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軍防險救生官兵潛水訓練:下潛,目標深度一百二十米

2020-12-06 新華社客戶端

原標題:下潛,目標深度一百二十米

近日,南海某海域,南部戰區海軍某防險救生支隊大深度潛水訓練正緊張進行。

綜合援潛救生船的後甲板作業區,潛水部門副潛水長孔祥美第一個著裝完畢。他將向120米水深發起挑戰。

潛水員是國際公認的危險職業之一,超過80米水深的大深度潛水作業更是危險重重。潛水員不僅要承受低溫、黑暗、高壓、暗流、水生物襲擾等考驗,還要克服壓抑、恐慌、孤獨等心理反應。

「潛水員的戰位在深海,潛到哪裡,作戰能力就延伸到哪裡。」孔祥美以往的潛水深度紀錄是100米。做了大量訓練準備後,這次他要挑戰自己的極限。

入水後,受湧浪影響,潛水吊籠左右搖擺,孔祥美緊握扶手,調整呼吸,順勢下潛。甲板上的監視器裡,孔祥美的狀態一目了然,急促的呼吸聲和水流聲從對話器裡不斷傳來。

3米、6米、10米……65米,孔祥美抵達水下第一站。他的呼吸聲和說話聲變得短促起來,監視器中的畫面逐漸模糊。按規定時間停留後,他繼續下潛。

經過多次調整體內空腔與外界壓差,孔祥美終於下潛至120米深度,放眼望去,周圍暗黑一片……

大深度條件下,潛水員停留深海的時間極短,水下作業的每一秒都很寶貴。

孔祥美迅速調整身位,開始水下繩結作業。完成一系列動作後,他又展開連接供排氣管等科目訓練。受高壓環境、海底流、能見度等多重因素影響,孔祥美手上動作變得有些遲緩。「這才是真正的考驗,作業多堅持一秒,援救便多一分勝算。」

「1號清理軟管信號繩,準備離底!」聽到對話器裡傳來的口令,孔祥美迅即停下手上作業,重新調整身位,準備上浮。

110米、105米、100米……經過2個多小時的減壓,孔祥美順利出水。他在自己的潛水日誌上鄭重地籤上名字,標註下120米深度紀錄。

「我的目標是下潛深度更深、作業時間更長。」孔祥美說,這次大深度潛水,是飽和潛水的適應性訓練。下一步,他將向大海更深處挺進。(曾行賤 張東傑)

