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中國啟動新空間天文臺項目

2021-01-14 中國網

原標題:外媒:中國啟動新空間天文臺項目 深空探測能力將提升100倍

外媒稱,據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官網消息,3月2日,中科院啟動了中國新一代空間科學衛星——增強型X射線時變與偏振探測(eXTP)空間天文臺背景型號項目,啟動會在中科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舉行。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3月4日報導,該空間科學衛星有望於2025年前發射運行,並在此後10年間成為該領域國際領先的旗艦級X射線空間天文臺。

據中國媒體報導稱,增強型X射線時變與偏振空間天文臺,是中國首個空間天文望遠鏡「慧眼」衛星的繼任者,設計壽命由「慧眼」衛星的4年提高到了10年以上。

報導稱,由於採用獨特的方式、集合了4組具有不同觀測能力的有效載荷,包括能譜測量X射線聚焦望遠鏡陣列、偏振測量X射線聚焦望遠鏡陣列、大面積X射線準直望遠鏡和廣角監視器,該衛星具備全新的多參數同時觀測能力,綜合性能也將有一個數量級的提高,超越「慧眼」衛星探測能力的100多倍。

報導表示,eXTP是由中國科學家發起和主導的重大國際合作空間科學項目,合作組成員來自中國、義大利、德國、西班牙、英國、法國、荷蘭、瑞士等20多個國家、地區和組織的100多個研究單位。

