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奉鐸談智:大智若愚的內在邏輯

2020-12-05 黃大仙

求知獲智,需要誠實的態度。

孔子曾說,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這句話,耳熟能詳。不解釋了。

其暗含的本意之一就是:在學問上要誠實。

子貢也有同樣的觀點。子貢問孔子:老師你有厭惡的事情嗎?孔子說,當然有啊,比較討厭說人壞話的人,比較討厭在下位而毀謗上面的人,比較討厭勇敢而不知禮節的人,比較討厭固執己見而頑固不通的人。孔子說完,反問子貢:你厭惡的的事情呢?子貢說,我厭惡抄襲別人以為是己知的人,厭惡不懂謙虛卻當作勇敢的人,厭惡揭發別人隱私卻當作直率的人。

可見,作學問不誠實,是為子貢所厭惡的三種人之一。論語原話是:惡徼以為知者、惡不孫以為勇者、惡訐以為直者。徼,是為抄襲之意。訐,是為揭發隱私。

談及誠實作為學問的態度,是為了談智和愚的關係。

智,有真正的智,稱之為上智。愚,有真正的愚,稱之為下愚。孔子一言以蔽之,唯上智與下愚不移。何為上智、下愚?歷來方家爭論很多。

個人覺得應該有兩方面論及:德行、智能。從德行方面,可以與善而不可以與惡,應該是上智。幫助秦朝統一六國、統一度量衡等,功業非常卓著的李斯,按照能力,應該屬於上智,但其與趙高勾結,逼迫皇長子扶蘇自殺,立秦二世胡亥繼位,使秦帝國成為曇花一現。其智能統領天下,但能與其惡,其智實屬於下智。由此,千百年來,歷史對其一直有詬病。

所謂上智,應該是孔子所說的生而知之。結合德行,應該是指在善方面具有生而知之的人,這種人應該是堯舜禹、商湯周武之類。所謂下愚,也應該是孔子所說的困而不學之流。結合德行,應該是指其不僅為惡,而且還困不知改的小刁民而已。

區分好上智和下愚,我們好談大智若愚的內部邏輯關係。

首先,大智若愚的愚,是一種本真行為。誠實求學,誠實做人,內省無咎,為人謙虛,見得思義,所有的外化表現都是基於真誠、善,所以其內心雖然有大智慧,但因為足夠質樸而外化表現為若愚的樣子。孔子曾說,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回也不愚。意思是說,我與顏回終日言談,整個過程他無反對意見和疑問,像個愚蠢的人,但等他退回去之後自己研究,卻也能發揮,可見顏回並不愚蠢。顏回是孔子最為得以的弟子,論語中多次記載孔子稱讚顏回的話。顏回之智,非常人所及,但如愚,可見其顯於形色的是本真行為,是真性情。

其次,大智若愚的愚,有時是一種明哲保身。孔子稱讚衛國的大夫寧武子:邦有道,則知;邦無道,則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意思是說,國家政治清明的時候,則表現出自己的聰明才智,造福一方;國家政治昏暗的時候,則裝瘋賣傻,明哲保身。孔子說,他的治世之才智,別人能趕得上。他的裝瘋賣傻,別人就趕不上了。——可見其愚之真。

能與寧武子比拼的,可能只有箕子。箕子、微子、比幹,被孔子稱為殷商三仁。可惜,微子去之,箕子為之奴,比幹諫而死。三仁都在商紂王時代,政治昏暗,有人勸說箕子離開,箕子認為離開等於彰顯君主之惡而自己取悅於民,不忍心。但又不忍見商湯創辦的江山斷送在紂王手中,又別無良策,只好每日裝瘋賣傻。商紂王以為他是真瘋,囚禁起來,貶為奴隸。

再者,大智若愚是以智為重要前提。孔子由此對子路說,好仁不好學,其弊也愚。意思是說,愛仁德卻不好學習,最大的弊病在於容易被人愚弄。仁,可以是生而知之,有些人天生善心,但如果不學習,就無法獲得處世智慧,如此質樸向善之人,自然容易被愚弄了。所以,大智若愚是以智為基礎,否則就成為真正的愚人了。

