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職場上怎麼去看待「大智若愚」和「大愚若智」

2021-01-12 神馬娛樂文化服務

大智若愚

春秋末期,老子的老師常樅病重了。

老子前去看望他,問道:「先生病得如此重,還有什麼遺訓可以教給學生嗎?」

常樅說:「就是你不問,我也有話想跟你說。」

他對老子說:「經過故鄉的時候要下車,你記住了嗎?」

老子回答:「知道,先生的意思是要我們別忘本。」

「對。」,常樅又說:「看到喬木的時候,我們要小步快走,這個道理你懂嗎?」

老子說:「看到喬木時小步快走,就是讓我們要敬老。」

常樅說:「是這樣的。」 然後,他又張開嘴給老子看了看,問道:「我的舌頭還在嗎?」

老子說:「當然還在。」

常樅又問:「我的牙齒還在嗎?」

老子說::「不在了。」

常樅又問老子:「你知道原因是什麼嗎?」

老子回答說:「那舌頭所以還在,豈不是因為它是柔軟的嗎?牙齒的不存在,豈不是因為它是剛硬的嗎?」

常樅說:「好啊!是這樣的。世界上的道理都已在這裡了,我已經沒有什麼可以再告訴你的啦。」

大智若愚,一個真正有智慧的人人,他看起來就應該像個糊塗蛋,是這樣解釋嗎?

我們先看一個例子,就是老子的政治觀點,「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若可託天下。」什麼意思呢?就是愛惜自己多過愛惜別人的人,我們可以把天下託付給他。什麼意思,是說我們應該以自私治理天下,凡是先己後人的觀點嗎?不是,老子的意思是大公若私,什麼是大公若私,最大的公,是把天下都當做是私的,最大的公是把天下的事都當自己的事來做。這個就是老子的辯證法。

現在我們再理解什麼是大智若愚,大智若愚不是裝糊塗,搞陰謀,弄手段。它也不是甩鍋「必殺技」。它更像是一種以最簡單最有效的方式來處理人和事的智慧。

跟大智若愚相關的一個詞是大愚若智。

一個人如果擁有比較高的智商、比較強的能力,這肯定是一件好事,可以說,這是上天賜予我們的一種天賦。我們可以利用這個天賦,在工作中,交際中如魚得水,遊刃有餘。

然而,由於我們的社會是十分複雜的,因為大家都有著相同的心思,一旦產生交集,必然在為相互的利益而「遊刃有餘」,結果那些天賦異稟,鋒芒畢露的人乎首當其衝。

如商鞅,為秦孝公變法,使秦國無敵於天下,結果卻遭到死後車裂;如白起,率軍先攻楚國,後打趙國,長平之戰殺敵四十萬,最後還是被迫自殺;如吳起,為楚悼王立法,兵震天下,威服諸侯,後來卻被肢解喪命;又如文種,為越王勾踐深謀遠慮,使越國強盛起來,滅了強大的吳國,可是最終還是被越王所殺。

什麼是大愚若智?

一個人過於顯露出自己高於一般人的才智,往往會使自己不利,甚至招來殺身之禍。鋒芒畢露,必然會成為眾矢之的,而且大家對你過於熟悉,很容易就能做出相當的策略,只等你作繭自縛。

什麼是大智若愚?

舉個例子,假如你是一個領導,你有倆個能力相差無幾的助理,一個甲做事的時候,總會有些許的小漏洞,需要你給與指點;另一個乙,每次做的工作的十分工整,無需你過多的操心。你會喜歡誰,重用誰?對,選擇甲,為什麼?這樣才能體現你領導的價值啊。