編輯:楊茹

相關焦點

  • 深海戰場暗流湧動,北部戰區海軍某基地開展防險救生訓練
    潛行水下 砥礪虎膽——北部戰區海軍某基地開展防險救生訓練掠影■王 磊 劉再耀潛水員朝目標水域下潛。黃海之濱,烈日炎炎。北部戰區海軍某基地訓練水域,一場防險救生專項強化訓練正在緊張進行。戰鬥警報傳來,某潛艇遭「敵」襲擾,險情接踵而至。
  • 海軍潛水員南海大深度潛水訓練
    海軍潛水員在南海某海域進行大深度潛水訓練近日南部戰區海軍某防救支隊組織潛水員在南海某海域進行大深度潛水訓練訓練中他們針對大深度潛水訓練難度大危險係數高、減壓時間長等特點制定針對性措施和方案緊貼戰場環境強化現場指揮和各戰位之間的協同配合對不同等級潛水員進行分層級訓練有效提升潛水員的水下技戰術水平為下一步遂行援潛救生任務打下基礎
  • 北海艦隊海上氦氧潛水作業深度突破120米 創新記錄
    潛水員入水 潛水員減壓出水 人民網北京7月22日電 日前,海軍北海艦隊某海上防險救生支隊在南海某海域進行大深度氦氧潛水訓練,一舉創造了海軍120米的極限氦氧潛水作業記錄,標誌著海軍大深度氦氧潛水救援作業能力得到顯著提升。
  • 深潛闖「龍宮」——南部戰區海軍某防救支隊大深度飽和潛水訓練見聞
    南部戰區海軍某防救支隊劉公島船已待機多時,準備進行大深度飽和潛水訓練。    此時,海水流速接近飽和潛水作業條件上限。    越是艱險地,越是練兵處。作業區內,3名潛水員在隊長楊和福的帶領下進入加壓艙備便。憑藉前期良好表現,他們從數百名潛水員中脫穎而出,即將共同發起一次極限挑戰。    該支隊擔負援潛救生、沉物打撈等使命任務,水下作業是關鍵環節。
  • ...咽鼓管 快速上浮脫險 潛水面罩 模擬 氦氧 訓練 海軍醫學研究所...
    新兵訓練結束後,要進行5個月的《潛水醫學》、《高氣壓生理學》、《潛水技術》、《防救打撈技術》等潛水專業理論學習。  掌握初步的潛水知識技能後,我們就被分配到海軍防險救生部隊,按照軍事訓練大綱要求,進行魔鬼般的強化訓練。
  • 海軍潛水員進行大深度訓練
    近日,南部戰區海軍某防險救生支隊組織潛水員在南海某海域進行大深度潛水訓練。針對大深度潛水訓練難度大、危險係數等特點,訓練制定了針對性措施和方案,有效提升潛水員水下技戰術水平。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南海某海域,參訓潛水員對潛水裝具進行氣密性檢查
  • 中國海軍水下330米巡遊 創飽和潛水新紀錄
    北海艦隊某海上防險救生支隊的劉傑支隊長告訴記者,300米是世界大多數潛艇的極限深度,能否在這個深度進行高效的潛水作業,關係到打通高效精準進行援潛救生的「最後一公裡」的關鍵問題。同時,它對提高沉船打撈、水下施工、海洋資源勘探開發等作業能力,推動潛水醫學進步,都具有重要意義。當前,世界上只有少數幾個發達國家具備大深度飽和潛水能力。
  • 全球核潛艇最大下潛深度:俄1250米,美國600米,我國是多少?
    即便如此,我們也知道核潛艇的評判標準是靜音水平和潛水深度。今天我們來比一比世界各國核潛艇的最大下潛深度,就以中美俄三個核潛艇大國為例。相關資料顯示美國的核潛艇最大下潛深度為600米。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在原先技術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和改良,其核潛艇的最大下潛深度為1250米,超出美國核潛艇的一倍多
  • 俄媒:俄海軍首次對潛水員進行下潛400米訓練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嚴翔】俄新社11月10日報導稱,俄海軍搜索和緊急救援局局長達米爾•沙伊胡特季諾夫日前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俄羅斯海軍準備訓練潛水員進行水下400米潛水作業。沙伊胡特季諾夫稱,俄海軍準備訓練潛水員進行水下400米潛水作業。
  • 中國海軍潛水員水下330米出艙 現場畫面曝光
    潛水員出艙入海巡潛經過飽和潛水試驗和13天的減壓,參加飽和潛水專項試驗的北海艦隊某防救生支隊4名潛水員於1月20日出艙,標誌著海軍組織的飽和潛水專項試驗取得了圓滿成功,並一舉創造了330.2米的全國飽和潛水新紀錄。隨著海軍轉型建設和海洋權益的不斷拓展,海軍艦艇編隊挺進深藍在海洋的廣度、深度上不斷取得新得突破。
  • 美軍潛艇可下潛530米,我國海軍潛艇最深能下潛多少米?