愚的典型特徵就是質樸、寡言。而這一點,卻符合仁之風了。孔子說,剛毅木訥近乎仁。巧言令色鮮矣仁。少說話,像個傻小子,但內心有丘壑、有乾坤,真的就大智若愚了。

相關焦點

  • 「蒙卦」大智若愚,還是大愚若智 - 醉讀周易
    卦辭中的意思確實是像孩童一樣矇昧無知,但六五爻講的是「斂其睿智,愚若孩童」,一個是真的蠢,一個是大智若愚。為什麼六五爻要做這樣不同的解釋呢,這是由於爻位的不同。五爻是尊位,常說「九五之尊」便是這個意思,前面的文章講到過,陽爻用九表示,陰爻用六表示。
  • 機構改革的歷程及其內在邏輯
    二、「職能轉變」為導向的機構改革及其適應性特徵 以「權力收放」為導向的改革由於沒有觸及傳統體制的內在弊端,導致機構改革陷入「精簡—膨脹」的怪圈。機構改革在繼續完成其「適應性」改革任務中,能否發育出具有內在「自主性」的改革任務和訴求? 三、「治理現代化」導向的機構改革之現實邏輯和理論邏輯 從機構改革的歷史進程觀察來看,機構改革以轉變職能為導向,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具有明顯的「適應性」特徵。
  • 《星運》、《王牌特工》男星或加盟《大智若愚》
    《星運》、《王牌特工》男星或加盟《大智若愚》 時間:2015.10.30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慄子醬
  • 大愚若智與大智若愚:只會耍小聰明,不願付出實際行動,是無法解決...
    「大愚若智」與「大智若愚」。 聰明分很多種:有的人看起來很聰明,實際上不聰明;有的人看起來不怎麼聰明,實際上卻很聰明!這就是真聰明與假聰明的區別! 做人要有大智慧,而真正的智慧就是「大智若愚」而不是「大愚若智」!
  • 習近平治國理政思想的基本內容及內在邏輯
    原標題:習近平治國理政思想的基本內容及內在邏輯 我們要系統掌握這些治國理政思想的基本內容及內在邏輯關係。 一條主線——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習近平總書記在新進中央委員會的委員、候補委員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研討班上的講話中強調指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一篇大文章,我們這一代共產黨人的任務就是繼續把這篇大文章寫下去。
  • 新思想的十大根本觀點及其內在邏輯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和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歷史邏輯一脈相承、理論邏輯相互支撐、實踐邏輯環環相扣,目標指向一以貫之,重大部署接續遞進,都具有劃時代意義。★第十個根本觀點是「強大政黨論」。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最大的優勢,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它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即為實現「強起來」提供強有力的政治保證。
  • 陳輝 嚴墨: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中國化的內在邏輯
    用實踐思維方式審視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中國化,其內在邏輯表現為:實踐過程決定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中國化的主體;實踐主體目的性決定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中國化的對象與內容;實踐的合目的性與合規律性統一決定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中國化的方法與路徑。
  • 大智若愚背後的博弈論:裝好人的好處
    這裡的壞人,我們說的是純理性出發,「自私自利」的利益核算,也就是大智若愚裡面的「智」,而愚,其實就是寧可吃虧也不選擇的背叛的「好人思維」。那麼大智若愚,就是那個在博弈中先選擇當好人的那種智慧。
  • 在職場上怎麼去看待「大智若愚」和「大愚若智」
    大智若愚春秋末期,老子的老師常樅病重了。老子前去看望他,問道:「先生病得如此重,還有什麼遺訓可以教給學生嗎?」常樅說:「就是你不問,我也有話想跟你說。」他對老子說:「經過故鄉的時候要下車,你記住了嗎?」
  • 「大智若愚,大愚若智」:真正的聰明人,會遠離這些人
    老祖宗有四個字特別精闢——大智若愚。想想我們身邊,那些真正的聰明人往往都符合這四個字,看起來簡單容易相處,似乎也沒有什麼心機,更加不會在生活中處處計較。當所有人都認為他們笨、他們傻的時候,其實他們才是真正有大智慧的人。
