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入深海!海軍潛水員進行大深度訓練

2020-12-06 央視新聞

近日,南部戰區海軍某防險救生支隊組織潛水員在南海某海域進行大深度潛水訓練。針對大深度潛水訓練難度大、危險係數等特點,訓練制定了針對性措施和方案,有效提升潛水員水下技戰術水平。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南海某海域,參訓潛水員對潛水裝具進行氣密性檢查。大深度潛水訓練時,潛水員要承受水流和暗湧的衝擊,大多數情況下都要藉助潛水吊籠下潛,並與水面隨時保持聯絡暢通,持續報告在水下的狀態和感覺。

連接裝備接頭、水下行走、探摸搜尋這些在陸地上輕鬆就能完成的動作,在水下卻異常艱難,會耗費潛水員大量的體力和精力。下潛容易上浮難,由於海水壓力作用,潛水員身體內充滿壓縮氣體,上浮速度過快就會在體內形成氣泡阻塞,造成減壓病甚至危及生命。上浮到一定深度後需要停留減壓,通常下潛深度越深,減壓所需時間越長,出水後還要立即進入加壓艙進行水面減壓,身體無異常後才能出艙。此次大深度潛水訓練,在水下設置模擬失事潛艇對接裝置等險難情節,潛水員身體機能和水下技能得到摔打鍛鍊。(總臺央視記者 林琳 李一鳴 姜佳佳)

(編輯 金律成)

