊白羽 通訊員張繼文報導 北京-廣州-香港視頻會商專線的建設和連通為香港天文臺更好地了解全國天氣形勢提供了有力支撐;香港天文臺與上海颱風研究所、華東區域氣象中心合作推動了世界氣象組織登陸颱風預報示範項目的順利實施。
  • 紫金山天文臺——中國現代天文學的搖籃
    紫金山天文臺坐落於南京紫金山西山腰上,是一個兼顧科研與科普遊覽功能的天文機構。很多人可能覺得紫金山天文臺一定能體驗天文望遠鏡吧?很遺憾,紫金山天文臺的天文觀測儀器僅供部分參觀,嚴禁觸碰。這應該是紫金山天文臺提供參觀的「王炸」了,這臺巨型望遠鏡名為「60釐米反光望遠鏡」。紫金山天文臺建於1929-1934年,是中國人自行設計建造第一座現代化天文臺,雖飽經抗日戰火的洗禮,紫臺的座座天文觀測堡依然雄立於紫金山的蒼翠山間,不斷譜寫著「中國現代天文學搖籃」的新篇章。
  • 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研究生招生信息網_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天文與空間科學學院(紫金山天文臺)2020年碩士招生簡章   Ⅰ紫金山天文臺簡介  紫金山天文臺(紫臺)是我國自己建立的第一個現代天文學研究機構。
  • 香港天文臺:洋裝穿在身 心是中國心
    1975年,香港天文臺與國家氣象局(現中國氣象局)在北京籤署協議,建立了一條連接北京和香港的氣象電報電路,讓香港與內地多了一條寶貴紐帶。這份聲明指出,1997年7月1日,中國將恢復對香港地區(含香港島、九龍及新界)行使主權,並確定了中國政府對香港回歸後的基本政策方針,即「一國兩制」。也是在這一年,香港天文臺與廣東省氣象局籤署有關建立自動氣象站的合作協議。  1985年7月11日,粵港聯合建設的首個自動氣象站在珠江口的一座名為黃茅洲的無人島上落成。
  • 外媒:中國啟動新空間天文臺項目
    原標題:外媒:中國啟動新空間天文臺項目 深空探測能力將提升100倍外媒稱,據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官網消息,3月2日,中科院啟動了中國新一代空間科學衛星——增強型X射線時變與偏振探測(eXTP)空間天文臺背景型號項目,啟動會在中科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舉行。
  • 中國發射衛星一覽表
    點擊進入>>> 中國發射衛星一覽表  序號發射日期風雲二號氣象衛星長徵三號成功定點成功472000·9·01中國資源二號衛星衛星海洋一號衛星長徵四號 成功532002年10月25日中國資源二號衛星衛星
  • 中國虛擬天文臺重大研究計劃結束評估
    中國虛擬天文臺重大研究計劃結束評估 2015-03-11 國家天文臺 【字體:大 中 小】 「中國虛擬天文臺試驗系統研究與開發」項目作為5項代表性成果之一向評估專家進行了匯報。
  • 中國股市幾點收盤?世界各地股市開盤時間一覽表
    中國股市幾點收盤?中國A股股市開盤時間和收盤時間分別是交易日9:15和15:00。股市幾點收盤?A股股市下午3點收盤。中國股市開盤時間:交易日9:15開始參與交易,11:30-13:00為中午休息時間,下午13:00再開始,15:00交易結束。
  • 「中國現代天文學的搖籃」紫金山天文臺迎來新臺長
    地處江蘇南京、享有「中國現代天文學的搖籃」之稱的紫金山天文臺已於近日迎來新臺長。趙長印趙長印,男,1966年10月出生,籍貫陝西省周至,研究生學歷,博士學位,1993年4月參加工作,1995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 公務員等級一覽表 2019公務員基本工資
    公務員等級一覽表 2019公務員基本工資 2020-01-08 11:01:57
  • 中國虛擬天文臺 | 全新個人版萬維望遠鏡發布
    ▼從2008年5月12日微軟研究院發布 WorldWide Telescope 以來,中國虛擬天文臺一直致力於將其本土化,
  • 中國科大校友常進出任國家天文臺臺長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記者昨日從中國科大校友會獲悉,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日前召開新一屆領導班子宣布大會,中國科大校友常進出任國家天文臺臺長。此前,常進提出並作為首席科學家領導實施了「悟空」號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項目,他也被媒體稱為「『悟空』的『師父』」。
  • 大金融板塊股票一覽表
    大金融板塊有哪些股票大金融股是指市值巨大、佔據股指成份較大的銀行、保險、證券這三類股票。我們知道金融股是處於金融行業和相關行業的公司發行的股票。比如工商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等等;保險中的平安保險、中國人壽等等;券商中的中信證券、申銀萬國、海通證券等等。
  • 2020年11月入殮吉日一覽表
    想知道就和萬年曆小編一起去瞧瞧2020年11月入殮吉日一覽表吧。  2020年11月入殮吉日一覽表2020年11月入殮吉日  結語:以上是萬年曆小編整理的2020年11月入殮吉日一覽表的內容,希望能夠給大家帶來幫助。想了解更多2020年的入殮好日子,請點擊》》》2020年入殮吉日查詢文章由天氣網萬年曆頻道(http://wannianli.tianqi.com/)原創,禁止轉載,轉載必究。
  • 【中國科學報】虛擬天文臺 讓天文學飛入尋常百姓家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信息與計算中心主任、國際虛擬天文臺聯盟副主席、中國虛擬天文臺負責人崔辰州告訴《中國科學報》,2000年左右,隨著美國斯隆數字巡天(SDSS)等一批天文觀測項目開始啟動,天文學的觀測方法發生了重大改變,從對單個天體的精細觀測改為大天區巡天觀測。新的觀測方式帶來了海量數據,如何存儲、分析和呈現這些浩如煙海的數據成為了天文學家迫在眉睫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