所以說,凡成大事者,少有不精於此道者。人們說的大巧若拙、大智若愚便是這個道理。

相關焦點

  • 劉禪是大愚若智還是大智若愚,這則成語故事說明真相
    這段記載的大意是:司馬昭與劉禪飲宴,安排表演以前蜀漢的歌舞和技藝,其他蜀漢大臣為此感慨悲傷,唯有劉禪談笑自若。司馬昭對賈充說:「劉禪的無情,怎能達到如此地步!假如諸葛亮活著,也無能輔佐他,更何況是姜維呢。」賈充回答:「如果劉禪不是這樣沒用,殿下又怎能滅亡蜀國呢?」過了幾天,司馬昭問劉禪:「你想念故國蜀漢嗎?」劉禪回答:「在這裡非常開心,我不思念蜀漢。」
  • 大愚若智與大智若愚:只會耍小聰明,不願付出實際行動,是無法解決...
    「大愚若智」與「大智若愚」。 聰明分很多種:有的人看起來很聰明,實際上不聰明;有的人看起來不怎麼聰明,實際上卻很聰明!這就是真聰明與假聰明的區別! 做人要有大智慧,而真正的智慧就是「大智若愚」而不是「大愚若智」!
  • 世界上有兩種人:大智若愚的人和大愚若智的人
    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都可以有兩種人,一種人,我們把他們叫做大智若愚,他們看起來很愚蠢,言行舉止簡單粗暴,但本質上是非常有智慧的人;還有一種人,我們把他們叫做大愚若智的人,他們看起來很聰明,言行舉止大方得體,但本質上是非常愚蠢的人。
  • 雙匯的道歉是「大愚若智」
    在食品安全問題處理上,對違法企業處理過於寬鬆,應適用嚴懲原則,惡性案件要處罰到心驚膽顫,傾家蕩產,追究刑事責任,使其不敢輕易犯險,用制度強化質量意識;其次,食品企業缺乏價值觀念和精神信仰,固然追求最大利潤是企業的唯一目的,但斷不能忘記做事先做人,一個名企不僅是企業實力過硬,更要有過硬的質量和人文關懷,只有關注消費者、注重消費者體驗的企業才能夠贏得市場。
  • 社會潛規則:真正大智若愚的人,無論對付誰,都悄無聲息,警惕了
    你的城府如何,將會對你的生活和工作產生不可替代的影響。在成年人的世界裡,真正「大智若愚」的人,他們也許看起來很「憨厚」,可背地裡卻隱藏著他們的企圖和秘密。這些人,無論對付誰,都是悄無聲息的。所以,當你遇到這樣的朋友時,就要警惕了。
  • 王一博看待街舞,透出一副大智若愚觀念,沒有天賦還有快樂
    導言:何必費勁去跟每個人解釋清楚,就算是愛因斯坦,也沒有跟我說明白他的相對論。王一博,不愧是跟在汪涵身邊成長薰陶下的孩子,不需要解釋太多,卻活得相當的大智若愚。「在喜歡的東西上可以很認真,很快樂,很努力。你可以很幸運地獲得一些很好的天賦或者怎樣,如果不幸運的話也可以獲取一些更多的快樂」從王一博這個不愛說話的人口中說出這番話的時候,小妖不得不佩服地說,真是過得明明白白的,在有涵養智慧的人身邊,教會了他如何看待生活與人生。
  • 真正「大智若愚」的人,都是披著「偽老實」外衣的狠人
    可就是在這種看法下,有些人甘願去成為一個老實人,甘願被人看不起,甘願被人嘲笑。可是,他們是真的「傻」嗎?說實話,自動自覺去成為老實人的人,他們骨子裡根本就沒有這樣的「品質」。這不過是一種隱藏,一種蓄力罷了。真正大智若愚的人,往往甘願當一個被人看不起的老實人。這種人,其實最可怕,因為他們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很多時候,那個「扮豬吃虎」的狠人,就是他們。
  • 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我們大家怎麼去看待?
    說起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這兩個問題大家怎麼去看待,首先我們要了解什麼是唯心主義和唯物主義?唯物主義,唯心主義,這兩種對世宙人生真理的認知,都是人們第六意識層面的主觀判定,都算不上究竟圓滿的知見。在這個問題上,古今中外分歧眾多,但是,末學認為,目前哲學界沒有一個人的智慧能夠超越2500年前印度太子「悉達多」,也就是娑婆世界共尊的佛陀,對世界本來面目的認知。唯物主義者說,先有物質,後有精神;唯心主義者說,先有精神,後有物質。易曰,偉大的天啊,元氣之始,世間萬物從它那裡獲得演變的初始條件,因而能夠預示大自然的一切變化。
  • 識人術:有這三種「心機」的人,大智若愚
    正所謂「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鬥量」真正的智者是從表面看不出來的,有這三種「心機」的人,往往大智若愚。每個人都能輕鬆地承認一個陌生人的優秀,卻對熟人的成績總是抱有懷疑,從心底作比較,犯嘀咕「他還不如我呢,怎麼可能……」正是這種心理讓人的情緒生出嫉妒。自古以來,那些嫉賢妒能之人最終都毀在了自己的情緒上,因為嫉妒所以偏激,情緒受到影響後整個人都變成了失去目標的傀儡。
  • 《星運》、《王牌特工》男星或加盟《大智若愚》