相關焦點

  • 潛入深海!海軍潛水員南海大深度潛水訓練
    原標題:潛入深海!海軍潛水員在南海某海域進行大深度潛水訓練近日南部戰區海軍某防救支隊組織潛水員在南海某海域進行大深度潛水訓練訓練中他們針對大深度潛水訓練難度大危險係數高、減壓時間長等特點制定針對性措施和方案緊貼戰場環境強化現場指揮和各戰位之間的協同配合對不同等級潛水員進行分層級訓練有效提升潛水員的水下技戰術水平為下一步遂行援潛救生任務打下基礎
  • 潛入深海!海軍潛水員南海大深度訓練
    31856572,.潛入深海!
  • 飽和潛水:潛水員與深海高壓的較量
    1月20日9時,經過飽和潛水試驗和13天的減壓,參加飽和潛水專項試驗的海軍北海艦隊某防救生支隊4名潛水員依序出艙,創造了330.2米的全國飽和潛水新紀錄。這330.2米意義巨大:它將人體直接暴露於34個大氣壓的深海高壓環境下,每平方釐米的身體承受的壓力為34公斤力。堪稱一場潛水員與深海高壓的戰爭。
  • 中國潛水員成功進行480米深潛實驗 領先亞洲
    在人們對航天英雄耳熟能詳之時,「潛龍在淵」的水下勇士,以及他們所代表的深海潛水研究,同樣值得注目。  在商業潛水中應用的飽和潛水技術已比較成熟,300米以淺飽和潛水已經廣泛應用,而超過400米的所謂大深度潛水,有著不同的含義。近20年,德國、日本在大深度飽和潛水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日本平均每年一次進行大深度飽和潛水實驗和訓練;德國則認為,超過400米,更強調其軍事意義。
  • 潛水員模擬深海實驗艙生活19天:看電影疏導心理
    昨天下午3時40分,隨著4名潛水員走出飽和潛水高壓實驗艙,一項亞洲模擬飽和潛水實驗深度新紀錄由此誕生。493米模擬巡潛深度、480米氦氧飽和模擬潛水實驗的成功,使我國成為世界上第9個掌握突破400米深度、潛水員直接暴露在高壓環境下作業技術的國家。
  • 海軍防險救生官兵潛水訓練:下潛,目標深度一百二十米
    原標題:下潛,目標深度一百二十米近日,南海某海域,南部戰區海軍某防險救生支隊大深度潛水訓練正緊張進行。綜合援潛救生船的後甲板作業區,潛水部門副潛水長孔祥美第一個著裝完畢。潛水員是國際公認的危險職業之一,超過80米水深的大深度潛水作業更是危險重重。潛水員不僅要承受低溫、黑暗、高壓、暗流、水生物襲擾等考驗,還要克服壓抑、恐慌、孤獨等心理反應。「潛水員的戰位在深海,潛到哪裡,作戰能力就延伸到哪裡。」孔祥美以往的潛水深度紀錄是100米。做了大量訓練準備後,這次他要挑戰自己的極限。
  • 中國海軍潛水員水下330米出艙 現場畫面曝光
    當前,世界上只有少數幾個發達國家具備大深度飽和潛水能力。這次試驗任務,他們就是瞄準了300米這個目標,在實戰環境中檢驗飽和潛水技術性能,鍛鍊潛水員隊伍。2013年9月,某防救支隊新型援潛救生船「海洋島」號奉命趕赴南海,海軍飽和潛水專項試驗正式啟動。
  • 300米深海潛入釋疑:什麼是深海飽和潛水?
    原標題:300米深海潛入釋疑:什麼是深海飽和潛水?   新華社電(記者 林紅梅 樊曦)1月12日,北緯20度18分、東經115度09分的南中國海海域。5時09分,搭載著交通運輸部上海打撈局胡建、管猛、董猛3名潛水員的潛水鐘,從300米水深的海底回到工作母船的甲板上,完成與生活艙的對接,3名潛水員返回到生活艙裡休息。現場總指揮郭傑宣布,3名潛水員圓滿完成我國首次300米飽和潛水海底出潛探摸作業,巡迴深度達到313.5米。這是300米深的海底首次迎來了中國人的身姿,中國由此具備了人工潛入300米深的海底「龍宮」探寶的能力。
  • 深海戰場暗流湧動,北部戰區海軍某基地開展防險救生訓練
    潛行水下 砥礪虎膽——北部戰區海軍某基地開展防險救生訓練掠影■王 磊 劉再耀潛水員朝目標水域下潛。黃海之濱,烈日炎炎。北部戰區海軍某基地訓練水域,一場防險救生專項強化訓練正在緊張進行。戰鬥警報傳來,某潛艇遭「敵」襲擾,險情接踵而至。
  • 深潛闖「龍宮」——南部戰區海軍某防救支隊大深度飽和潛水訓練見聞
    南部戰區海軍某防救支隊劉公島船已待機多時,準備進行大深度飽和潛水訓練。    此時,海水流速接近飽和潛水作業條件上限。    越是艱險地,越是練兵處。作業區內,3名潛水員在隊長楊和福的帶領下進入加壓艙備便。憑藉前期良好表現,他們從數百名潛水員中脫穎而出,即將共同發起一次極限挑戰。    該支隊擔負援潛救生、沉物打撈等使命任務,水下作業是關鍵環節。
  • 潛水員高壓實驗艙內生活19天:看電影疏導心理
    期間,4名潛水員佩戴頭盔,身著潛水服,先後潛入巡潛水艙,在模擬493米深水環境下進行了拆裝法蘭盤、擰螺帽、搬重物、水中行走尋找物品等深潛作業。  標誌我國潛水技術的重大飛躍  海軍某醫學研究所潛水醫學研究室主任方以群告訴記者,這次實驗的成功標誌著我國潛水技術水平有了重大的飛躍,為今後我國深海實際作業提供了理論支持。
  • 深潛號潛水員摸底南海深海313.5米 出艙探底互拍
    [承受著深海刺骨的寒冷與沉重壓力,交通運輸部上海打撈局潛水員昨天成功完成中國首次300米飽和潛水海底出潛探摸作業,巡迴深度達到313.5米,刷新此前198米的紀錄,這標誌中國具備人工潛入300米深海作業的能力。]
  • 我國首次成功潛下300米深海 6名潛水員需減壓11天
    我國首次人工潛下300米深海成功,昨凌晨實際潛深313.5米  300米深潛探海監視器顯示,胡建、管猛、董猛3名潛水員在水下展示國旗我國首次人工潛入300米深海示意圖潛水員需從生活艙進入潛水鐘
  • 俄媒:俄海軍首次對潛水員進行下潛400米訓練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嚴翔】俄新社11月10日報導稱,俄海軍搜索和緊急救援局局長達米爾•沙伊胡特季諾夫日前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俄羅斯海軍準備訓練潛水員進行水下400米潛水作業。沙伊胡特季諾夫稱,俄海軍準備訓練潛水員進行水下400米潛水作業。
  • 10000米的深海究竟有多恐怖?潛水員看了它扭頭就跑
    但是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人類進入深海的潛水設備也越來越先進。以目前的科技水平來看,人類已經擁有潛入10000米的深海進行海底世界探索的能力。那麼,讓我們非常好奇的是:10000米的深海裡究竟是一個怎樣的世界?那裡到底有什麼東西?下面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 8年前名導演潛入馬裡亞納海溝,為何在10929米停住了?
    2010年,紐西蘭潛水高手威廉·特盧布裡奇在不藉助任何輔助裝備(如水肺、腳蹼)的情況下,一口氣下潛至116米深的大西洋海底,創造徒手下潛最深世界紀錄;2014年,埃及潛水員Ahmed Gabr創下了水肺潛水深潛世界紀錄-332.35米;2019年,中國選手陸文婕以83米的成績打破自由潛水世界紀錄
  • 深海10000米究竟有什麼?專業潛水員也不敢前往,充滿未知!
    我們普通人能夠下潛的深度大約是10米到17米,專業的潛水員他們可以下潛大約40米左右,這個深度的氣壓就非常明顯了。在海洋裡,200米的以上陽光可以直射進來,這裡面的植物和魚類是最豐富的,但在200米之下的海水,不管是溫度,鹽度還是密度都會發生劇烈的變化,陽光的照射也越來越弱,直到陷入一片黑暗。
  • 中國海軍水下330米巡遊 創飽和潛水新紀錄
    北海艦隊某海上防險救生支隊的劉傑支隊長告訴記者,300米是世界大多數潛艇的極限深度,能否在這個深度進行高效的潛水作業,關係到打通高效精準進行援潛救生的「最後一公裡」的關鍵問題。同時,它對提高沉船打撈、水下施工、海洋資源勘探開發等作業能力,推動潛水醫學進步,都具有重要意義。當前,世界上只有少數幾個發達國家具備大深度飽和潛水能力。
  • 俄羅斯海軍解密了外星人UFO檔案,為什麼UFO經常光臨!(精彩圖文)
    在1982年的一次案例中,軍方的潛水員正在貝加爾湖訓練,他們目擊了一群穿著銀色套裝的類人生物。這次偶遇發生在50米深的水中,潛水員們試圖抓住這些陌生人。7名潛水員中的3個犧牲了,剩下的四個都受到嚴重的創傷。
  • 和TA一起,徵服無垠深海
    1月23日,皮卡德與沃爾什駕駛奧古斯特設計的深海潛艇的裡雅斯特號(Trieste),潛入太平洋馬裡亞納海溝(Mariana Trench),抵達已知的世界最深處。潛艇外側緊繫著勞力士實驗型深海型特別版(Deep Sea Special)腕錶,它隨兩位潛水員一同潛入了海底10,916米(35,814英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