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長在海底的茂密森林,綠色的大海才是海洋生命的搖籃

2021-01-10 小偉的科學之路

大家好,我是本文的作者小偉,提起森林,你能想到的畫面可能是一片無邊無際的綠色世界,匆匆鬱郁的樹木,密密層層地枝丫,在我們所有想像的畫面中,很難會將海與森林聯繫起來,但是今天小偉要講一種完全淹沒在海水中的綠色森林,巨藻林。巨藻林通常沿著海岸線生長,那裡的水域營養豐富,還有不斷上湧的冷流,溫度通常在20攝氏度。

巨藻林是具有密集藻類的水下區域,它們遍布於世界各地的溫帶與極地沿海水域,最著名的巨藻林位於北美太平洋沿岸海域,從阿拉斯加和加拿大到巴加利尼亞的水域。巨藻看起來像樹,但實際上是大型褐藻,以其巨大體型而聞名,它從海底向上生長,有的甚至能夠長到80米高。像陸地上的雨林一樣,巨藻也層層疊疊,有著樹冠和不同的分層,而且巨藻也會經歷季節性的變化。

風暴和極端天氣可以撕裂和衝走巨藻,剩下一個殘敗的森林,等待下一個春天的復甦。與陸地上的樹木不像的是,巨藻並沒有堅硬的樹幹來支撐它,事實上它是相當的鬆散的,那麼它是如何保持直立的呢?與能夠深入到土壤中的樹壯根筋不同的是,巨藻具有固著器,它能夠牢牢抓住巖石基底,不同於真正的根,它只起到固定作用,並不具備吸收和輸送營養物質的功能。

巨藻所需的營養物質是直接通過類似植物葉子的葉狀體獲得的,多虧了這種獨特的固著系統,巨藻林才能夠生長在幾乎沒有其他植物能夠生存的巖石礁上面,因此它們不能在沙質海底生長。除了獨特的固著系統,巨藻還有類似於植物莖的柄,發揮著支撐作用,並且在每片葉子底部是一個氣囊,像一個充滿氣體的小囊,會為巨藻提供浮力。氣囊保持巨藻漂浮,而固著器又能避免它被衝走,因此巨藻能夠垂懸在水中。

巨藻獨特的漂浮能力能夠將其提升到海面,形成一個濃密的樹冠,溫暖的表面溫度和緩慢的水流,使得樹冠層成為許多生物的育嬰區。從小魚到鳥類,甚至鯨魚,都用厚厚的葉片作為它們的幼仔躲避捕食者或暴風雨的安全庇護所。除了巨藻林,還有另一片完全不同的綠色海洋,那就是海底草原。海草之所以這樣叫,是因為大多數物種都有長長的綠色的草狀的葉子,它們經常與海藻混淆,不同的是海草有根、莖、葉,也會開花結果。

密集的海草可以形成水下草地,海草在世界許多地方的淺海都能被發現,從熱帶到北極圈都有,由於它們需要光進行光合作用,所以它們最常見於光照強度較高的淺層水域。與巨藻林一樣,海底草原為大量的海洋動物提供庇護所和食物,比如蝦、螃蟹、海龜甚至海豚,海龜基本完全以海草為食,每隻海龜一天能進食近兩公斤的海草。除此之外,海底草原還有獨特的生態價值,相比同樣面積的熱帶雨林,一片海底草原能夠吸收並儲存35倍的二氧化碳,毫無疑問它是抵抗全球變暖的有力力量。

並且海草還能通過分離漂浮在水中的顆粒物,來改善水的透明度,還可以減緩波浪的能量,防止海浪侵蝕海岸線。正是由於這些益處,海底草原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有價值的第三個生態系統,僅次於河口和溼地。我們常說大海是湛藍色的,然而今天我們領略了綠色海洋的魅力,極其巨大的生態價值,正是這些綠色之海,而非蔚藍之海,構成了海洋生命的搖籃。那麼我們今天的文章到這裡就結束了,如果你喜歡小偉的文章,可以關注我哦!我們下篇文章再見!

