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內修的角度來探索認識,認為世界的物質都是「無中生有」中產生,「無」就是無形的看不見的能量,它的演化形成了實體結構的物質,並持續作用於這些物質;而我們如果要想全面的了解和把握物質世界,對無形的能量世界認識不清,其認知也是不全面的。
這種虛實互生現象,在古老的時代,是不可能藉助儀器或通過任何外在的技術手段得到探明和總結,唯一的途徑就是內修體悟;至於是否存在外星文明指導或其他高智慧生物的點撥,這個沒法證明,也就無從決然反對,即便有,也是在能量世界中體現某種信息或提示。
在我國一脈相承的傳統文化體系裡,比較有代表性的就是「道」的概念,「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指的就是這個物質世界的演化過程;而認識「道」的修為則需要逆而行之,返歸先天,即「煉精化氣、鍊氣化神、煉神還虛、煉虛合道」;那麼道究竟是什麼樣子呢?確實不好用形狀、大小、色澤等常規常見的器物概念來描述,這才有了「道可道,非常道」之感嘆。
好在,對於玄而未知的無形世界,現階段的人類通過更多的科技手段逐漸有了較深的理解和把握,象「廣義相對論」、「引力波」、「量子糾纏」「宇宙背景微波輻射」、「時空隧道」、「黑洞」概念、「反物質」現象等等,這些概念的提出,都奠定了能量探索的基礎,其眼界超越了化學能、光能、核能等已有的認知,希望能最終搞清楚宇宙誕生和生命起源這類頗具爭論的問題。
而對於那些力求認識生命本質的修行者來說,安心之處,便是歸途;要想儘快改變自我身心狀況,只有從內在的能量上下功夫,由內至外,認識能量產生的根源,所謂不破不立,重組能量結構;返本歸元,認識能量本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