  • 雍正王朝:李紱結黨亂政所說的「唯上智與下愚不移」是什麼意思?
    在李紱、田文鏡互參案中,李紱朋黨一派所說的「唯上智與下愚不移」就是出自《孔子》,究竟是電視劇中所表達的那個意思麼?雍正:國庫空虛,百姓獨擔賦稅,這樣的成例,這樣的祖制,難道不應改麼?李紱一黨:不應該改,唯上智與下愚不移,這是聖人的話。
  • 給人感覺大智若愚,其實非常聰明,但是為人低調的生肖
    讓人覺得大智若愚,其實很聰明,但為人低調的生肖生肖雞生肖屬雞的朋友,他們是個做事乾乾淨淨的人,平時最討厭的就是拖泥帶水,但往往他們也會表現得很低調,給人的感覺會有些大智若愚,其實是一個很聰明的人,常常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 識人術:有這三種「心機」的人,大智若愚
    正所謂「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鬥量」真正的智者是從表面看不出來的,有這三種「心機」的人,往往大智若愚。愚公有自己的一套邏輯,在智叟看來簡直蠢得不透氣,愚公認定只要自己的後代堅持不懈地進行挖山的工程,總有一天門前會被剷平。生活中,像故事裡愚公這樣的人確實有,他們擁有堅定的精神,一旦認定了的事情一定要辦成,選好了路就必須走到終點。說白了就是一條道走到黑。
  • 西方極簡藝術史:不同文明的神話故事有著相同的內在邏輯
    我們把世界上最重要的幾個神話體系拎出來就會發現它們都有著相似的內在邏輯,有著所有神話都逃不開的命題。首先為什麼會有神話,就像我們小時候追問自己是從哪裡來的一樣,當然長大之後知道是父母生出來的,而父母又是由祖父母生的。那麼問題就來了,我們最早的祖先到底是誰生的呢。這個問題同樣也困擾著我們的祖先們,他們也想知道自己是哪來的。
  • 一種內在的藝術邏輯——試論麥可·弗雷德的藝術本體論傾向
    弗雷德有關現代主義的慣例與條件的表述,是對格林伯格現代主義繪畫邏輯的修正,而這種修正既是反還原主義的,也是反實證主義的,是對本質概念的歷史化。現代主義繪畫的本質不再是一成不變如格林伯格所說的平面性,變為了在某個歷史時刻使某物被視為一幅畫的基本條件,此條件亦是隨歷史的浪潮變化的。
  • 人的可持續發展:國際教育反貧困研究的內在邏輯與中國意義
    文章以貧困內部主體、貧困外部主體和反貧困要素互動為基本線索,凝練出對「人的可持續發展」的關注,是構成國際教育反貧困研究理論生成、主題多元、模型建構、路徑探索的內在邏輯,並由此探究其對我國教育反貧困研究與實踐的理論意義和現實價值。
  • 佟德志:現代西方政治話語體系的形成及其內在邏輯
    原標題:佟德志:現代西方政治話語體系的形成及其內在邏輯 1789年,法國公布了永載史冊的憲法性文件《人權與公民權宣言》,以清晰、明了的現代政治話語表述了第一份憲法性文件。宣言的第16條明確規定:「凡是各項權利未得到可靠保障,權力沒有分立的社會,都不存在憲政體制」。我們可以清晰地從中辨認出現代西方政治話語的雙重主題:權利與權力。
  • 2020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範文-讓智與志並駕齊驅,斬斷扶貧窮根
    2020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範文-讓智與志並駕齊驅,斬斷扶貧窮根由國家公務員考試網申論欄目由提供,更多關於2020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國考申論範文,國考申論備考,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的內容,請關注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廣東公務員考試網!
  • 社會潛規則:真正大智若愚的人,無論對付誰,都悄無聲息,警惕了
    在成年人的世界裡,真正「大智若愚」的人,他們也許看起來很「憨厚」,可背地裡卻隱藏著他們的企圖和秘密。這些人,無論對付誰,都是悄無聲息的。所以,當你遇到這樣的朋友時,就要警惕了。真正的成年人,其實都「大智若愚」說到「大智若愚」,其實就要提起《西遊記》裡面的沙僧了。我們每一次讀《西遊記》,看到沙僧出場的時候,總會覺得這樣的人太窩囊了,一點也沒有豬八戒聰明,一點也沒有孫悟空有本事,一點也沒有唐僧有背景。
  • 劉禪是大愚若智還是大智若愚,這則成語故事說明真相
    劉禪究竟是大愚若智還是大智若愚,這個問題歷來有爭論,不過,從這個成語故事中卻可一窺究竟。從劉禪的第一句回答中,其實很難看出原委,而第二句回答這非常關鍵。如果劉禪是大愚若智,就應該牢記郤正之語,否則此語是郤正所教,但他的回答卻是如實相告,這就說明劉禪不是真傻,而是大智若愚。因為他這麼一說,不但避免了自己被司馬昭懷疑,對郤正也不會產生任何的不利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