    《星運》、《王牌特工》男星或加盟《大智若愚》 時間:2015.10.30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慄子醬
  • 看到皮囊下的人性:應屆畢業生須知的職場生存法則
    生存力模型就是將職業人員不同表現劃分為「冰山上的部分」——個人行為;以及深藏的「冰山下的部分」——總稱「正」的三觀,即是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人活一世草木一寸,步入職場,不想出局, 我們通過不同個人行為的表現去洞察人的三觀,再從不同人的行為、三觀來去反觀背後的人性,以及給出不同的人性相處之道來一層層和大家破解職場生存法則。
  • 他是一位看似大愚若智,實際是大智若愚的老實人
    換句話說沒有他東吳都有可能不會存在於歷史上,三國的演義也就可能變為兩國演義了。正因為他的存在擦才會有吳國的建立。最終西蜀和東吳聯盟一起抵抗曹操五十多萬大軍的作戰,這場戰爭被我們後人稱作為赤壁之戰。這可是歷史上非常非常經典的以少數戰勝多數的戰役,這場戰爭持續的時間也非常的久,影響也非常巨大,也正是因為這場在赤壁之間發生的戰鬥,讓東吳孫權一戰之間成為當時最強大的國家。
  • 黃奉鐸談智:大智若愚的內在邏輯
    孔子一言以蔽之,唯上智與下愚不移。何為上智、下愚?歷來方家爭論很多。個人覺得應該有兩方面論及:德行、智能。從德行方面,可以與善而不可以與惡,應該是上智。幫助秦朝統一六國、統一度量衡等,功業非常卓著的李斯,按照能力,應該屬於上智,但其與趙高勾結,逼迫皇長子扶蘇自殺,立秦二世胡亥繼位,使秦帝國成為曇花一現。其智能統領天下,但能與其惡,其智實屬於下智。
  • 欲上職場高維度 先需思考高維度
    解決上面這些問題的關鍵,在於能否從更高維度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日本著名諮詢師細谷功 提出了「元思維」的概念,從深層次來解決那些令人苦惱的職場問題。在《高維度思考法:職場問題解決篇》一書中,他通過大量職場問題的解決案例,提出了「元思維」的概念。元思維就是使自己的視點上升到更高水平,從而洞察到自己在思考時所受到的束縛。同時,他在書中詳細解析了運用「元思維」實現高維度思考的兩種方法:Why型思維和類推思維。
  • 職場中的螃蟹效應該怎麼解決
    職場是個大漩渦,誰都不知道下一秒發生什麼,今天我們就來說說職場中常見的一種情況,螃蟹效應。什麼是螃蟹效應呢?這就要說一下了,也許一些釣過螃蟹或者賣螃蟹的人都要清楚一點。窄口竹簍中如果放了一群螃蟹,不必蓋上蓋子,螃蟹是爬不出來的。
  • 在職場上情商到底重不重要?
    高情商的好處我在開頭已經提過了一部分,不過想要在職場中更進一步,光有高情商是不夠的,你讓別人舒服的最終目的還是希望別人讓你舒服,配合你的工作,但是,如果你本身沒有價值,你的善意的付出別人完全是可以忽視的,這就造成了不等價的交換,怎麼提高變成等價交換呢?工作的核心競爭力還是在於自身,自身沒有價值,情商再高都是鏡中月水中花。
  • 餘祖欣:貪官裝窮是一種「大愚若智」
    據報導,馬超群平時吃飯只要一碗麵條,甚至麵條掉到桌上都要撿起來吃掉,然而,辦案人員卻在其家中搜出現金上億元,黃金37公斤,房產手續68套,堪稱典型的夏洛克式人物。(5月6日中國青年網)  吃剩飯、撿麵條,勤儉節約之下,也印證了「雙面官員」的作態遠遠超乎人們想像。
  • 給人感覺大智若愚,其實非常聰明,但是為人低調的生肖
    讓人覺得大智若愚,其實很聰明,但為人低調的生肖生肖雞生肖屬雞的朋友,他們是個做事乾乾淨淨的人,平時最討厭的就是拖泥帶水,但往往他們也會表現得很低調,給人的感覺會有些大智若愚,其實是一個很聰明的人,常常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 在職場中,為什麼有人不尊重年齡大的人,是什麼原因呢?
    而且這個觀念也是像職場中不斷延伸,現在職場中還是在社會中,人與人之間還是少不了一些互動和尊重,對了,這個人與人之間這個也是屬於小編自己的想法,更何況,這個觀念和在職場中人際關係等等還是有差別的,這個差別不是沒有什麼相同之處,而是有差異。在職場中當然有職場中的規則、制度、法則以及規矩等,也就是從各個角度看事情,而且還有各種的可能性的分析會產生一些矛盾。
  • 職場上,要遠離這幾種人,小心拖累自己的人生,毫無意義
    而在職場上也是如此,只有自己的人際關係好了,那麼在職場上才能順暢,至少每天都能開開心心的來上班。但並不是所有人都值得我們去打好關係的,畢竟人和人不一樣,每個人的三觀也都不同,正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職場上,要遠離這幾種人,小心拖累自己的人生,毫無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