    「本文章已經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版權認證,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編轉載抄襲,違者追究法律責任」潛艇在海軍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二戰時期的英軍最苦惱的便是德軍的狼群潛艇,對當時英國的貨船進行了各種打擊,甚至很多戰艦都被德軍潛艇擊沉
  • 飽和潛水:潛水員與深海高壓的較量
    一個訓練有素的潛水員直接潛入水下幾十米深,可以呼吸壓縮後的普通空氣。但隨著下潛深度增大,人所承受的海水壓力越大。每下潛10米,人體承受的壓力便增加1個大氣壓。如果在更高壓力下,依然呼吸由氮氣與氧氣組成的普通壓縮空氣,極易引發「氮麻醉」,這足以致命。   想要安全深潛,含有氮氣的普通空氣已經不能滿足需求,取而代之的是氦氣等惰性氣體與氧氣的混合空氣。
  • 中美俄核潛艇下潛深度是多少:俄1200米,美600米,中國是多少
    在海面上,航母和其它軍艦自然是海軍不可缺少的力量,而在海面之下,核潛艇力量的建設也是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部分。核潛艇作為三位一體打擊力量的海基力量,是各個大國的關鍵力量之一。那麼你知道中美俄三國作為世界三大軍事強國,各自核潛艇的最大下潛深度分別是多少嗎?
  • 10980米!潛水錶的潛水深度再創紀錄,不過這次不是勞力士
    至於背後的原因,除了雄渾硬朗、陽剛氣十足的外觀以外,潛水錶不斷挑戰潛水深度的這種精神也深得不少表迷朋友之認同。敢於挑戰,很多人就是喜歡這種態度。熟悉潛水錶的朋友一定了解,勞力士潛水錶此前一直在潛水深度方面遙遙領先,比如由勞力士Deepsea Challenge手錶在1960年創下的10916米潛水記錄一直領先至今。
  • 世界上潛水最深的人,沒有任何防護,直接下潛125米!
    對於潛水這項運動,相信就算你沒玩過也一定聽說過,一般來說潛水是需要攜帶氧氣瓶的,因為若是不帶氧氣瓶,人類根本下潛不了幾米,那麼 你知道不帶氧氣瓶,人類最深能下潛多少米嗎,據悉 來自法國的奈瑞,他可以不帶氧氣瓶,在沒有任何防護的情況下,下潛到水下125米,他也因此創下了一項世界上,潛水深度最深的金氏世界紀錄
  • 不攜帶任何器具,人類徒手潛水的最深紀錄是多少米?
    對於一般人而言,潛水肯定是要攜帶大量相關器具,做到全副武裝才敢下水的,畢竟人類在水下每下潛10米,身體就要承受一個大氣壓的水壓。因此,在進行潛水作業時,人們必須吸入壓縮性空氣或惰氣和氧的混合氣體,以調節鼓室和鼻腔的內外壓力,而如果在潛水的過程中,上升的速度過快,很有可能會變換氣壓過快而患上減壓病。
  • 我國研製「蛟龍」號最大下潛深度7000米!印度洋完成深海勘察
    人類探測到位於太平洋的馬裡亞納海溝是已知離水平面最深的地方,而人類不藉助任何防身裝備下潛的極限則是113米。藉助特殊裝備,肉體跟海水接觸下潛的極限是332米。那麼對於那些超過332米的地方,就只能藉助一些類似潛水艇這類裝備來抵抗海水的壓強了。我們都知道,在海水中一個物品會受到來自全方位的壓迫力,這就是壓強,壓強與下潛的深度成正比,越往下其受到的壓力也越大。
  • 全球潛艇下潛深度排行榜:美600米,俄1250米,中國的呢?
    而潛艇下潛則是一種必須的作戰手段。那麼現在的潛艇可以下潛達到多大的深度呢?是不是潛艇越先進就可以下潛越深呢?世界海軍霸主的美國,美軍在潛艇的研製上花費了不少功夫,掌握有目前世界上最頂級的攻擊型核潛艇是美國的維吉尼亞級核潛艇和海狼級攻擊核潛艇,維吉尼亞級核潛艇的最大潛深為500米,海狼級攻擊核潛艇的最大潛深為600米。
  • 各國核潛艇最大下潛深度:美610米,俄1250米,我國成績驚人
    各國為了完善海軍的建設,很多國家開始研製出潛艇這種水下作戰武器,並且配備核動力的裝置,大大提升了潛艇的續航能力,也大大的提升了海上作戰能力。因此各國一直都致力於核潛艇的研發!核潛艇是一種水下作戰武器。下潛深度越深技術也就越難,也很難被發現。這樣便可以在戰爭中獲得更大的優勢,並且可以拿到戰爭的主動權。
  • 潛水時下潛的步驟是什麼?怎樣做好5點下潛?
    潛水OW考證的時候,教練都會教5點下潛。那5點下潛分別是什麼呢?第1步:跟潛伴確認下潛,打下潛和ok的手勢水肺潛水都實行潛伴制度,以便更好的保護雙方安全。因此,我們在下潛前,需要跟潛伴做好確認。下潛前,給潛伴一個下潛的動作,並再潛伴回應後,反饋一個ok的手勢。第2步:確認潛水的位置和方向潛水經常會去不同的地方,很多地方可能都是第一次前往,因此對地理位置以及水下的環境非常陌生。因此,潛水前,最好對此次的潛水地點做一些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