相關焦點

  • 恐怖的海底「死亡冰柱」,竟然是生命孕育的搖籃?
    我們知道,每逢冬天的時候,北方的天氣總是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冰層和冰柱,但這些冰層或冰柱並不具備殺傷力,然而海底的死亡冰柱則有所不同,它們堪稱是「生命的禁區」,同時也是「生命的起源」!    事實上,從20世紀60年代,死亡冰柱被科學家所發現,直到2011年,BBC拍攝的紀錄片才首次記錄了它們的存在。足足經過了50年之久!可見死亡冰柱是多麼罕見。生命的禁區還是生命的起源  毫無疑問,死亡冰柱恐怖的低溫和速度是大部分海洋生物的噩夢,但根據科學家們對死亡冰柱的長期研究,死亡冰柱也許跟生命的起源有一定關係。
  • 回到生命的搖籃…
    森林?天空?其實,氧氣構成於海洋。本期《世界潮我看》·水下中國讓我們一起回到生命的搖籃海洋探索生命綠洲尋找生命的秘密你準備好了嗎?在北美太平洋的沿岸,巨型海帶形成的海底森林是海獅遊樂的迷宮、海鞘飄揚的舞臺。
  • 海裡的水又不能飲用,為什麼卻說海洋是地球生命的「保護者」?
    先不說海洋給我們人類帶來的直接好處,比如漁業資源、礦產資源、甚至是海水淨化等,其實它本身就是一個孕育生命的大搖籃,僅僅在我國所管轄的海域內,目前已探明的生物種類就高達20000多種。更可怕的是我們人類已經進行基本探索的海域只佔了整個海洋的極少一部分,而海底就更不用說了,人類大概只探索了5%,可見海洋生命的龐大。
  • 探索《藍色星球2》的拍攝地,南非幽深的海底藏著一座絕美的森林
    大海那時正像我看著那隻飛蛾一樣看著我。就這樣了吧……意識如同一張白紙,上面白底黑字地寫滿了這句話,再被混沌染花,糊作一團黑。突然,我的腳碰到了一塊硬物,才發現在恍惚中我已經到達了海底,而喬伊已在那裡掛上了流鉤,朝我伸出了手。我一把抓住了他的手,用腳蹼拼命往前划水。喬伊鼓勵地捏了捏我的手,我深吸了一口氣,慢慢吐出來,此時氣泡又變成了友好的直線。儀錶盤上顯示:深度12米。
  • 生命起源於海洋?也許我們都被騙了,火山和石縫才是生命的搖籃
    人類降臨異世界根據進化論的原理,生命既然是進化而來,就必有源頭。說來也巧,這個源頭還要從這座神奇的島嶼說起,上世紀七十年代人們發現小島周圍的海溝裡終年噴湧著溫暖的海流,為了考察海底的地質情況,研究溫暖海流的成因。1977年,美國科學家決定乘坐「阿爾文」號探測器,向海溝深處進發。
  • 愛護海洋·感恩生命 途牛攜手南京海底世界開展海洋科普公益行動
    公益周期間,途牛攜手南京海底世界,開展海洋科普公益行動,全新上線「南京海底世界奇妙夜2日生命海洋探索之旅」公益周特別產品,普及海洋知識,呼籲人們共同維護海洋環境、保護生命海洋。海洋是生命的搖籃,是地球上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然而,近年來由於海洋生態環境的惡化、人類的過度捕撈,許多獨特美麗的海洋生物瀕臨滅絕,甚至已經在地球上消失,只留下了簡單的影像資料。保護海洋、維護生物多樣性刻不容緩;深入了解各類海洋生物習性,從而給予全方位保護勢在必行。
  • 我們對海洋的了解還不如月球,海洋對人類來說太神秘了
    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也叫做藍色星球,這是因為當我們從太空望向地球的時候,看到70%的地球表面都是海洋,大海遼闊而開放,當我們站在海邊望著海天相接的湛藍色大海,心情也舒暢了許多。其實的碧藍色的海只是我們看到的樣子,這與太陽光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 比地球更好的生命搖籃
    今天,地球上充滿了生命,而在別的星球上,至今未見一絲生命的蹤影,但這並不意味著地球是生命最好的搖籃。為什麼這麼說呢?由於生命離不開水,海洋對於生物的生存、繁衍和進化至關重要,所以讓我們來看看海洋的情況。
  • 海洋是地球上真正的生命搖籃,它需要我們的守護