相關焦點

  • 【北京日報】中科院啟動eXTP空間天文臺項目
    3月2日,中國科學院空間科學先導專項啟動增強型X射線時變與偏振(eXTP)空間天文臺背景型號項目。eXTP預計將在2025年前後發射,並有望成為2025年至2035年間該領域國際領先的旗艦級X射線空間天文臺。  黑洞、中子星和真空是尋求物理學新突破的重要前沿。
  • 中國科學院啟動X射線空間天文臺背景型號項目研究
    &nbsp&nbsp&nbsp&nbsp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李晉):3月2日,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在北京啟動了增強型X射線時變與偏振(eXTP)空間天文臺背景型號項目研究。在2025-2035年間,eXTP將有望成為該領域國際領先的旗艦級X射線空間天文臺。
  • 外媒:特斯拉上海工廠新車型先期啟動項目於明年3月竣工
    據外媒報導稱,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公布了新車型先期啟動項目的環評報告,這意味著上海超級工廠將啟動Model Y的前期生產準備工作。環評報告顯示,新車型先期啟動項目的規劃環評已經開展並通過上海市環境保護局的審查,預計建設周期為6個月,竣工時間為2021年3月,出資方為特斯拉汽車香港有限公司。
  • 上海天文臺參與實施的國際合作項目SDSS-IV啟動
    經過三年多的準備工作,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臺作為正式成員單位參與的國際大規模巡天「斯隆數位化巡天第四階段項目」(以下簡稱SDSS-IV)於7月1日正式啟動,開始為期六年的巡天觀測和科學研究任務。  SDSS-IV項目由來自全球四大洲40個研究機構的200餘位天文學家共同參與實施。上海天文臺在2011年SDSS-IV醞釀之初就積極參與,多位研究員為SDSS-IV的MaNGA巡天項目書的撰寫做出了重要貢獻,上海天文臺因此成為全球首批受邀參與SDSS-IV的研究所,並於2012年5月正式籤署合作協議,成為SDSS-IV的所級成員單位,擁有SDSS-IV所有內部數據的平等使用權。
  • 國家天文臺參與的斯隆數字巡天四期項目啟動
    中科院國家天文臺參與的斯隆數字巡天四期項目(SDSS-IV)於7月15日正式啟動運行。本項目除了使用位於新墨西哥的斯隆2.5米望遠鏡外,還將使用位於智利安第斯山脈的拉斯坎帕納斯天文臺的2.5米艾琳妮杜邦望遠鏡。除了360度觀測銀河系以外,新望遠鏡還將觀測近鄰麥哲倫雲中的恆星。這將為天文學家提供銀河系環境研究的重要信息。
  • 又一座全球最大望遠鏡項目在中國啟動啦
    雲南景東120米脈衝星射電望遠鏡項目啟動啦!9月29日, 「景東120m脈衝星射電望遠鏡(JRT)研製」 重大科技項目啟動儀式在該望遠鏡臺址——雲南省普洱市景東縣太忠鎮徐家壩舉行。啟動儀式上中國科學院副院長張亞平發表講話,並由雲南省副省長董華宣布項目啟動。
  • 央視:中國又啟動一超級黑科技項目,有意思的是,中間出現美國人
    2018年3月2日,中國科學院開始了一項新的超級黑科技項目,我國新一代空間科學衛星——增強型X射線時變與偏振空間天文臺(英文簡稱「eXTP」
  • 人類從未停止仰望星空,南昆士蘭大學啟動肯特山天文臺升級項目,引領行星探索最前沿
    今年,工業、科學和技術部長Karen Andrews與南昆士蘭大學(USQ)校長Geraldine Mackenzie教授一起啟動了肯特山天文臺升級項目。這個耗資600萬澳元的設施包括一系列新的望遠鏡和技術, 將使南昆士蘭大學研究人員和學生站在行星發現工作的最前沿。
  • 中國啟動又一項超級工程!深空探測能力將提升100倍
    (原標題:中國啟動又一項超級工程!深空探測能力將提升100倍) 據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官網消息,3月2日,中科院啟動了我國新一代空間科學衛星——增強型X射線時變與偏振空間天文臺(英文簡稱「eXTP」)背景型號項目,啟動會在中科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舉行。
  • 新疆天文臺110米大口徑射電天文望遠鏡「關鍵技術研究」啟動
    新疆天文臺110米大口徑射電天文望遠鏡「關鍵技術研究」啟動 2015-04-28 23:37:49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項目啟動會在此間舉行。
  • 國家天文臺與阿里雲達成合作,擬完成虛擬天文臺上雲項目
    國家天文臺與阿里雲達成合作,擬完成虛擬天文臺上雲項目 劉寶興/證券時報 2016-10-13 15:16 來源:澎湃新聞
  • 「中國現代天文學的搖籃」紫金山天文臺迎來新臺長
    地處江蘇南京、享有「中國現代天文學的搖籃」之稱的紫金山天文臺已於近日迎來新臺長。趙長印本科、碩士、博士均畢業於南京大學天文系,1993年4月進入紫金山天文臺,從事博士後研究,後歷任該臺天體力學部副主任、主任,臺長助理、天體力學部主任,臺長助理、應用天體力學和空間目標與碎片部主任,副臺長,黨委副書記兼紀委書記、副臺長等職。
  • 我國正式啟動「宇宙和生命起源與演化」等科技前沿項目
    「空間科學(二期)」 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正式啟動。▲先進天基太陽天文臺(ASO-S)。先進天基太陽天文臺(ASO-S)是我國首顆空間太陽專用觀測衛星,將揭示太陽磁場、太陽耀斑和日冕物質拋射(一磁兩暴)的形成及相互關係。
  • 中國虛擬天文臺重大研究計劃結束評估
    「中國虛擬天文臺試驗系統研究與開發」項目作為5項代表性成果之一向評估專家進行了匯報。   「以網絡為基礎的科學活動環境研究」重大研究計劃2004年啟動,是國內最早啟動的科研信息化(e-Science)大型科學研究計劃之一,由自然基金委信息科學部牽頭,會同數理科學部、化學科學部、生命科學部、地球科學部、工程與材料科學部聯合組織,總經費5000萬元。重大研究計劃共支持重大項目2項,重點項目13項,面上項目39項。
  • 國家天文臺攜手阿里雲:計算100億光年數字宇宙 打造虛擬天文臺雲項目
    國家天文臺臺長嚴俊表示,天文學是最早的數據驅動學科,早在10多年前就進入了大數據時代。大數據為天文學的新發現和創新發展提供了廣闊空間,也帶來非常多的技術挑戰。這些挑戰涉及到數據收集、傳輸、存儲、處理、分析、開放共享的各個環節。
  • 外媒:中國公布天宮空間站計劃,可與國際空間站相媲美
    近10年來,中國的航天科技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隨著五月初長徵五號的順利升空,有國外航天機構認為中國航天已經完全超過歐盟、日本等國。六月初有外媒報導稱,中國國家航天局公布了建設天宮空間站的新計劃,預計這個中國即將建成的新空間站(CSS)將在未來與16國共建的國際空間站(ISS)相「媲美」。
  • 國家天文臺新「掌門」!
    國家天文臺新「掌門」!國家天文臺新任領導班子與上屆領導班子成員合影10月22日,國家天文臺召開新一屆領導班子宣布大會。會上宣讀了中科院黨組關於國家天文臺新一屆領導班子的任免決定:常進任國家天文臺臺長;劉繼峰任國家天文臺副臺長;趙公博任國家天文臺副臺長(試用期一年);歐雲任國家天文臺紀委書記。
  • ...追蹤外太空信號源-射電望遠鏡,中國,新疆,天文臺,天線,新建...
    原標題:中國將新建世界最大「天線」 追蹤外太空信號源  據外媒1月15日消息,中國將新建一臺大型射電望遠鏡,來「接聽」外星生命信號。該射電望遠鏡將建於新疆奇臺縣石河子,超越2016年完工的世界上最大單碟500米光圈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
  • 【中國新聞網】中國南非雙邊計算天體物理學聯合中心在德班啟動
    中國駐德班總領事王建州應邀出席儀式,代表中國駐南非使領館對中南雙邊計算天體物理學聯合中心啟動和第一屆中南雙邊天文會議開幕表示祝賀。  南非科技部副總司長海德在講話中介紹了自1999年中南兩國籤訂科技交流與合作協定以來雙方在諸多領域開展科技交流與合作取得的重要成果,強調中國是世界領先的科技大國,也是南非的重要合作夥伴,在全球化時代,南非將繼續高度重視加強與中國的科技合作。
  • 外媒:「人造太陽」工程在法國正式啟動組裝
    外媒稱,一項巨型組裝項目當地時間周二在法國南部正式啟動。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反應堆計劃(ITER)旨在掌握類似於太陽內部發光發熱的熱核聚變能源產生。現在,該項目在法國聖-保羅萊迪朗斯啟動。據法國《巴黎人報》網站7月28日報導,法國總統馬克龍在「人造太陽」計劃啟動儀式上播出的一份預錄製視頻中表示,「通過聚變,核能可以成為未來的期望」,它提供給人們「無汙染、無碳排放、安全且實踐上無廢料的能源」。報導稱,作為對石油、天然氣或煤炭等化石能源的夢想替代品,核聚變同樣可以替代現有核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