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部戰區海軍某防險救生支隊組織潛水員在南海某海域進行大深度潛水訓練。針對大深度潛水訓練難度大、危險係數等特點,訓練制定了針對性措施和方案,有效提升潛水員水下技戰術水平。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南海某海域,參訓潛水員對潛水裝具進行氣密性檢查。大深度潛水訓練時,潛水員要承受水流和暗湧的衝擊,大多數情況下都要藉助潛水吊籠下潛,並與水面隨時保持聯絡暢通,持續報告在水下的狀態和感覺。
連接裝備接頭、水下行走、探摸搜尋這些在陸地上輕鬆就能完成的動作,在水下卻異常艱難,會耗費潛水員大量的體力和精力。下潛容易上浮難,由於海水壓力作用,潛水員身體內充滿壓縮氣體,上浮速度過快就會在體內形成氣泡阻塞,造成減壓病甚至危及生命。上浮到一定深度後需要停留減壓,通常下潛深度越深,減壓所需時間越長,出水後還要立即進入加壓艙進行水面減壓,身體無異常後才能出艙。此次大深度潛水訓練,在水下設置模擬失事潛艇對接裝置等險難情節,潛水員身體機能和水下技能得到摔打鍛鍊。(總臺央視記者 林琳 李一鳴 姜佳佳)
(編輯 金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