    因為人類對大海的生態環境的破壞,美人魚們被趕到了一艘破船裡,艱難生存,並由此展開了一系列的故事。劉軒的填海工程和李若蘭對美人魚的捕殺與研究,都是為了自己的利益,而妄顧後果。尤其是李若蘭,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而不擇手段,她的行為到了最後變得更加瘋狂,對海洋生物帶來了致命的傷害。
  • 海洋才是真正的「地球之肺」
    海洋才是真正的「地球之肺」 原標題 [海洋才是真正的「地球之肺」]   隨著科學研究的步步深入,各種新發現不斷湧現
  • 鯨落:一鯨落而萬物生,鯨魚的生命最後獻給大海的溫柔,讓人落淚
    鯨,胎生,哺乳,廣泛地分布在世界各地的海洋中。在鯨的家族中,體型最大的藍鯨體長超過 33 米,重達 170 噸以上。鯨落指的是當鯨魚在海洋中死去,它的屍體會緩慢沉入海底並在此過程中形成一個獨特的生態系統。「鯨落」維持了有43種類12490個生物生物體的生存,促進了深海生命的繁榮,具有長期觀測價值,在這個過程中會有新的物種產生,所以說「一鯨落萬物生」,這也是大自然的因果循環。
  • (原創)走進3億年前的植物森林
    可是,你能想像只有綠色,沒有花兒的世界是怎樣的嗎?在參觀山西地質博物館的遠古物種展廳中,你會發現有這樣一個由眾多植物化石標本組成的只見綠色,不見花朵的著名史前植物群——華夏植物群(圖1)。當時的華夏植物群生長在氣候溼熱的環境中,與今天的熱帶雨林、季雨林的植被相似,代表植物為大羽羊齒、華夏羊齒、織羊齒,貓眼鱗木等等。
  • 海洋中的奧秘:大海深處的「海底人」
    但是上個世紀圍繞海洋生物勘察所獲得的一系列發現卻推翻了這一說法,或許除了人類之外,地球上還有其他智慧生物與人類共存,那就是所謂的「海底人」。在人類目前對於海洋的探索中,只有不足5%的區域被探索到,而95%的區域中究竟有什麼?沒人說得清。「巨齒鯊」、「史前恐龍」、「巨型水怪」、「亞特蘭蒂斯」、「姆大陸」、或許就存在於佔據地球面積70%的海洋之中,當然,這其中或許也包括「海底人」。
  • 神秘海洋巨獸出沒群山!這個國際海洋藝術節馬上來,送票!
    在神秘的海底世界,生長著一些形態萬千、色彩繽紛的珊瑚,因為它們的存在,海底世界生機無限,就像海中森林一樣。有珊瑚的地方,那裡就是一片生命的天堂。10月24日-11月1日,「山雲庭首屆國際海洋藝術節」夢幻登場,將深海中的森林引入群山,海洋巨獸鯊魚、尖嘴鱷、海牛及五彩繽紛的熱帶魚群、珊瑚世界,即刻親密接觸。
  • 中國最美十大原始森林 中國十大最美森林排行榜
    在巍巍天山深處,雪嶺雲杉蒼勁挺拔、四季青翠、攀坡漫生、綿延不絕,猶如一道沿山而築的綠色長城。清秀嫵媚處若江南水鄉,巍峨險峻處盡顯大西北的粗獷,迷人的景致,任何地方皆不可比擬。2、長白山紅松闊葉混交林紅松是東北的珍貴樹種,以紅松為主的針闊葉混交林,是東北地區最有代表性的森林類型。
  • 歷經億萬年時間衍化而成,神奇的「海底之花」
    自然界的花兒一般有生命周期,但是在海底卻生長著一種永不凋謝的花兒——珊瑚!珊瑚是生長在海底的瑰寶,是大海的精靈,在海洋底部組成了一座絢麗動人的海底花園。,形成了最具多樣性的海洋生態系統。珊瑚礁是維繫海洋生態平衡的重要一環,被譽為「海底森林綠洲」。
  • 黃土高原上曾經有茂密森林?它們是怎麼消失的?
    其中原始森林很少,而且以中幼齡林和近熟林為主。整個黃河中遊的森林覆蓋率也是相當低的。那麼是不是黃土高原自古以來就是如此呢?目前狀況是什麼時候才形成的呢?對這些問題,有關的專家學者還沒有形成一致的意見。一種意見認為,黃土高原的地理條件決定了它從來就不會有茂密的森林,森林只能生成在未受黃土覆蓋或黃土覆蓋不厚的石山上。古代的情況和現在基本相同,只是程度上稍有差別而已。
  • 流入大海的泥沙去哪了?憑空消失了?海洋真是一個神奇地方!
    給予了億億萬萬個鮮活的生命。浩瀚無際的海洋又有多少個鮮活的小生命,它們靠水來維持自己的生命,在水中繁衍棲息,泥沙就是它們的床,離開了泥沙就不能存活,不能繼續生存。然而還是有大量流入大海的泥沙消失甚至已經看不見了,那麼這些泥沙又去哪去了呢?大自然是讓人捉摸不透的,也是無比的神秘的,泥沙流入大海,大海貌似永遠都不會被泥沙填滿似的,看著日益漂浮著的海水,潮水洶湧。